乌杉木是一种什么样的木材?在日本买的一个手串。这种木制品有什么意义吗?
是乌木吗。
乌木的雕刻既与木材不同,也与玉石不同,因为乌木干燥后虽然表面润泽光亮、手感极佳,但它没有玉石的致密与细腻,加工时极易开裂、变形,所以雕刻时只能使用相对简单的技法,且不能用细工。而且,乌木的质地比较均匀,也很难使用巧雕、俏色等具有高难度、精创意的雕刻技法。雕刻的成品往往以奔放豪迈的风格见长,需要艺术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金丝楠乌木,因自然变异,深埋于河床等低洼淤泥中,经数千年物化而成;其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材质坚硬的特点,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理想之材,在乌木艺术品中视为传家之宝,辟邪之物。乌木工艺品以禅仙缘作品为首推,其雕饰上,融汇圆雕、平雕、镂雕、透雕、浮雕、毛雕等雕刻技法之精髓,处处细致,刀刀显功,经工艺大师巧夺天工般雕琢,将无声流淌的传统文化置入其中,化为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从造型、结构到每一处契合,每一款纹饰,都恪守古法工艺,达到了美轮美奂的高度,观之如天衣无缝,抚之似美玉浑然。其纯手工雕刻不仅是禅仙缘大师技艺的展现,更是制作者将人品、性格乃至思想注入工艺品,赋予其生命的过程,也是其升腾为艺术佳品的灵魂所在;禅仙缘工艺品,精选的乌木,古老的技艺,精细的雕琢,浮动的暗香,既是旷古烁今技艺的巅峰,又是美学元素凝聚的神作。乌木艺术品带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和美学神韵,透过中国式的奢华与精致,优雅的轻舞在艺术品和奢侈品之间,成为彰显自身文化与格调的符号。厅堂内置放乌木艺术品,不仅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美学积淀,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哲学思考,一方乌木,在浮躁的城市生活中绽开一缕古朴清幽的恬淡,在变幻的时尚潮流中,保持一份复古的大美无言。
唐木(学名:乌木)日本宗教用具对“乌木”的名称
唐木分为黑檀、紫檀两种
日本宗教用具主要使用的木材
宗教用具产品大类分类如下:
1、位牌类
2、家居类
3、佛檀类
4、祭祀类
5、佳节类
等等
其应用广泛,受到国内外大量使用,成材慢消耗快
唐木价格也在飞速增长
乌木是川人对阴沉木的俗称,并非是非洲大陆地面上活的黑色木料。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古四川地域天体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 News_content
神奇的三星堆乌木与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物一样,是四川人类的宝贵遗产,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活化石之美称。
乌木主要分布在四川四条大江及其支流区域。经多位乌木爱好者取样作炭十四同位素测定,大多数乌木的年代为距今两千多年至四万年之间。
可见乌木历经岁月沧桑、饱受多种自然外固和内固之力,使其天然形状怪异、古朴、典雅,仪态万千。难怪外国人参观后,惊叹为“东方神木”。
三星堆附近的古河床,是乌木最集中的出产地之一。经中国地质大学检验中心炭14测定,其乌木年龄为3200土50年。本人收藏的各种乌木距三星堆只有10公里远。
乌木的种类繁多,有:麻柳树、青冈树、香樟树、楠木(金丝楠木、小叶楠木)红椿木、红豆 彬、马桑、黄柳木、黄柏、槐木、檀木等。一般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树种才能形成乌木。在德阳市绵远河一带还发现3米直径的大乌木,可见远古时代生态环境 是多么美好、壮观。
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 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
考古学家通过三星乌木复原当时的生存环境破译了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大象牙之谜。正是乌木的灵性,故宫博物院的老师测出乌木还有显著的促进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的功能。蜀人视之为辟邪纳福之宝。
由于乌木为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量越来越少,一些天然造型的乌木艺术品极具 收藏价值。
释名: 乌木、乌文木。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有解毒,亦治霍乱吐利。取木片研为末,温酒冲服。
唐木的主要产地
产于中国四川、海南、广东、云南等地。
美式家具比较复杂,凡在1608至1830年期间制造的任何家具均属于早期美国或殖民时期。当时均手工制造坚固实用家具做贮藏、进膳、坐卧之需,家具组合多使用木钉而非铁钉;家具的支腿多以割削法制成。其后欧洲各国殖民者携带最优良家具以来,受法国、英国及其它国家设计家之影响,殖民时期家具渐趋向于华丽,笨重家具逐渐为较轻、较实用型式所取代。
早期美国式家具主要以槭树、桦树及少数松树制造。流行涂装法为茶褐色或淡蜜槭木色。最常用于美式传统家具的木材为桃花心木, 涂装则多为深红或褐色。
美式早期家具在材质及色调上表现出粗犷、不经加工的质感,而自由组合成各种所需也是美式家具的重点;受到墨西哥传统手工影响,原住民图腾夹杂各式草编物,厚重的原木色,都让美式家具很受国人喜爱,而编织布的使用更让美式空间更显特色。其编织布以原质地者为多,在色系上活泼鲜明抑或温暖高雅,都可以是美国风的表现。
二、法式家具
法国自文艺复兴时期就是欧洲文化交流的中心,加上法国波旁王朝政局稳定、国力雄厚;自路易十四一直到路易十六,法国家具都是欧美家具的领跑者,其繁华奢侈程度无出其右,至今仍被人喜欢。
法式家具带有浓郁贵族宫廷色彩,并富含艺术气息。强调手工雕刻及优雅复古的风格。如:法式仿古家具以桃花心木为主要材质,完全手工精致雕刻,色泽以胡桃木和原木为主要材质,保留典雅造型与细腻的线条感,使家具多一份古朴的风味。法式家具为优美线条家具的最常见者,都源于欧洲法国。
到了帝政时期,法国国力有所下降,人们的审美观也从路易十五的婉约优美的洛可可风格转移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观念,这时的家具也为时一变。
法式家具之另一特征为材面上有所谓仿古涂装之小黑刮痕,此类刮痕为模仿古老家具而特意制成者。要布置出有法国风味的家,首先一定要是个配色高手,因为法国只在色彩上以素净、单纯甚至质朴见长。爱干净的法国人,在家具的颜色上偏向明亮色系,其中以米、黄、白、原木色最多。
三、意大利式家具
意大利系文艺复兴运动发祥地,亦是创造文艺复兴式家具的温床,在十五世纪末意大利的家具艺术吸收了古代造型精华;意大利亦是巴洛克风格的发祥地,其所创始的巴洛克装饰图案在宫廷中的家具,上面刻饰着神话中的裸体雕像、狮、鹰以及涡纹、蚌形等综合图案,并施以华丽的油漆和贴金处理。
使整个室内显得富丽堂皇而极尽奢华之能事,这种以罗马为中心的宫廷巴洛克风格在1750年代发展至巅峰状态,十七世纪后巴洛克的家具以北部地区为制作中心,这些家具多以纯熟 精良的技巧,通过良好的结构型式,表现出极为刚强的特性。
意大利式家具模仿罗马及其它大城市当时华丽家具,简化其设计并减省若干装饰而成,意大利式家具特征之一为使用直线条,常用木材为樱木或胡桃木,多涂装成淡褐色。
近代意大利式家具喜好金碧辉煌的欧风金属铜系列家具家饰,如纯铜铜床、铜制家具等。
意大利家具给人的感觉往往很有变化,产品形式不一,勇于创新,总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所以当你遇到巴洛克风格的意大利古典家具,还沉醉在那种奢华里时,转头就可能遇到迥然不同,简约时尚的意大利现代家具。
近来意大利流行藤制的床,符合人体工学以及理性化,再加上工业设计重镇米兰对家具品质的要求,使得意大利家具在世界各国均以高档货陈列。
意大利家具对细边车缝及皮格制品的讲究,最能让人一目了然,而近年来的环保风潮,也对意大利家具风格产生影响,过去金属感强烈,以及让人感觉过份理性冷酷味,将在世纪末反璞归真形成有温暖感的家具。
四、英国式家具
早期的英国式家具美观、优雅而且调和;喜用有饰条及雕刻的桃花心木。
大英帝国的臣民总是很“绅士”的,英国最流行的话就是“别家的都是大头鹅!”,意思说别人的东西都是傻傻的,正因为这样,英国的家具系列变化不大,比较保守;然而英国人在遇到社会巨变时,又非常机敏、聪明,比如坦克、航空母舰都是英国人发明的;家具也一样,英国的乔治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影响世界家具潮流的大师,他们善于学习,创新,曾经在世界家具史上写下辉煌一页。
英国的装饰家具发展较为迟缓,当巴黎等地的家具风格已从文艺复兴盛期 转入晚期时,此风格才传入英国流行起来,直到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英国家具艺术才走上新的途径。英国式家具予人的感觉较为沉稳、典雅、若再加上木质崁花图案,则更具古典的韵味;早期英国家具以橡木为主,在十五世纪哥特式家具时期是特殊严肃而单纯的风格;采用框架镶板结构方式及典型的窗格花饰及折叠亚麻布装饰。
进入巴洛克时期,发生两种极为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是乡间较为粗糙的橡木平刻家具,代而起的是单纯胡桃木家具。
另方面是皇宫和贵族受意大利与法国宫廷装饰的影响,采取了极端奢华的装饰形式。在十七世纪末期英国厌弃了这种流风,转而专心致力于本土胡桃木家具之发展,外型上流露出质朴而素雅的感觉,更由于英国人民对实用性的需求特别重视,以至于在实用家具的设计和制作方面也显着无比的成功。
五、中国式家具
中国式家具中向来以雕刻著称、雕刻中尤以审文、回文、满卷为意、梯形、凤爪、猫足、几何形体为多;材料以珍贵木材为主,装饰以雕漆、镶嵌、贴附为多;直接彩绘、起线、倒楞最为普遍。
在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明显形成四种最重要的设计风格:
1.楚式家具(周代至南北朝)
2.宋式家具(隋唐至元代及明朝早期)
3.明式家具时期(明代中期至清代早期)
4.清式家具时期(清代中期以后)
明式家具造型线型简练,挺拔而轻巧。由于木材本身的色泽纹理美观,所以明式家具很少施用髹漆(xiu qi),仅仅擦上透明蜡即可以充分显示木材本身的质感和自然美。制作工艺精细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的榫卯结合部件,大平板则以攒边方法嵌入边框槽内,坚实牢固,能适应冷热干湿变化。
明式家具装饰以素面为主,局部饰以小面积漆雕或透雕,以繁衬简,朴素而不俭,精美而不繁缛。家具线条雄劲而流利。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造型厚重,形式繁多。
清式家具在造型上与明式家具的风格截然不同,首先表现在造型厚重上,家具的总体尺寸比明式家具要宽,要大,与此相应,局面尺寸、部件用料也随之加大。其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形成了清代家具的风格。装饰图案多用象征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寿、官运亨通之类的花草、人物、鸟兽等。
六、北欧家具
人性化的生活意识,高品质的家具材料,使得北欧家具在品味人士里有着高评价的口碑,强调创造温暖色彩的家是北欧家具的重点风格,因此山毛榉、编织布、斑驳色调的陶制品、草编物为主要材质,北欧家具呈现多元及环保概念。
北欧包含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等,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为主的国家。北欧家具的主要特色一方面建立在它的有机造型和轻巧感觉上面,另方面则根植于它的优美材质感和纯熟制作技艺上,北欧的设计家深刻了解“成熟的造型乃是最完美的型式“,遂以圆润自然而具有抽象雕塑感觉的有机型作为家具造型的主要凭依。
同时北欧设计家认为“将材料特性发挥到最大限度,是任何完美设计的第一处理”,因为它们运用灵巧的技法,从木材、编藤、纺织物、金属等所有家具材料的特殊质感中求取最完美的结合与表现,而予人一种非常自然、丰富、舒适、亲切的视觉与触觉感。
七、南欧式家具
南欧式家具以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葡萄牙为主,因均为拉丁系的民族和相同的环境,故南欧各国家具皆有其共同的特色。
公元前以古埃及风格为主要考迹对象,型态粗糙、结构简陋,世纪初以罗马家具为一大特色,风格采用极为严谨的长方形结构,使用铜材,模仿自然物造型为主;中世纪家具以仿罗马风格与拜占庭风格为特色。
十四世纪进入所谓哥特式风格,仍仿效中世纪单纯生硬之型式;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风格来源于古代朴素型式,十七世纪进入辉煌的巴洛克风格,材料使用曲线,以浪漫主义精神为型式设计。
十八世纪为洛可可风格的发迹,造型以岩石和蚌壳等曲线为装饰特色,十八世纪末新古典风格再度流行,十九世纪无一定风格和特殊型式,二十世纪现代家具在型态上以单纯流线为主题,并强调机能主义。
罗马式时期与哥特式时期之间发展于意大利和欧洲西部,仿罗马式风格的家具以兽头和兽爪为主要装饰,它的主要特色是质朴无华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家具的特色是采用压花、刻花、染色、烫金等处理的皮革,作为家具铺饰。
南欧的家具在西方家具中属于主流家具,发展线索非常明显,基本上都是以宗教、宫廷家具为主流,而后逐步渗入分散到乡村;从最初的埃及家具、到后来的洛可可家具都属于宫廷家具;从哥特式家具到后来的巴洛特家具则都是从宗教教堂开始。
八、东南亚式家具
严格的说东南亚家具,或者说东南亚风格家具不属于一种创新的主流家具,它和韩国家具、日本家具一样属于一种融合了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具产品。
东南亚家具在设计上逐渐融合西方的现代概念和亚洲的传统文化,通过不同的材料和色调搭配,令东南亚家具设计在保留了自身的特色之余,产生更加丰富多彩的变化,尤其是融入中国特色的东南亚家具,重视细节装饰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东南亚家具更多的情况下应该被称为家居风格,属于家具、家纺、家饰共同“混搭”组合而成的居室文化氛围,其最明显的特点即是混搭,很有点我国中原“烩菜”、东北“一锅煮”的味道,各种软的、硬的、木的、石的、藤制的、纺织产品都搅合在一起,唯求自然、舒适;正因为这样,东南亚风格家具特别受节奏快的都市一族喜爱。
东南亚家具在设计上逐渐融合西方的现代概念和亚洲的传统文化,通过不同的材料和色调搭配,令东南亚家具设计在保留了自身的特色之余,产生更加丰富多彩的变化,尤其是融入中国特色的东南亚家具,重视细节装饰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东南亚家具在材料上的运用也有其独到之处。大部分的东南亚家具采用两种以上不同材料混合编织而成。藤条与木片、藤条与竹条,材料之间的宽、窄、深、浅,形成有趣的对比,各种编织手法的混合运用令家具作品变成了一件手工艺术品,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
九、现代式家具
关于现代式家具,我们就不再多讲了,因为这些产品都是继承发展了古典家具、主流家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达形式万万千千,很难一一讲解;大家看待现代家具只要抓住几点:
1、这种家具是从哪些主流家具上发展起来的。
2、这些家具要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居室氛围、文化。
3、这些家具偏重点在哪里,是氛围、是功能、是亮点,定位如何
瘿,"树瘤也、树根。"(《格古要论》)瘿木非指某一树种,而是指树根部位结瘤、或树干结瘤部位的木材。北京匠师谓之“瘿子”。此处木材纹理特殊,有旋转的细密花纹。效果奇异,历来受人喜爱。瘿木,实指木质纹理的特征。
瘿木,也写作影木。产于辽东、山西、四川等地。不同树种的影木,呈不同花纹,如:
楠木瘿--木纹呈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状。
桦木瘿--俗称桦树包,呈小而细的花纹,小巧多姿,奇丽可爱。
花梨瘿--木纹呈山水、人物、鸟兽状。
柏木瘿--呈粗而大的花纹。
榆木瘿--花纹又大又多。
枫木瘿--花纹盘曲,互为缠绕,奇特不凡。
瘿木是一种珍贵木材,其中又以花梨瘿最为名贵。黄花梨称之为木中之王,黄花梨瘿就更为珍贵无比了。 瘿木一般用作台面心板,可想,一件桌案的精致边框,配以自然成趣的瘿木台心,将是何等别致,新颖。是最好的装饰材料。在家具上大多用作表面包、镶的材料。
瘿木大材少见,仅见《博物要览》卷十载:“余昔于重庆余子安家得桌面,长一丈一尺,阔二尺七寸,厚一寸许,满面胡花,花中结小细葡萄纹及茎叶之状,名满架葡萄。”现在我们所见的家具中,瘿木常被用作镶板或者制作摆件。
影木家具是非常受投资者关注和喜爱的木材之一。影木的纹理优美,形成非常不易,出产极少,而能够用于制作家具的有要求开面要较大,结构要紧密,就更加难 得。只要有可用的材料,一般都会应用在椅芯、桌芯、柜门芯等抢眼处,以突出家具的美观和价值,正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之意。还有就是较小或是成形不太好、 中空的,为了发挥其特点,又不浪费材料,多被做成笔筒或是大缸之类,若能遇到,大家不妨多多留意。
瘿木的木材很少见,通常瘿木只作装饰。在清代苏作家具中,一般多采用楠木瘿,用作桌芯、椅背芯、柜门芯的加工制作上,这在后来成为了苏作家具的一大特色。与此同时,清代广作家具也较多用到瘿木作为装饰材料,但与苏作家具不同的是,他们大多采用进口的花梨瘿做镶嵌。
如今,明清仿古家具日渐流行,一件家具有无瘿木作陪衬,会直接影响到家具的买卖价格。
总之,影木的纹理、色彩非常丰富,不管是做成艺术品还是家具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在选择影木进行投资时有人提出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影木有假的吗?”我们认为影木造假很难,除非是用不同的影木品种之间托假,但是普遍认为这没有多大必要,因为影木本身就很少,可以说可遇而不可求,不管是什么“影”只要完整且开面较大就可以说是珍品,有很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
在日本叫瘿疖木,比紫檀,黄花梨,珍贵。
第一. 花纹漂亮, 一般来说您第一眼看上去觉得漂亮的瘿木就是最有收藏价值的,因为瘿木没有固定美的标准的.最好是有山有水,好似一幅山水画,可以是山,也可以是水,还可以 如葡萄.只要近似的就够了.毕竟瘿木的作者是大自然造物主的作品,而不是工厂里的工业商品.瘿木的花纹就是要和中国画一样,要体现意境.有了意境就足够 了.
第二.器物的完整.瘿木是木材的病态,所以大多数瘿木都有一点小毛病,除了花梨瘿,几乎所有的瘿木都是有干裂的现象的,所以收藏瘿木的工艺品要有容忍瘿木 有那么些小毛病的宽容.因为瘿木就是那样的.大家也许认为有裂的工艺品很难持久,但实际情况是,瘿木的裂痕很难会扩大.除非您真的用火来烤.否则一般比足 球大的瘿木工艺品是很容易保持的.如果您碰到一件很完整的瘿木工艺品,千万别放过.因为完整的瘿木工艺品的存世量如果非要和不完整的瘿木工艺品相比.就好 似熊猫和猪之间的区别.
第三.材料.瘿木中以花梨瘿最为名贵,因为很多花梨木本身是含有杀菌的特殊油脂的,所以很难产生病态.所以花梨瘿非常的难得.尤其是带有香味黄花梨,如果 产生了瘿,那甚至比海南黄花梨更加贵重.要是那块瘿的木料里再包含有一块石头,那更是难得,瘿音为阴,而配有露光的石头,这是所谓的阴阳同体.也叫" (石)时来(瘿)运转". 瘿木中应该是黄花梨木体产生的瘿最为难得.海黄则因为体内油脂太多,几乎不可能有瘿瘤产生,顶多也不过就是一点瘿纹.所以目前最好的花梨瘿应该是越黄的瘿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