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家具有哪些
代家具中,使用纹样的地方很多,床榻的围屏,柜橱的门扇,
清代家具纹饰特征
桌案的牙条,椅凳的腿子等部位,多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案加以装饰。常用的有云纹、回纹、卍字纹、绳纹、盘肠纹和草龙纹等。尤其是云纹和回纹使用最多。回纹在清式家具中,是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在椅子背板、扶手、腿足,以及桌案的牙条、牙头等部位,最喜用回纹。以至于人们由此而得出一个经验:凡有回纹装饰的家具,基本上是清代家具。
博古也是清代家具常用的装饰图案,以古代器物如瓶、罐、书画、文房四宝等形象,雕嵌于家具之上,以寓意主人的文雅和诗书传家的企盼。
清式家具 用材厚重,形体宽大,装饰奢华,体现厚重,豪华,富丽堂皇的风格。清式家具分为三大名作,广式 苏式 京式。广式最为统治阶级欣赏,广式家具的特点是1:用料粗大充裕2:木质一致3:花纹雕刻深峻,刀法圆熟,磨工精细4:装饰题材和纹样收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或多或少具有西洋风格。苏式家具的特点:用料异常节俭,充分利用材料,多用包镶手法。京式家具:用料介于苏式家具与广式家具之间。装饰纹样独具风格。一般以清宫营办处所做家具为主,造办处理设置有单独的木作,而木作中有广木作和普通木作。具体的还有什么装饰手什么的
这是我们老师上课讲的,讲了一半,有点多。。。
广式家具分为明式和清式。明代广式家具主要盛产于广西,清代广式家具主要盛产于广东。广西的铁力木家具普遍都比较早,明代的占多数。做工都很朴实、大气。广西是铁力木的故乡,在硬木中铁力木是长得比较高大的,因而其家具用料一般都比较大。用料硕大是广西和广东家具的一个共同特点。不管家具腿部弯曲度有多大,都是用一块整料锼挖出来的,不用去拼接。所以广式家具显得特别的敦实。广西家具很少雕刻花纹,即使刻有花纹也和当地特产有关系,比如大象图案等等。广东接受西洋文化比较早、比较多,所以广东家具纹饰善用西洋花纹。西洋花纹一般分为路易十四式和路易十五式。一般只要是用料粗大、雕刻有西洋花纹的基本上都是广东家具。广东家具的雕刻一般模仿西洋建筑的形制,所以雕刻得比较深,磨得比较光,生动传神。
二、苏式家具
苏式家具是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所生产的家具。苏式家具形成较早,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即以苏式家具为主。它以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用料讲究、结构合理、比例尺寸合度等特点,以及朴素、大方的格调博得世人赞赏。进入清代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苏式家具的风格也开始向华而不实的方面转变。
苏式家具的一个特点是节省木材,这是他们的传统,从明到清一直如此。做一件广式家具的料,拿到苏州去则可做3件。为了节省木料,清代苏式家具的暗处构件还常以杂木代替,这种情况,多表现在器物里面的穿带上。从明清两代的苏式家具看,十有八九都有这种现象。苏式家具里侧都作油漆处理,目的在于避免受潮变形,同时也有遮丑的作用。
苏式家具的另一特点是用传统图案装饰,比较守旧。其图案以松、竹、梅、山石、花鸟、风景以及各种神话传说为主;其次是海水江崖、海水云龙、龙戏珠、龙凤呈祥等;折枝花卉亦很普遍,大多借其谐音寓意一句吉祥语。局部装饰花纹多以缠枝莲和缠枝牡丹为主。
三、京式家具
京式家具介于广式和苏式之间。广式家具用料太大,苏式家具用料太小。京式家具因为源于皇宫,所以皇帝要求用料不能小气,不能抠抠搜搜的,但是也不能浪费,要节俭。所以京式家具用料比广式的小,但比苏式的大。由于京式家具具有某种特殊的涵义以及受到各种古物纹饰的影响,所以装饰图案也富有个性,比如龙纹、凤纹、战国纹饰、玉器纹饰、青铜器纹饰等等。清宫家具造办处的工匠来自全国各地,但多数来自江南一带,而广东的木匠技艺更胜一筹,所以就单独有广式家具制作小队。清宫的家具在制作之前都有画稿,也就是画大样。一般样稿由苏州木匠画,苏州木匠画的样稿秀气、漂亮,画完了由广东木匠去做。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句俗语:“苏州样,广东匠。”所以制作出来的京式家具就是介于广式和苏式之间。皇宫造办处制作的家具在清代中期是京式家具的代表,到了清代后期至民国再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京式家具以北京龙胜城家具为代表。在明式家具向清式家具的转变过程中,转折点在雍正一朝。雍正登基后坊间一直流传关于他篡位的蜚语,雍正帝为了转移矛盾和扭转不利因素,就搬出了祥瑞。比如传说在沈阳努尔哈赤的墓冢上长出了灵芝草,雍正帝正好拿此事大做文章,向天下人宣告是自己祖宗的阴德显灵,以示自己当皇帝的正统。因此京式家具的祥瑞装饰图案至雍正朝也发展到极致,明式家具也自此正式宣告向清式家具转变。
四、晋式家具
晋式家具以山西平遥为代表。大漆螺钿是晋做家具的典型特点。在山西和陕西北部,家具制作成毛坯之后,直接在毛坯上涂生漆,再糊上麻布,然后再用木板压麻布,让生漆从麻布眼里渗透出来,使得麻布完全埋在生漆里,自然风干之后,表面非常坚硬,再在上面涂上漆灰泥。一般都是把砖头砸碎,研成细微的粉末状,和清漆调和,然后涂在家具的表面,大约1毫米厚。要涂两遍,第一遍是中灰,第二遍是细灰,如果是女孩子用的首饰盒或者装珍贵东西的盒子,那就要用鹿角灰或牛骨灰。把鹿角或牛骨烧成灰,再调和清漆,那是很黏很细的。涂在盒子表面后给人的感觉就和现在的塑料一样,又硬、又细,还没有纹理。当然,涂一般家具还是用砖灰,要上三遍大漆,横一遍,竖一遍,再横一遍。如果要镶嵌螺钿,在生漆未干的时候,趁着那个黏劲,将磨好的螺钿或者玉等其他镶嵌物粘在漆上。
晋式家具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山西地面保存的古建筑多,寺庙也很多。晋式家具的腿部多采用香炉腿样式。晋式家具雕刻纹饰善用卷草,这种卷草实际上是山西当地一种名叫金银花的植物。
古典家具是中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家具的价值不仅仅是服务于人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着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综合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观念意识、审美情趣以及科学技术和物质的发展水平。人类使用家具的历史非常久远,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完整的家具遗存属战国时代。今天人们能见到的古代家具,主要是明清两代的制品。
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家具的造型、装饰、工艺、材料等,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代特色,后世誉之为“明式家具”。清式家具以设计巧妙、装饰华丽、做工精细、富于变化为特点。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材质之优,工艺之精,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是这一时期正是确立了清式家具的风格。明清家具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家具所具有的极其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家具一般可分为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橱柜类和其它杂项类。
一、 明清家具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点
1. 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是指制作于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精、典雅简朴具有特定造型风格的家具。明式家具以结构上的合理化与造型上的艺术化,充分地展示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并善于将雅俗熔于一炉,雅而致用,俗不伤雅,达到美学、力学、功用三者的完美统一。
明式家具的整体结构以框架式样为主要的形式,呈现有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结构特征。无束腰家具以圆腿侧足为主,造型简练稳重。有束腰家具方腿直足,或三弯腿或鼓腿 ,形体敦厚而显得庄重秀丽。这两种造法,给人以虚实相间、方正稳重的感受,成功地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的造型美。
明式家具造型上另一特色是特别讲究线条美。它不以繁缛的花饰取胜,而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因物而异,各呈其姿,给人以强烈的线条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又别具一格。线脚的变化和运用是明式家具线条造型的另一体现。线脚是指家具边框边缘的造型线条。通过平面、凹面、凸面、阴线、阳线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几何形断面,达到鲜明的装饰效果,极富艺术情趣。
明式家具装饰手法善于提炼,精于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选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纹理,凡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格外钧用隽永耐看。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与透雕结合及圆雕等多种,其中以浮雕最为常用。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灵芝、龙纹、螭纹、花鸟、走兽、山水、人物、凤纹、宗教图案等。刀法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生气。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围子等处,常做小面积雕刻,以少胜多,工精意巧的装饰效果格外引人注目。
2. 清式家具
清初家具沿袭明式家具的风格,但随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渐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华丽气派的清式家具风格,到乾隆时达到颠峰。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材质优良,做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结合运用 ,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在用材上,清代中期以前的家具,特别是宫中家具,常用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其中以紫檀木为首选,其次是花梨木和鸡翅木 。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为了保证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和坚固牢靠,有的家具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清中期以后,上述三种木料逐渐缺少,遂以红木代替。
装饰方面,为了追求富贵豪华的装饰效果,充分利用了各种装饰材料和使用了各种工艺美术手段,可谓集装饰技法之大成。但有些清式家具为装饰而装饰,雕饰过繁过滥,也成了清式家具的一大缺点。
清式家具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是雕刻、镶嵌和描绘。雕刻刀工细腻入微,以透雕最为常用,突出空灵剔透的效果,有时与浮雕相结合,取得更好的立体效果。镶嵌在清式家具中更为普遍地运用,有木嵌、竹嵌、骨嵌、牙嵌、石嵌、螺钿嵌、百宝嵌、珐琅嵌乃至玛瑙嵌、琥珀嵌等,品种丰富,流光异彩,华美夺目。其中珐琅技法由国外传入,用于家具装饰仅见于清代。描金和彩绘也是清代家具的常用装饰手段,吉祥图案是清式家具最喜欢的装饰题材。
综观清式家具,以清中期为代表,总的特点是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装饰上富丽豪华,并能吸收外来文化,融会中西艺术。造型上突出稳定、厚重的雄伟气度,制作上汇集雕、嵌、描、绘、堆漆、剔犀等高超技艺,品种上不仅具有明代家具的类型,而且还延伸出诸多形式的新型家具,使清式家具形成了有别于明代风格的鲜明特色。
3. 漆木家具
漆木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另一大类,也属漆器的一类。它是以木材做胎骨,外面上漆,是木工和漆工的联合作品。明清时代中国的漆工艺非常发达,各种技法齐备,用于家具髹饰,或单色纯正,或五彩缤纷,形成绚丽夺目的装饰效果。
二、 明清家具的用材
明清家具所用石材、金属饰件,选材考究,制作精良,颇富特色,对家具的装饰起了烘云托月的美妙效果。
1.优质木材
明清家具所用木材多产自热带,质地坚硬,色泽纹理优美,可分为硬木和非硬木两类。紫檀、花梨、鸡翅木、铁力木、红木、乌木等属硬木,楠木、榉木、樟木、黄杨木等为非硬木。这里简要介绍如下几种:
紫檀木
主要出产于印度及马来半岛、菲律宾等地,我国湖南、广东、云南有少量出产。紫檀材质致密坚硬,密度较大,入水则沉色调呈紫黑似犀角色,纹理纤细浮动,有不规则的牛毛纹,微有芳香。明清两代主要用于制作高级家具和精巧器物。紫檀家具深沉古雅,利用其自然特点,采用光素手法,不事雕饰,表现出庄重大方、沉静古朴的气质风度。紫檀有新老之分,新者色红,老者色紫,水浸老者不掉色,新者掉色,用于区分新老紫檀。
花梨木
花梨也有新老之分,老花梨又称黄花梨,主要产于海南岛,木色从橙黄到紫赤都有,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美观,有悦人的香气。新花梨木质较疏松,木色赤黄,呈条纹,无光泽,无香气,纹理色泽较老花梨差异明显。由于黄花梨纹理华美,色彩明快,材料较大,是明及清前期高级家具的主要用材。明清两代制作的黄花梨家具,充分发挥其木质本身纹理的自然美,大多采用素光手法而不加雕饰,显得简练、优美。
鸡翅木
老鸡翅木纹理致密细腻,紫褐色相间成纹,具有禽鸟羽毛一般美丽的花纹,尤其是纵断面,具有光泽和深浅变化,细看犹如鸡的翅膀纤毛浮动,鸡翅木即由此得名。新鸡翅木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浑浊不清,且呆滞缺少变化。
红木
主要产于印度,我国广东、云南几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现代最常见的名贵硬木。老红木近似紫檀,木色深红或黑红色,少数有黑色斑点,纹理戏迷光滑,并有轻微香气。新红木颜色赭黄,有花纹,外观似黄花梨。新红木经生漆处理后颜色变深,颇似老红木,但与老红木不同。老红木时间越久,颜色越深,而新红木时间越久颜色越浅。清乾隆以后的高级家具多数为红木。
2.石材
通常制成板材,用于桌案面心、插屏、屏风或罗汉床的屏心、柜门的门心、坐墩的面心、椅子靠背等,清式家具使用石材较多,广式家具的坐具用石材做面心的更多。石材主要有大理石、花斑石、紫石、青石、白石、绿石及黄石等。石材的选择上以自然形成的山川烟云图案为上品,力求体现山水画中水墨氤氲的艺术效果,令人赏心悦目。
3.金属饰件
明清家具常用金属饰件,如柜、箱、橱、椅及屏风等家具尤为多见,名目繁多,如合页、面页、吊牌、包角、锁插等,造型各异。饰件上采用錾花、鎏金、锤合等技法,制作出各种花纹,灿烂华美。金属饰件的设计与家具的整体造型及雕饰密切相关,充分反映出明清家具在结构、装饰与实用三者关系上相当成熟的艺术处理手法。这些具有艺术创意的金属饰件,有的具有不可或缺的功用,有的对家具起到保护加固的作用,同时为家具添光加彩。光彩夺目的金属饰件与天然的木质纹理形成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鲜明对比,相得益彰,使明清家具更臻与完美。
三、 明清家具的主要产地极其风格
明清时期各地都有家具生产,精制的则主要产于苏州、广州、北京、徽州、宁波、福州、扬州、山西等地区。各地区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具风格。其中以苏州、广州、北京制作家具最为著名,“苏作”、“广作”和“京作”被称为明清家具三大名作。
1.苏作家具
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产的家具。苏作家具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是明式家具的发源地,名扬中外的明式家具即以苏作家具为主。明代苏作家具格调大方、简练,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适度,精于用材。与京、广相比,硬木来源不及他们从与充裕,表现为用材精打细算,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硬木薄板;小件更是精心琢磨,小件碎料拼接的构件常见。这种技术要求较高,费工费时,但都能作到天衣无缝,保持美观。进入清代以后,苏式家具也相富丽豪华方面转变,但逐渐被广式家具超越。
总的来看,苏式家具的最大特点是造型上的轻与小和装饰上的简与秀,不如广式家具浑厚凝重,满身雕饰。苏作家具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木、嵌石等手法,题材多取自名人画稿,以山水、花鸟、松、竹、梅多见,并喜用草龙、方花纹、灵芝纹、鱼草纹及缠枝莲等图案。
2.广作家具
广州地区制作的家具被称之为广作家具。广州地处我国门户开放的最前沿,是东南亚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同时两广有时中国贵重木材的重要产地。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广式家具的发展,清中期以后,异军突起,超过了苏式家具,成为清式家具最著名的产地。
广作家具的特点是,用料粗壮,造型厚重,用料清一色,互不掺用,气度豪华气派。结构、造型和装饰上,受西方建筑装饰风格影响较大,多为中西合璧之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式家具中的镶嵌技艺独步一时,堪称一绝。
3.京作家具
京作家具不是指一般的民间用品,而是指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
由于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制作家具不惜工本和用料,装饰力求华丽,镶嵌金、银、玉、象牙、珐琅、百宝镶嵌等珍贵材料,非其他家具制造可比,使京作家具形成了气派豪华以及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过分追求奢华和装饰,淡化了实用性,甚至成为一种摆设,这是京作家具最大的遗憾。
四、 明清家具的赏鉴和收藏
1.明清家具的品评与欣赏
家具品赏与审美水平、审美情趣密切相关。单件家具的品赏包括功能品赏、材质品赏、制作工艺品赏、装饰工艺及效果品赏等方面,成套家具还应包括统一协调性、组合布置合理性、陈设匹配性等。这方面前人著有许多专著,此不赘述。
2.明清家具的鉴定
主要是制作年代的判定,可从用材、品种、造型、构件的造法以及花纹特点等几方面综合考察。用材方面,紫檀、黄花梨、鸡翅木和铁力木家具多为明和清前期的,清中期以后,这四种硬木逐渐稀缺,代之以红木、新黄花梨。家具品种方面,有的早期品种或式样在在其后期不再流行,或后期才出现的品种或式样,不可能出现在更早的时期。家具的造型、构件、饰纹都具有其时代特征,都是判定家具制作年代的重要依据。当然,最科学的鉴定和识别方法是对照法,即对照已知年代的真品来甄别真伪,但缺少真品参照物是这种方法的难点。明潘允徵随葬家具模型可作为明代家具的标准器。总之,积累明清家具各方面的知识,对鉴定明清家具是极其重要的。
3.明清家具的收藏保养要注意以下方面:
防尘、防蛀 是最基本的保护措施。尽量降低陈放收藏家具室内的扬尘,经常用柔软物擦拭清除灰尘。定期检查虫蛀情况,一有蛀虫应立即用药物杀灭。
防干、防湿 适度的变化会引起木纤维的胀缩,导致家具变形甚至坏损,湿度过大还容易滋生霉菌虫害。根据明清家具的材料特性,合适的湿度一般在相对湿度50%—60%之间。
防光、防火 家具易燃,陈放家具的场所应有严格的防火措施。光线对家具也具有损害作用。红外线使家具表面温度升高、湿度下降,造成翘曲和脆裂。紫外线危害更大,可使家具褪色,还会破坏木纤维结构,降低机械强度,即使停止光照,在暗处仍会继续起破坏作用。
原样修复 由于年代久远,明清家具需要修复的不在少数。修复使应严格遵循“按原样修复”的原则,形式特征、制作手法、构造特点和材料质地等,都不能随意拆改、加减,必须保持原物的原貌和完整性。切忌修复中使用铁钉和化学粘合剂,防止破坏古代家具易于拆修的传统特点。
清代家具的特点总体分为以下几点:
1、造型上浑厚、庄重
在造型特征上, 骨架粗壮结实,方直造型多于明式曲贺造型,题材生动且富于变化,装饰性强,整体大方而局部装饰细腻入微。清代家具的总体尺寸趋于宽、高、大、厚,与此相应,局部尺寸与部件用料也随之加大变宽。
2、装饰上求多、求满、富贵、华丽
在装饰风格上, 以富丽、豪华、稳重、威严为准则,多结合厅堂、卧室、书房等不同居室进行设计,分类详尽,功能明确。其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形成了“清式”家具的风格;在装饰手法上注重形式,不惜功力、用料,工艺精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装饰上力求华丽,并注意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使用了金银、玉石、宝石、珊瑚、象牙及百宝镶嵌等不同质地装饰等不同地装饰材料;珐琅嵌、瓷嵌也是当时重要的装饰手法,描金,彩绘在清式家具中都占有一定地位,追求富丽堂皇的意味;在装饰花纹上,花纹图案整体较满,通常是一些代表吉祥瑞庆的花鸟纹等装饰花纹;
3、主要使用的材料有紫檀、酸枝木、花梨、楠木、乌木和榉木。
一、 造型
清式家具在造型上式样丰富,体态凝重,品种繁多,有许多是前代没有的品种和式样,比如出现了茶几、多宝格、太师椅等,还出现了多功能、可折叠、拆装的新型家具,如套几等。此外,清式家具的造型更是变化无穷,单件家具的设计注意造型的变化。
财源滚滚沙发
二、 用料
清式家具选材考究,作工精细。在用料选择上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特别是清中期以前的宫中家具,选料更为讲究。用料清一色,各种木料互不混用,有的家具甚至用不同一根木料制成。在结构制作上,为了外观色泽纹理一致,也为了坚固,往往采用一木连作,而不用小料拼接。
财源滚滚沙发
三、 装饰
清式家具在装饰上手法多样,繁缛华贵。注重装饰性是清式家具较为显著的特征,采用较多的装饰手法是雕饰和镶嵌。清代的木雕工继承了前代成熟的技艺,又借鉴了牙雕、竹雕、石雕、漆雕等多种工艺手法。但清式家具自乾隆以后又出现了雕饰过滥过繁的弊病,所制家具几乎无一不雕,不分造型,不论形式,不管部位地满雕。
清式家具大量采用螺钿嵌饰、镶嵌珐琅器,与清式家具的风格十分和谐。珐琅色彩艳丽,与色泽紫黑、纹理致密的紫檀木相配,形成强烈的色调与质地对比,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悦目效果。
财源滚滚沙发
四、 艺术
清式家具在艺术上博采众长,融会中西。传世的清式家具,尤其是清中晚期后的家具明显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品的影响,尤以广式家具更为突出。受西洋影响的清式家具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西洋家具的式样与结构;另一种是采用传统的中国家具造型与结构,但或多或少地采用西洋家具部件的式样或装饰,较为常见的是雕饰西洋图案。
财源滚滚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