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车间或场地的布局都有什么内容?咨询一下大家
天行健以凉果工厂为例,它的生产车间或生产场地主要有腌制、清洗车间、晒场、煮味及浸味车间、包装车间等四大部分,年产万吨以上的大型凉果工厂其各生产车间的面积较大,布局逐步向立体化发展:小型凉果工厂的生产车间由于面积较小,生产区的布局基本呈“田”字型。无论如何布局,都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首先满足生产、卫生方面的要求,其次满足总体设计的要求。
2、应充分考虑生产效率,生产车间与其它车间的各工序要相互配合,减少原料及成品的运送距离,人流、物流通道畅通。
3、按工艺流程走向确定各生产车间的位置及车间内布局,以保证人流及物流按一个方向移动,不会出现倒流或混流,从而避免和减少产品的交叉污染。
4、设备布置按流水线安排,力求做到占地面积最少,操作最方便。
5、应注意车间的采光、通风、降温等设施,对散发热量、气味及有腐蚀的设施或操作,要单独布置。
6、可以设在室外的设备或设施,尽可能设在室外,上面可加盖防雨、防晒棚。
一、车间结构
车间的长度取决于生产流水作业线的形式和生产规模,大中型凉果企业加工车间的长度一般60m左右较适宜,以利于流水线的排布车间层高按房屋的跨度和生产工艺要求而定,一般以4~6m为宜,至少不应低于3m单层厂房的层高可酌量提高,国外食品生产车间的一般高度为6~10m,也有车间层高达12m以上。过于拥挤的车间,不仅妨碍生产操作,而且人员之间的相互碰撞,人员工作服与生产设备的接触,很容易造成产品污染;车间内立柱越少越好。
二、车间总布局
凉果加工过程基本上都是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过程,即从非清洁到清洁的过程,因此,加工车间的生产原则上应该按照产品的加工进程顺序进行布局,使产品加工从不清洁的环节向清洁环节过渡。
三、腌制、清洗
车间应与原料仓库相邻,大中型凉果企业由于产量大,需处理的原料量大,车间的面积相应比较大。生产场地再可划分为原料处理区和腌制区两部分。原料处理区主要是对原料进行分级、清洗,如果使用机械,一般先分级再清洗,即分级机摆放在洁洗机之前,两者之间以输送带连接。
腌制间内腌制池数量根据需要量而定,为方使操作及减少占地。腌制池数量少的,可采用.单侧排置的方式,腌制池前为通道,通道的宽度应在1.5m以上腌制池数量如果较多,则可双向、或三向排置,每一向池之间的通道宽度应在1.5m以上,池与池之间的间隔至少750px。
四、煮味及浸味车间
煮味及浸味车间应为两个有间隔的独立工作间,煮料间内还应再单独隔分出配料间。备有锅炉的大型凉果企业,煮料一般采用可倾式不锈钢蒸气夹层锅,一个夹层锅的操作面积不能少于4.5m&#178小型企业一般无锅炉,煮料多使用明火,为保证卫生,放置煮料锅的灶台与烧火间要有隔离,不能连为一体。
五、晒场布局
目前,大多数凉果工厂的原料半成品及浸味后半成品的晒制以日晒为主。晒场相应地可分为两个部分,一般地原料半成品晒制场靠近腌制场所,浸味后的半成品晒制场则应靠近浸味间两部分也可以同为一个晒场,但功能及卫生条件要明确区分。晒场的卫生要求见第三节一四“晒场卫生要求”。
六、包装车间布局
包装车间是凉果工厂人最集中、卫生要求较高的生产场所,车间内的主要生产设施是包装台和包装机。大型包装车间以包装机和物料台等辅助器具组成若干条生产线,可同时包装相同或不同品种的产品,每条生产线之间的间隔2~2.5m以人工包装为主的场合,每个包装台的长宽一般为3m*l.5m,侮侧可坐3个工人,台与台的间距不少于2m为好。产品包装间的进口处必须设有更衣室、洗手处,其具体要求见第三节一五“包装车间卫生要求”。
1、车间结构食品加工车间以采用钢混或砖砌结构为主,并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在结构设计上,适合具体食品加工的特殊要求。车间的空间要与生产相适应,一般情况下,生产车间内的加工人员的人均拥有面积,除设备外,应不少于1.5平方米。过于拥挤的车间,不仅妨碍生产操作,而且人员之间的相互碰撞,人员工作服与生产设备的接触,很容易造成产品污染。车间的顶面高度不应低于3米,蒸煮间不应低于5米。加工区与加工人员的卫生设施,如更衣室、淋浴间和卫生间等,应该在建筑上为联体结构。水产品、肉类制品和速冻食品的冷库与加工区也应该是联体式结构。2、车间布局车间的布局既要便于各生产环节的相互衔接,又要便于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防止生产过程交叉污染的发生。食品加工过程基本上都是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过程,即从非清洁到清洁的过程,因此,加工车间的生产原则上应该按照产品的加工进程顺序进行布局,使产品加工从不清洁的环节向清洁环节过渡,不允许在加工流程中出现交叉和倒流。清洁区与非清洁区之间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便控制彼此间的人流和物流,从而避免产生交叉污染,加工品传递通过传递窗进行。要在车间内适当的地方,设置工器具清洗、消毒间,配置供工器具清洗、消毒用的清洗槽、消毒槽和漂洗槽,必要时,有冷热水供应,热水的温度应不低于82℃。3、车间地面、墙面、顶面及门窗车间的地面要用防滑、坚固、不渗水、易清洁、耐腐蚀的材料铺制,车间地面表面要平坦、不积水。车间整个地面的水平在设计和建造时应该比厂区的地面水平略高,地面有的斜坡度。车间的墙面应该铺有2米以上的墙裙,墙面用耐腐蚀、易清洗消毒、坚固、不渗水的材料铺制及用浅色、无毒、防水、防霉、不易脱落、可清洗的材料覆涂。车间的墙角、地角和顶角曲率半径不小于3厘米呈弧形。车间的顶面用的材料要便于清洁,有水蒸气产生的作业区域,顶面所用的材料还要不易凝结水球,在建造时要形成适当的弧度,以防冷凝水滴落到产品上。车间门窗有防虫、防尘及防鼠设施,所用材料应耐腐蚀易清洗。窗台离地面不少于1米,并有45度斜面。4、供水与排水设施车间内生产用水的供水管应采用不易生锈的管材,供水方向应逆加工进程方向,即由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流。车间内的供水管路应尽量统一走向,冷水管要避免从操作台上方通过,以免冷凝水凝集滴落到产品上。为了防止水管外不洁的水被虹吸和倒流入管路内,须在水管适当的位置安装真空消除器。车间的排水沟应该用表面光滑、不渗水的材料铺砌,施工时不得出现凹凸不平和裂缝,并形成3%的倾斜度,以保证车间排水的通畅,排水的方向也是从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方向排放。排水沟上应加不生锈材料制成活动的蓖子。车间排水的地漏要有防固形物进入的措施,畜禽加工厂的浸烫打毛间应采用明沟,以便于清除羽毛和污水。排水沟的出口要有防鼠网罩,车间的地漏或排水沟的出口应使用U型或P型、S型等有存水弯的水封,以便防虫防臭。5、通风与采光车间应该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果是采用自然通风、通风的面积与车间地面面积之比应不小于1:16。若采用机械通风,则换气量应不小于3次/小时。采用机械通风,车间的气流方向应该是从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流动。靠自采光的车间,车间的窗户面积与车间面积之比应不小于1:4。车间内加工操作台的照度应不低于220Lux,车间其他区域不低于110Lux,检验工作场所工作台面的照度应不低于540Lux,瓶装液体产品的灯检工作点照度应达到1000Lux,并且光线不应改变被加工物的本色,车间灯具须装有防护罩。6、控温设施加工易腐易变质产品的车间应具备空调设施,肉类和水产品加工车间的温度在夏季应不超过15℃~18℃,肉制品的腌制间温度应不超过4℃。工具器、设备加工过程使用的设备和工器具,尤其是接触食品的机械设备、操作台、输送带、管道等设备和篮筐、托盘、刀具等工器具的制作材料应符合以下条件:——无毒、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耐腐蚀、不易生锈、不易老化变形——易于清洗消毒——车间使用的软管,材质要符合有关食品卫生标准GB11331要求。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结构在设计上应便于日常清洗、消毒和检查、维护。槽罐设备在设计和制造时,要能保证使内容物排空。车间内加工设备的安装,一方面要符合整个生产工艺布局的要求。另一方面则要便于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同时还要便于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清洁。在安放较大型设备的时候,要在设备与墙壁、设备与顶面之间保留有一定的距离和空间,以便设备维护人员和清洁人员的出入。7、人员卫生设施1)更衣室车间要设有与加工人员数量相适宜的更衣室,更衣室要与车间相连,必要时,要为在清洁区和非清洁区作业的加工人员分别设置更衣间,并将其出入各自工作区的通道分开。个人衣物、鞋要与工作服、靴分开放置。挂衣架应使挂上去的工作服与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与墙壁贴碰。更衣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室内可以通过安装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对室内的空气进行灭菌消毒。2)淋浴间肉类食品(包括肉类罐头)的加工车间要设有与车间相连的淋浴间,淋浴间的大小要与车间内的加工人员数量相适应,淋浴喷头可以按照每10人1个的比例进行配置。淋浴间内要通风良好,地面和墙裙应采用浅色、易清洁、耐腐蚀、不渗水的材料建造。地板要防滑,墙裙以上部分和顶面要涂刷防霉涂料,地面要排水通畅,通风良好,有冷热水供应。3)洗手消毒设施车间入口处要设置有与车间内人员数量相适应的洗手消毒设施,洗手龙头所需配置的数量配置比例应该为每10人1个,200人以上每增加20人增设1个。洗手龙头必须为非手动开关,洗手处须有皂液器,并有热水供应,出水为温水。盛放手消毒液的容器,在数量上也要与使用人数相适应,并合理放置,以方便使用。干手用具必须是不会导致交叉污染的物品,如一次性纸巾、消毒毛巾等。在车间内适当的位置,应安装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设施和配备相应的干手用品,以便工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定时洗手、消毒、或在弄脏手后能及时和方便地洗手。从洗手处排出的水不能直接流淌在地面上,要经过水封导入排水管。4)卫生间为了便于生产卫生管理,与车间相连的卫生间,不应设在加工作业区内,可以设在更衣区内。卫生间的门窗不能直接开向加工作业区,卫生间的墙面、地面和门窗应该用浅色、易清洗消毒、耐腐蚀、不渗水的材料建造,并配有冲水、洗手消毒设施,窗口有防虫蝇装置。8、仓贮设施原、辅料库原、辅料的存贮设施,应能保证为生产加工所准备的原料和辅助用料在贮存过程中,品质不会出现影响生产使用的变化和产生新的安全卫生危害。清洁、卫生、防止鼠虫危害是对各类食品加工用原料/辅料存贮设施的基本要求。果蔬类原料存放的场所还应具备遮阳挡雨条件,而且通风良好。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应设有专用的保鲜库。包装材料库食品厂应该为包装材料的存放、保管设置专用的存贮库房,库房应清洁、干燥,有防蝇虫和防鼠设施,内外包装材料应分开放置。材料堆垛与地面、墙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应加盖有防尘罩。成品库食品厂成品存贮设施的规模和容量要与工厂的生产相适应,并应具备能保证成品在存放过程中品质能保持稳定、不受污染。成品贮存库内应安装有防止昆虫、鼠类及鸟类进入的设施。冷库的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用材规定要求。贮存出口产品的冷库和保(常)温库必须安装有自动温度记录仪。
一、食品厂洁净车间布局分区
一般食品厂洁净车间可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一般作业区、准清洁区、清洁作业区。
1、一般作业区(非清洁区):一般的原料、成品、工具储存区域,包装成品转运区域等原料、成品裸露风险较低的区域,如外包装室、原辅料仓库、包装材料仓库、外包装车间、成品仓库等。
2、准清洁区:要求次之,可以不需要二次更衣,如原料处理、包材处理、包装、缓冲间(拆包间)、一般生产加工间、非即食食品的内包装间等成品处理但不直接裸露的区域。
3、清洁作业区: 指卫生环境要求高,人员、环境要求较高,必须经过消毒和更衣才可以进入,如:原料、成品裸露的处理区域,食食品的冷加工间、即食食品的冷却间、待包装即食食品的储存间、即食食品的内包装间等。
二、食品厂洁净车间装修需注意的要点
1、各净化操作间集中设置独立前室为气闸,气闸室与各操作间同时相通,确保低洁净区的空气不向高洁净区渗透。
2、实验室的人流经过更衣室更衣换鞋→清洗间洗手→缓冲间→风淋室→各操作室。
3、食品/洁净车间物流由外走廊经过机械连锁自消毒传递窗消毒后进入缓冲走廊后再经过传递窗进入各操作室。
4、应该根据洁净车间需求选用高效、中效空气净化设备。
5、洁净车间的墙体和吊顶必须采用不产尘、不积尘表面平滑的材料施工,并且不能在车间中存在死角。
6、地面采用溶剂型环氧树脂,强度C20以上,表面密实,无起沙、空鼓、裂缝。颜色艳丽,防静电性能恒久不变,可承受中等以下载荷,耐高温。
7、洁净区应采用吸顶式净化灯具,非洁净区采用普通荧光灯。
8、食品工业对人员、物料的动线有明确的规定,不可交叉流动,物料流动需设置专用的物料传递口或传递门;人员流动需走专用的人员通道。
9、按照生产工艺和卫生、质量要求,科学划分洁净级别,并使之符合具体级别对应要求。
10、对液体加工车间,需特别注意冲洗导致的污渍残留于安装铝型材内,夏天产生霉臭,需做特别处理。
11、人员洗手龙头须非手动式(感应、脚踏或手衬式),生产车间进口必要时需设工作靴消毒池。
以上就是合肥食品厂车间装修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更多设计装修事项请咨询我们安徽盛世和居装饰,服务项目有:合肥厂房装修、净化厂房装修、无尘厂房装修、办公室装修等办公场所装修、改造工程。
虽然饼干生产的工艺因品种的不同而异,但总的来说,其工艺过程基本上可概括为:配料,调粉,成形一,烘烤、冷却,包装。根据工艺要求,饼干车间通常设有溶糖间、成形间、烘烤间、冷却间、包装间,如果生产苏打饼干还应设发酵间。
1. 研发实验室:用于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和测试新产品的实验室;
2. 生产车间:用于生产试剂的车间;
3. 包装车间:用于包装试剂的车间;
4. 库房:用于存放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房;
5. 检验室:用于检验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室;
6. 办公室:用于管理、控制和统计生产的办公室;
7. 质量控制室:用于检查和控制产品质量的室;
8. 安全保卫室:用于保护厂房的安全保卫室;
9. 其他设施:如餐厅、厕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