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如何设计企业的组织架构

漂亮的巨人
会撒娇的蜜蜂
2023-03-06 10:06:12

如何设计企业的组织架构?

最佳答案
勤恳的酒窝
仁爱的红牛
2025-09-25 13:07:44

6个步骤:选择授权模式→选择架构类型→选择组织导向→选择产业类型→选择持股类型→部门架构设计。具体内容: 1、选择授权模式 ①3种授权模式:1.集权式:管理权、决策权集中在决策层,老板亲自参与实际经营;2.授权式:根据岗位职责分配相应权限,权限与职责相对应;3.规范式:按制度、规范进行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人的影响; ②如何选:1.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授权模式;2.发展、成长阶段,可选择集权式、授权式管理;3.成熟阶段,可选择规范式管理;4.集中化的营销和服务,往往选择集权式管理;5.个性化的营销和服务,多采用授权式管理; 2、选择组织架构类型 ①5大类:1.有限公司制: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2.分公司制:受总公司管辖,但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3.子公司制:一定数额的股份被母公司控制的独立法人机构;4.事业部制:以产品、地区或客户为依据,将相关的多个部门结合成一个相对独立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5.连锁制: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专业化分工,集中化管理; ②如何选:1.一般情况下,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制;2.跨行业、跨产业经营时,可使用子公司制;3.扩张同时需要高度标准化、统一化管理时,使用连锁制;4.同一公司不同项目运营时,采用事业部制;5.计划扩张但又不需要独立法人机构时,采用分公司制; 3、选择组织导向 ①3大类:1.营销导向:以销定产,营销在企业内部占主导作用;2.技术导向:以核心技术为依托,先开发产品,再考虑顾客需求;3.生产导向:先有生产,再有销售,生产什么销售什么; ②如何用:1.通过对组织导向的分析,决定哪些职能部门是主要业务部门,哪些是辅助业务部门;2.越是主导部门,编制越大、岗位越多; 4、选择企业产业类型 ①3大类:1.单一行业型:所有的业务均集中在同一行业;2.多产业型:企业的业务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业;3.生产链型: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向上延伸到基础产业环节,向下延伸到市场拓展环节; ②如何用:1.多产业型、生产链型企业,多采用事业部制、分公司制、子公司制;2.单一产业型,多根据产品种类和区域选择对应组织架构; 5、选择股份持有类型 ①4大类:1.个人独资型:一个自然人投资;2.合作型:两个或两个以上股东;3.股份奖励型:对部分贡献大的员工给予部分股份奖励;4.市值流通型:上市公司的股份市场流通; ②如何用:确定股东的组合形式; 6、部门组织架构设计 ①财务部:必须设立财务部,负责企业的各项财税和管理工作; ②营销类部门:与销售相关的各个部门,含,营销部、市场策划部、广告部、公关部、直销部、渠道部、零售部、进出品部、商务部、单证部等,亦可整合为营销中心; ③生产类部门:与生产及技术相关的各个部门,含,生产车间、质检部、设计部、维修部等,亦可整合为生产部或生产中心; ④行政中心:行政、后勤、人力资源等支持保障性职能部门,亦可分开行政部、人力资源部。

最新回答
糊涂的飞机
昏睡的百合
2025-09-25 13:07:44

赋能咨询认为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包括: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优点:具有明确性和高度稳定性。缺点:每个人只了解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很难从整体看待组织。该组织模式比较适应于企业规模较小或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况。2、以成果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包括: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优点:使每个自治单位既能了解自己的任务,又能了解整个企业的任务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缺点:需要设置较多的分支机构,管理费用较多,但结构明确性不强,实际工作难以实现真正做到以成果为中心。适用于:大型企业,且其不同组成部分在生产、技术、经营业务方面有紧密联系时。3、以关系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适用于:特别巨大的企业或项目之中,如跨国公司。它是将其他组织设计原则加以综合应用。缺点:缺乏明确性和稳定性,实用性较差。

欣喜的大叔
甜美的饼干
2025-09-25 13:07:44

导语:那么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为了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服务的,根据公司战略目标进行合理设计,保障组织的有效分工与协作。下面我们来看看要怎么做吧。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由于各个业务单元不断发展和迅速扩张,人员不断增多,公司组织的管理问题也就慢慢显现出来,同时会阻碍着公司的进一步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因为,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为了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服务的,根据公司战略目标进行合理设计,保障组织的有效分工与协作。那么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已经成为很多HR朋友的困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组织结构如何合理设计。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四大原则

在设计组织架构过程中,有效地积聚新的组织资源、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人员与任务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保证组织良性运作,须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是为了满足特定时期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根据业务侧重点不同、企业掌握的资源、发展时期、人员素质不同,对组织结构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所以,组织结构设计首先要结合现状企业面临的各种环境,明确目标,把战略目标实现作为组织职能分工的考虑重要原则。

2、管理幅度原则

我们知道,公司有大小之分,业务有不同类别,组织结构的设计既需要考虑企业规模的大小,也需要考虑业务的共享性和业务协调效率问题,组织结构设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根据工作内容、工作量的安排设计管理幅度。

3、客户导向原则

结合传统的组织结构可以了解到,缺乏组织内部的关系协调性,由于组织结构各调管理路线畅通性不够,导致组织内部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多方面考虑到上、下、左、右的各部门的关系协调性,尽量保证满足各个客户关系的节点。

4、核心价值原则

为了保证组织资源的高效整合和提高执行力/战斗力 ,确保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人员与任务间的关系良性畅通,笔者认为,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以公司的核心价值链为导向,以终为始,可持续满足企业各个业务单元的高效运作,保证组织目标的达成,建议以核心价值链为导向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二、组织结构设计六个步骤

在设计组织结构过程中,我们必须创建柔性灵活的组织,把握动态地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要求,并在组织成长过程中,有效地积聚新的组织资源,同时协调好组织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关系高效畅通,HR伙伴们如何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呢,以下步骤可以参考借鉴:

第一步:根据公司的战略和业务特点,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管理进行全面诊断,评估公司的核心业务链,根据公司行业、业务等确定组织的管理模式

第二步: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分析各关键环节工作量,并确定各个职能部门,根据各业务流程,确定部门职责,设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及其责任、权力等

第三步:拟定各部门组织职能后,形成文件明确各个部门职责,对各岗位进行工作岗位分析,明确界定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设计各个岗位的任职资格,描述工作环境,形成规范的岗位说明书

第四步:根据各个岗位的业务不同,结合岗位说明书和任职资格要求编写各个岗位的作业SOP,形成各个岗位的作业指导手册

第五步:根据各个部门及业务链条的关系,各个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衔接关系,各岗位的权、责、利的关系绘制公司组织结构图

第六步:组织结构图经过审核通过以后,颁布实施,在运行过程中要根据组织结构图的运行情况进行必要的微调。

无心的野狼
活泼的蚂蚁
2025-09-25 13:07:44

公司组织架构制定步骤如下:

1、必须支持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

2、应扁平、紧凑、高效,并相对稳定。

3、机构职能应清晰、精简、有利于强化责任,确保公司各项经营目标的实现。

4、应以市场为导向,同时考虑机构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5、有利于经营活动的开展,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6、应有利于部门、业务单元之间的高效沟通与协作,降低管理成本。

7、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促进经营管理活动的良性运行。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原则

1、越级检查原则

上级可对直接下级进行检查,也可对下级的下级进行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但不能越级指挥。

2、例外管理原则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由上级来处理意外出现的问题,凡是有重复性质的例行性工作,要制定出制度、流程和规范,授权下级处理。

3、目标分解控制原则

依据集团公司下达的战略规划和年度目标,将公司需要完成的主要经营指标层层分解,从总经理到分管副总经理到部门经理到员工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对其进行考核和控制。

4、成果导向原则

管理控制应使各项工作能够按企业利益最大化来要求。

无私的小虾米
瘦瘦的美女
2025-09-25 13:07:44
组织实施,就是怎么去设计自己的组织结构和流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第一,怎么设计,才能让组织更好地满客户需求。

第二,怎么设计,才能让员工更好地完成任务。

第三,怎么设计,才能让高层更好地完成任务。

在创业的时候,我们不需要一个很完整的组织结构,可能是每一个人都要做每一件事情。但是当企业有了规模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按照不同的功能来划分每一个部门,形成一个功能式的组织结构。

当企业经营的产品和领域多了之后,我们会把企业按产品或者业务领域来划分部门,这种结构会强化每个产品或者业务领域,但对功能的强调弱化了。

再进一步发展,企业可能会采取一个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它的表现形式是横线是产品,竖线是功能。那么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两条线的协调。

当然,当企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时候,我们可能又会把组织结构推倒重来。

总而言之,我们要在不同阶段去寻找适合企业完成任务的组织架构。

大的组织架构完成了,那么我们怎么把事情具体到个人呢?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所谓转换矩阵。首先,把任务列出来;其次,设计一些由具体的人来负责的岗位;第三件事情是想办法把要做的事情和这些岗位配合起来。通过这种转换矩阵,我们就可以把任务与岗位和个人相匹配。

作为一个管理者,如何判断一个组织是好还是坏呢?实际上一个差劲的组织有很多的征兆。

第一个是设置过多的层级。一件事情需要层层批准,那么可以想象,做事情的效率会大打折扣。

第二个是大量的跨部门协调。每一次为一点小事就要召开大量的会议去协调。

第三个是召集大量的人员开大量的会议。好的组织应该尽量减少跨部门沟通,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要强调企业内部的沟通,同时我们不要为了沟通而沟通。

第四个是同一职位上的人员过多,造成三个和尚没水吃。

第五个是所谓的助手或者是协调人增多。企业里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老总和一个部门经理往往没有把事情分派给固定的岗位或者具体人,而是让这个助手管这件事情,让那个助手管其他的事情。这样做的坏处是,助手手中有很大的权力,但是这些人却通常不必为这件事负责。助手越多,事情就会越乱。

第六个是设置的一些岗位不合理,这个岗位负责做许多工作,但每样都是一点点。

只要出现以上这些差劲的征兆,我们就要去改变企业的组织架构,改变业务的流程,改变岗位设置,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

现实的人生
虚幻的大树
2025-09-25 13:07:44
1.列出公司的业务流程(关键里程碑)。

2.根据公司的流程,设置完成关键里程碑流程的关联部门。

3.设置组织架构内部的平衡与监督关系。

3.1董事会与监事会

3.2总经理与财务部

3.3销售部与客服部

3.4生产部与技术部

3.5生产部与质检部

3.6财务部与仓储部

4.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需要,进行部门归类并设定组织类型,即选择部门制/中心制/事业部制/分子公司制或控股公司制。

5.根据业务量和管理幅度设定人员和岗位。

6.结合行业特性进行完善。

例如,采购部门的组织架构设计可行性方案:

6.1可以与仓储、物流,一起划归保障部管辖,之后,保障部与生产部(下辖各生产车间)、技术部(下辖设计/研发、质检)一起划归生产中心、CTO管辖。

6.2可以独立于产品中心,生产中心之外,成立单独的采购中心,管辖供应商开发部(可设多个)、商品供应部。

6.3可将采购部、策划部、交付部、客服部一起组建产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