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构是什么意思呢?
同构是视觉美学中的一个概念,就是指某个共同的元素为多个元素所共用的现象,是奇妙的视错觉现象。一般来说,同构是指形式和意义上的同构。
同构的表现方法主要有同质同构、异质同构、相似形同构、相似义同构、正负形同构、矛盾空间同构、光影同构等。同构图形设计的本质是通过一个熟悉的事物来形象化和清晰地展示要宣传的新事物的意义和特征。
特点:
1、简约性
同构图形往往能通过简洁清晰的图形准确生动地表达复杂的真理或深刻的哲理,具有突出的主题,没有不必要的枝节和结,能清晰清晰地表达待表达的事物,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赋予画面更深的含义。
平面设计用同样的结构创作的作品简洁明了。如果在创作过程中简单地叠加多个图像元素,所表达的主题将会混淆。如果你不知道别人在创作时需要接受什么,那一定是一个失败的设计。在创作时,你让观众接受太多,让观众困惑不解。
同构中体现的简洁并不意味着少是主要的,而是应该追求简洁来表达内在的意义。简单是美学概念之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华丽而丰富的表达也可以简洁生动。关键在于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简单性。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多。无论是简洁、丰富、稀疏还是详细的视觉形式,都要注意表达方向的同一性。
2、诡异性
平面设计通过各种视觉媒体以艺术的方式向公众传递各种高度精炼的信息,以强化或改变人们的观念,创造“敏锐的感知”,最终引导人们的行为。同构图形通常使用非常规的方法将两个或几个看似不相关的元素组合成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图像元素。它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给观众一种强烈的新奇感。
强烈视觉感的产生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规则,大胆地在形式组合上设计,耐人寻味,引人注目,而同构图形则具有这样的能力。设计作品创作具有同构性,因为它们违背了人们正常的视觉习惯,能够唤起人们兴奋、紧张和惊讶的心理感受,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加深他们的记忆。
置换图形,即换置图形,与同构图形的主要区别如下:
一、方法原理不同
1、同构图形:是利用内在某种关系(联系)而组成的一种新的意象图景。
2、换置图形:是利用形的相似性和意义上的相异性创造出具有新意的新形象。
二、特点不同
1、同构图形:用同构创作的平面设计作品,给观众以极强的吸引力,往往具有引人入胜、出奇制胜的效果。平面设计中同构图形超越了传统审美特征,具有简约性、诡异性、情趣性、混沌性和通俗性等多元化的审美特征。
2、换置图形:在保持物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将其中某一部分用其他物形素材所替换的。
三、效果不同
1、同构图形:同构图形往往能将复杂的道理或深奥的哲理,通过简洁明了的图形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主题突出,没有不必要的细枝末节,清晰明了的表达所要表现的事物,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赋予画面更深层的含义。
2、换置图形:换置能够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荒诞的形式呈现富有创意的新形象,满足观者的心理需求,给受众回味无穷的心理感受。进行元素换置的作品,其内涵得到完全延伸或产生相反意义,具有新的指向,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乃至更深远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换置图形
百度百科-同构图形
通常同构是指在形态上的同构和意义上的同构。同构的表现方法主要有同质同构、异质同构、相似形同构、相似义同构、正负形同构、矛盾空间同构、光影同构等。同构图形设计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把所要宣传的新事物的意义和特征等形象化、一目了然地表现出来。 推荐阅读:平面图形设计技巧!同构法
用同构创作的平面设计作品,给观众以极强的吸引力,往往具有引人入胜、出奇制胜的效果。平面设计中同构图形超越了传统审美特征,具有简约性、诡异性、情趣性、混沌性和通俗性等多元化的审美特征。
同构图形往往能将复杂的道理或深奥的哲理,通过简洁明了的图形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主题突出,没有不必要的细枝未节,清晰明了的表达所要表现的事物,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赋予画面更深层的含义。
同构创作的平面设计作品简洁、单纯,如果在创作时一味将多个图像元素简单地叠加,则会使表达的主题混乱。在创作时如果不明确别人需接受什么,那肯定是失败的设计,在创作时让观者接受的太多,使观者的思绪混乱、迷惑不解,同样也是失败的设计。
同构中所体现的简洁,并不意味着一概以少为主,应追求简洁表达内在涵义。简洁是美学概念之一,它不是简单的表现,华丽丰富的表现也可以是简洁的、鲜明的。其关键点在于传递信息方面的准确性和单纯性。传达信息的途径不能多,在视觉形式上无论是简洁的、还是丰富的、是疏空的、还是细密的,都要注意表现方向的同一性。
平面设计将各种高度精炼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视觉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改变人们的观念,制造“知觉的尖锐化”,最终引导人们的行为。同构图形往往采用非般的方法,将两个或几个看似亳不相干的元素组合成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形象元素,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受众一种强烈的新奇感。
强烈视觉感受的产生,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规则,在形态组合上进行大胆地设计,耐人寻味、引人注目,而同构图形就具有这样的能力。用同构创作的设计作品,由于违反人们常规的视觉习惯,可以引发人内心的刺激、紧张、惊奇的心理感受,从而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加深记忆。
阿恩海姆曾说:“在大多数人眼里,那种极为简单和规则的图形是没有吸引力,相反那种稍微复杂点、稍微偏离一点和稍不对称的、无组织性的图形,倒似乎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
同构图形的趣味性,实际上是作品艺术性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创意和艺术加工后的表现形式。从这点上来说,一幅同构作品的趣味性越强,其震撼力和感染力就越强,其中趣味性成了构筑同构作品艺术性的关键点之一。
同构图形的情趣性能造成一种亲和力,使观众产生新奇,振奋的情绪,从而被作品深深地打动。同构图形可以使观者在审美体验中轻松、自然地接受平面设计作品中的信息,得到美的享受同构图形以机智、诙谐的手法、夸张和组合图像,使作品产生丰富多彩的情趣,幽默风趣而又意味深长。
同构图形体现的诸如正常与反常、正经与荒庸、有序与无序、真实与模糊、形式与内容的视觉审美反差,使观众的情趣感油然而生,从而使设计作品更赋魅力,无需更多的语音和文字,便能风趣、调侃、幽默地表达主题思想。
同构图形所展现的潜藏的、朦胧不定的、富有多种意味的形式,引起人们的猜测和联想,使神秘感油然而生。同构图形的创造是将不同的事物分解,然后再进行组合的过程,它要求设计师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客观对象进行审视,观察它们在各种不同状态下的情况,并从形状、色彩结构性质等方面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同构要素。
平面设计的接受对象是广大公众,需根据不同受众对象做出不同类型的构思和表达,其设计准则是为大众服务被大众接受,以他们的乐于接受的思维习惯和形式,作为同构图形创作的切入点。
同构图形能使作品符合广大受众的审美趣味,体现通俗的特点。这种通俗化的审美特征在大众审美活动中,控制、调整着他们的审美态度、情绪、意志和判断,并由此影响着观者主体心理,可使观众更容易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思维无边界,创意无止境。同构图形的运用为人们的视觉空间,提供了更加的丰富多彩的审美样式,这些多元的、新异的审美特征,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更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构图形不断地缔造出一个又一个梦幻般的视觉世界。
同构
在平面广告设计创意设计中,同构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图形的同构是指按照一定的构成规律,将不同物体之间的某些相似因素或是对立矛盾的双方统一在同一时空范围之内,令其各发挥特长和信息内涵,以在“平常”中创作出不同寻常的创意图形。那么在幽默表达中它是如何体现的呢?
在幽默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因为同构是将不同的物体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特殊图形表现形式,本身就带有浓郁的趣味性和有幽默性,这恰好符合幽默平面广告的设计主旨,一般来说,幽默平面图形的同构有两种类型,具体如下:
1.肖形同构。它是指以一种或是多种物形的形态去模拟另外一种物形的形态,从而使现实社会中不会出现的现象在幽默广告中变得顺利成章,赋予该广告图形全新的含义,这种同构在设计中很是常见。
2.显异同构。它是指将一个物象的原形进行开启,以显示出藏于其中的其它物形。显异同构较肖形同构来说,在设计中要求会更加专业。
总之,平面广告是现代平面广告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商品软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利用轻松、戏谑而又幽默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调动受众的情绪,以引发受众情感上的共鸣。想要学习设计的小伙伴们,这种设计表达方式你们了解了吗?
美工图形设计的九种构图技巧
空间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安排空间,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是美工的责任。在图形创意上,单一的、固定的视觉形象已死司空见惯,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要创造新鲜的、有趣的视觉形象。下面是美工图形设计的九种构图技巧,一起来学习下吧:
一:异影图形
物象一般只是主题的表象,影像却是主题的实质反映。它们彼此相生,表达一个语义,一种观念。作品有:《救救非洲》、俄罗斯《抽烟有害》、《韩国统一》、《战争与和平》、《可口可乐》、《酒后驾车危险》。
二:正负图形
也称反转图形,指正形于负形相互借用,相互依存,作为正形的图和作为负形的底可以相互反转。黑与白是相对的,没有黑就没有白,没有虚就么有实。设计师要惜墨如金,不仅仅是为了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反映更多的信息,更主要的是以此来增强画面的纯粹巧妙和视觉新奇,通过图像的相互依存来暗示两者之间潜在的关系。作品有:波兰《职业的风险》、德国《种族主义》、《融合》、瑞士《音乐招贴》。
三:共生图形
设计中打破一条轮廓线只能界定一个物象的现实,用一条轮廓线同时界定两个紧密相接、相互衬托的形象,使形与形之间的轮廓线可以相互转换借用,互生互长,从而以尽可能少的线条表现更多更丰富的含义,显现出精简着笔的魅力。作品有:明朝《六子争头》、陈幼坚个人标志、日本《京都环境海报设计展》、墨西哥《反对暴虐妇女》、德国《无人监管》。
四:双关图形
双关图形意味着图形牵扯到双重解释,一重施表面上的意思,一重是暗含的意思,而暗含的意思往往是图形的主要含意所在。言在此而意在彼,可收到含蓄风趣的表达效果。作品有:匈牙利《同志再见》、《洗发水海报》、日本《防火海报》、《环保海报》、俄罗斯《人类的水》、德国《天鹅湖》、美国《兔子与鸭子》。
五:聚集图形
在图形设计中,我们也可将单一或相近的元素造型反复整合构成另一视觉新形象,创造新颖的聚集图形来表达观念。构成图形的单位形态元素多用来反映整合形象的性质特点,以强化图形本身的意义。作品有:美国《量子学怪诞海报》、《陈幼坚展览海报》、法国《法国国家公园徽章》、日本《NO MORE》、德国《就这样决定了》。
六:同构图形
生物的杂交、植物的嫁接都可能创造新的品种、新的生命。同构图形通过不同性质的物形间的非现实的整合,制造出奇特的视觉效果,显示新的非逻辑关系,从而突破原来物形意义的局限,产生新的意义。
1.异性同构图形
将不合逻辑的物质通过其造型的相近性非现实地联系成一个整体,传达出某种特定的信息和不同质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新的新的意义和价值。作品有:德国《我们一味地向地球索取》、德国《和平招贴》、日本《The Real War》。
2.换置同构图形
又称偷梁换柱,意指将组成某物质的某一特定元素与另一种本不属于某物质的元素进行非现实的构造,传达出新的意义。作品有:德国《和平海报》、德国《孩子们的生日》。
3.异质同构图形
我们在设计中根据意念可将一种物体的材质嫁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物体上去,从而使两种物体发 生关系,使原本平淡无奇的形象因为材质的改变而变成新异的视觉图形。作品有:德国《后来者》、芬兰《推销员之死》、德国《着魔的手》、《LG冰箱大战》。
七:无理图形
又叫悖论图形,用非自然的.构合方法,将客观世界人们所熟悉的、合理的和固定的次序,移置于逻辑混乱的荒诞反常规的图像世界之中,目的在于打破真实与虚幻、主观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物理障碍和心理障碍,在显现不合理、违规和重新认识的物形中,把隐藏在物形深处的含义表露出来。
1.反序图形
有目的地将客观物象进行次序的错乱、方向的颠倒等处理,从而表述出新的寓意。作品有:日本《胜利》、波兰《可口可乐》、加拿大《招贴展》。
2.无理图形
事物都有真实的客观存在,但作为艺术的创造,我们可以对现实进行大胆的想象,将不现实的化为现实,将不可能的化为可能,将不相关的变为相关。凭借想象,挖掘图形创造表现的可能性及由此而产生的新意义。作品有:日本《环境污染》。
3.矛盾空间
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现实空间不可能存在或不可能再现的想象空间,这种想象创造了非真实的视觉幻象,富有情趣。
八:混维图形
混维图形通过奇异的构想,将二维与三维、幻象与真实混合交错在一起,追求出人意料的表现,它先让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产生一种预期,再用一种出乎意料的手法打破观者的固有想象,从而加深视觉感受。
九:渐变图形
图形表现时,会利用物形向另一物形的转变关系来传递由此产生的意义。一个物形有规律地、有次序地、自然地转变成另一种物形,由此美妙的变换使两个不相关的物质发生联系,从而营造出一种新视觉。作品有:波兰《自由》、荷兰《天与水》。
平面设计中的同构图形审美特征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所谓同构图形就是通过结合不同类型但具有某种相似关联的多种图形元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新颖的图特的表现形式,让观众瞬间产生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并且清晰明朗的理解设计师的意图及设计平面中的表达内容。下面是我分享的平面设计中的同构图形审美特征,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同构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优越性
1、简约易懂性
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通常根据设计主题,选用简单常见的图形内容,讲设计思想中复杂的道理或者深奥的意义生动地表达出来。让观众简单明了地清楚并理解平面设计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其效果主题清晰鲜明,充分地表达了画面中的图形与所相关主题的内在联系,画面内容毫无违和感,让观众达到视觉震撼效果的同时,启发理想,从而深刻理解画面所赋予的更深一成的思想。
2、整体差异性
运用同构的表现手法时,技能体现设计平面内容的差异性,又不失其整体性。阿恩海姆斯曾经说过,在大多数人眼里。那种极为简单和规则的图形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相反,那种稍微复杂点,稍微偏离一点和稍不对称的,无组织性的图形,倒似乎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性。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既要追求视觉效果的震撼性,又要注重其表达思想的整体性,同构图形具有差异性,但又互相关联,从而不失组合的整体性,达到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表现效果。同构图形同过重整相关联的图形,注重美感,让观众在产生震撼视觉效果的同时,又感到自然合理,这就是同构图形使平面设计既具有差异性又不失其争议性的优越点所在。
3、通俗趣味性
在运用同构图形设计平面时,设计师通常采用简单明了,生活常见的图形进行组合,使人们易于接受并容易理解设计中所表达的思想,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大众的思维习惯与审美趣味是平面设计效果好坏的关键所在。同构图形在选材整合过程中,以大众的审美趣味为切入点,通过唤起观众心中最平凡的情感或者记忆,调整他们的审美态度及情感意志,让观众结合自身的思想情感来感受平面作品所散发的艺术魅力。
二、同构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转换替代
在同构图形的`表现形式中,设计师通常采用转换替代的表现手法,在图形局部用与之相互关联的物品或者人体部位将其替代转换,比如在设计某一商品logo时。讲形象表达该物品图像的某一部分用人体眼睛所代替,以达到视觉体验的效果,通常替代图形与原有图像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关联性,运用特殊转换替代的表现手法,使观众产生一种新奇感,达到视觉上震撼的效果。通常,事物之间的关联性都是存在一定的规律,设计师善于把握这种规律,从而使观众在产生新奇的同时,又不觉得该设计违背正常的审美理念,从而加强观众对于设计作品理解的深刻性。
2、填充拼置
在同构图形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找到相似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产生同构联想,在视觉上形成形的同构,然后将其科学的进行填充拼置。在进行形的同构过程中,以大众审美特征为主题指导,把握好义的尺度,对于存在意义相似的图形进行同构,借助图形的形态使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顺其观众的思维模式,在填充拼置过程中,通常以二维三维互相转换结合的模式进行同构体现,在二维基础上增添三维的画面,或者在三维的基础上填入具有二维特征的图像元素,在这种结合中,表面上会产生一种违和的感觉,但其效果更能吸引观众的阅读感,并且从感觉上不局限一种人体感觉,二维的感觉与三维的感觉存在差异,使其各种感觉互相转换结合,让观众在阅读过程中,达到各种感觉结合的美妙效果,令其感到震撼的同时,回味无穷。
三、平面设计中同构图形的表达效果
1、新奇强烈
由于在同构过程中,运用相互关联不同类型的图形进行组合,从而使观众产生新奇的心理感受,在阅读理解设计平面的同时,从而达到强烈的震撼效果。新奇特征的心理感受常常通过视觉方式来获取。在同构的艺术特性与观众新奇的心理感受之间,通过同构所表现的图形内容产生十分独特的美感效果,观众在产生新奇的同时,逐渐适应,与相关主题结合,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由于同构所导致平面设计上的别具一格,必然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从而映射到内心深处。一个具有震撼力的同构设计,通过其内在图形的巧妙组合,将观众的视觉感觉由认识带到强烈的内心活动,达到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
2、生动趣味
由于同构设计中通常以大众审美为出发点,因此所采用的组合图形都是大众熟知的物质图形。加以运用独特新奇有趣的表现发发,使得观众在阅读后久久不能忘怀。其表达效果更加具有生动性与趣味性。趣味性通常与生动性紧密相连,平面设计中无法生动地体现表达主题就无法让观众在理解同时产生浓厚的趣味性,同构图像的创意结合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之处,由于同构图形注重形体与美态的结合,其艺术表现语言生动形象,从而设计出一种与主题相关又注重观众审美常态的作品。
综上所述,同构在平面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对于大众审美及设计发展都具有是跟重要的积极因素。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使观众在视觉阅读过程中,以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来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及内心深处的共鸣,以逾越文字语言的表现手法,使其外在形态与内在感应的和谐表达,将其深刻美感传递给大众。
仿形图形是模仿物形,指把几种在视觉上完全相同或相异的物形,经过对其他物形的模仿而组合在一起使两者的含义得以连接,并在新的创意图形中引发新的意义。
2、同构图形
同构图形是将两种以上物体共同组合到一起形成新图形,同构的物象之间必须具备一定的相容基础,体现一种相互统一的观念合理地解决物与物,形与形之间的矛盾使之协调、统一。利用形与形之间的相似性或者特定的结构点,将某物移植到另一物里取代其部分形,共同组合成一个新的形象。
3、矛盾空间
在矛盾空间的图形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点的空间组合,这种物象空间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荒诞的。矛盾图形展现出空间的迷幻效果从而调动了观者的好奇心。
4、异影图形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任何事物有光就有影影的存在是以光为支持光和影互为依存影子随光的变化而变化,异影图形是改变物体的影子形象而构成的特殊视觉形象,这比单纯的投影更加新颖,该手法比较含蓄表现的影像。
5、密集图形
密集图形中,画面的众多元素按一定的基本形在画面中的某一地方集中起来,而在其他地方疏散,但集与散、虚与实之间常有渐渐移动的现象,密集图形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构成形式,各个元素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形态差异很大的,只要画面中有疏密的力量变化即可,密集的中心可以是实形的形式,也可以是负形的形式。
6、特异图形
图形中的特异是指在相同、近似的元素中置入一小部分差异的元素,有意制造对规律单调感的突破,使图形产生动感和趣味性。在特异图形中,改变的部分往往是视觉的焦点,也是创意表达的重心,变异的部分可以是大小的特异、形状的特异、色彩的特异等。
这位知友,同构图形,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通过图形设计的组合、嫁接等处理手段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并且要传达出一个新的意义。这个新图形并不是原图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图形意义的超越或突变,从而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其形态可以是同质、异质同构。也可以整体与整体同构、整体与局部同构二同构的图形反映一定的空间。保持画面的平面性与叙事性。同时,它也包含着认识与联想的双重意义,其创作意图通过形态的重新组合排列,形成新的空间容量和思维延续。
图形同构的前提是这几个图形之间存在潜在的形态联系的可能性,或具有意义上的内在联系。在设计同构图形时,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图形的外形考虑,观察图形之间是否存在可以结合的共通的地方;二是从图形的含义上思考,注重图形内在含义的关联性,从而将它们同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