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日本茶室的禅意美学设计
“里面是一间恬静明亮的四迭半茶席。两扇纸拉窗纳入柔和的光线。晨光太洁净,仿佛连内心都能获得洗涤。垂下目光,茶釜放在火炉上。盖子半掩,但是没有发出水声。釜身浑圆饱满,让人忍不住想用手抚摸……茶釜里的水烧开,沸腾的声音替柔软的心灵注入崭新的生命和活力。”这是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布置茶室所追求的感觉。
日本茶室布局
茶室--精神追求的产物
日本的茶室装饰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在日本茶室与神社的地位一样受人敬仰。它透过抽象化的建筑和装饰符号,表达了超凡脱俗的佛教禅宗。
在16世纪,茶室聚集了武士和政治家来共谋日本的统一与改革;在17世纪,茶室成为德川严格形式主义环境里自由思想唯一能透气的地方。而在如今,一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不仅是日本人,似乎比以往都更需要一间让灵魂修炼的茶室。
?日本茶室布局平面图
茶室设计处处透露禅意?
日本茶室由茶室本身、水屋,门廊和甬道组成,室内面积通常一般都在五六平方,建筑内外强调素淡、纯净,一面白墙前一枝插花的简单。虽然面积小,但是仅仅这五六平方小空间的因为对工艺和材料的要求导致造价非常高。
茶室内基本没有家具,室内的通常装饰就是设有一个壁龛,内挂一画轴或字幅,壁龛内还置有一个花瓶,多为竹制,上面吊一支花或插上一朵小花。画轴一般多是日本水墨山水画,其最大特色,就是画面留下很大的留白,是一种布局,更是一种智慧吧!
茶室壁龛?
壁龛是日本茶室许多富有特色也很有意思的构造之一,冈仓天心曾在《茶之书》一书中说:“茶室的简朴单纯是模仿禅院的结果。”
并这样解释壁龛的由来:“禅院讲堂里除了祭坛后面的中央神龛以外,别无他物,神龛里是禅宗创始人菩提达摩的像或由禅宗的两位最早的祖师迦叶和阿难陪伴着的释伽牟尼像,祭坛下有为纪念这些圣人对禅所做的伟大贡献而奉献的花和香。”
?跪在壁龛前行最高的礼
“禅宗的讲堂中的祭坛是日本式房屋中为陶冶客人们而设置绘画和鲜花的神圣地方—壁龛的原型”,这一解释和壁龛作为茶室中规格最高之部分这一事实十分吻合。
人们进入茶室后,首先要跪在壁龛前行最高的礼,拜读挂在壁龛里的禅宗墨迹,观赏茶花。
?茶室的美学设计
茶室中非跪行不能进入的小入口,或许是世界上建筑史上最罕见的设计了。很久以前,茶室入口仍是普通的日式拉门,一日,千利休发现渔船上船舱很小,人们进出只能躬腰曲膝后得到了启发,跪行而入的小入口应运而生。
跪行而入的小入口?
另外在装饰方面千利休追求的是无上的孤寂,他力求简洁,以及不对称的美学原理,旨在用物质的极度精简来反衬内心精神的富饶强大,避免重复。
比如,茶室里只能摆放一两件必要的美感装饰品,装饰品的设置要符合茶室的主题。如果用了圆形的茶杯,那么茶壶就不应该再是圆形的;如果有了一瓶鲜花,那就不该再挂一幅以花为主题的绘画;如果用了白色茶碗,那茶罐就应该是别的颜色······
不对称的美学原理?
这种审美观亦是具有禅宗色彩的道教理想所结出的果实。道教和禅的哲学动力本质强调追求完美的过程超过强调完美本身,并认为真正的美只能通过从精神上完善那些不完善的事物才能得到,因此可以说,茶室里永远避免重复体现的是禅宗里“无常”的思想。
日本出了茶道大师千利休后,很多茶室基本都是模仿千利休所造的茶室。但并不是完全照搬,不同的茶室都有自己一定的个性。
中国的茶文化若要朔源,可以从神农时代开始,这来自4000多年的历史文化,让我们现在依旧保留着这样一种文化和生活习惯,品香茗茶、诗情画意。
茶室,一个可以静心、品茶的地方。朴素的茶室空间,追求的不仅是一种原始的茶味,更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意境。天地方圆间,给自己寻找一个宁静的空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
不过茶室的空间设计,也不是随意简单的搭配、点缀、装饰即可,是经过深思熟虑下的从容自在,悠闲自得。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如何设计一间怡然自得的茶室,亮丽且舒适。
地点的选择
一间茶室,选对位置就成功了一半。一间茶室,一隅宁静。
01 独立茶室
如果家里空间足够大,专门开辟一间房来做茶室那就最好了。除了满足功能需求之外,与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即可。
02 窗边茶室
能带来阳光与好空气的窗边角落,一定不能放过。
如果没有独立的空间做茶室,窗边是小编特别推荐的茶室位置。闲暇时,约三五好友或者独自一人,喝茶看风景与阳光作最亲密的接触,何其快哉!
03 书房兼茶室
如果你的茶室主要是为了个人品茗爱好和求得一方宁静、放松的空间,把书房与茶室结合是个好选择。茶香书香相得益彰,更添高雅。
04 客厅兼茶室
中国人的家庭中,客人来了都会泡上一壶茶来招待,这是礼仪!
如果你经常以茶会友会客,客厅的面积也比较大,在客厅开辟一个开放式或者半开放式的茶室,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
05 餐厅兼茶室
餐桌平常只在吃饭时使用,使用率并不高,可以考虑选择低一点的餐桌,空闲的时候可以当茶桌用,饭后闲谈喝茶,促进家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把茶室建在餐厅更为方便实用的。
空间的布局
茶室无论大小,空间合理布局都同样重要。合理布局大概就是设计师口中的动线,空间的动线一定要经得起反复推敲。
01 泡茶区最多只能占到茶室面积的50%,且必须是分散的、相对独立的。因为泡茶的乐趣更多是图个自在,而自在一定在私密之后。
02 泡茶之外,有陈设、储物,还需要配备相应的景观和留白。如何协调各部分所占空间的比重以及彼此间的关系,就是空间布局合理的关键。
03 景观、留白和陈设,主要集中在墙面部分。
陈设是和景观、留白完全不同的存在,它需要用物品和商品去营造环境,所有物品和商品的展示都通过陈设完成。面积控制在墙面面积的30%以内,宜少不宜多,最不宜出错。
色系的设计
所有的高级感,首先的落脚点一定是“色调”。
01 颜色素雅为宜 ,利用简素的物体和天然材料,营造质朴悠然而予人安逸舒适空间。
02 其配色应避免使用太炫丽的原色或高饱和度的色调,以黑、白、兰、灰咖等中性色最为稳妥,以达到相互调和的目的。
03 茶室空间可以是大白墙搭配线条挂画,可以是贴上暖黄色的墙纸凸显温馨感。
切忌:茶室不推荐过于俏皮的颜色,类似于粉色、蓝色等这种饱和度十分高的颜色。
墙面色系不能忽视,灯光的色系也是如此。现代室内设计的灯光,一般分为两种:自然光与人工光。
为了避免自然光影响整体空间效果,许多设计师会喜欢用人工光。所谓的人工光,可以是烛光,也可以是灯光。
在茶室里,结合茶本身的意蕴,应做到色调柔和,台灯或壁灯较为适宜。因为吊顶灯的强光效果,容易让人精神高度集中产生紧张的情绪。
其次灯具的摆放位置也很重要。如果是悬挂的吊灯,不宜正对桌子,而应在桌子偏下角,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眩光效果。
家具的筛选
家具算是软装里的大项,不能随意选择。
按照现代人的选择,具有现代感而又不失茶室韵味的空间设计,趋于简洁大方的中式家具。
茶室的家具组合之上,一张简洁大方的茶台,搭配简洁的置物柜或者博古收纳柜,再添置一两件香几、花几,便足够带来实用性和观赏性兼备的一个禅意空间。
茶席的布置一般包括茶台、桌旗、茶具和其他装饰品。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盛放茶具的茶台和桌旗,造型多样,古朴雅致。
如今的茶室设计,主要分为两种风格:中式茶室和日式茶室。
01 中式 · 茶室
有一间中式茶室,可大可小,可精致,可朴素,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人安静,静下来关照心灵的声音。
茶室家具可以选择竹、木、藤等材质。
中式的茶室具有开放性,可以直接给家里的书房和客厅增添茶席。
无论是木质的色彩,还是中式流畅的线条,都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简洁淡雅。
02 日式 · 茶室
和追寻自然的中国人不同,日式茶室更强调形式和秩序。日本的茶文化和宗教相联系,一花一草中,茶室主人力图把禅宗的精神,渗透到实际生活中。
日式可以使用榻榻米重点打造,在铺上蒲团和软垫。
日式茶室将茶与禅相结合,减少所有不必要的元素,把意识集中在某一点上。在减到极致之时,反而感知到了更加宽阔的世界。
切忌:茶桌避免使用布艺,以防万一茶水喷溅,不好处理。此外,在茶席附近预留电线插头,以方便煮茶
确定好了空间整体风格以及家具产品之后,我们就可以参考软装饰品搭配。
在软装饰品的选择之上,首先是墙体挂画,选择比较淡雅的画风或者是写意山水,尽量的烘托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可有适当色彩感提升空间的活力。
茶室不可缺少绿植盆栽或者是花卉艺术,它们可以给空间增加大自然的气息,更有利于在茶室内洽谈冥思。
一茶一味,一隅宁静之处,哪怕只有片刻悠闲,也要用心感受茶香带来的恬然自得。
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周的疲倦可以借着礼拜天的时长好好地放空自己一下,假如家里有一间茶室,那便是最好不过的了,三杯两盏中间,品百味人生。
今日齐家安安就而言一说家中茶室的设计方案,最先是要选一个适合做茶室有部位,视野好、亮堂的地点是茶室的上选,假如做不到山色、江畔、海景别墅,那最少选一处能够看见大面积绿茵或是城市街景的地区。
1、单独茶室
有一个私人空间做茶室是再好不过的了,可以逃避现实的噪杂,专心致志品铭交朋友。因而对气氛的需求也较高,多以朴素的木、藤、石、麻等材料的家俱为主导,用心配搭盆栽与墙上装饰画摆饰,营造让人恬静的当然感室内空间。因而,假如家中室内空间非常大,专业开拓一间房来做茶室那么就最好是了。
2、小书房兼茶室
假如你的茶室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本人品铭喜好和求取一方平静、释放压力的室内空间,把小书房与茶室融合是个好挑选。茶韵诗香相辅相成,更添优雅。
3、大客厅兼茶室
中国人的家庭环境中,接待客人都是会泡上一壶茶来接待,这也是礼仪知识。假如你常常品茶论道接待客人,大客厅的范围也非常大,在大客厅开拓一个敞开式或是半敞开式的茶室,也是一个特别非常好的方式。
4、餐厅兼茶室
饭桌平时只在就餐时应用,利用率并不高,可以考量挑选低一点的饭桌,空余的过程中可以当茶几用,餐后闲聊饮茶,推动亲人间的情感,并没有比把茶室建在饭店更加便捷适用的。
5、阳台茶室
能产生太阳与好气体的生活阳台,一定不可以放了,要是没有单独的室内空间做茶室,生活阳台是我强烈推荐的茶室部位,空闲时,约三五好友或是独自一人,饮茶看风景,与太阳作最亲近的触碰,何等快哉。
6、卧室飘窗茶室
因时制宜,小小卧室飘窗还可以是一个小小茶室。只必须摆上一张桌板、一套茶器、好多个海绵垫就可以打造一个别有禅味的饮茶地区。
7、地下室茶室
针对独栋别墅而言,别墅地下室通常做为接待客人休闲娱乐的地区,三五好友喝饮茶,谈古论今,笑看风云。
8、阳光玻璃房茶室
阳光玻璃房茶室在带阳台房子或者独栋别墅、高层复式户型中普遍,除开种花,还能够做为饮茶休闲娱乐的地区。
9、院落茶室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冷风冬有雪,如果没有管闲事挂心中,就是人间好时节!”亲近自然,看四季转换,品世间百态。花苑茶室是有效的歇息、亲子互动室内空间。
茶的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的大禹治水时代。后来传到了宋代,又有了关于茶的诗文和诗词,从宋元时期开始,饮茶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到了明清时期,饮茶逐渐成为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如今在我国茶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茶有了新的认识与追求,已经不满足于传统茶饮,更希望可以一览茶文化的无限魅力。茶室作为文化之地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地方,所以室内茶室选择很重要。那么茶室风格怎么设计才好呢?
茶室的形制通常会分为两种。一种是禅室式的传统建筑,二是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这种建筑特点在于中庭、小厅、明堂、精舍等的有机结合。禅室式建筑一般分为一室一厅两院两个房间。禅室空间较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又不失居住功能。另外,古典建筑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它是一种融汇中西建筑风格、文化艺术等因素与优秀传统文化而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形式。在中国传统空间结构中茶室是一个集娱乐与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形式,这种形式既强调了文化价值,又表现了传统风格,且具有较强的中国传统元素与特色。
茶室的基本要求:既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又要符合古人的审美观。既要有传统茶室特有的风格,又要能够反映现代茶文化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如何选择适合自己茶室风格?如何装修才能体现茶文化?如何将茶室装修成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风格呢?
中国的茶室中有许多独特的茶文化。在不同的地区,文化的特色也不一样。例如,云南人非常注重咖啡的饮用,喝茶不仅有浓浓咖啡的香气,而且还有着独特的茶文化。在装修上,中国的茶室风格比较多元化,很多地方都是在体现中国传统茶室风格,比如常见的中国茶室风格就有中式茶室风,现代中式茶室风格特点就是:茶室设计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并结合世界各国及地方文化特点,融合世界各国及地方文化特点设计出来。现代中式茶室风格以中式茶室为代表,在这个时代,人们对茶品质也有了新的认识与追求。
【待庵】是日本3大国宝级茶室之一。位于日本京都乙训郡大山崎町的妙喜庵中,由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创建于公元16世纪末期,是日本最古老的草庵茶室之一。这也是千利休留下来的唯一茶室,室内面积仅有二叠半榻榻米台目(4.5平方米),比四叠半榻榻米台目(8.18平方米)的茶室更加狭窄,以体现简洁极致的风格。茶室之内狭窄简洁,茶室之外却大有乾坤。茶室之外,园林花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应俱全。
2.京都市的禅院茶室 → 大德寺中的【孤篷庵】
【孤篷庵】 位于日本京都市北区著名的大德寺中,这里是日本禅宗文化的中心,尤以茶道文化而闻名。整个建筑采用茶室与山水相结合的形式,融茶室于山水之中,是著名茶人“小堀远州” 的自家院落。茶室内外设计精妙绝伦,禅茶一味,完美地体现了茶道精神。
3.京都市的书院茶室 → 【桂离宫】
【桂离宫】位于京都市西部桂川西岸,座落在一片古香古色的绿树林荫之中。这里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园林部分约5万8千平方米。它是日本书院茶室的代表,整个建筑采用了回游道路与各茶室之间相连通的设计,即古朴又高雅,完美地体现了茶道精神。
4.京都高台寺中的3个草庵茶室 → 【伞亭、时雨亭、遗芳庵】
伞亭、时雨亭、遗芳庵、都位于京都东山灵山之麓的高台寺中,是丰臣秀吉的夫人北政所出家后所建。因北政所的法号为 “高台院月尼” ,故取名为高台寺。
① 【伞亭】的外形呈伞状,像一把撑起的雨伞,故称伞亭。
② 【 时雨亭】则是全日本唯一的2层茶室结构,外形似我国少数民族的高脚屋,据说是当年北政所品茶、纳凉、远眺之处。
③ 【遗芳庵】则是典型的日本建筑风格。
5.京都市的表千家草庵茶室 → 【不审庵】
表千家,是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创建的茶道流派之一。这里有着最具代表性的草庵茶室,历经数代继承至今。表千家的祖上位于,京都市上京区小川通寺之内通上。不审庵此名是从 “不审花开今日春” 这句禅语中而来,这里的不审为 “可疑” 之意。
6.京都市的武者小路草庵茶室 → 【官休庵】
在千利休的孙子 “宗旦” 隐居时期,表千家的茶道流派分成了3个支系,被称为 “三千家”,有: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武者小路千家” 的始祖是宗旦的二儿子 “翁宗守”,该流派是以 “翁宗守” 位于京都市武者小路千家的住所而命名的。“武者小路千家” 的总堂茶室称号为【官休庵】,该流派是“三千家” 中最小的一派。
7.犬山市有乐苑中的草庵茶室→【如庵】
【如庵】是日本3大国宝级茶室之一,位于犬山的 “有乐苑” 中。是由知名的大茶匠 “织田有乐斋”(织田信长的弟弟)创建的草庵茶室,于1936年被正式指定为国宝。
8.京都大德寺中的草庵茶室→【珍珠庵】
【珍珠庵】位于京都市北区著名的大德寺中,由著名的 “一休禅师” ,在继任大德寺住持后,亲手创建。珍珠庵住持方丈 “侧之七五三庭”,创建了风格极简的 “小草庵” 茶室。
1.一入便心静,禅意由然而生:
极简的室内设计,让你走进草庵茶室的那一刹那,再浮躁的心,也能即刻安静沉淀下来,使禅意由然而生。
2.不设杂物,以体现 “和、静、清、寂” 的茶道宗旨:
极简的室内设计,以简为生,尽量不设杂物,最能体现茶道 “和、静、清、寂” 的宗旨。
3.茶室是茶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极简的室内设计,质态朴拙却内涵深刻,绝非随意而为,需巧思巧为,最终体现出茶道的精神。同时也是茶人思想、修养、品格、性格、综合素质的体现。
1.雅拙之美:
日本草庵茶室内的茶具、道具、字画、等都讲究非完善之美,即 “雅拙之美”。不追求尽善尽美、精美绝伦、却喜欢看上去粗糙、不规则、不精美、真实感十足、的茶道具,这种茶道具价值千金。
2.茶道表演时需穿和服,以灰色为主色调:
日本草庵茶室内的茶道表演,是一件非常正式的事情,表演者需穿和服。并且和服的色泽需清素淡雅。和服中灰色是主色调,也是千利休创导的,被称为“利休灰”,灰色外表暗淡柔和,不与其他争色。此外还有深灰、银灰、红灰、靛青灰、深紫灰、暖灰、等等。
1.藏于园林寺庙之中:
日本的草庵茶室,大都藏于风景秀美的园林寺庙之中。
2.种类繁多,被称为 “露地、露路” :
日本的草庵茶室,四周建有围篱,从院门至茶室有一条园路,两侧敷于白砂或草皮、种植花草树木、配置岩石、沿路还需设置:寄付(门口等待室)、雪隐(厕所)、灯笼(照明)、手洗钵(洗手)、飞石(即步石)、延段(石块石板铺成的小路)、等等。
1.日本的草庵茶室,室内极简、室外乾坤容大、美在其外。
2.日本最著名的八大草庵茶室:
① 京都市最古老的草庵茶室→妙喜庵中的 【待庵】。
② 京都市的禅院茶室→大德寺中的【孤蓬庵】。
③ 京都市的书院茶室→【桂离宫】。
④ 京都市的表千家草庵茶室→【不审庵】。
⑤ 京都高台寺中的3个草庵茶室→【伞亭、时雨亭、遗芳庵】。
⑥ 京都市的武者小路草庵茶室→【官休庵】。
⑦ 犬山市有乐苑中的草庵茶室→【如庵】。
⑧ 京都大德寺中的草庵茶室→【珍珠庵】。
3.日本草庵茶室的室内风格→极简之美。
4.日本草庵茶室内的茶道具→非完善之美。
5.日本草庵茶室的室外风格→藏于园林之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应俱全。
【 感谢关注头条号:悠然品茶 】
本案例茶空间主推以峰、魁、祁、片四类徽茶为主的特色产品。企图寻找一个以茶命名,回归本质之美,自然、恬静、和谐的茶室空间,并唤醒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收银台旁设置了三席品鉴区,另外分散在一层其他区域内的还有产品展示仓库、冷库、封装台等,茶室的光效渲染,对于提升其高雅格调,有着莫大的作用。一个有灵气的茶室,还可以用音乐来营造意境。当轻柔舒缓的韵律在空间缓缓流淌,就好似云中传来的天籁之音,整个人都会变得恬静、安宁。
清雅的基调,中式风格的意境,无论是木质的色彩,还是中式流畅的线条,都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新中式茶室的装修讲究一种韵味,从传统茶文化的出发,烘托茶韵。二层的空间是由一个半敞开式八人包厢和两个四人独立包厢、两个连体式六人包厢以及洗手间、操作台、办公室所组成。
一卷书、一盏茶、一炉香。或独坐幽思,或三五好友畅叙幽情,俯仰自得间,尽是悠然自得,悠悠千载,醇香的茶汤中,酝酿着那一份古朴的雅静。 现代生活虽不能,完全避开车马喧嚣,但作为茶人的幸福是,可以在心中修篱种菊,禅茶一味的茶室气息俘虏的,不单单是你迷茫不定的眼睛,更是那份浮躁难安的心绪。
偌大的茶室可以只是一处茶席,一套茶具,一束插花,几张木椅,简约到了极致,但绝不简单,因为一茶,一室,一中国,在古人的世界里,茶香书香缺一不可。“静坐将茶试,闲书把叶翻”,清心饮茶、醉心读书的画面跃然纸上。 茶水洗心,无需言语,心领神会。人生起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品茶,便是品人生。
日本茶室包括许多特有的构造如壁龛,须跪行而入的小入口及“墙底窗”,不对称的结构体系等,这些独特的设计手法也都有各自深刻的禅意。
冈仓天心曾在《茶之书》一书中说:“茶室的简朴单纯是模仿禅院的结果。”并这样解释壁龛的由来:“禅院讲堂里除了祭坛后面的中央神龛以外,别无他物,神龛里是禅宗创始人菩提达摩的像或由禅宗的两位最早的祖师迦叶和阿难陪伴着的释伽牟尼像,祭坛下有为纪念这些圣人对禅所做的伟大贡献而奉献的花和香。”“禅宗的讲堂中的祭坛是日本式房屋中为陶冶客人们而设置绘画和鲜花的神圣地方—壁龛的原型”,这一解释和壁龛作为茶室中规格最高之部分这一事实十分吻合。人们进入茶室后,首先要跪在壁龛前行最高的礼,拜读挂在壁龛里的禅宗墨迹,观赏茶花。
茶室中非跪行不能进入的小入口也许是世界上建筑史上最罕见的设计了,相传在利休之前,茶室入口仍是普通的日式拉门,利休在发现渔船上船仓很小,人们进出只能躬腰曲膝后得到了启发,而后将茶室入口改为跪行而入的小入口,尺寸高约73cm,宽约70cm,做入口的木板亦不得为整块,规定为用两块半的旧木板拼成。内侧有横框,钉子帽要露在外面不得加以掩饰,这样的尺度使不论何人进入茶室前,都必须膝行而入。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来体验无我的谦卑。
茶室的外观和内部的构造都力求表现“不对称”美,这种审美观亦是具有禅宗色彩的道教理想所结出的果实。道教和禅的哲学动力本质强调追求完美的过程超过强调完美本身,并认为真正的美只能通过从精神上完善那些不完善的事物才能得到,因此有意地避免用对称来表达完美和重复。可以说,茶室里永远避免重复。这也体现出禅宗里“无常”的思想。在无限变化的时空中,所有人事间的交会都是绝无仅有的特殊存在,因此茶道中讲究“一期一会”。这也使茶室成为暂时的建筑,有其固定的年限。从这个意义上讲,茶室的身体本身仅是荒野里的一间小屋,一个用长在周围的野草扎起来的简易避难所,这些野草随时都会因为被松绑而回到原来的荒野里去,茶室中的无常由茅草屋顶,纤细脆弱的支柱、没有份量的竹子来支撑,由表面上漫不经心地选择的平凡材料来表现。茶室中的永恒仅存在于精神之中,这种精神具体到这个简单的环境中,用自己精美的微光来美化周围的一切。
这祥美妙的意境首先需要柔和的光线,而室内的色彩也必须淡雅。因此,看似粗陋的茶室窗户,加上小天窗,使光线可从各个角度射进来。为表现互相的美感,茶室窗户的构造极具特色分为“墙底窗”和“连子窗”两种。“墙底窗,源于日本农家,由于茶室的墙壁由砂掺土掺稻秸抹成,内部须有一个由竹棍,叶茎组成的固定架作为墙底。因此于抹灰时,故意留下一部分,称为“墙底窗”。另一种“连子窗”的原型由木条做成被导入茶室后改用竹棍为材料,比墙底窗可开得大一些。用于茶室的大面积采光。窗户的大小和形状也尽量避免重复,因此茶室中的窗户大小不一,高矮不齐。另外,面积越小的茶室窗户开得越多,这是为了给人一种开阔感。同时体现“将大化小,将小化大,力求中和”的茶道精神。
室内外质朴淡稚的色彩需要从天顶到地板的所有材料都现出其纯净的本色,这使茶室的天棚和地基也都与众不同,茶室的天棚由树叶竹片做成,并设计得有高有低,高顶棚的下面是客人坐的地方,低顶棚的下面是主人点茶之处,以示对客人的尊重。有的茶室还直接科用房顶的内侧,不加顶棚,更增添了简素质朴的风格。茶室的基础为追求安定感,亦有别于一般日式建筑为利于建筑本身通风而将整个建筑体略为架高的做法。茶室基地采用全着地建筑法,在条室底部的四周逐一塞上石头,或在石头上加一根竹子或一块木板以便于房体透气。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采用的石头要求用自然石,不加切磨。
茶室建筑本身毕竟只是浊世中的一方净土,但这方净土怎能立于浊世之中又超然其外呢。这里不能不提到茶室外的露地和中门。《南方录》中说道:“在露地时,主人的第一动作是打水,客人的第一个动作是用水洗手。这是露地、草庵的根本。可以把这里看作是所有步入此处的人互相除去世间之尘而设的洗手钵也。”《禅茶录》中则这样写:“露,训读为表现,地云为心,意为表现个性。割断一切烦恼之绪,现出真实的本性,故称作露地。一本性的道场,基于此意,取名为露地,露地也是茶室的别名也。”由此意而建造的“露地”是飞向宗教性自由境地的场所,只有进入露地才能脱离尘世。茶室创始人干利休也正是试图以茶汤的形式从世俗性的世间超脱出来、这一世俗亦被称为火宅和污浊。
踏上露地即意味着与外界中断联系的第一步。踱步于露地上的人,当他踏着一块块排列着的奇形怪状的踏脚石,走在常青树的幽暗中,地上是干枯的松针,身边有披着青苔的石灯笼,一定会油然而生超凡脱俗的意境。身居闹市的人也会产生远离文明的尘嚣而悠然林中之感,这种安宁与单纯的效果正是露地的本意。
走出露地来到中门时,眼前的中门既不牢固又不奢侈。怎样解释这道门呢?假如门是保护自我世界之物的话,那么,门外皆属敌人,然而,露地的门只是小巧的栅栏,说它是门也只能是个形式,作为露地的门打破了门需隔绝内外的观念,栅栏门,既简单地打开。又可从容地窥见里面的动静,因此,栅栏门只是为表现出门内外侧的不同层次,其外侧虽同时还处在同一露地的延长线上。但以栅栏为界,让人感受到了由此划分出的不同世界,这正是《法华经》中“出之三界火宅,坐之露地”的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