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经典设计。
搜索“行书汉唐”T恤。装饰描绘体现中国元素的图案与词汇。盘口,梅花, 中国结
T恤大量用到中国的名家书法,体现中文象形文字的渊源。古诗词是文字发展的最高级阶段,用极短的句子讲述极为深厚的感情。
满街的衣服上都印外文和拼音。其实那可以看做是文化渗透。虽然多数人并不理解其含义。
透过行书汉唐T恤短短的几个字,你可以看到一幅或多幅精美的图画。强烈的画面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都比不上汉字的地方。真是值得好好品味。。。慢慢体验中国元素的思想。。。
穿惯了韩版T恤,偶尔感受汉文化的前卫设计、精梳棉的贴身舒适,时尚变化的色彩!让人有回归的感觉!抓住真实的自信。
符号一:马头墙,是徽派icon古建筑的重要特色。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icon又称之为封火墙。
符号二:围合式院落、庭院是千百年来中国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围合不仅仅指的是物理的保护,而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东西,围合形成独立完整的局部空间而感受到安全感与归宿感。
符号三:镂空花窗、朱红色大门,单纯的高会给人压抑的感受,故而在围墙上又常镂空雕刻花窗,图案往往是喜鹊登梅icon,喻寒尽春来的喜讯,既是在家妻儿的向往,又是对在外家人的祝福。
符号四:木雕、石雕、砖雕icon,是古徽州建筑的“三雕”。徽州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善于处理原材料本色,既能溶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能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特别是木雕艺术,更为古色古香的建筑锦上添花。
符号五:坡屋顶,在中国,坡屋顶几乎是传统建筑的代名词,在传统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坡屋顶造型设计,会使宫殿、庙宇等宫殿建筑产生雄浑、挺拔、高崇、飞动和飘逸的独特韵律,也会使民居建筑产生亲切、自然和温馨的感觉。
符号六:飞檐,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它是中国古代建筑在檐部上的一种特殊处理和创造,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的屋顶转角处。
符号七:四合院建筑的规划布局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形成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符合人的心理、保持传统文化和邻里融洽关系的居住环境。
符号八:青砖、黛瓦或粉墙。“粉墙黛瓦”即雪白的墙壁,青黑的瓦,用来描写房屋的。建筑色彩上,江南民居青砖、粉墙、黛瓦,形成质朴、淡雅的风格,屋盖是青瓦,外墙用砖砌,屋顶、屋檐、空斗墙、观音兜山脊或马头墙,形成高低错落的形体节奏和粉墙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体风貌。
贝聿铭是世界著名的美藉华裔建筑设计大师,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1935年赴美留学,1955年在美国创办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 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 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中国的著名服装设计师——郭培,这个郭培设计师一生的成就非常大,她的代表作有“轮回”“童梦奇缘”“一千零二夜”和“龙的传说”等多个系列的40件作品。1986年毕业于北京二轻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她是我们中国第一代服装设计师,也是我们国家目前最早的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师。
她自毕业以来,始终追求着完美,从未动摇过。她参与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服的设计,也是我们中国第一位被法国高级定制时装联合会邀请在巴黎高定时装周展示个人作品的中国设计师。她是很多设计师追求的目标,都希望能到达到她的高度,郭培是很多演艺名人、明星的服装师,她给过范冰冰、Angelababy等一线明星出席时装周或者是婚宴礼服的设计师。
中国的著名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原名是许建树,代表作品曾经有在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上成功发布“绣球”“敦煌”“山里江南”系列作品。许建树毕业于清华美院服装设计专业,他在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他设计过的作品,其中最大的特点是中西结合,运营西方的立体感,设计含古典、东方元素,以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最为底蕴,筑成了这样一个绚丽神话的缔造者。
他也是国内知名演艺名人、一线明星出席时装周、婚宴礼服的设计师,例如曾经范冰冰走红毯为她精心设计的“龙袍“,就让网友大为赞叹的,还有张静初的“梦回盛唐”都吸引了广大媒体的眼球,许建树的名声更加大噪了,被誉为红毯的第一人,还曾为俄罗斯的元首特朗普的孙女阿拉贝拉设计过,为她设计了一件旗袍。
在现代的中式风格装修设计中融入现代时尚的元素,把传统的中式元素通过重塑的形式,组合成为另一种中国式的装修风格。
中式风格代表了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对中式古典元素的重塑。
中式装修特点1、庄重与优雅并存。
中国传统观念讲究平和中正,在家居和建筑中体现就是两两对称、四平八稳。
从材质上来说,中式装修主要以木为主,中式家居环境讲究主次分明,追求对称的空间布局和家具摆设,展现出经过历史沉淀的庄重和优雅。
2、红木与精美雕刻。
说到中式装修的特点,不得不说到木制品在中式风格中的运用。
中式风格引用了明清时期木雕的手法,将木雕等装饰物引用在中式家居环境中,展现出了更加沉稳、内敛的气质。
3、空间层次感。
传统的中式装修风格讲究的是空间的层次感,这与中国传统伦理观念脱不了关系。
在中式装修风格中,采用“哑口”、简约化的“博古架”、中式屏风或者窗棂来进行空间划分。
4、古典形式装饰。
中式装修风格是对传统中国家居文化的一种体现,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中式装修效果,古色古香的装饰却是少不了的。
大型的有屏风、博古架,小型的有挂画、陶瓷、茶杯等。
新中式风格是现代装饰行业的主流设计风格。它结合了中国风格的禅宗谦逊和现代简约的舒适与慷慨。这是一种流行的装饰风格,适合中老年人和年轻人。我相信,当大多数中国人看到如此独特的新中式设计案例时,他们都会被这种朴素优雅的气质所吸引。作为一种融合多种风格元素的设计风格,很多人不敢轻易尝试。
木屏风是中国风格的经典设计元素。这是新中式设计中常见的设计元素。它可以分割空间,增加空间的神秘感;为了突出中式风格的气质,还可以在背景墙上适当地安装屏幕造型,增加中国设计的空间感。山水水墨画是中国风格的基本设计元素。在新的中国风格中,这种元素仍然保留下来,这种元素的应用可以放在装饰画或背景墙的图案上,如大型硬包装、壁画等。山墨画的设计可以用来增加空间的禅味。
软硬家具的结合是基于实木框架的织物或皮革坐垫靠背的设计。例如,沙发、餐椅、床等。在新的中式设计中,它们都是实木加布料/皮革组合的风格。这种家具不仅能保持一定的中国风格,还能提供现代舒适的体验。新的中式装饰注重简洁流畅的线条,融入了精致雕刻的意识。与传统中式家具最大的区别在于。虽然它具有传统元素的魅力。
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如山水书画、如意、中国结、如意、花卉等。新的中国家具经常出现,但形状更简洁流畅。雕刻的图案将复杂与简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很强的自然气息,体现出精湛的工艺。新的中国风格装饰书法和绘画是必要的。新的中式装饰非常喜欢自然景观,如花鸟鱼虫、远山近水。这会让你陷入困境。回家就像回归自然。
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园林:曲园 /怡园 /听枫园 /南半园 /北半园 /可园 /残粒园 /韬园 /五峰园 /古松园 /灵岩山馆 /柴园 /植园 /慕园 /乐荫园 /鹤园 /塔影园 /笑园 /朴园 /万氏庭园 /蕙荫园 /顾氏花园 /启园(席家花园) /紫兰小筑(默园) /翕圃(张家花园) /向庐
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现存没有100多个)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沧浪亭”始为五代吴越王钱缪之子钱元亮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越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
拙政园应该是苏州最出名的园林了。 其位于苏州市城内东北街,为苏州最大的名园。它不仅是苏州四大古典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之一,而且还是全国四大古典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之一,实为苏州园林之冠。
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居,取古人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弃官还乡,在元代大弘寺旧址拓建成园。园名“拙政”系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400多年来,沧桑变迁,屡易园主,但此园总体仍不失明代遗风。
拙政园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各式亭轩楼阁临水而筑,形成朴素开朗、平淡天真的自然风格。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入园门即是东园,原为明代“归田园居”旧址,现以草地为主,凿池垒山,遍植树木,缀以天泉亭,秫香馆、兰雪堂诸建筑,给人以开朗舒畅之感。
中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远香堂为园中的主建筑,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四面厅,四周是落地玻璃窗,可观览周围景色,堂内陈设精雅。堂南小池假山,竹木扶疏,重峦迭翠。堂北,宽阔的平台连接荷花池,夏日荷花盛开,微风吹拂,清香满堂。匾额“远香堂”为明代文征明所写。堂北为主景所在,池中累土石作二山,西山上建“雪香云蔚”亭,文征明手书“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和元代倪云林所书的“山花野鸟之间”的题额悬于亭中。东山上有“待霜亭”。两山之间,连以溪桥,山间遍植花木,岸边散种藤萝灌木,野趣横生。
远香堂东行,小山上有绿绮亭,此处还有枇杷园、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梧竹幽居等众多景点,于梧竹幽居向西远望景深意远,北寺塔耸立云霄之中,是极妙的借景。亭中有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形象地概括了这里景色的特点。水池中央还建有荷风四面亭,亭西有曲桥通“柳荫路曲”。转北至见山楼,太平天国时,此楼为忠王李秀成办公处。亭南有小桥接“倚玉轩”,折西即至“小飞虹”,这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桥南有小沧浪水阁,桥北的“香洲”是一座画舫。香洲西南的玉兰堂相传是文征明作画之所。
“柳荫路曲”南端有半亭“别有洞天”,进入月洞便是西园,园也以池水为中心,主厅是一座鸳鸯厅,北厅为二十六鸳鸯馆,临池养有鸳鸯,南厅因前面小院内植有山茶花称十八曼陀罗花馆。池东沿墙筑有一条呈波浪形的临水游廊,俗称水廊,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又一典型形式。北半部池水环抱中有留听阁、浮翠阁、笠亭、扇亭等建筑。西园明静幽雅,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具意境。
新中式风格是从我国传统中式风格创新而来的,这种装修风格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让人啧啧称奇。不过在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要注意,想要打造出这样特别的风格离不开下面三种元素。
第一,打造层次感
这点其实在苏州园林的装修风格就有所体现,因为我国古代的大院基本都很讲究隐私,并且接待不同客人也要有不同的住所,所以在空间层次上把握的很好,一般会选择用假山石或隔断来阻隔人们的视线。而随着新中式风格的出现,这样的设计也继续被沿用,不过在设计方面也多了一些现代色彩,比如常见的拱门隔断设计就能直接设计在客厅或餐厅,打造中式美感。
第二,装修配色
一般装修中式风格的时候都会选择比较深的色调,暗红色或深木色,这样最能体现中国古典之美,但是随之要搭配的家具也愈加谨慎和昂贵。所以在新中式风格打造的过程中并没有采用这些色调,反而可以利用黑白灰来调色,而那些古典配色可以当做局部色彩为点缀,一样也能让人耳目一新。
第三,软装和长廊
想要体现中式之美也可以通过一些软装来打造氛围,比如经典的山水画或一些人物绘图,这都能提升质感,并且有的山水画搭配好也能提升空间的层次感。而另一个就是长廊的合理利用,在连接不同区域的时候将两边区分开,虽然整体是狭长的过道,但是却多了一些开放性,并且两边过道可以种植一些不同的植物,提升美感。而在新中式风格的装修里面也添加了更多现代人的特色,比如方凳或一些茶几,色调也可以合理过渡。
那么你认为新中式风格的常用元素都有什么呢?可以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