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它的装饰音是什么
装饰音是用以装饰旋律的辅助音,装饰音常常都很短小,在记谱上用小音符或 特殊记号表示,常见的装饰音有倚音、波音(连音)、震音、颤音、回音等几种。装饰音一般用 连音(圆滑音)技术来演奏,有时滑音和左手分解和弦的演奏技术也能用于演奏一些特定的装饰 音
木吉他有:揉弦,击弦,勾弦,滑弦。
谱子上,3左上角有个装饰音2,5左上角有个装饰音3。这种装饰音叫做倚音,这里为前倚音。
倚音占用本音的时值一部分,时值较短。
倚音的奏法,用圆滑音(也叫连音)的奏法完成。圆滑音分勾弦和击弦两种,这里因为是上行,用击弦奏法。
上行连音或击弦或打弦或槌弦(Hammer-on)或敲击连音:符号:⌒或加H。
弹法:左手指敲出连线后面的音,要求:稳、准、狠。
稳:敲击后,稳稳地保持住一定的压力不松开。
准:准确地落在品柱稍上方。
狠:迅速落指。
第一节是上行圆滑音,第一个音右手弹出,弧线的另一个音是靠左手打击弦位发出。
第二节是下行圆滑音,把两个音按好,弹完第一个音后左手指轻钩,拨发出第二个音。
第三节是上下行的,第一个音弹响后,用左手指击出第二个音,再把手指轻钩起第三个音。
第四节是下上行的,第一个音弹响后,用左手指轻钩出第二个音,再击回原来位置。
第五小节是异弦圆滑音(上行),右手弹出第一个音,另一个音用左手用力击弦位发出。
第六小节是异弦圆滑音(下行),右手弹出第一个音,另一个音用左手用力击下一个音的位置。
第七小节是异弦空弦的圆滑音,上行时p指顺势拨出前后二音,下行时i,m,a指顺势靠弦拨出二音。
第八小节是滑音,滑音第一个音的左手指按好,右手拨出,然后不离开指板滑向下个音位,下行同样由第一个音滑向第二个音,也不离开指板。
民谣吉他中常用的是同弦之间的圆滑音、滑音。异弦间的不常用。
同弦间的圆滑音演奏的方法是:
上行:
左手指要垂直击弦。
击弦的位置越靠近品位越好。
击弦并不是力度越大越好,主要是击弦的速度要快,要很敏捷。不信你可以试试你力度再大,如果没有速度是发不了音的。
下行:
左手指钩弦要用力。
钩弦的角度是向内上方,即是手指由内向外朝手掌内上方钩弦。
钩弦时不可以碰下一根弦。
来做一条练习
请注意下行时左手指下一个音要先做好准备。音的时值要注意,不要是因为击弦和钩弦而打乱了音的时值。
同样的练习可以在二弦或其它的把位上练习(如升高一品)。
二、再来介绍以下装饰音
装饰音和圆滑音很象,在吉他上的表现技巧是一样的,但装饰音不占时值,可以这样说圆滑音弹快一点就变成了装饰音了。常用在民谣吉他中的Solo(华彩)
沈庆的《青春》中用了很多的圆滑音。始弹奏时会觉得有几个和弦很怪,不好听。正是用这些不和协和弦表达一种忧郁、暗淡的效果。弹奏时注意音的时值。大家可以练习一下。
常见的装饰音有倚音、波音(连音)、震音、颤音、回音等几种。
装饰音一般用连音(圆滑音)技术来演奏,有时滑音和左手分解和弦的演奏技术也能用于演奏一些特定的装饰音。木吉他有:揉弦,击弦,勾弦,滑弦。
在我国民间音乐演唱(奏)中,有大量装饰音存在;西方音乐的某些时期,装饰音曾是旋律风格的重要特征。以各种符号标记在音符的上方,用来增加乐曲的表现力,尤其对旋律的节奏和风格等方面起一定变化者称装饰音。
在独唱独奏中,对乐曲加以装饰,早在格列高利圣咏中已经出现。17、18世纪的独唱部分,歌唱家几乎都不严格按谱演唱,F.科雷利、G.F.亨德尔、G.塔尔蒂尼和他们同时代的作曲家们所写的弦乐奏鸣曲部分,只为演奏者写出主要的旋律,其余由演奏者处理。这种即兴装饰直到C.W.格鲁克才开始逐渐废弃。
扩展资料
人们在演奏装饰音时,往往会犯下很相似的错误:
其一,在寻找装饰音的时间时,通过向后推挤装饰音所装饰的主音以及整个小节的方法,从而制造出装饰音所在的空间,这样做尽管没有占据装饰音前后的时间,但是等于在乐曲中插入了新的小节,也就是说,你不仅没有偷出时间,还送了时间进去。
其二,占据了主音的时值,主音明明1拍,演奏了装饰音后剩了半拍,装饰音所修饰的音,是这一组音符中所强调的,为了寻找装饰音的空间而牺牲被修饰的主音,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如图:前音+(装饰音主音)。
其三,为了不占时值,因而演奏的很快,同样是八分音符,装饰音长度比正拍短上一大半,本来是aaAA的节奏,演奏成aaAA,的节奏,俗话就是瘸。
出现以上三种错误的原因是相同的:错误的理解了所谓装饰音不占时值的特点,想通过插入,压缩主音以及快速掠过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这是因为没有理解装饰音的作用,装饰音就像语言中的形容词一样,是要托出装饰的对象,也就是说,装饰音后面的内容是重要的。
幽灵音就轻轻来一下,力度小,音没有一般的音实,得自己体会
推弦即弹奏时左手按弦并把弦往上或往下推,使音升高
滑弦即弹奏时左手按住弦并向高把位或向低把位滑动使声音渐变
总之都得自己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