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湿贴工艺是怎样的
瓷砖湿铺是很多家装业主普遍采用的瓷砖铺贴方法,墙面瓷砖铺贴都是采用湿铺。这种方面工艺与干铺法的区别是将一比三的干性水泥沙浆替换为普通水和水泥沙浆。
采用湿铺法的瓷砖地面有可能产生空鼓与气泡,影响地面瓷砖的使用寿命,但湿铺的厚度会比干铺薄,节省空间,而且湿铺法操作简易,价格较低,象厨房卫生间等小面积的空间,地面瓷砖一般都是采用湿铺。
瓷砖湿贴工艺: 基层处理→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饼→抹底子灰→弹线→贴砖→擦缝。
基层处理:首先将凸出墙面的混凝土剔平,对大钢模施工的混凝土墙面应凿毛,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再浇水湿润,并用水泥:砂:界面剂=1:0.5:0.5 的水泥砂浆对混凝土墙面进行拉毛处理。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根据墙面平整度找出贴砖的规矩。在高层建筑外墙贴砖,应在建筑四周大角和各门窗洞口边用经纬仪打垂直线找直;多层建筑可从顶层开始用特制的大线坠绷钢丝吊垂直,然后根据瓷砖的规格、尺寸分层设点、做灰饼。
干铺、湿铺和薄贴。墙面砖铺贴的三种工艺:干铺、湿铺和薄贴。
1、湿铺,就是用水泥和沙子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调和成浆状,得到水泥砂浆。贴瓷砖时,把水泥砂浆涂抹在瓷砖背面,然后贴在墙地面上。
2、干铺和湿铺相比,少了一些水。同样是把水泥和沙子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调和。只不过这时候加的水很少,不必调和成浆状,基本上是能捏成团就行了。
3、薄贴,无论是30mm还是50mm,对于薄贴来说都太厚了,干铺、湿铺,可以统称为厚贴。薄贴的厚度,只有3mm。就算加上瓷砖,也不会超过15mm。
铺贴地砖,干铺是水泥沙子等不完全用水混合搅拌,只加部分水,
湿贴是水泥和沙子等完全要混合搅拌成泥浆来铺,水比较多的卫生间可以用湿贴,客厅等可以用干铺,具体还要看家里的情况了,一般装修公司都会根据情况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的。
拓展资料:墙面瓷砖铺贴都是采用湿铺。这种方面工艺与干铺法的区别是将一比三的干性水泥沙浆替换为普通水和水泥沙浆。采用湿铺法的瓷砖地面有可能产生空鼓与气泡,影响地面瓷砖的使用寿命,但湿铺的厚度会比干铺薄,节省空间,而且湿铺法操作简易,价格较低,象厨房卫生间等小面积的空间,地面瓷砖一般都是采用湿铺。
步骤:1.在原土建地面封胶,在用水泥调砂至半干状态(用手抓成团状)铺在原土建水泥上,与原土建水泥成一体。然后把砖平放在半干水泥上用海绵捶打,把水泥中的气泡挤压出来。一般都要先用水泡一下,一是为了清洁瓷砖背面的尘土,便于粘贴,二是让瓷砖吸一些水,粘贴方便,同时差的瓷砖,如果事先泡一下,可以让它先吸满水,这样用水泥粘贴的时候,就不会再吸收多少水泥里面的水分了,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瓷砖不好,又不泡水,那么一旦用水泥粘贴上之后,水泥里的脏水便会顺着瓷砖的空隙进入瓷砖,如果渗到表明,那就难看了。
干铺法和湿铺法都是指的采用水泥砂浆作用粘结剂进行粘接瓷砖的方式,这是二者的共同点。
干铺法:是铺贴地面瓷砖时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指在瓷砖铺贴前,先地面垫铺一层干灰层(采用水泥和沙子混合,兑少量的水,灰浆手抓可捏成团,摔在地下会散开),压密实之后,再砖背面抹水泥砂浆,在干灰层进行铺贴。
湿铺法:铺贴墙面瓷砖时使用,在砖背面抹水泥灰浆后直接粘贴在粗糙的抹灰层或者拉毛层墙面上的铺贴方法。
瓷砖湿贴以及做墙面找平,一般需要多少毫米,这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找平需要看砌筑墙体的墙面平整度,墙面平整度达标的,有一公分(10㎜)找平抹灰层即可,一般墙面平整度,找平抹灰层在15~20㎜。湿贴瓷砖背胶的厚度,在7~10㎜。也就是说,铺贴墙面瓷砖,找平抹灰层与瓷砖背胶层,在20㎜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