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铺地砖,用2公分厚的砂垫层可以吗?为何?
铺瓷砖两公分的垫沙行吗?
对于铺瓷砖使用两公分的砂垫层是否可行?家居杂坛给出的个人观点是两公分的砂垫层也能铺瓷砖,但是不是常规的厚度。所以说,操作上有一定的困难。
另外就是对于我们的卫生间地面铺两公分的砂垫层是不可行的。而其余位置基本上是可以操作的,但需要做好地面的找平。下面就具体来给大家解答这两种情况。
情况(一)卫生间地面铺瓷砖两公分沙垫层不可行
个人给出的观点就是卫生间地面铺瓷砖,如果是两公分的砂垫层是不可行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主要要知道卫生间铺瓷砖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铺两公分沙垫层会存在的问题。
①:卫生间地面瓷砖铺贴需要进行找铺。
对于卫生间的地面都有排水的要求,而对有排水要求的地面必须进行找坡。所以,我们卫生间地面在铺瓷砖的时候,一般都是从距离地漏最远点向地漏进行找坡,一般找坡的坡度是3‰。所以,两公分的沙垫层不能够满足找坡的需求。
②:两公分砂垫层,在铺瓷砖又找坡的时候,沙垫层会薄厚不均匀。
会出现我们地砖沙垫层最厚的地方可以达到两公分,到地漏的位置时,可能就几乎没有了砂垫层。在没有砂垫层的情况下,是坚决不允许的,这种瓷砖铺贴后,非常容易被踩裂的。
处理建议:①、如果我们卫生间铺瓷砖后,发现其结合层特别薄,这时个人给出的首选方案是使用瓷砖胶来进行铺贴。因为瓷砖胶在两公分以下的时候是可以实现铺瓷砖的,也就是所谓的薄贴法。②、我们还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湿铺。这样利用湿的水泥砂浆进行找平,也可能实现找平铺贴的需求。③、我们可以在铺地砖之前实现对结构地面找平,这样就避免了利用结合总体找平。那么此时如果两公分的垫层,也可能实现铺地砖。
情况(二)客餐厅厨房等地面铺两公分砂垫层,能铺但难度高
如果是对于地面没有找坡需求的一些位置铺瓷砖,确实是可以使用两公分的砂垫层进行铺贴的,但是操作难度相当的高。
为什么操作难度相当高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而且对瓷砖的铺地砖质量是有一定的影响。
①、对于可餐厅等铺贴面积比较大的位置的地砖,常规采取的都是摊铺40mm左右的砂垫层进行铺贴的,这样方便我们整体上进行找平。
而如果只是摊铺两公分厚的沙垫层,如果一旦出现平整度有误差,我们很难就利用沙垫层进行找补。
②、因为我们的地面上只是摊铺两公分的砂垫层,但是我们很难保证地面整个结构层是平整的。
这时必然出现了有的地方的砂垫层是低于两公分的,如果严重的话有可能都低于一公分。那么在这种很薄的砂垫层上铺贴瓷砖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地砖的结合层过薄,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空鼓,还有瓷砖会开裂。
处理要求:
①、如果我们计划采用两公分的砂垫层铺贴客餐厅等位置地面的瓷砖,首先我们要对结构面进行找平。保证结构面平整的误差在5mm以内,这样才能够使用两公分砂垫层进行铺贴。②、在摊铺砂垫层之前,一定要是红外线打出水准线,这样准确找出每一个位置的沙垫层的具体厚度。保证地面沙垫层的厚度基本是均匀的,再去铺贴。
提示建议:①、对于地砖沙垫层的厚度,不能够满足常规的40mm,50mm时,个人建议大家不要采取砂垫层的方法。而是建议大家采取瓷砖粘接剂,也就是瓷砖胶来进行铺贴。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薄贴法来铺地砖才比较可靠。②、无论我们使用哪种方法铺地面铺瓷砖,个人给出的建议就是尽量的保证我们结构的平整度。当地面后的平整度误差过大的时候,此时个人给出的观点就是,可以增加砂垫层的厚度了,弥补结构层上的不足,否则就需要对结构层进行剔凿,来解决高低差的问题。
铺设的管道由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下部分是砂石垫层,上部分填土,包角A表示砂石垫层的截止位置(管道圆半径与砂石垫层顶面相交而形成的扇形角度),A可以是120度,也可以是180度。120度的就叫120度砂石垫层。
1、重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嫌麻烦,就重新铺地砖了,泥工拆除地砖,尽量不要破坏防水层,重新找排水坡度。不然也就只能将就着用,所以在卫生间地面施工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不然最后麻烦的还是自己。
2、使用淋浴房:如果觉得重做麻烦,建议家里使用淋浴房,尽量避免水溅出去。但是一定要用防水条!
3、引流:或者你可以采用在墙头砖缝处,用切割机切条缝,但不能切太深,只要水能流走就行,这样能保证卫生间的水不会积水。如果把原来的瓷砖刨掉,重新装修会费很多钱,如果是找装修公司装的话,是可以追究装修公司责任,让装修公司负责就好了。
二、卫生间坡度标准:
卫生间的地面标高设计应比室内低20~50mm。地面向地漏处排水坡度一航为2%~3%。卫生间回填、找平时,应以地漏为中心向四面方向辐射,找准坡度,用刮尺刮平,抹面要求平整,表面无坑、无缝隙,不起沙,以不积水为准。
三、坡度的必要性:
1、卫生间因为水多,为了能尽快让水流到地漏里,地面都要做一定的坡度,坡度的大小也没有具体的规定,有的业主喜欢的小坡度,只要不存水就行。有的业主需要的坡度比较大,为了水流的急一些,就算下水不畅,洗澡时,水也不至于流到外面去。
2、不止是地面需要坡度,在水管安装的时候也要注意水管的坡度,给水横管以 0.002~0.005 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或配水点,给水引入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
卫生间地面一般下沉多少?下沉式卫生间有哪些优缺点?卫生间地面一般下沉在40cm左右,以便将卫生间排水管埋在里面,然后用轻质材料回填。般情况下,马桶的下沉深度在35cm左右,减去排水管直径约11cm,剩下的只有24cm左右。下沉式卫生间有哪些优缺点?下沉式卫生间更美观。防水处理麻烦,装修成本高。存在漏水隐患,维修起来比较麻烦。
所谓下沉式卫生间,就是在施工时,将卫生间部分或全部下沉,离相应楼层高一点,一般在40cm左右,以便将卫生间排水管埋在里面,然后用轻质材料回填。结构平面中只需要一个孔用作排水立管。水槽马桶可以把排水管铺设在水槽地面,不像传统的非水槽马桶要把管道安装在吊顶上,这样顶面是平的,省去了吊顶的麻烦,增加了房间的净高。排水管设置在下沉处,覆盖回填垫层可以降低排水时产生的噪音,隔音效果显著。万一管道渗水,维修时在自己楼层就可以了,不会牵扯到楼下住户。一般情况下,马桶的下沉深度在35cm左右,减去排水管直径约11cm,剩下的只有24cm左右。就算不算排水管的坡度,留给马桶的空间也已经很紧张了。除了七除以八,其余都不到20cm。
下沉式卫生间更美观。普通卫生间的管道安装在楼下卫生间的吊顶上,卫生间、洗手盘等需要的管道。被放置在浴室地板下,即下沉空间中。管道和污水总管是连在一起的,所以管道好走,看起来也漂亮。下沉式马桶可以随意改装。普通卫生间排污管的位置是固定的,洗手盆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因为地面管道的位置不受限制,可以前后左右安装。
防水处理麻烦,装修成本高。存在漏水隐患,维修起来比较麻烦,因为中间填充的砂石层时间长了会逐渐下沉,上面的水泥层和防水层会出现裂缝,水就会往下漏到填充的地方。因为下面有防水层,水漏不出去,结果就积在填充层里了。时间长了,整个填充层就会被水填满。最终随着时间的延长,下面的防水水槽也会漏水,大量的积水会喷涌而出。(所以回填过程很重要)
基础砂石垫层换填的配合比: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原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2㎜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细砂或石粉(粒径小于0.075㎜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9%)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得选用砂石等渗水材料。
换填垫层的作用
换填垫层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用于置换软弱土层的材料,其抗剪强度指标常较高,因此垫层(持力层)的承载力要比置换前软弱土层的承载力高许多。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
2、减少地基的沉降量。地基持力层的压缩量在总沉降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由于垫层材料的压缩性较低,因此设置垫层后总沉降量会大大减少。此外,由于垫层的应力扩散作用,传递到垫层下方下卧层上的压力减小,也会使下卧层的压缩量减小。
3、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垫层设计中,有时会根据上部荷载的特点,将垫层设计成不等厚度,用来调整地基的差异沉降。此外,在山区地基中,常会遇到岩土软硬不均的情况,这时可把出露在基底的岩石凿去一定厚度,然后回填可压缩的砂或素土,并分层夯实,使之与压缩性较高的土基部位的变形相适应。
卫生间就是厕所、洗手间、浴池的合称。住宅的卫生间一般有专用和公用之分。专用的只服务于主卧室;公用的与公共走道相连接,由其他家庭成员和客人公用。根据布局可分为独立型、兼用型和折中型三种。根据形式可分为半开放式、开放式和封闭式。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区分干湿分区的半开放式。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1)砂垫层或砂石垫层下的基土(层)应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
(2)砂石应选用天然级配材料;颗粒级配应良好;铺设时不应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虚铺厚度、压实遍数等参数应通过压实实验确定。
(3)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砂石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2.2 材料要求
(1)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
(2)级配砂石材料中不得含有有机杂物,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3)在缺少中砂、粗砂的地区,可以用细砂代替,但宜同时掺人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3 主要机具设备
(1)根据砂石和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机具设备和辅助用具,以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进度、经济要求。
(2)常用机具设备有:蛙式打夯机、柴油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木耙、铁锹、小线、钢尺、胶皮管等;工程量较大时,大型机械有:自卸汽车、推土机、压路机及翻斗车等。
2.4 作业条件
(1)填砂石前应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隐检会签。
(2)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填土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立桩、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3)如使用汽车或大型自行机械,应确定好其行走路线、装卸料场地、转运场地等,并编制好施工方案。
(4)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
(6)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时,施工前应采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检验砂石料→实验确定施工参数→技术交底→准备机具设备→基底清理→分层铺砂石→洒水→分层夯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3.2 操作工艺
(1)填土前应将基底地坪上的杂物、浮土清理干净。
(2)检验砂石料的质量,有无杂质,粒径是否符合要求,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级配是否符合要求;
(3)铺筑砂石应分层摊铺,每层铺土厚度应通过压实实验确定,一般为150~200mm,不宜超过300mm。每层摊铺后,随之耙平。
(4)砂石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应在夯实碾压前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12% 。
(5)每层的夯压遍数,根据压实实验确定。作业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所确定的参数进行。打夯应不少于3遍,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应不少于4遍,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边缘和转角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6)砂石垫层分段施工时接搓初应做成斜坡,每层接搓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实。
(7)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下层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用贯人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进行实验,贯入值小于规定值为合格。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干密度(或贯入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垫层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砂石夯实。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1)砂石料应符合9.4.2.1的要求。
(2)砂石垫层应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3)检验方法:同GB 50209—2002。
4.2 一般项目
(1)砂石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209—2002中表4.1.5的规定。
(2)检验方法:与GB 50209—2002中表4.1.5的规定相同。
5 注意事项
(1)砂石垫层下土层不应被扰动,或扰动后未能恢复初始状态,应清除被扰动土。
(2)作业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冻结的砂石料不得使用。
(3)应注意控制砂石级配、虚铺厚度、夯压遍数、洒水等施工控制要点,严格按工艺要求和交底作业。
(4)凡检验不合格的部位,均应返工纠正,并制定纠正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6 成品保护
(1)施工时应注意对定位定高的标准桩、尺、线的保护,不得触动、移位。
(2)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要有可靠保护措施,不得因填土夯压造成破坏或降低强度等级。
(3)砂石垫层完工后应进行遮盖和拦挡,避免受侵害;如较长时间不进行上部作业,应经常洒水湿润。
7 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1)推土机上下坡时的坡度不得超过35°,横坡不得超过10°。推土机在建筑物附近工作时,与建筑物的墙、柱、台阶等的距离不得小于1m。
(2)铲运机行驶时,驾驶室外不得载人。在新填土堤上作业时,铲斗离坡边不得小于1m。铲运机上下坡的坡度不得超过25°,横坡不得超过6°。
(3)机械行驶时不得上下人员及传递物件,严禁在陡坡上转弯、倒行或停车,下坡时不得用空档滑行。停车或在坡道上熄火时,必须将车刹住,刀片、铲斗落地。
(4)蛙式打夯机手柄上应装按钮开关并包以绝缘材料,操作时应戴绝缘手套。打夯机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橡胶绝缘软线,作业中严禁夯击电源线。
(5)在坡地或松土层上打夯时,严禁背着牵引。操作中,夯机前方不得站人。几台同时工作时,各机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平行不得小于5m,前后不得小于10m。暂停工作时,应切断电源。电气系统及电动机发生故障时,应由专职电工处理。
(6)在运输、堆放、施工砂石土料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扬尘、遗撒、沾带等现象,应采取遮盖、封闭、洒水、冲洗、清扫等必要措施。
(7)运输、施工所用车辆、机械的废气、噪声等应符合环保要求。
8 质量记录
(1)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2)分层干密度(或贯入度)实验记录。
(3)砂(砂石)垫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记录。
(4)可覆盖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土壤中氡浓度检测报告及砂石的防射性检测报告。
砂石垫层的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振实加密性能,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且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
若只用粉细砂或石粉(粒径小于0.075 mm的部分不超过总重的90%)时,应均匀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扩展资料
砂石垫层的主要作用:
1、提高基础底面以下地基浅层的承载力。地基中的剪切破坏是从基础底面下边角处开始,随基底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向纵深发展的,因此当基底面以下浅层范围内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土为强度较大的垫层材料置换后,可以提高承载能力;
2、减少沉降量。一般情况,基础下浅层的沉降量中所占得比例较大。由于土体侧向变形引起的沉降,理论上也是浅层部分占的比例较大。以垫层材料代替软弱土层,可大大减少这部分的沉降量;
3、 加速地基的排水固结。用砂石作为垫层材料,由于其透水层大,在地基受压后便是良好的排水面,可使基础下面的空隙水压力迅速消散,避免地基土的塑性破坏,且可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及其强度的提高。
砂石垫层的适用范围:适用于3m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层处理;垫层厚度一般为0.5~2.5m之间为宜。若超过3m,侧费工费料,施工难度也较大,经济费用高;若小于0.5m,则不起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砂石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