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型橡胶护舷有哪些特点呢?
GD型橡胶护舷在底部尺寸较小,且只有一排安装螺栓,特别适用于框架式码头和码头上部护岸使用。安装方便,易于更换。GD型(半圆型)橡胶护舷是在D型护舷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变形产品,原D型护舷为中间锚固,使用时容易造成护舷脱落。超级D型中运护舷为内埋整体钢板,双排锚固,加之锚固螺栓加大,其锚固力比原D型护舷增大二位左右,使用表明,其锚固力满足设计要求,受到设计和使用单位欢迎。GD型护舷除小型码头设计采用,在码头上部前沿作为码头二级防护(与其它护舷一并布置)也多被采用,一般为连续布置,当船舶非正常靠泊时,避免船舶直接撞击码头zy18。
你最好能说明一下你在什么地方看到“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这个概念的。如果单说集装箱船,目前最大的teu(标准集装箱)的集装箱船的载重吨也不过10万吨上下。
一般形容码头,对于集装箱以外的其他码头,会用XX万吨来形容,比如,20万吨散货码头(油码头)。这是指可停靠最大吨位的船舶为XX万吨。
而集装箱码头,通常用年吞吐量的概念来表达,比如,XX集装箱专用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20万TEU/年。
根据我的了解,2个3000吨级的集装箱专用码头,年设计吞吐量就可达20万TEU(这个数字我不是太肯定),3000吨级的集装箱船,标准箱位(TEU)不足300,应该说是较小型的集装箱码头了。
至于说到价值,这个比较难估计。这有点象买房,同是100平米的房子,城市中心区和远郊区的价格可能相差几倍。码头也会因为所处位置的不同而价值相差很远。
就投资建造来看,估计平整土地、建造配套等的投资费用不会少于亿5元(这个我可以再去查查)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天然深水良港,位于北纬24°29ˊ东经118°04ˊ,时区为东八区,地处上海与广州之间,福建省东南的金门湾内,九龙江入海口。它面向东海,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澎湖列岛隔水相望,为我国东南海疆之要津,入闽之门户。厦门港岸线总长154公里,其中可用于建港的深水岸线30公里,联检锚地14平方公里,港口水域面积34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7平方公里。目前,厦门港共有生产性泊位7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6,集装箱泊位15个。港内航运条件优良,外航道水深达?14米至?25米,已建成十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并配备了完善的水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
厦门港交通发达,以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与闽南、闽西、赣南、粤北等经济腹地联系密切。铁路专用线直达码头前沿,内与外福线、漳龙线、漳泉等铁路支线连接,外通过鹰厦铁路干线贯通全国。
厦门大桥和海沧大桥与全省公路连网,形成了以福厦、厦漳主干道为骨干的运输网。疏港公路连接319、324国道,并通过高集海堤。厦门的高崎国际机场已拥有国内外航线75条。水运航线可通我国沿海、长江中下游和世界各港。
自然条件
气候: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温和多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气温:年平均气温20.8C,最高的7、8月,月平均气温28.3°C,最低的2月份,月平均气温12.5°C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181.0毫米,5-10月为雨季,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29天
风况:常风向为东北(9-3月)、东南风次之(4-8月),6-10月为台风季节,7-9月对生产影响较大 。
潮汐:属正规半日潮型。平均高潮位5.46米,平均低潮位1.41米,平均潮差3.99米。
潮流:呈往复流形式。涨潮流向为西北方向,流速2.3节,落潮流向为东南方向,流速2.5节
航道:港内航道分为7段
厦门湾十万吨主航道(九折礁至墓前礁):长约43.6公里,底宽300米,水深-14米——- -14.5米以上,潮流流速2-3节,可通航各大、中船舶、有进港导标。(2004年6月15日通过验收)
鹭江航道:位于厦门岛和鼓浪屿之间的鹭江内,长约2海里,宽160-300米,水深-7.20米,潮流流速2-3节,可通航小型旅游船、有进港导标。
东渡航道:东渡航道猴屿西航段:位于猴屿西侧,长约1.8海里,宽200米,水深-10.50米。 潮流流速2-3节,可满足2.5万吨级以下船舶全天候双向通航的要求,还可以适应5万吨级船舶及第四代集装箱船舶乘潮单向通航的要求。有较完善的助航标志。(2003年10月24日通过验收)
东渡航道猴屿东航段:位于猴屿东侧,长约3海里,宽300-800米,水深-9.70米。 潮流流速2-3节,可通航大、中型船舶,乘潮可通航5万吨船舶,有较完善的助航标志。
海沧航道:位于鼓浪屿西南方,呈东东南到西西北走向,可航宽度180米,水深-11.50米,可通航万吨级船舶,乘潮可通航10万吨船舶,有较完善的助航标志。
猴屿至石湖山码头航道:猴屿至石湖山煤码头19号泊位:长约3海里,宽200-250米,水深-12米以上,但在主航道附近有-8.5米的水深,潮流流速2-2.4节,可通航大、中型船舶,有较完善的助航标志。
马銮航道:位于象屿至马銮海堤间,长约3.1海里,宽150米,水深-6.1米,可通航3000吨级船舶,航道设有马銮2—8号灯浮。
石湖山煤码头至高集海堤:长约2.3海里,南部宽300-500米,水深-5米;北部宽20-150米,水深-2米、只能通过小船,航道内没有灯浮。高集海堤有一堤洞, 该洞高 11.7米,长24.1米,宽13.3米,水深-1.2米,只能供小船进出。在高集海堤东约250米处建有厦门大桥, 其桥洞高于高集海堤洞口。
锚地
一号锚地为五万至十万吨级船舶锚地,以24°18′48〃N ;118°10′09〃E为中心,半径700米的范围内。
二号锚地为五万至十万吨级船舶锚地,以24°20′30〃N ; 118°11′30〃E为中心,半径1海里的范围内。
三号锚地为万吨级以下船舶锚地,为以下五点顺序连线围成的范围内:
北纬 24 ° 23 ′ 57 〃 ; 东经 118 ° 06 ′ 06 〃
24 ° 22 ′ 34 〃 ; 118 ° 06 ′ 50 〃
24 ° 22 ′ 21 〃 ; 118 ° 06 ′ 20 〃
24 ° 23 ′ 54 〃 ; 118 ° 04 ′ 31 〃
24 ° 24 ′ 13 〃 ; 118 ° 05 ′ 03 〃
四号锚地为五万吨级以下船舶锚地,兼作检疫、引航锚地,为以下六点顺序连线围成的范围内:
北纬 24 ° 25 ′ 05 〃 ; 东经 118 ° 05 ′ 46 〃
24 ° 25 ′ 18 〃 ; 118 ° 06 ′ 10 〃
24 ° 24 ′ 37 〃 ; 118 ° 07 ′ 17 〃
24 ° 23 ′ 42 〃 ; 118 ° 08 ′ 07 〃
24 ° 23 ′ 08 〃 ; 118 ° 07 ′ 26 〃
24 ° 24 ′ 34 〃 ; 118 ° 06 ′ 02 〃
五号锚地为千吨级以下船舶锚地,为以下五点顺序连线围成的范围内:
北纬 24 ° 25 ′ 58 〃 ; 东经 118 ° 02 ′ 32 〃
24 ° 25 ′ 54 〃 ; 118 ° 02 ′ 47 〃
24 ° 24 ′ 04 〃 ; 118 ° 04 ′ 14 〃
24 ° 23 ′ 54 〃 ; 118 ° 04 ′ 07 〃
24 ° 23 ′ 10 〃 ; 118 ° 02 ′ 32 〃
七号锚地为千吨级以下船舶锚地,为以下五点顺序连线围成的范围内:
北纬 24 ° 25 ′ 54 〃 ; 东经 118 ° 01 ′ 07 〃
24 ° 25 ′ 24 〃 ; 118 ° 01 ′ 09 〃
24 ° 25 ′ 10 〃 ; 118 ° 02 ′ 29 〃
24 ° 25 ′ 59 〃 ; 118 ° 02 ′ 29 〃
24 ° 26 ′ 03 〃 ; 118 ° 02 ′ 10 〃
港区、码头泊位情况
2006年1月1日厦门湾实行一湾一港的管理体制。8港区合一,包括东渡港区、海沧港区、嵩屿港区、刘五店港区、客运港区,漳州招银、后石和石码等港区,这意味着厦门港首次有了突破行政区划发展的领域,厦门湾的港口资源将得到统一规划、管理和合理利用,厦门港向台湾海峡区域性航运中心和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发展的目标大大地迈进了一步。“十一五”期间,港口建设计划总投资约120亿元。预计至“十一五”末,厦门港综合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接近800万标箱。全港远景发展目标为货物吞吐能力2.6~2.9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700~1900万标箱,届时,厦门港将一举跨入世界强港行列。
东渡港区
东渡港区:以调整、完善既有设施的布局和功能为主,发展集装箱运输,发挥毗邻保税区的优势,积极推进区港联动,发展现代物流。
海沧港区
海沧港区:重点发展集装箱中、远洋干线运输为主,与嵩屿港区共同构成全港集装箱干线运输的主体港区,并为海沧台商投资区临港工业发展服务,逐步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平台。
嵩屿港区
嵩屿港区:在充分发挥现有煤炭、成品油码头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并成为全港集装箱干线运输的主体港区之一。
五店港区(东部港区)
刘五店港区:厦门港远景重点发展的港区,将以集装箱运输、临港工业开发为主,并为对台经贸合作和“三通”服务。
客运港区
客运港区:发展国际客运和海峡对台“三通”、海湾滚装运输以及沿海、本地区内的短途客运。包括厦门港国际旅游客运码头与和平码头、厦门港国际旅游客运码头设计范围超过28公顷。其中,北段岸线建设大型国际邮轮泊位,码头前沿水深-12.4米,岸线长509.56米,可靠泊14万吨级的大型邮轮。南段岸线规划布置89米长的浮码头两座和35米长的浮码头两座,泊位功能分别为小型客轮码头及港口作业码头。规划范围包括旅游客运大楼、酒店、人工运河、服务式公寓、展览中心、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
招银港区
招银港区:依托漳州开发区和厦门湾南岸地区经济,以发展集装箱和杂货运输为主,兼顾海湾、海峡客滚运输。漳州港已建成7个泊位码头,生产能力达92万标箱、700万吨散杂货的能力。
后石港区
后石港区:依托后方临港重化工业区的大型临港工业港区,重点发展大宗散货码头。包括一个十吨级的码头和一个五千吨级的码头
石码港区
石码港区:主要为漳州市和龙海市地方物资运输服务,并为九龙江两岸及来往厦门的客运服务。石码港区现已投产的客货生产泊位有34座,大部分属简易小型生产泊位。最大的泊位是3000吨级,最小的只有2个200吨泊位。
码头泊位情况
作业区或装卸公司名称 泊位名称 长度(米) 水深(米) 靠泊能力(吨级) 装卸货种 岸吊情况 备注
东渡作业区 1 号泊位 166 -7.69 10000 集装箱 30.5 x 2 内贸运输
东渡作业区 2 号泊位 254 -11.7 50,000 散粮 门机 4×10 吨
东渡作业区 3 号泊位 190 -11.7 50,000 散化肥 门机 3×10 吨
东渡作业区 4 号泊位 166 -9.5 10,000 件杂货 门机 2×10 吨
东渡作业区 东铃码头 200 -4 1000 件杂货 16Tx1,5Tx3,8Tx2
海天装卸公司 5 号泊位 260 -12.2 50000 集装箱 桥吊 2 x 30.5T, 浮吊 1×60 吨、
海天装卸公司 6 号泊位 170 -12.2 50,000 集装箱 桥吊 2×35.6 吨
海天装卸公司 7 号泊位 176.6 -12.2 50,000 件杂货、集装箱 桥吊 2×45 吨
海天装卸公司 8 号泊位 303 -13.3 50,000 集装箱 桥吊 1×40 吨
海天装卸公司 9 号泊位 190 -13.3 50,000 集装箱 桥吊 2×50 吨
海天装卸公司 10 号泊位 220 -13.8 50,000 集装箱 桥吊 2×50 吨
海天装卸公司 11 号泊位 230 -13.8 50,000 集装箱 桥吊 2×55 吨
象屿集团 12 号泊位 220 -12.2 50,000 集装箱 桥吊 2×40 吨
象屿集团 13 号泊位 250 -12.2 50,000 集装箱 桥吊 2×40 吨
象屿集团 14 号泊位 170 -12.2 50,000 集装箱 桥吊 1×40 吨, 2x40 吨
象屿集团 15/16 号泊位 336 -12.2 50,000 集装箱 桥吊 2x45 吨
石湖山装卸公司 18 号泊位 488 -15.3 50,000 多用途兼散杂货滚装、集装箱 门机 7×15 吨 门机 1×40 吨
石湖山装卸公司 19 号泊位建设中
国贸集团 20 号泊位 355 -13.5 50,000 多用途
厦门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 海沧2号 278 -13.3 50,000 集装箱 桥吊2×41吨 1×35吨 桥吊1×41吨
厦门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 海沧3号 493 -13.3 50,000 集装箱 桥吊1×41吨 桥吊1×51吨、桥吊2×52吨
海润货柜码头 海沧 4 号 385 -13.3 50,000 集装箱 桥吊 4×55 吨
港务控股 海沧 7 号 330 -15.3 70,000 散杂货
明达玻璃厂 海沧 8 号 258 -13.8 50,000 件杂货 门机 3×20 吨
金鼎 海沧 9 号 233 -13.8 50,000 油品 , 化工品
翔鹭化工 海沧 10 号 271 -13.8 25,000 油品 , 化工品
马銮仓储 马銮码头 80 -6 3,000 化工品 /PTA
博坦仓储(外档) 博坦油码头 268 -16.8 50,000 油品 , 化工品靠退潮
博坦仓储(内档) 嵩屿油码头 150 -10.5 3,000 油品 , 化工品靠退潮
嵩屿仓储 嵩屿油码头 110 -7 3,000 油品 , 化工品
和平码头 1 号泊位 100 -7.9 10,000 客轮 小型吊2
和平码头 2 号泊位 100 -8.4 5,000 客轮 小型吊2
和平码头 3 号泊位 120 -9.9 10,000 客轮 小型吊2
国际旅游码头 国际旅游码头 509.56 -12.4 140,000 客轮
拖轮船舶规范
拖轮名称 主要尺寸 定额马力 航速(节) 拖力
厦港拖一号 38.5 × 9.8 × 4.3 3600 11 42
厦港拖二号 32.8 × 9.5 × 4.3 3200 13 45
厦港拖三号 38 × 10.4 × 4.8 4900 13
厦港拖四号 38 × 10.4 × 4.8 5500 17
厦港拖五号 38 × 10.4 × 4.8 5500 17
厦港拖六号 37.65 × 10 × 4.5 4000 13.5 46
厦港拖八号 33.3 × 9.8 × 4.3 3500 13 42
厦港拖十号 33.3 × 9.8 × 4.3 3500 13 42
厦港拖十二号 37.65 × 10 × 4.5 4000 13.5 51
海联 32.6 × 8.2 × 4.2 3200 11
未来港口规划
厦门港海沧港区一期工程
(1号、5号、6号泊位)
港区一期工程1号泊位为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长443.5米,码头前沿水深-17.5米,停泊水域宽86米,5号、6号泊位均为2万吨级多用途泊位,两个泊位总长390米,码头前沿水深-15.3米,港池宽度86米。3个泊位近期设计年通过能力为集装箱46万标箱、杂货40万吨,预计2006年底可完工。
海沧西港区(海沧港14#~22#泊位)规划建设六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三个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年集装箱吞吐能力约400万标箱、货物吞吐能力约4000万吨。海沧西港区14#~22#泊位地处九龙江出海口北岸,由厦门海沧投资总公司担任该项目的组织开发建设。一期工程包括:14#~19#六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岸壁及后方陆域吹填、20#~22#泊位后方陆域吹填、港南路二期工程和海沧南部3#排洪渠(港区段),总投资估算约22.5亿元人民币。
嵩 屿 港 区
嵩屿港区将建设7个大型集装箱泊位,可以靠驳第五、第六代10万吨级以上的集装箱船舶。其中,嵩屿港区南岸将建3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一小轮码头,岸线长1246米,前沿水深-17.00米。东岸则建2个10万吨级和1个3万吨级泊位。南岸一期工程投产后,集装箱吞吐量一年可以达到120万标箱。
东 部 港 区
该港区为厦门港远期规划发展的又一重要港区,将集装箱运输、临港工业开发和港口物流为主,规划岸线长1.9公里,建万吨以上泊位5个,综合货物吞吐能力16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200万吨标箱。
第二章 冷链物流中心的统筹规划
作为连接冷链体系上、下游节点的冷链物流中心,在规划设计时需统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与冷链体系上、下游业务模式的衔接。在此以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码头(月台)设计为例进行说明,该物流中心上游大多为制造商,下游多为零售商店铺。上游到货车辆一般为10吨以上的大型冷藏车或冷藏集装箱车,那么进货码头的设计高度应能与大型车辆相匹配,以尽可能减少卸货的高差。下游是城市配送,送货车辆一般为5吨以下的小型冷藏车,出货码头的设计高度要与小型冷藏车相匹配。在规划设计时,一般用回车场区来调节大小车码头的设计高差。
2. 冷链物流中心自身功能定位。冷链物流中心的仓储服务是否是多温层仓储、配送是否是城市配送、是否回收退货等业务功能定位,均影响着冷链物流中心内部的规划方案。
3. 冷链物流中心内部标准化作业流程与信息系统可实现的功能。多业主订单集单处理系统、储位管理系统、自动仓库系统、集单拣货及分拨系统、DPS拣货或分拨、物流计费系统、共配体系、派车系统等是否健全,会直接影响冷链物流中心规划设计时的区域、温层、面积、自动化设备的方案。
4. 综合考虑规划设计预案与工程实施的可执行性。与常温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不同的是,冷链物流中心在规划时如果没有综合权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式,很可能在施工过程中是不可执行的,或者即使施工免强执行,但在后期营运过程中,问题会陆续显现出来。例如,规划时未考虑冷桥、断热、气密方面的问题,营运中就会出现大问题,造成后期高额的营运成本及低劣的工程品质,从而大大降低冷链物流中心的经济使用寿命。
5. 投资预算。在进行投资预算的考量时,应综合权衡一次性建设投资及投资对未来营运支出的影响,以避免建设成“鸡肋工程”。
数据分析与营运流程设计
规划设计的前提是数据分析与流程设计。在冷链物流中心规划设计时,建议进行以下数据分析及相关的营运流程设计:
1.与企业战略相关的数据分析
(1)冷链物流中心的社会整体供应链定位;
(2)企业内冷链还是第三方;
(3)盈利模式;
(4)目标客户群。
2.与冷链物流中心业务模式相关的数据分析与流程设计
(1)目标客户群的商品类别分析及温层需求分析;
(2)冷链物流中心内部服务商品的物流模式分析,是存储型、通过型、加工通过型,还是存储加工型;
(3)各物流模式下的流程分析与营运流程设计。与常温流程设计相比,在冷链物流中心流程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流程中的作业环节,还要考虑各作业环节所处的环境温度及该环节的处理时间;
(4)各物流模式下的存量分析与流程中的流量分析;
(5)作业流程各环节中满足存量与流量的区域面积、设施数量及温层需求分析。
3.能满足既定设计流程的配套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1)与冷链物流中心上、下游之间的单据接单方式及处理方式;
(2)进货验收与入库系统需求。例如,一张进货单分批到货分批验收,系统自动指定温层库区及储位;
(3)批次拣货与分货系统需求。如集单在冷冻库拣货,在冷藏环境中分货;
(4)派车与配送系统需求。如全程温度追踪系统、通路集单共配等;
(5)物流计费系统需求。如依温层、依重量、依体积、依毛重、依箱、依板、依面积等计仓租费。入库上架费、拣货费、分拨费、物流加工费、配送费、代收货款费、退货费等。
(6)储位管理需求。如P-C-B储位、拣货位与保管位、储位先进先出及效期管理等。
(7)其他辅助功能。
4.未来拓展预案
(1)当未来需求量增加时,方案的可扩展性如何;
(2)在规划设计时作未来需求预留及弹性规划是有必要的,以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或后续无拓展空间等问题的出现。
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与常温物流中心相比,冷链物流中心造价高、专业性强、投资风险较大,因此,冷链物流中心处于第三方经营模式的较常温物流多。大多数企业拥有自用的常温物流中心,而低温商品的部分经常交给第三方冷库或冷链物流中心管理。本文以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的信息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提出两个概念。
第一,满足冷链物流中心营运需求的信息系统,一定能满足常温物流中心的需求;而能满足常温物流中心营运需求的信息系统,未必能满足冷链物流中心的需求。因为,冷链物流中心本身就是多温层商品管理,常温可以只是其中的一个温层。冷链物流中心的商品基本资料中,除具有常温商品的全部基本资料外,还有温层(冷冻、冷藏、空调或温度别等)、湿度、重量(区分毛重与净重)。除保质期外,还有效期。
第二,满足第三方物流中心营运需求的信息系统,一定能满足企业内物流中心的营运需求;而能满足企业内物流中心营运需求的信息系统,未必能满足第三方物流中心的营运需求。第三方物流中心的客户是N个,一般情况下N>=2;特例是当N=1时就是企业内物流。
从上述两点可以看出,第三方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十分庞大,既能涵盖常、低温物流中心的功能需求,又能涵盖第三方与企业内物流中心的功能需求。企业在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选择时,应明确自身物流的功能定位,审慎选择,以避免在信息系统方面重复投入。
信息系统涉及功能较多,详细内容见表1。
各专业工程项目设计与细部规划
冷链物流中心硬件设施规划应同时考虑相应的设计流程及配套的信息系统功能是否到位。
1.冷链物流中心整体工艺布局设计
工艺布局设计的依据是数据分析结果及标准作业流程。工艺设计包括以下方面:
(1)整体工艺布局设计,包括位置、面积、温层;
(2)整体物流动线设计;
(3)冷链物流中心内部工艺布局设计,包括区域、面积、温层、流量、存量、设备设施布局等;
(4)内部商品流、人员、物流容器、废弃物等动线设计;
(5)制冷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原理设计。
2.冷链物流中心建筑及结构设计
冷链物流中心建筑及结构是依据工艺设计需求来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工艺设计的需要。
进行此部分设计时,除设计院常规建筑结构设计部分外,在冷链物流特性方面,建议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地梁的设计方式;
(2)冷链物流中心各区域地层处理方式的设计;
(3)冷链物流中心码头设施与结构衔接方式的设计;
(4)与结构施工相关的断热处理方式的设计;
(5)与结构施工相关的悬吊处理方式的设计(如库板、风机等的悬吊);
(6)考虑物流动线及门组位置的钢结构支撑件的处理方式的设计;
(7)其他。
3.冷链物流中心制冷系统设计
制冷系统的设计依据是各面积区域的负荷计算结果。包括以下方面:
(1)冷链物流中心各面积温层的冷负荷计算。计算依据包括需求温层、面积、进货品温与出货品温、降温时间、进货量与出货量、开门次数、照明量、工作人员数量、该区域的六面外侧温度、拟使用冷库板的热传导系数等。负荷计算的结果是提供制冷量的依据;
(2)机组配置。高温机组、中温机组、低温机组配置、多机头并联等方式设计、各库区独立控制系统设计、中央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3)风机配置。风机配置考虑的因素有:内部商品位置布局、风机扬程、自动除霜方式设计、风速对产品或是人员的影响等;
(4)管路设计。管路及控制阀件的配置设计,管路细部施工设计等;
(5)其他。
4.冷链物流中心保温工程设计
包括如下内容:
(1)库板布局及细部施工节点设计;
(2)地坪保温工程设计、地层处理方式设计;
(3)冷桥处理、其他断热处理、气密处理等细部施工设计;
(4)其他。
5.冷链物流中心其他设备、设施的设计
(1)码头滑升门、调节板、尾板机坑、防撞垫、防撞杆等的布局及细部施工设计;
(2)冷链物流中心货架选型及布局及细部施工设计;
(3)冷链物流中心内部防撞设施布局及细部施工设计;
(4)冷链物流中心给排水及电器设计及施工规范。
6.节能减排方案设计
(1)制冷系统热回收方案设计;
(2)冰或冰水蓄冷方案设计;
(3)二次冷媒方案设计;
(4)峰谷用电优化使用方案设计;
(5)制冷系统除霜方式优化设计;
(6)其他专项优化设计方案。
总体来看,完整、细致的设计,是冷链物流中心建设成功的第一步。
主流程下的硬件设施及配套信息系统的衔接规划
冷链物流中心标准主作业流程既是硬件设施规划的基础,也是配套信息系统功能设计的依据,即冷链物流中心硬件设施与软件功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基础——标准作业流程(SOP)。
因此,冷链物流中心在规划时会更多地考虑对流程的适用性。考虑流程的动线,以及节点、各环节与信息系统的配合。例如:
1. 在进货验收时,在验收作业区规划有电子秤、电源设施。规划有进货验收单据的传递动线等。
2. 在系统批次别或路线别作业时,规划有分拨作业区及待分货暂存区等区域。此部分就是假设系统能自动计算路线出货量、集单拣货及分拨等。
3. 拆零拣货区规划为DPS拣货架等设施,与WMS拆零拣货流程呼应。
冷链物流中心在规划时,除考虑流程外,还会重点考虑冷链产品的品质保障体系,对信息系统提出全程温度追踪记录的要求。例如:
1. 在进货验收时,除验收数量、重量、品质外,还需验收进货时的品温,并记录于信息系统之中,并且进入物流中心冷链追踪体系。
2. 当冷链商品在物流中心各区域移动时,各区域的温控记录会被自动记入。
3. 冷链商品出物流中心时的品温也会被记录下来。
4. 在冷链物流中心规划时,需考虑冷链商品从进入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内部移动、到出物流中心各阶段的温度如何被记录下来,记录的地点及配套规划的设施(秤重设自、自动包装秤重设备、或RFID
天津港应具备运输组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临港工业、现代物流、口岸商贸、保税加工及配送、航运及市场信息、综合服务等功能,并将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主航道长44公里,航道底宽最宽已达260米,航道水深最深已达-19.5米,20万吨级船舶可以随时进港,25万吨级船舶可以趁潮进港。
唐山曹妃甸煤炭专用码头
曹妃甸平潮时为一条带状沙岛,甸即沙坨之意。岛上原有一座曹妃庙,故而得名。"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的地质条件使其成为天然建港良址。据地质勘测,曹妃甸甸头向前延伸500米,水深即达25米,甸前深槽水深36米,为渤海最低点;建设30万吨级大型深水码头无须开挖航道,不冻不淤;后方陆域有150平方公里的滩涂可供开发利用,具备建成以钢铁、石化等大型临港工业为主的工业港条件。可以说,曹妃甸是渤海湾内最后一个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优良港址。
青岛港
拥有营运泊位67个。其中包括可停靠12000-15000TEU船舶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可停靠30万吨级超级巨轮的矿石码头、原油码头,10万吨级煤炭码头。目前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
黄骅港
黄骅港一期煤码头为高桩梁板式突堤码头,总长879.29米,宽23米,顶面标高6.3米。一期码头由两个5万吨泊位和一个3.5万吨泊位组成,自西向东分别为101(267.5米)、102(255米)、103(232.5米)号泊位。一期码头南面垂直101泊位的100泊位长213米。黄骅港二期煤码头为高桩梁板式突堤码头,总长955米,宽23米,顶面标高6.3米。二期码头由两个5万吨泊位和一个10万吨泊位组成,自西向东分为201、202、203号泊位。
散、杂货码头采用栈桥码头布置形式,总长378米,现前沿水深13米。自西向东分为1号泊位和2号泊位。码头现有四台门座式起重机(两台16吨和两台40吨门机)。码头前方作业栈桥宽35米。码头前沿与后方陆域相距100米,西端与东护岸相距100米。码头前后方之间采用三座65米长、15米宽的引桥相连。码头顶面标高6.0米。目前,可停靠4.5万吨级以下船舶。
营口港
鲅鱼圈港区航道长8.5千米,单向航道,设计底宽为110米,底标高为-8.7米,口门宽度324米,有效宽度210米。 老港区航道全长39千米,分外航道和内航道。外航道有一段拦门沙浅滩,长3000余米,最浅端水深-1.7米。3000吨级船舶可乘潮出港,3000吨级以上船舶需在锚地过驳减载后乘高潮进港。外航道东西各有一个导流堤,起束水、冲沙作用。内航道最小水深-4米。
大连港
全港共有航道7条。其中,大港航道位于大港区东面,方向110°(290°),水深-10米;寺儿沟航道2条,位于寺儿沟第一码头与第二码头延长线上,自码头端处起北接大港航道,方向24°(216°),水深-9.5米;甘井子航道在大港航道北方2海里,航道方向为90°(270°),水深9.0米;香炉礁港务公司航道接于甘井子航道,航道方向为47°(227°),水深9.0米;鲇鱼湾航道,自新港1号灯浮至新港3号灯浮,航道方向95°(270°);水深17.5米;和尚岛航道自第二货轮检疫锚地11号灯浮至15号灯浮段方向170°(350°),自15号灯浮至18号灯浮段航道方向150°(330°),水深9.1米,航道总长1.35万米。
日照港
公司现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3个),其中拥有2个10万吨级煤炭装船泊位和2个20-30万吨级的矿石卸船泊位。靠泊能力和作业效率属国内领先水平,2005年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5496万吨。日照港2005年底建成水深-18米的主航道,满足20万吨级以上船舶进出港。公司煤炭出口系统改扩建工程、大型矿石码头工程竣工投产后,煤炭年通过能力达到4500万吨、铁矿石年通过能力1600万吨。
秦皇岛港
目前,港口生产泊位总数已达到28个,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1.2亿吨。 港口锚地分为东锚地、西锚地、油轮锚地3处。锚地与码头的距离为3到7海里。锚地底质为泥沙,水域广阔,水深条件可满足本港作业各吨级船舶锚泊要求。全港共有5条航道。西航道:方位130°~310°,水深11米,宽100米,进入甲、乙、丙、丁等码头作业的船舶,经由此进出港;老航道:方位172°~352°,水深9米,宽100米,是大小码头的通道;东航道:方位191°~101°,宽120米,使用水深13米,是煤一、二、三期各码头和油码头配套航道;煤三期码头航道:方位215°~035°,宽120米,水深13米,进出煤三期码头船舶经此航道与东航道相通;主航道:方位160°~340°,宽120米,水深13米,东港区5万吨级重载船舶进出港均经由东航道与主航道相连。
岚山港
岚山港现有泊位9个,年吞吐能力超过2000万吨,设计水 深-7.5m~-14m。
烟台港
第一引航检疫锚地长2932米,宽1852米,水深7~14.5米,面积543万平方米,泥沙底质。
第二引航检疫锚地长3666米,宽2778米,水深17米,面积1018万平方米,泥沙底质。油轮过驳锚地长2199米,宽1548米,水深18米,面积339万平方米,泥沙底质。避风锚地水深7~9米,面积857万平方米,泥沙底质。
威海港
威海港航道长2 500米,底宽80米,水深一9.5米。
葫芦岛港
是一个以运送石油化工产品、粮食和建材为主的杂货港。这里的货物营运业务延伸至上海、广东、福建等地的国内主要港口。 葫芦岛港一期扩建工程1万吨级码头和通港公路已完工,2万吨级和3.5万吨级码头正在建设中。二期工程将扩建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工程总投资10亿元。
锦州港
现拥有21个生产泊位,港口主航道可通过25万吨油轮和5万吨货轮。
丹东东港
大连庄河石城岛码头
大连长海码头
大连长兴岛码头
辽宁绥中码头
北戴河码头
山海关码头
唐山咀东码头
天津汉沽码头
山东东营港
山东莱州港
山东烟台骇客码头
山东龙口码头
山东蓬莱码头
山东荣成码头
未介绍的一般属于小客轮渡或千吨级小型渔船泊靠。详细资料可上网查。
从百度地图宁波中找小洋山乡-----
5月28日中午11点40分,从嵊泗李柱山码头出发的“舟桥2”号客滚轮缓缓停靠沈家湾客运码头,这标志着泗礁至沈家湾航线正式启动试营运。
沈家湾客运码头是沈家湾客运中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洋山深水港东端,于2009年11月5日开工,共设计有1000吨级客滚船泊位1个、500吨级高速客轮泊位3个及配套设施,并预留了远期发展余地,码头总长200米,引桥长144米。目前,沈家湾码头投入运营的只有至泗礁的往返航线,由“舟桥2”号轮不定期开航,从泗礁本岛到小洋山的航行时间将比原先减少半小时左右。
记者另从嵊泗县交通运输局获悉,作为今后舟山群岛北向通道的枢纽客运站,目前沈家湾客运中心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防波堤已经完工,客运中心大楼正在进行内装修,配套接线公路也在加快工程进度,力争早日正式投入使用。
青岛栈桥是青岛海滨风景区的景点之一,是国务院于1982年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青岛栈桥位于游人如织的青岛中山路南端,桥身从海岸探入如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桥身供游人参观并在此停靠旅游船,由此乘船可看海上青岛。
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现在是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著名风景游览点。
青岛栈桥全长440米,宽8米,钢混结构。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建有民族形式的两层八角楼,名“回澜阁”,游人伫立阁旁,欣赏层层巨浪涌来,“飞阁回澜”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桥北沿岸,辟为“栈桥公园”,园内花木扶疏,青松碧草,并设有石椅供游人憩坐,观赏海天景色
2019年4月12日,入选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 :青岛栈桥,栈桥 外文名称 :qingdao landing stage 地理位置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14号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 旺季07:00—19:00;淡季08:00—17:30 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免费开放 著名景点 :回澜阁,中山路,小青岛,海水浴场,海关大楼,海上皇宫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山东省青岛市 适宜游玩季节 :夏季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景点美图,历史,地理环境,主要景点,回澜阁,中山路,小青岛,海水浴场,海关大楼,海上皇宫,栈桥宾馆,实用信息,门票信息,安全提示,开放时间,交通信息, 历史 青岛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189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时的胶澳视察,回京后果断向清廷提议应在青岛口一带设防。同年6月14日,内阁明发上谕:“拟在胶州、烟台各海口添筑炮台,著照所请。”同时要求登州镇总兵衙门由登州(今蓬莱)移居青岛口。随后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在青岛口建总兵衙门,是为青岛建置的由来。 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892年清 *** 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1893年竣工,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 光绪二十年(1894年5月29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折:“登州总兵章高元,承办各台基址已具,道员龚照璵又于青岛前建设大铁码头一座,现拟于铁码头后建造水雷营,紧扼口门现办烟台、胶州两海口防务,事同一律,宜各设水雷兵营,各制下雷轮船一艘。” 从李鸿章的奏折可知,在青岛的军事防御设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晚清中国北方海防系统的一部分。而在胶澳建造的每座建筑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大铁码头就是专供“下雷轮船”装卸水雷、上煤运械而建造的海军专用码头。栈桥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是青岛最早的码头。 青岛栈桥是当时惟一的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也就是说,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胶州湾。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入,武力占领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德国侵占青岛后,清 *** 被迫与德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后,当局开始进行新的城市规划,许多物资由海上运来。为了方便运输,德国人又对栈桥进行了改造,在桥面上铺设轨道,上面可以跑轱辘马(专门装货物的车子)。 1901年5月,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在南端钢制桥架上铺设木板,并建轻便铁轨,将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1901年10月7日,小港码头建成,运输物资均由小港码头承担,栈桥的运输功能也慢慢减弱。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1905年前后,商货运输移至青岛大港,栈桥遂成为船舶检疫、引水专用码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8月27日,日本第二舰队到达青岛海域,封锁了青岛海面。日军从陆路和水路进攻青岛。当时水路方面是从崂山湾完成登入,不过最终占领青岛后,日军也效仿德军在栈桥上举行了阅兵仪式以此证明其对青岛享有“充分主权”。 1922年12月,青岛被中国北洋 *** 收回后,中国水兵在此阅兵,以显示中国主权的收回。 1931年9月,青岛市政当局出25.8万元,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扩建,桥身加长到440米。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在栈桥北端沿海建了栈桥公园,种植树木花卉。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1933年4月,整个工程竣工。从此,栈桥成为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著名风景游览点。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38年1月10日,大批日军从沙子口登入再次占领青岛,次日一拨日军又开始从栈桥登入 。一个时期,栈桥作为军用码头,不准中国人进入。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 *** 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将桥南端通透部分拆除重建,由34排桩改为16排桩,并新建眺望台1座,同时将桥入口处的6根挡车石柱拆除,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花岗岩石台阶。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 *** 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桥身按抗风浪50年一遇标准、回澜阁基础按百年一遇标准加固。栈桥北段拆除重建,侧墙采用浆砌蘑菇石镶面,整个桥面用机刨花岗岩板铺装。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保持原有的风韵的要求,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 2013年5月26日下午,青岛遭暴雨袭击,全市平均降水量26毫米。5月27日清晨青岛栈桥中段东侧出现了一处30多米长的坍塌。2013年11月2日,山东省青岛栈桥的桥身部分实现合龙。2014年4月25日,经过11个月的加固维修,栈桥重新运行开放。 经过数次重修和改建,现桥身长401.45米,其中引桥长236.1米,孔桥149.7米,回澜阁处三角形桥头长15.65米。栈桥南端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回澜阁”,阁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周围有24根圆形亭柱,阁占地151平方米,总建筑面340平方米,阁内为两层圆环形亭堂,中央有34级螺旋式阶梯,登楼远眺,前海景色尽收眼底,即为青岛十景之一“飞阁回澜” 。 地理环境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 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但无严寒。 中国海军博物馆 青岛地处黄海之滨,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十分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2.3℃,日平均气温高于30℃的炎热天气很少出现,所以青岛没有酷暑,但青岛的冬天持续时间较长,气温较低,常伴有大风,平均气温为-0.9℃。 主要景点 回澜阁 回澜阁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海滨,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北端与中山路成一直线相连。被视为青岛的重要标志。此阁为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阁心有螺旋形楼梯,楼上四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我们可以凭窗眺望,全方位地看到美丽的青岛湾和周围的各个景点以及著名建筑。 1930年,在当时的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主张下,决定对已成为青岛重要游览观光景点的栈桥进行全面改造。 飞阁回澜 1931年9月开工,桥南端增建半园形防波堤,堤上新建一座中国民族传统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名“回澜阁”。阁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四周有24根圆形亭柱。阁内为二层圆球形厅堂,中央有34级螺旋式阶梯,可回旋登上二楼。1933年4月,全部工程竣工。 飞阁回澜“回澜阁”匾额上的3个字最初是由原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题写的,这个匾额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被掠往日本,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人到日本寻找这块牌匾,都没有找到。当前“回澜阁”三字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所写。 1936年,由市 *** 会同专家市民共同评选的“青岛十景”中,以栈桥为主景的“飞阁回澜”成为其中的第一景。1992年1月16日,青岛市人民 *** 公布其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山路 同栈桥在一条南北直线上的这条路是中山路,它是青岛市一条老商业街,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德国占领青岛后, 为了在后海修建深水码头,于1899年开辟了一条南北连线的道路,这便是中山路的雏形。德县路以南是德国人居住区,命名为“斐迭里街”,德县路以北是中国人居住区,称为大马路,1922年,两条路合并在一起,命名为山东路。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又改名为中山路。中山路全长1300多米,63座建筑,160多家商场,同时它还是国家确定的全国100个文明示范点之一。 中山路 目前中山路也是老市区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这样看来,栈桥成了大海与街市的过渡。它将大海和陆地紧密地连线在一起。 中山路上那座最高的建筑是“百盛商厦”,1998年9月开业。它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全国18家合资零售企业之一,由青岛第一百货公司与马来西亚的金狮集团合资兴建,总投资7.8亿元人民币,地下5层,地上49层,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商场面积5万平方米。在当时被称为齐鲁商业第一楼。 小青岛 回澜阁对面那座小岛是小青岛。小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北侧的青岛湾内,美景天成。小岛原名就叫青岛,这个小岛因为常年林木葱郁,对面有黄岛,彼黄此青而得名青岛,青岛市1929年建置,当时也是由这个小岛得名而来。其距离海岸720米,海拔仅为17.2米,面积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灵山卫志》载:“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因该岛形如古琴,水如弦,风吹波音铮铮如琴声,故又被人们称为“琴岛”。每逢夏季,海风吹拂,树木葱郁,有“琴岗翠滴”的美誉。岛上的“琴女”雕塑,也是青岛的象征之一。 德国占领青岛时,将小青岛命名为“阿克那岛”,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将该岛改为“加藤岛”。青岛回归后,胶澳督办公署将其命名为小青岛,并于20世纪30年代初开辟为“小青岛公园”,设有茶厅、花圃、石凳、石椅、辟建了道路,修筑了游艇码头,游人可乘船前往。日本二次侵占青岛后,成为日军驻地,此后一直被作为军用。1942年修筑长377米、宽8米的堤坝与陆地相连,成为陆连岛。 小青岛最高处有一座白色灯塔,它于1900年由德国人建造,是青岛市重点保护文物,高15.5米,呈八角形,塔内装有水晶棱镜镶成的反射镜,并以牛眼形旋转式闪光灯发光,1997年更换为西班牙制造的航标灯,原灯送到秦皇岛航标博物馆收藏。这座灯塔海上射程15海里,是海上过往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它与栈桥一起,被视为青岛市的主要标志。有“茫茫海湾有红灯,时明时灭自从容,翠岛白塔沐夜色,琴屿飘灯传美名。”之说。 1988年夏,小青岛经重新规划建设成为前海一处旅游景点。如今的小青岛,遍植黑松、樱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花木。 海水浴场 栈桥西边这个沙滩是第六海水浴场,它是市区浴场中最小的一个,与繁华的中山路相邻而且周围环境十分优美,可同时容纳上千游客戏水。沙质细软,尤其适合沙滩嬉戏。第六海水浴场距离小青岛不远,每到晚上琴岛上的导航灯光影与浴场波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如痴如醉的夜景。 海关大楼 海关大楼始建于1992年10月,共26层,地上24层,地下2层,139.9米高,青岛海关虽然以青岛命名,但却是山东口岸进出境监督的总管理机关,下辖济南、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十多个海关,是中国北方的三大海关之一,而且自1997年开始连续五年监管的进出口货运量名列全国第一。 海上皇宫 海上皇宫是一座集游览、娱乐、演出、餐饮于一体的旅游场所,投资一亿多人民币,整座建筑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的圆体组成的,共6层,地下一层,地上5层,整体用108根柱子支撑,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它以一流的环境,五星级的服务,被列为青岛餐饮特一级店。 栈桥宾馆 栈桥以东、太平路北沿,有一座栈桥宾馆,原是德国青岛大饭店附属的旅馆部,由德国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设计,为典型德国古典式建筑。而原德国大饭店的主要建筑于1993年拆毁。 小青岛 德国占领青岛期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海因里希亲王多次来过青岛,并曾下榻于这座饭店,因而当时俗称“亨利亲王大饭店”或“亨利王子饭店”。当时的德国墨克连堡亲王、清朝邮部大臣盛宣怀也曾在此住过。1922年8月,孙中山到北京与袁世凯会晤,在返回上海的途中,于9月28日抵达德国统治下的青岛,曾下榻于此饭店。 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 青岛栈桥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开放式管理,2000年4月1日以后,实行对游人收费的封闭式管理。2003年3月5日开始,青岛栈桥重新免费开放。 安全提示 平日栈桥上的游客非常多,尤其是各种节假日,行走在栈桥边需注意安全,也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开放时间 旺季07:00-19:00;淡季08:00-17:30。 交通信息 乘2路、5路、6路、8路、25路、26路、217路、220路、223路、225路、301路、304路、305路、307路、308路、311路、312路、316路、320路、321路、325路、412路、501路、隧道2路、隧道3路、隧道6路均可到达。 青岛栈桥 坐捷运M3号线在青岛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