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紫檀家具排行榜,最高贵的你知道是哪一件吗?
唐朝诗人王建的名句:“黄金函拔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由此可见紫檀的崇高定位。 紫檀木自古有“王者之木”的美称,所以紫檀木家具也就不折不扣的成为了帝王们的最爱。传统家具发展至明清时期是家具艺术的最高峰,此时以王公贵族、文人雅士所珍爱的紫檀家具,由于木质坚硬,致密适用于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且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更显稳重大方美观。
紫檀木色泽呈深紫,在功效上也是值得一提,紫檀木可以调和气血平衡,其气味可以稳定脑波,使人情绪平衡,益于心脏、肾脏和肝脏;同时也可促进人新陈代谢,安神美容,延缓衰老,被视为木中极品,有一檀一寸金的说法。佛家对紫檀的理解就更为精妙,在佛家的理解中,紫檀有驱邪避凶的作用,紫檀象征宁静祥和,能化解戾气,佛家弟子喜爱佩戴用紫檀制成的念珠,认为可以提高悟性。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代帝王和现在的有素养的人都对紫檀家具如此的热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明清紫檀家具最高贵贵的清代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
清代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1920年,丹麦巨商兼外交官伟贺慕·马易尔在北京购买了一对清乾隆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柜。1937年至2008年,这对顶箱柜在丹麦哥本哈根国立博物馆公开陈列展出。
北京老鲁班馆工匠因金星紫檀充满肉眼可见的金星绞丝奉为上品,这组大柜的紫檀木料选材上好的金星小叶紫檀大料,大面积出现由非常细小的水波纹交叉产生的豆瓣纹理,非常稀有,在当今极难看到。
2013年8月的保利八周年秋季拍卖会上,这套顶箱柜以9315万的价格落槌,成为明清家具拍卖史上的首个加佣金过亿的家具。自此这套顶箱柜被私人藏家收入囊中,再未现身。
当时保利秋拍为追溯这套顶箱柜的前世今生时,出版 “清乾隆 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书中提到:“目前存世所见尺寸过3米的大四件柜都是以五爪云龙为主题,除了皇家是不可能有人可以使用五爪龙纹和有实力可以拥有这么大量的紫檀用材。根据测算,这对大柜重新复制,单只用料需要千万以上,但是目前紫檀数量有限,能够选出如此大料很难,而且选出同一材质、统一色泽、统一比重的木料更是不可能实现。”
柜体结构该对气势恢宏的清乾隆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为标准顶箱立柜式大方角四件柜,精选紫檀大料制成,柜顶和后柜板批灰。造型四平八稳,比例匀称。此柜铜面页和吊牌相当讲究,造型典雅,錾刻图案精美,既富装饰效果,又与紫檀柜体色泽反差强烈,能冲淡大型家具给人的沉闷感。
铲地高浮雕此柜最夺目之处是八扇柜门和柜膛立板的铲地高浮雕,雕刻工艺神清功精,布局繁简有序有理,整体上给人以气度威严的震撼力。铲地”高浮雕是清代“大内紫檀作工”的特有工艺。宫廷紫檀家具的浮雕地子平整如镜,令普通工匠可望而不可及。这对清乾隆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属于规格较高的家具。乾隆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社会环境等因素都在这件家具上打下明显的烙印,雕饰图案在同时期的烧造的官窑瓷器和皇家建筑石刻上都能找到相关例证,其艺术和史料价值不容置疑。八扇门板与两面柜膛立墙均铲地高浮雕五爪云龙。每幅云龙图案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共计九龙,明喻九五之尊,威仪四方。另外,九龙之外,又以欧洲经典的“西番莲”纹为主要雕饰纹样,随龙形蜿蜒缠枝而上,灵动自然,和圆明园内的西洋建筑风格一脉。
柜门用材从柜门用材所看,所有的大料都是居中,两侧用小材拼接,这种设计和做工在柜类里面极为难得。比较同类紫檀大柜,其顶箱门心有一块用料达到宽度达到罕见的34.6厘米,这是其它柜子绝无仅有的。选料精到令人叹服,除去背板和内部搁板等小部件外,其余全部选用上等紫檀。
柜体组装为了便于把如此大的柜体严丝合缝的组装成功,榫头和大边出都刻有木工记号,这对大柜分别标记为“天”柜和缩写成“士”的“地”柜。《易传·系辞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是古人描述天地自然的秩序,清承明制,以左为贵,彼及此对柜,左者为“天柜”,右者为“地柜”,龙头相向呼应,气势磅礴。
明清宫廷所用的紫檀料都是向商人求购的。据记载,清康熙时期皇室曾经派官员赴印度采购紫檀木,但仅采购到一些曲节不直、难堪大用的材料,从此之后宫廷中就再没有直接进口紫檀料。据史料记载,清代使用的紫檀木料大都是明代遗留下的。而且在清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管谁在民间发现有囤积的紫檀木,都要报告朝廷,进而收购入宫,以备使用。也就是说,清代所用紫檀料有两个来源,一个前朝遗存,一个是自民间采购。据说,清代皇宫中所囤积紫檀木的大半都被乾隆皇帝所用。 乾隆时期是清朝最鼎盛的时期,由于国力的强盛,乾隆皇帝几乎配齐了皇宫、行宫、别署、园林所需的全部家具。以致嘉庆朝之后,造办处基本上就不做新的家具了。但这些珍品后来遭到破坏,宫内家具损失惨重,无疑使宫中紫檀家具的数量骤然减少。于是在清末又有一大批新的家具制作,现在市场上所见的清代紫檀家具,大多是这个时期制作的,乾隆年间制作的紫檀家具,极其罕见。在明代负责木料采购并制作的家具的机构,是果园厂、内管监和御用监三处。在清代一般由内务府负责采买原料,造办处主导制作,并且在忙不过来的时候,还会指派苏州和广州的织造居参与制作。最早的紫檀木器物真的是在明朝出现的吗?日本的正仓院有“唐朝家具博物馆”之称,意思是在这里有着许多中国唐代的旧藏。其中收藏着一件紫檀嵌螺甸五弦琵琶,是我国唐朝宫廷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礼物,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五弦琵琶传世杰作。通体紫檀木,直项,琴轸分列琴头两侧,左三右二。这证明了当时的能工巧匠们,已经能熟练运用紫檀木打造各种器物,故而紫檀在宫廷中的应用最晚也应始于唐代。到了元代,紫檀木成为皇宫中的建筑以及家具制作的重要材料。当时的元皇宫内,有一座构思奇妙、精工细构的“紫檀殿”,其所用的建筑材料便是从印度南部马八儿国带回来的名贵紫檀木。同时,我国古典文献《南村辍耕录》中首先明确出现紫檀木制成坐具的记载。
真不愧是十檀九空,虽然没那么高的空心率,但是紫檀的空心的确很多
与此相对应的是用料稍微大一些的紫檀家具的价格就会高得出奇。
因为这个概念流传很广,几乎每个与紫檀有点儿“瓜葛”的人都知道有这么回事,久而久之,这似乎就成了判断紫檀的重要依据。
“十檀九空”这句话是否可靠?从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未必正确。在紫檀使用的历史上,确实有一个时期,使用的紫檀圆材多数是空心的。
清代宫中的紫檀家具大多数是以牛毛纹紫檀制作的,现在常见的牛毛纹紫檀也的确实空洞较多,树身弯曲。
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本是人极容易犯的毛病,于是,“十檀九空”的评价就流传开来。
那么为什么要用细腻的布?其一是粗布会破坏珠子表面的氧化层,不利于氧化物质的堆积固化。
其实,即使是牛毛纹紫檀,也有许多不空的例子。田家青先生提到他在故宫(微博)博物院见到不少紫檀制成的大桌案,用料厚长,有的案长在3米以上,试想制作这样的家具所用木材不可能是空心的
上海博物馆中陈列的紫檀大件家具中也有许多不是用空心的材料做出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缅甸有的庙宇内梁竟然也是紫檀的,翻建庙宇时拆下的紫檀原木就是直而不空的。
在紫檀树种之下,依照纹理的差异划分出了不同材料,除上面提到的牛毛纹紫檀,还有金星紫檀等等,因此,是不能以一种紫檀材来断定所有紫檀都是“十檀九空”的。
明代故宫中遗留的紫檀家具其用材与清代紫檀家具就颇有不同,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著名的荷花宝座。
这件宝座的紫檀材管孔较直,不似牛毛纹紫檀的管孔呈绞丝状,有人猜测可能是早期通过西南边境交易进入国内的。
但似乎这种材料很快就用完了,所以在清代宫廷中再也没见到这种紫檀制作的家具,也算给紫檀家具研究里留下了一个谜题。
谜题总有解开的时候。随着国内红木家具制作的红火,一批从国外进口的紫檀木材解开了这个疑惑。
这些木材几乎没有空心,树干大都较直,与“十檀九空”的评价相去太远,几乎让人怀疑它是否为紫檀。
对“十檀九空”这种说法,人们可以通过现代木材学去理性认知与研究,不过更多的收藏者喜欢通过看和摸来感受和判断,似乎这更符合传统的收藏乐趣。
其实只要见得多了,对于紫檀的认识便不会被某些错误的判断所愚弄了。
所谓“十檀九空”的牛毛纹紫檀有着细密的组织、很高的硬度和美丽的花纹。常见到用这种紫檀做的雕件,好像只有较自由的形状才能充分利用这种紫檀,再有用这种紫檀制作笔筒也相对容易,因为其本来就空心,所以只须将中心车圆,就基本成形了。
故宫·紫檀是檀香紫檀、不是印度紫檀、
檀香紫檀,别名小叶紫檀。为蝶形花科、紫檀属。
檀香紫檀为紫檀中精品,密度大棕眼小是其显著的特点,且木性非常稳定,不易变形开裂。
檀香紫檀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迈索尔邦地区、缅甸地区所出产的紫檀最优。
紫檀质地坚硬,色泽从深黑到红棕,变幻多样,纹理细密。
紫檀有许多种类,紫檀生长速度缓慢,5年才一年轮,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为木材之首,系称“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气密度一般在1.05~1.34之间,沉水,
其特征又与檀香紫檀相似,部分木材学家将其错误地鉴定为檀香紫檀,故宫的一些专家也认为故宫有部分家具可能用这种木材制成。有商人借此公开在杂志、电视广告和国际互联网上大肆宣传,声称这种所谓的“紫檀木”为明清皇家广泛使用,故官中的许多紫檀家具就是使用的这种木材。
大叶紫檀纹理界限明显,生硬。再就是气味不同,大叶紫檀在加热的时侯会有一股酸味,小叶紫檀在加热时发出的是一种香味,很好区分的,也是最简单有效的一个方法。最后看荧光效应,大叶紫檀无荧光效应,小叶紫檀有荧光效应.将木材的锯沫木屑泡在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
知道小叶紫檀的人也经常会听说大叶紫檀,毕竟大叶紫檀之前一直被当做小叶紫檀的冒充品出现在市场上,为众人所知,但是随着人们对于小叶紫檀认知程度的加深,大叶紫檀逐渐以自己的“真面目”面向世人。大叶紫檀学名叫“卢氏黑黄檀”,比小叶紫檀粗,和小叶紫檀一样也有导管和牛毛纹,有的甚至有金星,主要产于马达加斯加,新切面为桔红色,渐渐氧化最后变为黑紫色。在某种程度上跟小叶紫檀很像!
在购买之前,一定要多多了解小叶紫檀的相关知识,了解小叶紫檀的市场行情以及鉴别方法。由于造假泛滥,实际上目前市场上除了以儿孙福小叶紫檀为代表的三大名檀外,其他地方想买到真正的小叶紫檀手串已经很难。小叶紫檀和大叶紫檀在新切面上近似,但是氧化后颜色会有些区别。大叶紫檀成品氧化后颜色偏紫黑色,而且颜色会发乌干涩;而小叶紫檀颜色多深紫红色或者红色,氧化后颜色变深,但是不会发乌。
北京故宫博物馆里面的文物特别多,里面有25个大类,有清代的家居就有6200件,还有认识的紫檀,黄花梨等家具都是留下来的精品。
一、北京故宫博物馆中的展品
北京的故宫文物是特别多的,他有绘画里面的千里江山图以及五牛图,还有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都是重要的绘画,在这个博物馆中都可以看到,它们都属于古时期的文物。北京博物馆的文物它有自己的分类,有200多个分类,有绘画有青铜器,有字体,还有一些瓷器,都是传世的佳作。里面有很多清代的陶瓷,我们知道中国的陶瓷艺术是比较出名的,能够有上万件,而且都是出自景德镇的瓷器,每一件都非常精美,上面还有一些雕刻技艺,每一个产品都需要精心的保管,还需要维护,你会发现这些都是用树叶染的,它们都是天然的做出来比较难保存也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
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不仅有这些,还有文房四宝以及纸墨笔砚都能够达到很多数量,也是大家不可估量的,明清的家具是紫檀的也是黄花梨的,在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这些商品贸易流通的比较快,还通过文化的交流将这些食物才能保存在博物馆里,还有以前的西洋钟表,这些都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也可以发现里面有一些乐器,数量也很大,这些都是文物上面有文字以及历史的讲述,它是国宝,也可以看见安阳殷墟的甲骨,这些都是有纪念意义的。故宫博物馆的价值是很高的,在人们印象中,故宫就是一个历史文化浓郁的地方,加上这些文物的点缀,会发现中国的文化是比较悠久的,也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