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技巧及步骤
手绘技巧及步骤
手绘是应用于各个行业手工绘制图案的技术手法,设计类手绘主要是前期构思设计方案的研究型手绘和设计成果部分的表现型手绘,前期部分被称为草图,成果部分被称为表现图或者效果图。下面我来给大家分享手绘技巧及步骤,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线稿部分
1、构图及入手
在画之前,注意力要集中(保持一个好心情最好!),先观察所要表达对象的特征,是否有明确主体物,是否有明确的前中后景,一般是先确定主体物在画面的位置和大小,构图平衡且饱满即可画出主体物的结构形态线(轮廓线和透视线),用线要干脆并留有余地(交叉线之间没必要完全接死)。
线稿是绝对最终画面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要学会用眼睛去对比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衔接关系、结构关系)下笔要精确,宁可少画一笔也要观察清楚,眼睛永远是在笔前面的,说的雅一点的话就是要意在笔先呢。
2、结构线与轮廓线
结构线和轮廓线的是整个线稿画面的关键呢,结构是物体的骨架,轮廓是物体的形体,这个步骤画好了,下面就只是加点肉和衣服就可以了结构线包括物体本身的结构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交界线,比如很多学生就特别纠结画树呢,其实很简单,树的结构线就是树枝,叶子可以先忽略掉的,树枝的画法在咱们国画技法里面其实介绍的很详细,最普遍的有蟹爪枝和鹿角枝两种,比如龙爪槐,垂柳或龙须柳之类的就属于蟹爪枝类的,枝条都是向下长的鹿角枝就很普遍咯,都是向上延伸的,主干分细干,细干再分细干,一般植物枝条都是互生的,所以枝条相互错开就可以呢。
在这张照片里面,除了这个挑空式建筑,其余都是植物,所以对植物的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哦一定要分组去画,千万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呢,这样真的会作死的,学会概括是很重要的。
3、画面深化和调整
深化环节就是加各种“肉”咯,比如植物叶子的轮廓啦,明暗部的区分啦,建筑的肌理和表皮啦深化的时候要注意的关键点就是别哪都画,时刻要注意画面的对比关系呢,画面里的物体轮廓关系都是靠疏密关系互衬出来的,比如和建筑暗部相接的那部分植物就不宜处理的过密呢,而与建筑受光面接触的植物关系就可以主观的稍微加密一点,这样的疏密对比就会加强建筑的形体关系。画面调整主要指的是节奏关系呢,比如疏密关系,明度对比关系,前后空间关系等。
二、马克笔上色部分
1、配色与入手
马克笔上色之前,一定要想好画面的整个色调氛围,这张照片主要是黄绿色调,哪个颜色为主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呢,因为这张照片中它俩所占的比例差不多,如果以黄色为主那建筑往上的'绿色部分可以少画一点,如果以绿色为主的话就反过来多画点咯一般黄绿色调配起来会比较协调,可根据个人色感少量增加紫色和蓝色,这样会使整个画面活跃一点。上色入手的话没有绝对,从主体物开始也可以,从面积最大的开始也可以,看心情吧!
2、铺整体色调
这个步骤是上色部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呢,包括配色,色彩的衔接与变化,马克笔笔触的运用等铺色调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色彩原理,比如在表现空间上,前景相对于后景来说要用暖色(一个色系里的冷暖),前景色彩可以稍微丰富点、纯度高一点,处理细腻一点同时,还要注意给物体铺色调的时候,要注意区分明暗面,受光面暖,背光面冷一点(正常天光情况下)。
这个环节,还有注意一点的是,因为马克笔的特性,运用笔触的时候尽量边画边转动,这样画面会灵动一点,不同颜色衔接的时候速度稍微快一点,间隔短一点,这样两个颜色融合的会好一点。
在这个环节小伙伴们不好的习惯有不少呢,比如,用笔不够大胆,生怕涂的超过物体边缘,然后又使劲描边线又如总想追求笔触的好看,反而更加拘谨。其实上色最主要的还是色彩关系要正确,其余的都是次要的呢。
3、深化及调整关系
这个步骤最关键的就是加重色,突出对比度哦,让物体本身更加具有体积感和细节。但是加重色也是有讲究的呢,很多同学一想到加重色就使劲加重灰色,只要看哪个重就加哪个。这只是素描关系上的正确而已,但是就没有任何色彩关系了。
一般情况下,物体暗部偏冷(相对受光面来说),同时色相上也是偏和物体本身颜色互补或对比的颜色(色相环180度和120度的颜色),这是因为人眼受光线的影响产生的反应,所以暗部不一定就是灰色,还是灰色哦,比如黄色的树的暗部可以稍微加点紫色或蓝色,绿色的树暗部也可以加点紫色呢,这样物体本身的明暗面对比度就拉大了,就会强化物体本身的体积感。
接下来就是处理高光的阶段了,一般是运用修改液、油漆笔或高光笔把主要的高光点和结构线强化一下,这样就会使整个画面结构关系更加明确。
拓展:彩铅手绘技法
彩铅是手绘表现中最常用的表现工具。彩铅最大的优点是在画面中细节的处理,如灯光的过渡、材质的纹理表现等,另外因其颗粒感强,对于光滑质感的表现稍弱,如玻璃、石材、亮面漆等。
笔触与力度
手绘笔触的方向尽量保持统一,笔触方向稍微向外倾斜,保持形式美感。用色准确,下笔果断,加强力度,拉开明暗对比,较重会使图画比较粗重与色彩饱满,用力较轻可以使色调与纹理混合搭配比较细腻,但画面容易发灰,偏浅。
色彩丰富
第一、注意色彩之间的过渡,选用一种色调之后,手绘效果图中的每一个物体都要重复用它,并且足以影响画面中的手绘色彩关系。
第二、使用对比色来活跃手绘效果图画面,比如在绿树上稍加一些橙色或给黄色沙发加一些紫色的抱枕,在天空中加入一些橙色,学会冷暖关系相互衬托的手绘表现方法来装饰手绘效果图。用黑色铅笔适当的加强轮廓线,突出手绘效果形体,增加细节。适当用沉稳的颜色来过渡冷暖色。
第三、我们除了直接为原作直接着色以外,你还可以将画面复制到硫酸纸,并在反面着色,最终的图画不仅保留了清晰的墨线图而且画面的色彩相当的柔和。彩铅还可运用于有纹理的纸张。
手绘效果图技巧及步骤
一、在设计构思成熟后,用铅笔起搞,把每一部分结构都表现到位。
二、 在用黑勾线笔描绘前,要清楚准备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表现,然后从这一部分着手刻画,同时把物体的受光、暗部、质感表现出来。
注意:大的结构线可以借助于工具,小的结构线尽量直接勾画,特别是沙发,地毯等丝织物,这样可以避免画面的呆板。
三、视觉重心刻画完后,开始拉伸空间,虚化远景及其它位置,完成后,把配景及小饰品点缀到位,进一步调整画面的线和面,打破画面生硬感觉。
注意:平时要注意饰品素材的收集,根据不同风格的空间放入不同造型的饰品。
以上是黑白稿的绘图过程,这个过程应注意五点:
1、物体的透视和比例关系要准确。
2、点的巧妙运用,能增加物体的质感和画面的动感。
如:丝织物、 玻 璃、石材等,都可以靠点来加强质感。(以面的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
3、在运线的过程中要注意力度,一般在起笔和收笔时的力度要大,在中间运行过程中,力度要轻一点,这样的线有力度有飘逸感。
4、注意物体明暗面的刻画,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如果着色的话立体感和光影变化可以刻的弱一点,反之立体感要强一点。
5、在黑白稿中,物体的质感同样非常重要,所以要把物体的肌理、纹路表现出来。
四、先考虑画面整体色调,再考虑局部色彩对比,甚至整体笔触的运用和细部笔触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再动手,详细刻画,注意物体的质感表现,光影表现。还有笔触的变化,不要平涂,由浅到深刻画,注意虚实变化,尽量不让色彩渗出物体轮廓线。
五、整体铺开润色,运用灵活的笔触,这里要提到的一点是彩铅,彩铅能这整个画面的协调都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包括远景的刻画,特殊的刻画。
手绘表现技法有哪些
手绘是应用于各个行业手工绘制图案的技术手法,设计类手绘主要是前期构思设计方案的研究型手绘和设计成果部分的表现型手绘,前期部分被称为草图,成果部分被称为表现图或者效果图。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手绘表现技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马克笔画(包括仿马克笔画)技法
近年来,马克笔以其色彩丰富、着色简便、风格豪放和成图迅速,受到设计师普遍喜爱。 马克笔笔头分扁头和圆头两种,扁头正面与侧面上色宽窄不一,运笔时可发挥其形状特征,构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马克笔上色后不易修改.故一般应先浅后深,浅色系列透明度较高,宜与黑色的钢笔画或其他线描图配合上色,作为快速表现也勿须用色将画面铺满。有重点的进行局部上色,画面会显得更轻快、生动。马克笔的运笔排除万难线与勾践笔画一样也分徙手与工具两类,应根据不同场景与物体形态、质地以及表现风格选用。
水性马克笔修改时可用毛笔蘸清水洗淡,油性马克笔则可用笔或棉球头蘸甲苯洗去或洗淡。马克笔笔法、趣味令人喜爱,但其价格昂贵。作为一种练习,作为一种效果的追求,可利用油画笔和水粉笔蘸上水彩颜料,画在稍有吸水的白卡纸上,也能获得马克笔的某些趣味。这儿须强调利用靠尺运笔,并注意保持运笔方向的一致性。油画笔笔毛方整,但蓄水量小,水粉笔蓄水量稍大但笔毛较软,可将笔尖压平用锋利剪刀果断剪去尖稍的细毛,其效果较佳。
马克笔有两种表现形式:
(1)在针管黑线稿的基础上,直接用马克笔上色。由于马克笔绘出的色彩不便于修改,着色过程中需要注意着色的规律,一般是先着浅色,后着深色
(2)与其他工具相结合。比如马克笔与彩色铅笔结合,与水彩、水粉结合都是行期之有效的表现手段。
2、水彩渲染技法
水彩渲染是徒手设计表现图中较为普遍的教学训练手段。水彩表现要求底稿图形准确、清晰,忌用橡皮擦伤纸面,而且十分讲究纸和笔上含水量的多少,即画面色彩的浓淡、空间的虚实、笔触的趣味都有赖于对水分的把握。
水彩画上色程序一般是由浅到深、由远及近,亮部与高光要预先留出。 大面积的空间界面涂色时颜色调配宜多不宜少,色相总趋势要基本准确,反差过大的颜色多次重复容易变脏。
(1)退晕法:先将图板倾斜,首笔平涂后趁湿在下方用水或加色使之逐渐变浅或变深,形成渐弱和渐强的效果。
(2)叠加法:图板平置,将需染色的部位按明暗光景分界,用同一浓淡的色平涂,留浅画深,干透再画,逐层叠加,可取得同一色彩不同层面变化的效果。
(3)平涂法:图板略有斜度,大面积水平运笔,小面积可垂直运笔,趁湿衔接笔触,可取得均匀整洁的效果。
水彩画技巧中的沉淀,水渍等效果对质感的表现也是可取的。目前室内表现图中钢笔淡彩的效果图较为普遍,它是将水彩技法与钢笔技法相结合,发挥各自优点,颇简捷、明快、生动的艺术效果。
3、彩色铅笔技法
彩色铅笔是表现图常用的工具之一,它有使用简单方便、色彩稳定、容易控制等优点,常常用来画设计草图的彩色示意图和一些初步的设计方案图。彩色铅笔的不足之处是色彩不够紧密,不易画得比较浓重并且不易大面积涂色,当然,运用得当,会有别样的韵味。
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遇到如何选择的问题,一般说以含蜡较少,质地细腻的彩色铅笔为上品,含蜡多的彩色铅笔不易画出鲜丽的色彩,容易“打滑”,而且不能画出丰富的层次,除非为了追求特殊效果可经例外考虑。另外,水溶性的彩色铅笔,也是一种很容易控制的色彩表现工具,可以结合水的渲染画出一些特殊效果。采用纸张不易选择光滑的纸张,一般选择铅画纸、水彩纸等不光滑并且有一些表面纹理的纸张作画比较好。不同的纸张变化可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实际的操作中积累经验,这样就可以做到随心所欲,得心应手了。
4、水粉画技法
水粉画以其色彩明快、艳丽、饱和、浑厚、作图便捷和表现充分等优点是效果图表现技法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
水粉表现技法大致分干、湿(或厚、薄)两种画法,实用中两种技法也经常综合使用。
(1)湿画法:湿的概念一是指图纸上的有水分,二是指所用笔调混颜料时含水较多,适宜于大面积铺刷底色和快速表现,对空间界面的明暗过渡和曲面形体微妙转折的表现极为有效。湿画法在绘图时采用类似水彩画的某些技法。如:亮部分的留白以及颜色之间的衔接、浸润等。
(2)干画法:并非不用水,只是水分较少、颜色较厚而已。其画面色泽饱和、明快,笔触强烈、肯定,形象描绘具体、深入,更富于绘画特征。如:处理不当,笔触过于凌乱,也会破坏画面的空间和整体感。无论薄画、厚画,水粉颜色和深浅都存在着干湿变化较大的现象,对此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经验,一般情况下,深和鲜的颜色干透后会感觉浅和灰一些。在进行局部的修改画面调整时,可用清水将局部四周润湿,再作比较调整。水粉表现图与水彩表现一样都须将图裱在图裱在图板上,铅笔轮廓线可稍深一些。用大号底纹笔刷出画面的基本色调,这种基调可平涂也可上下退晕,体现光色的变化。
5、色粉笔画技法
色粉笔画使用方便、色彩淡雅、对比柔和、情调温馨,对于产品造型的结构转折、过渡、渐变,卧室、客厅、书房等的表现以及室内墙面明暗的退晕和局部灯光的处理均能发挥其优势。色粉笔质地细腻,色彩也较为丰富,不足之处是缺少深色,故可配合木炭铅笔或马克笔作画,尤其是以深灰色色纸为基调,更能显现出粉彩的魅力。
6、喷笔画技法
喷绘技法以其画面刻画细腻、明暗过渡柔和、色彩变化莫测微妙、表现效果逼真而博得设计师以及业主的青睐,不少专业和业余爱好者竞相购置价格昂贵的喷绘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也都能较熟练地运用喷绘工具和技法了。使用的颜色主要是水彩和水粉两种色。
喷绘技法的.优点:长于表现大面积色彩的均匀变化表现曲面、球体明暗的自然过渡表现光滑的地面及其倒景对玻璃、金属、皮革的质感表现也得心应手对灯和光的感觉表现尤为叫绝,在模仿真实空间和朦胧景色方面是其他画种难以比拟的。
喷绘画面的程序有些类似水墨渲染的步骤:
(1)先浅后深、先喷大面、后绘细节
(2)色彩处理力求单纯,在统一中找变化,不宜在变化莫测中求统一
(3)多注重画面大色块的对比与调和,少注意单体的冷暖变化
(4)强调中央主体内容的明暗对比,削弱周围空间界面配景的黑白反差。画面经过数次喷色和调整,基本的空间及形象确立后就需对各种物体的细部和室内陈设、绿化等进行刻画。
由于植物构成较为零碎,形态变化莫测也难掌握,虽是配景但居画面前端,因最后这几笔处理欠妥而坏了整幅画的事也常有。
7、材质表现
(1)强反光材料
金属材料中的不锈钢,镀铝金属于强反光材料,易受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下存现不同的明暗变化。变化特点主要是明暗过渡强烈。高光可留白不画,同时加重暗部处理。加强环境色的影响。笔触整齐平整,易用直尺和曲线尺来画,高光处加点彩,表现会更生动。
(2)半反光材质
如在室内效果图中经常见的是大理石和木质地板或桌面,它给人的感觉较为温和,表现时反光没有金属的强烈,黑白对比比较柔和高光强烈但反光较金属弱。大理石、花岗岩在室内装饰中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地板、墙面和柱子,是我们常要表现的内容。这两者本身的纹理的表现主要在于先铺大的色调,然后再用乱笔法表现材质的自然纹理,在表现纹理时最好不要等底色干透,这样,纹理和底色可以自然而然交融,显得自然贴切。
倒影的添加可以使没有纹理的材质,比如光洁度较好的地砖或者各种台面更有光洁的质感。画这种材质只铺底色,根据空间的远近产生色彩变化,然后在表现出不同的物体在地板上的倒影。
画倒影时注意物体在空间位置的远近不同及期所产生倒影的深浅变化,用笔要挺直并垂直,倒影的深浅与主次应根据需要来表现。最后勾出拼接的缝,先用深色,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局部提高光度。
(3)反光且透明的材料
这类材料具有反射和折射光,光影变化丰富,透光。室内表现图中常见的材质表现内容就是各种玻璃,表现时要借助于一个大的底色。再画出大块的明暗,加强环境对它的影响,最重要的是用灰调处理玻璃后面的大致映象,突出透明的感觉。
(4)不反光不透明的材料
分为软质和硬质材料。软质材料主要是织物、地毯、窗帘、床单都是我们常表现的内容,硬质的有石材、木材等。其共同特点是吸光均匀不反光,且表面都有材料特有的纹理。在表达软质材料时要着色均匀湿润,线条流畅,明暗对比柔和,避免用坚硬的线条,不能过分强调高光。描绘硬质材料时要场面分明,结构清晰,线条挺拨明确。我们要多多练习手中的工具去表现身边的不同环境和不同的材质,加强我们对材质的感知能力和对工具的控制能力。
2. 开始确定画幅大小,把纸裱在画板上,开始根据草稿进行绘制。
3.把绘制的底稿进行着色,着色的时候边绘制边进行调整。
4.对画面的边线进行复勾,提亮或者压按重要部分,使画面更加美观符合设计意境。
5.整理画面,装裱完成。
手绘原则及常用技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到来为设计领域带来了变革。电脑设计技术日趋成熟,提高了设计效率。电脑设计软件的普及也让初学者越来越容易学习和使用,设计领域出现了传统的手绘设计逐渐被电脑设计所替代的趋势。然而,正如我们的军事家总结的一样,再先进的武器都无法取代“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电脑设计也取代不了设计师们的设计思想。手绘仍然是设计师用来传达自己的设计思想最直接、最自由的方式。但凡经过专业训练,并有志于设计事业的人,应常采用手绘方法绘制设计作品,这是电脑无法取代的。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手绘原则及常用技法,欢迎阅读。
一、手绘效果图原则
(一)保持手绘的准确性
准确性始终都是手绘的第一要素。手绘表现的效果必须符合建筑装饰设计的造型要求如建筑空间。如空间的各种比例、尺度、结构、构造,材料质感、灯光色彩、绿化及人物点缀等方面都必须符合设计师所设计的效果和气氛等;又如明确表示室内外建筑材料的质感、色彩、植物特点、家具风格、灯具位置造型、饰物出处等。准确性是表现图的生命线,绝不能脱离实际的尺寸而随心所欲的改变形体和空间的限定;或者完全背离客观的设计内容而主观片面地追求画面的某种“艺术趣味”。
(二)保持手绘的艺术性
艺术性和准确性并不矛盾。手绘效果图往往是设计师的思想结晶,是设计师和客户沟通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客户对设计的第一印象。绘画方面的素描、色彩训练,构图知识,质感、光感调子的表现,空间气氛的营造,点、线、面构成规律的运用,视觉图形的感受等方法与技巧必然增强表现图的艺术感染力。在真实的前提下合理地适度夸张、概括与取舍也是必要的。罗列所有的细节只能给人以繁杂,不分主次的面面俱到只能给人以平淡。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最佳的光线配置、最佳的环境气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也是设计自身的进一步深化。手绘效果图需要在准确性的基础之上,植入更多艺术效果,两者相得益彰。
二、手绘效果图常用技法
手绘的表现技法有很多,不同手法、技巧与风格的表现图,充分展示作者的个性,每个画者都以自己的.灵性、感受去认读所有的设计图纸,然后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阐释、表现设计的效果,这就使一般性、程式化并有所制约的设计施工图赋予了感人的艺术魅力。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用技法
(一)铅笔画技法
铅笔在绘画中是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工具。在设计中,我们要学会根据对象的形状、质地等特征有规律地组织、排列线条,学会利用其它辅助工具画出理想的效果。铅笔线条分徒手线和工具线两类。徒手线生动,用力微妙,可表现复杂、柔软的物体,工具线规则、单纯,宜于表现大块面和平整、光滑的物体。
在使用铅笔技法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铅笔,一般选用4B左右的铅笔来作图,尽量少用橡皮擦;在作图过程中,明暗对比是从浅到深逐步加深,但步骤也不宜过多,两、三遍即可,有的地方能一次到位最好;图纸上已画过的软铅笔的铅粉容易被摩擦,故须保护,须学会利用小手指撑住画面来画线,或者利用纸片遮挡已画过的画面。表现图的用笔不要过多的反复修改,必须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并对各个物体的用笔方向、明暗深浅事先有一个基本计划。
(二)马克笔技法
马克笔以其色彩丰富、着色简便、风格豪放和迅速成图,受到设计师普遍喜爱。马克笔笔头分扁头和圆头两种,扁头正面与侧面上色宽窄不一,运笔时可发挥其形状特征,构成自己特有的风格。马克笔的运笔排线与铅笔画一样,也分徒手与工具两类,应根据不同场景与物体形态、质地、表现风格来选用。
在使用马克笔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马克笔上色后不易修改,一般应先浅后深,上色时不用将色铺满画面,有重点的进行局部刻画,画面会显得更为轻快、生动。马克笔的同色叠加会显得更深,多次叠加则无明显效果,且容易弄脏颜色。水性马克笔修改时可用毛笔蘸水洗淡,油性马克笔则可用笔或棉球头蘸甲苯洗去或洗淡。虽然马克笔笔法和趣味令人喜爱,但其价格昂贵,可利用油画笔和水粉笔蘸上水彩颜料,利用靠尺运笔,也能获得马克笔的某些趣味。
(三)水彩画技法
水彩渲染是建筑画中常用的一种技法,水彩表现要求底稿图形准确、清晰,忌擦伤纸面,而且十分讲究纸和笔上含水量的多少,即画面色彩的浓淡、空间的虚实、笔触的趣味都有赖于对水份的把握。上色程序一般是由浅到深,由远及近,亮部与高光要预先留出。大面积的地方涂色时颜料调配宜多不宜少,色相总趋势要基本准确,反差过大的颜色多次重复容易变脏。
(四)水粉画技法
水粉画成为各类效果图表现技法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表现技法大致分干、湿(或厚、薄)两种画法,或者干湿。水粉颜色具有较好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不过对于玫瑰红或紫罗兰为底色的部分不易覆盖,所以,宁可将其清洗干净,重新上色,否则其红紫味的底色总是要泛上来的。水粉颜色的深浅存在着干湿变化较大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深和鲜的颜色干透后会感觉浅和灰一些。在进行局部修改和画面调整时,可用清水将局部四周润湿,再作比较调整。在室内表现图实践中往往是干湿、厚薄综合运用。
三、总结
无论电子产品如何先进,也不管在哪个时代。技术永远替代不了人类的思想。电脑作图也替代不了手绘,在我们室内设计领域中,有一手好“手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必然也会越来越珍贵。希望本文对室内设计的初学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