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砖 > 正文

贴瓷砖前为什么要泡水

淡然的万宝路
眼睛大的蜡烛
2023-03-05 22:46:25

贴瓷砖前为什么要泡水?不泡水直接贴有什么危害?

最佳答案
贪玩的小甜瓜
淡淡的皮带
2025-10-01 09:37:22

恐怕所有经历过装修的朋友都遇到了一件人们无法理解的事情:在粘贴瓷砖之前,工人师傅会拿出一个大水桶,将所有瓷砖浸泡在里面。等上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然后把它拿出来铺。我一直以为这是为了把瓷砖弄干净。直到我咨询了工人师傅。那么,在水中浸泡瓷砖的目的是什么?

解决上面的这个问题。先从瓷砖的吸水利率来说起。什么决定了瓷砖的吸水率?瓷砖的吸水率由瓷砖的吸水率决定。吸水率是瓷砖的重要参数之一。吸水率高,吸水速度快;如果吸水率低,则吸水速度慢。为了控制瓷砖的吸水率,瓷砖通常在铺设前用水浸泡,以便瓷砖在铺设时具有相同的吸水率——吸水率高的瓷砖浸泡一段时间,吸水率低的瓷砖浸泡一段时间。这样,高吸水性瓷砖的含水量高,铺设时吸水率会降低。

那么不泡水有什么危害呢?如果瓷砖吸水过多,容易排空。为什么高吸水性瓷砖不能直接铺设?这是因为如果瓷砖的吸水率太高,它会在湿水泥砂浆上铺设后迅速吸收水泥砂浆中的水分。泥里没有水。结果,它被分解成颗粒,当然不能固化。如果不能固化,就会导致瓷砖局部空鼓。这仍然很轻。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瓷砖脱落。通常是水泥和瓷砖一起脱落。同时,如果瓷砖吸水太少,容易排空。让我们把瓷砖在水中浸泡三天三夜,让它吸收足够的水。对不起,这也会导致空心或脱落。通常是瓷砖本身脱落,水泥留在墙上。这是因为瓷砖可以固定在墙上,因为瓷砖在铺设时会吸收水泥砂浆中的水分。这样,干燥后的水泥砂浆可以很好地与瓷砖粘合。如果瓷砖本身吸水率很低,可以考虑不浸水,施工时可以在水泥砂浆中加入瓷砖胶,以增强瓷砖的粘结稳定性。

最新回答
潇洒的红牛
美好的裙子
2025-10-01 09:37:22

当我们看到别人装修的时候,总会发现装修师傅,喜欢把瓷砖进行泡水。实际上这是由于瓷砖的吸水率,不同的瓷砖吸水率也有所不同。如果没有泡水这一步骤的话,就容易导致瓷砖出现空鼓,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脱落。一般在铺贴瓷砖之前,装修师傅会提前把瓷砖泡好,防止在装修的时候出现问题。

1、瓷砖的吸水率

不管是什么材质的瓷砖,都会有一定的空隙,而这些空隙影响的就是瓷砖的吸水率。当我们把瓷砖泡在水里之后,瓷砖就会出现很大的水泡,这就代表瓷砖的吸水率强,需要多浸泡一会。而对于吸水率小的瓷砖,浸泡的时间不用太长,甚至是不用浸泡。浸泡之后的瓷砖,不会吸收泥沙浆里的水分,这样就不容易出现空鼓和脱落的危险。特别是在墙壁上贴的瓷砖,出现问题之后影响会很大。所以在贴瓷砖之前,是一定要泡水的。

2、如何对瓷砖进行泡水

对瓷砖进行泡水,也算是一门学问,并不是简单的泡水。我们在泡水的时候,只能用多少泡多少,泡水过后的瓷砖是无法进行退还的。而且瓷砖泡水也要小心,不能把上面的瓷给碰掉。带瓷的一面应该朝上,而另一面则应该朝下,避免在泡水的过程中,对瓷砖的表面造成影响。在购买瓷砖的时候,最好先问过商家,毕竟有些瓷砖是不需要进行泡水的。瓷砖从水里拿出来之后,要把瓷砖背靠墙放,以供使用。

3、让瓷砖充分吸水

其实不仅仅是瓷砖,就连砖头在使用之前,也许要进行吸水。只不过瓷砖的吸水率比较大,必须用水浸泡,而不是简单的用水去冲。现在很多人在墙壁上贴瓷砖的时候,也会先用水对墙壁进行冲洗。瓷砖在吸水的时候,必须全面的浸泡,这样才能保证瓷砖“喝饱水”。

碧蓝的野狼
瘦瘦的麦片
2025-10-01 09:37:22

瓷砖在粘贴之前泡在水里边,让瓷砖吸收消化水分,此外有利于清洗瓷砖背面的脱模剂,因为瓷砖在生产的情形下,背面全是有脱模剂,因为脱膜剂比较光滑,在建筑施工粘贴之前,务必放进水里边泡浸清洗,并且瓷砖背面的灰尘脱模剂清洗干净整洁,脱模剂不洗掉或者清洗的不干净,伤害瓷砖和高强灌浆料粘融合质量,瓷砖在粘贴之前,务必把瓷砖放进塑料桶里边,满水油进行泡浸清洗。

一样都是瓷砖,原材料里面有很大的区别,大伙儿房屋装修瓷砖有二种,一种是墙砖,也叫瓷砖,另一种就是地砖,虽然都是瓷砖,原材料、型号规格、厚薄、密度、纹理不一样,但是瓷砖在根据泡水处理和时间长短,以及后面清洗也是有很大的区别,在建筑施工粘贴之前,针对差别原材料的瓷砖,进行差别水准小泡处理,建筑施工粘贴流程顺序不一样,对粘贴时间和材料的运用,选择粘贴瓷砖部位也不一样。

贴瓷砖之前把瓷砖泡水,绝大多数都是针对传统的抹灰砂浆湿挂的方法。针对贴瓷砖之前泡水的原因,自己感觉主要是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粘贴原塑料的特性,二是瓷砖背部的特性,三是瓷砖背部表面的处理。下面时尚家具杂坛就从这三个方面给大家分析瓷砖粘贴前泡水的详尽原因。作用基本概念:大伙儿运用传统的抹灰砂浆来粘贴瓷砖,是依靠抹灰砂浆凝固之后造成的固体与瓷砖的背部孔隙度正中间创建一个相仿钮扣的结构。那般进行把瓷砖和粘合原料扣锁在一起,从而进行瓷砖的粘贴。

泡水原因一:由于瓷砖的背部有很多的空隙,这一间隙的发生就是方便快捷大伙儿粘贴瓷砖的。在通常的情况下,瓷砖背部的孔器隙内都是干燥的,所以说,大伙儿运用抹灰砂浆来粘贴这类瓷砖,要尽量的保持孔隙度内部构造是属于湿冷的状况。那般有利于抹灰砂浆的凝结。大伙儿触碰到的瓷砖一般是根据高温烧造而成的,内部构造在所难免会产生一些细小的空隙和出气口,这导致它本身具有了一定的吸水能力。当调和好的抹灰砂浆遇到有吸水能力的瓷砖时,便会造成那般的情况:瓷砖吸收消化了未干燥的抹灰砂浆的水分,导致抹灰砂浆的水成份降低,抹灰砂浆的水减少了,会导致粘粘不牢固、易开裂、易起包等各种问题。

苗条的导师
帅气的画板
2025-10-01 09:37:22

很多人装修的时候就会发现,瓦工师傅在贴家中瓷砖之前,会先将瓷砖放到桶中,然后加满水对瓷砖进行浸泡。这也就是经常会有人问的,瓷砖在粘贴之前一定要泡水吗?其实瓷砖在粘贴以前是必须要泡水的,因为瓷砖的内部会有很多小的缝隙,这些缝隙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如果瓷砖在不泡水的情况下直接铺贴,那么就会将水泥中的水分吸掉导致粘贴不稳固,甚至瓷砖脱落的问题。所以,不泡水的瓷砖是不能贴的哦。

一、瓷砖在粘贴之前必须泡水的原因

我们通常会选用传统的水泥砂浆来对瓷砖进行粘贴,原理是水泥砂浆凝固之后,其固体与瓷砖的背部孔隙之间会形成一个类似于纽扣的结构,两者锁扣在一起后会实现瓷砖的粘贴。瓷砖的背部的空隙是为了方便我们来粘贴瓷砖的,平常情况下这些孔隙都是干燥的,当我们在使用水泥砂浆进行粘贴时,要尽量保持空隙的湿润,有利于水泥砂浆的凝结。如果瓷砖的孔隙是干燥的,那么会大量的吸收水泥的中水分,水泥的水分被吸收就没有办法正常凝固,一旦不能形成其应有的强度达到其锁扣的作用,最后就会导致瓷砖的脱落。

二、粘贴瓷砖时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房屋瓷砖粘贴时,一定要注意瓷砖的吸水率,它是最关键的一步,通常墙壁需要吸水率高的瓷砖,而地砖的吸水率比较低,两者不能通用。另外铺贴瓷砖要很考验工人的技艺,找一个技艺又好又有责任感的老师傅十分关键,千万不能因为图省钱而导致房屋装修不当。最后墙面砖用前必须要泡水,而且泡水的时间需要足够的长,没有充分吸收水分的瓷砖贴好后用不了多久就会掉落。

房屋装修中还有很多学问,不仅仅是瓷砖这一项。小编这里建议大家一定要询问专业人士,不能因为图省钱草草了事。毕竟房子是一辈子的事,如果装修不好,有时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魔幻的战斗机
清爽的盼望
2025-10-01 09:37:22

一般瓷砖贴之前是一定要泡水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不需要泡水。有些瓷砖吸水率非常低,也就没有泡水的必要了。吸水率<0.5%的瓷质砖,抛光砖和玻化砖都属于瓷质砖,还有仿古砖的胚体也属于瓷质砖,这类瓷砖就无须泡水。

扩展资料:

瓷砖泡水,是为了防止瓷砖本身吸收水泥沙浆的水分,以免造成空鼓,脱落,甚至是裂纹等。

因为瓷砖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孔隙,铺前泡水,是为了让其孔隙充分吸水,而瓷质砖由于致密度较大,孔隙度小得多,也就使得吸水率降低。

激情的樱桃
花痴的冰淇淋
2025-10-01 09:37:22

铺贴前,瓷砖往往需要在净水内浸泡20-30分钟,滤去水分后才可进行铺贴,否则铺贴好后水分蒸发瓷砖轻易起翘。

瓷砖内部有很多细微的空隙,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如果不泡水或泡水不充分就直接铺贴的话,瓷砖会将水泥中的水分吸走,让瓷砖与水泥连接部分出现空隙,粘接不牢,从而造成空鼓,瓷砖脱落等问题,所以,瓷砖在铺贴前一定要先泡水。

泡瓷砖时直接将瓷砖放进水里浸泡就行。

在泡水时,一定要将瓷砖全部浸入水中。不过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施工队,会将瓷砖叠起来用水管向上面淋水,这样只能将瓷砖浸湿,并不能让瓷砖充分“喝饱”,因此,在铺贴后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扩展资料:

铺贴注意事项

1、 铺贴前,请检查包装所示的产品型号、等级、尺码及色号是否统一,如发现产品质量有异议时,请速与厂方或经销商联系,一经铺贴就讲不清楚了;

2、 铺贴前,应先处理好待贴物体或地面平整,干铺法基础层达到一定硬度才能铺贴瓷砖,铺贴时接缝多在2-3MM之间调整;

3、在使用前应检查外包装标明的色号、尺寸是否是自己订购的型号,统一色号的砖是否有色差、断线等缺陷。只有使用统一色号,才可以使颜色均一。

4、 建议采用325号水泥,干铺法参与比例

基础层:(水泥:细沙=1:3),粘贴层:(水泥:细沙=1:2);

5、 图案拼花特征明显的,请认准其拼花特征,保持统一方向铺贴,图案特征不明显的或无图案请结合施工效果要求铺贴;

6、 铺贴完工后,应及时将残留在砖面的水泥污渍抹去。已铺贴完毕的地面需养护4-5天,防止受外力影响造成地面局部不平。

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瓷砖

壮观的树叶
安详的蜗牛
2025-10-01 09:37:22

 回答:

需要泡水。瓷砖泡水是为了防止吸收水泥沙浆的水分,以免造成空鼓,脱落,甚至是裂纹,特别是对于墙面铺贴,在墙面铺贴前,需要对墙面进行洒水工作,也是这个道理。让其中的孔隙充分吸收水分,太干燥的话使用寿命会大大的减少,吸收充足的水分后,抹上水泥砂浆,才不至于吸干他的水分,这样铺贴效果更平整。瓷砖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孔隙,铺前泡水,是为了让其孔隙充分吸水。如果吸水率<0.5%的瓷砖在铺贴时就无须泡水。

拓展资料:

地砖是一种地面装饰材料,也叫地板砖。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耐压耐磨,能防潮。有的经上釉处理,具有装饰作用。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地砖花色品种非常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按材质可分为釉面砖、通体砖(防滑砖)、抛光砖、玻化砖等。地砖作为一种大面积铺设的地面材料,利用自身的颜色、质地营造出风格迥异的居室环境。

参考资料:

    地砖百度百科

无心的芹菜
老实的发带
2025-10-01 09:37:22

首先要说明的是,所有贴之前需要在水里泡一会儿的瓷砖都是半瓷砖,所有的瓷砖都不需要泡在水里。把所有的瓷砖都泡在水里也没用,因为它自己吸收不了水。半砖出厂或者存放的时候会沾有附着物,可以是灰尘,厂灰等等。这些附着物本身就是脏东西,贴瓷砖的时候,这些附着物可能会造成粘结障碍。瓷砖贴素浆,也就是纯水泥。水泥可以牢固的附着在瓷砖上,但是灰尘什么的会影响两者的结合。粘贴前用清水浸泡,可以有效清理这些附着物,尤其是钓鱼时,可以用水将灰尘冲下来,保持瓷砖表面的清洁。

干净的瓷砖在粘贴的时候可以和水泥更好的结合。泡水可以清洗瓷砖上的附着物,但是贴瓷砖前泡水的目的不仅仅是清洗这些附着物,而不是浸泡。任何需要水泥凝固和粘贴的人都需要延迟凝固。也就是说,水泥凝结收缩是需要时间的,并不是越早凝结越好。比如我们在砌砖的时候,会选择把砖弄湿。当我们粉刷内外墙时,我们还需要将墙壁弄湿。我们浇筑混凝土后,需要浇水养护。这些都离不开水。这样做的目的是延缓水泥的收缩,也就是让水泥有一个逐渐凝结的时间,而不是马上凝结。

当我们粉刷墙壁时,如果墙壁过于干燥,涂料上的水泥会在短时间内收缩,出现无数的裂缝。其实瓷砖泡水也是一样。和砌墙泡砖,刷墙泡墙是一样的。首要目的是减缓水泥的收缩时间,而不是快速凝固。如果不泡水,瓷砖一开始就不能和素浆有效结合,然后干了的瓷砖会很快吸收素浆中的水分,这样素浆就把瓷砖干了,还没贴牢,然后水泥就失去作用了。这样水泥和瓷砖粘结不好,就是粘贴不牢。看起来像是糊的,但是中间和两边有缝隙。

等过了两年,下雨或下雪的时候,雨雪就会灌进瓷砖里,冬天结冰,夏天融化,让粘贴不牢的瓷砖完全失去抓力,然后掉下来。所以贴之前把瓷砖泡在水里是必须的工序,不能省略。水不仅可以赶走瓷砖中的空气,使其充满水分,还可以减缓水泥的收缩,使其更加牢固。

高挑的白昼
欣喜的玉米
2025-10-01 09:37:22

给瓷砖泡水,就是为了让瓷砖接触水泥砂浆之前先吸饱水。瓷砖泡水,是为了让瓷砖充分吸水,防止瓷砖吸收水泥砂浆中的水分,铺贴后造成空鼓、脱落等现象。尤其是贴墙面瓷砖时,更需要注意,瓷砖是需要用水泥砂浆固定在墙地面上的。而瓷砖本身,又是会吸水的。甚至瓷砖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参数“吸水率”,就是用来形容瓷砖吸水多少的。当潮湿的水泥砂浆与瓷砖接触的时候,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就会渗入瓷砖,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如果渗水太少,水泥砂浆就无法与瓷砖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后期瓷砖会与干燥的水泥分离,导致瓷砖脱落,而水泥砂浆依然粘在墙上。如果渗水太多,则会导致水泥砂浆中的水分不足,进而引起水泥砂浆与墙面之间的粘合力下降,后期水泥砂浆与瓷砖一起掉落,多是这种原因导致的。

贴瓷砖之前并不是所有的瓷砖都要先泡水,如果选择的是水泥砂浆作为粘结剂,基本上都会通过这样的流程。墙面可以打湿,如果使用的是瓷砖胶结,耐水性能比较好,具有一定的防潮、抗渗的作用,也不会担心瓷砖会将里面的水分吸走,这种粘结剂就不要求瓷砖泡水,直接贴就可以了,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

瓷砖泡水的时间

瓷砖泡水需要30~40分钟左右,瓷砖泡水以后,它的粘性会更好,大的瓷砖不需要泡水,只需在施工完成后在瓷砖上面撒一些水即可,瓷砖泡水的时间不能太长,时间太长了会把瓷砖损坏,其实瓷砖泡水并无一个具体的时间,它的时间是根据瓷砖的一个吸水率而决定的,如果瓷砖的吸水率非常的低,那么在泡瓷砖的时候可以多泡一点,如果吸水率比较高,那么就少泡一点, 我们用肉眼去看,将瓷砖放在盆中,当浸泡到没有气泡冒出来为止,就说明瓷砖已经浸泡完成了。

泡水时,需要保证瓷砖的正面朝上,防止挤压造成瓷砖表面损伤。泡水后,不能直接拿出来铺贴。需要先晾干表面水渍,以免过多的水滴入水泥砂浆中,导致水泥砂浆的水含量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