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在现代家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了,它的应用应该注意什么?
1.注重明代家具的材质创新。
明式家具可以与现代室内设计完美结合,但需要在建筑材料上创新应用。由于明式家具材料多为珍贵木材,制造成本增加,会对普通人的消费造成一定压力。因此,明式家具需要创新材料,现代技术合成的新材料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降低成本。此外,不同材质设计的家具效果不同,表达的意义和情感也不同。比如临摹明式家具时,可以采用不锈钢等材料,使家具表面充满金属光泽,保留明式家具的美感,同时提高家具的牢固性,让明式家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大放异彩。在明式家具的现代工艺设计中,应适当融入新的元素,并结合西方设计理念,提高明式家具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作用和地位。
2.改变家具的风格。
在现代住宅建设中,要合理利用明式家具的优势。根据明式家具简约美观的独特风格,在创新室内造型风格时,要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既充满现代气息,又能增添民族文化特色。它不仅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而且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在现代设计中的明式家具创新中,可以利用明式家具的特点进行设计,简化局部设计,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比如有别于传统设计的明式圆背椅,可以加入坐垫,提高舒适度,保证其透气性,增加实用性。此外,椅腿的设计也可以稍加改变,通过厚顶薄底的设计,提升其美感和现代气息。
3.创新家具陈设方式。
明式家具的陈设不能一成不变。新时代背景下,布局要紧跟时代潮流。明清时期,家具陈设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不同的陈设方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传统家具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住宅的设计,从而被人们所抛弃。目前,人们在室内家具陈设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不过,一些老式家具还是可以适当摆放,增加时代感,提升文化氛围。比如在现代的房子里,在合适的位置放置一些香薰,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还能让房间有一种不一般的美感。
明清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例如吸取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室内的藻井、天棚、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
色彩以深色沉稳为主,因明清中式家具色彩一般比较深,这样整个居室色彩才能协调,再配以红色或黄色的靠垫、坐垫就可烘托居室的氛围,这样也可以更好的表现古典家具的内涵。
空间上讲究层次,多用隔窗、屏风来分割,用实木做出结实的框架,以固定支架,中间用棂子雕花,做成古朴的图案。
门窗对确定中式风格很重要,因明清中式门窗一般均是用棂子做成方格或其它中式的传统图案,用实木雕刻成各式题材造型,打磨光滑,富有立体感。
天花以木条相交成方格形,上覆木板,也可做简单的环形的灯池吊顶,用实木做框,层次清晰,漆成花梨木色。
家具陈设讲究对称,重视文化意蕴配饰擅用字画、古玩、卷轴、盆景,精致的工艺品加以点缀,更显主人的品位与尊贵,木雕画以壁挂为主,更具有文化韵味和独特风格,体现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独特魅力。
屏风:屏风的制作多样,有挡屏实木雕花拼图花板组合而成,还有黑色描金屏风,手工描绘花草人物吉祥图案等描绘,色彩强烈,配搭分明。现代酒店的餐厅间隔客厅等摆设间隔。更加有田园风光的宁静,雅致。
圈椅官帽椅:整个中式风格装饰起着重要作用,是明式家具的代表作。造型合理,线条简洁。直今为现代人所喜爱!抛开复杂繁琐的因素,是中式风格装饰的所在,往往这些椅起了重要的作用。官帽椅分为: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两椅一几的摆设在客厅书房等地方,淳朴沉稳由然而生。
灯光字画:现代的电灯在古代是没有的,现代家居有了它更加理想。合理的灯光照射,使那些古典元素充满生命,让人精神,照出一种温馨浪漫的心情来。字画的挂设,同样有书香世家的气氛,可以说:现在的毛笔字越来越少啦,相反只是电脑打出来的字越来越多罢了!
明式家具的特点,具有文人气质。文人直接参与家具设计。
书房是是吟诗作画、读书写字的场所。要求品位很高,工艺上更是精益求精,使书房内塑造一个古朴而高雅的情调。
陈设精致,注重简洁、明净。便于文友相互切磋、啜茗弈棋、看书弹琴,因而,书架、八仙桌,太师椅,棋桌,古琴等必具,还有体现“汉柏秦松骨气,商彝夏鼎精神”的“韵物”。
书房中间放一张大书桌或画案,讲究宽大,桌案上置笔筒、书架、砚台、笔洗、镇纸等文房四宝文具。桌子下面,椅子前常放置一脚踏,那种带有按摩滚轴的脚踏,可促进血液循环,激发主人的创造力。
周围点缀博古柜格以及罗汉床等,附以其它小型家具、字画、古玩等物,简洁典雅。箱子也是书房常见的家具,箱里装书、卷轴和书写用具。
靠墙放置一长案或几,上摆放文玩,案或几的上方墙上挂书法或绘画。
长椅或榻放在墙边以供休息,另一案用来弹琴悦友。书房中陈设素有文人家具的明式黄花梨家具,更能增添书房中的书卷气息。豫园玉华堂内的红木家具均由明代保存至今,是明式家具中难得的珍品,也是豫园千余件(套)明清家具中的最珍贵者。
古典红木家具,历经岁月的洗炼,古朴端庄。每一处榫卯的构建都是匠心独运,每一个婉转的角度都独具韵味;于细微处透出淳厚稳重的儒雅内涵,尽显东方美学的艺术风采。红木古典家具在居室中并非孤立存在,往往与其他陈设装饰相互融合,构成一幅古韵多姿的生活画卷。
1、红木家具陈设基本法则
客厅:对称式
客厅家具以空间中轴线为中心,对称摆放,中正大气。
卧室:随意式
卧室家具可随心陈设,格局以方便、亲切为宜。
书房:均衡式
家具的种类、数量及方位讲究清雅脱俗、高雅别致,意在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2、红木家具的装饰元素
布艺织品
红木家具乃硬木所制,与布艺丝织品搭配呈一硬一软之势,明暗、刚柔、冷暖调和之理。布艺包括沙发、窗帘、床品、抱枕、桌旗等。布艺图案往往是极具中国传统韵味的装饰元素,如荷花、回纹、祥云等,与红木家具所体现的古雅气息呼应成景,更具灵性与生机。
陶瓷古玩
红木家具古朴端庄,用陶瓷装饰可弥补红木家具色彩单一的不足。红木家具上未必一定要摆放名贵瓷器,可用仿古瓷器或现代名家陶瓷搭配,以增添高雅、清逸的生活质感。
名人字画
红木家具的设计与纹饰雕刻,借鉴中国书画艺术之美,赋予了传统家具更多的文化内涵与美学风韵。其线条如同中国书法艺术般,注重直与曲、方与圆、实与虚的对比,既有厚拙凝重、雄伟劲挺,又有清秀玲珑、婉约空灵。将红木家具与书法字画相互结融合,能彰显出古典家具造型、线条、装饰、与文化艺术浑然一体的质朴之美。
明式红木家具:适合摆放宋元写意字画,字以行草为佳。因为其艺术风格与明式家具有暗合之处,可使意境融洽、和谐,并以示清雅与世外仙骨之风。
清式红木家具:适合摆放人物画、馆阁体的楷书或仿四王山水等,以取整体美的效果为宗旨,方能给人以厚重雅致的
花木盆景
“一石则岱华千仞,一勺则江湖万里”,山石花木盆景,以其“咫尺千里,方寸千寻”的意境巧夺天工,“虽一拳之谷,却能蕴千峰之秀”。花木盆景多按中国山水画的布局,点缀花草树木,以增加天然韵趣,与传统家具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花木盆景与红木家具相配,给人一种高低错落、生气盎然的自然之感,更添一袭自然清逸、风雅高洁的妙韵。
木雕摆件
木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枝独秀,其与绘画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皆是大师临摹万物形神的杰作。红木摆件小巧精美,风格雅致,是古典红木家具的点睛装饰,彰显着中国的东方气韵。
古典家具是中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家具的价值不仅仅是服务于人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着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综合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观念意识、审美情趣以及科学技术和物质的发展水平。人类使用家具的历史非常久远,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完整的家具遗存属战国时代。今天人们能见到的古代家具,主要是明清两代的制品。
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家具的造型、装饰、工艺、材料等,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代特色,后世誉之为“明式家具”。清式家具以设计巧妙、装饰华丽、做工精细、富于变化为特点。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材质之优,工艺之精,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是这一时期正是确立了清式家具的风格。明清家具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家具所具有的极其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家具一般可分为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橱柜类和其它杂项类。
一、 明清家具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点
1. 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是指制作于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精、典雅简朴具有特定造型风格的家具。明式家具以结构上的合理化与造型上的艺术化,充分地展示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并善于将雅俗熔于一炉,雅而致用,俗不伤雅,达到美学、力学、功用三者的完美统一。
明式家具的整体结构以框架式样为主要的形式,呈现有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结构特征。无束腰家具以圆腿侧足为主,造型简练稳重。有束腰家具方腿直足,或三弯腿或鼓腿 ,形体敦厚而显得庄重秀丽。这两种造法,给人以虚实相间、方正稳重的感受,成功地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的造型美。
明式家具造型上另一特色是特别讲究线条美。它不以繁缛的花饰取胜,而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因物而异,各呈其姿,给人以强烈的线条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又别具一格。线脚的变化和运用是明式家具线条造型的另一体现。线脚是指家具边框边缘的造型线条。通过平面、凹面、凸面、阴线、阳线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几何形断面,达到鲜明的装饰效果,极富艺术情趣。
明式家具装饰手法善于提炼,精于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选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纹理,凡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格外钧用隽永耐看。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与透雕结合及圆雕等多种,其中以浮雕最为常用。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灵芝、龙纹、螭纹、花鸟、走兽、山水、人物、凤纹、宗教图案等。刀法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生气。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围子等处,常做小面积雕刻,以少胜多,工精意巧的装饰效果格外引人注目。
2. 清式家具
清初家具沿袭明式家具的风格,但随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渐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华丽气派的清式家具风格,到乾隆时达到颠峰。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材质优良,做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结合运用 ,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在用材上,清代中期以前的家具,特别是宫中家具,常用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其中以紫檀木为首选,其次是花梨木和鸡翅木 。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为了保证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和坚固牢靠,有的家具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清中期以后,上述三种木料逐渐缺少,遂以红木代替。
装饰方面,为了追求富贵豪华的装饰效果,充分利用了各种装饰材料和使用了各种工艺美术手段,可谓集装饰技法之大成。但有些清式家具为装饰而装饰,雕饰过繁过滥,也成了清式家具的一大缺点。
清式家具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是雕刻、镶嵌和描绘。雕刻刀工细腻入微,以透雕最为常用,突出空灵剔透的效果,有时与浮雕相结合,取得更好的立体效果。镶嵌在清式家具中更为普遍地运用,有木嵌、竹嵌、骨嵌、牙嵌、石嵌、螺钿嵌、百宝嵌、珐琅嵌乃至玛瑙嵌、琥珀嵌等,品种丰富,流光异彩,华美夺目。其中珐琅技法由国外传入,用于家具装饰仅见于清代。描金和彩绘也是清代家具的常用装饰手段,吉祥图案是清式家具最喜欢的装饰题材。
综观清式家具,以清中期为代表,总的特点是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装饰上富丽豪华,并能吸收外来文化,融会中西艺术。造型上突出稳定、厚重的雄伟气度,制作上汇集雕、嵌、描、绘、堆漆、剔犀等高超技艺,品种上不仅具有明代家具的类型,而且还延伸出诸多形式的新型家具,使清式家具形成了有别于明代风格的鲜明特色。
3. 漆木家具
漆木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另一大类,也属漆器的一类。它是以木材做胎骨,外面上漆,是木工和漆工的联合作品。明清时代中国的漆工艺非常发达,各种技法齐备,用于家具髹饰,或单色纯正,或五彩缤纷,形成绚丽夺目的装饰效果。
二、 明清家具的用材
明清家具所用石材、金属饰件,选材考究,制作精良,颇富特色,对家具的装饰起了烘云托月的美妙效果。
1.优质木材
明清家具所用木材多产自热带,质地坚硬,色泽纹理优美,可分为硬木和非硬木两类。紫檀、花梨、鸡翅木、铁力木、红木、乌木等属硬木,楠木、榉木、樟木、黄杨木等为非硬木。这里简要介绍如下几种:
紫檀木
主要出产于印度及马来半岛、菲律宾等地,我国湖南、广东、云南有少量出产。紫檀材质致密坚硬,密度较大,入水则沉色调呈紫黑似犀角色,纹理纤细浮动,有不规则的牛毛纹,微有芳香。明清两代主要用于制作高级家具和精巧器物。紫檀家具深沉古雅,利用其自然特点,采用光素手法,不事雕饰,表现出庄重大方、沉静古朴的气质风度。紫檀有新老之分,新者色红,老者色紫,水浸老者不掉色,新者掉色,用于区分新老紫檀。
花梨木
花梨也有新老之分,老花梨又称黄花梨,主要产于海南岛,木色从橙黄到紫赤都有,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美观,有悦人的香气。新花梨木质较疏松,木色赤黄,呈条纹,无光泽,无香气,纹理色泽较老花梨差异明显。由于黄花梨纹理华美,色彩明快,材料较大,是明及清前期高级家具的主要用材。明清两代制作的黄花梨家具,充分发挥其木质本身纹理的自然美,大多采用素光手法而不加雕饰,显得简练、优美。
鸡翅木
老鸡翅木纹理致密细腻,紫褐色相间成纹,具有禽鸟羽毛一般美丽的花纹,尤其是纵断面,具有光泽和深浅变化,细看犹如鸡的翅膀纤毛浮动,鸡翅木即由此得名。新鸡翅木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浑浊不清,且呆滞缺少变化。
红木
主要产于印度,我国广东、云南几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现代最常见的名贵硬木。老红木近似紫檀,木色深红或黑红色,少数有黑色斑点,纹理戏迷光滑,并有轻微香气。新红木颜色赭黄,有花纹,外观似黄花梨。新红木经生漆处理后颜色变深,颇似老红木,但与老红木不同。老红木时间越久,颜色越深,而新红木时间越久颜色越浅。清乾隆以后的高级家具多数为红木。
2.石材
通常制成板材,用于桌案面心、插屏、屏风或罗汉床的屏心、柜门的门心、坐墩的面心、椅子靠背等,清式家具使用石材较多,广式家具的坐具用石材做面心的更多。石材主要有大理石、花斑石、紫石、青石、白石、绿石及黄石等。石材的选择上以自然形成的山川烟云图案为上品,力求体现山水画中水墨氤氲的艺术效果,令人赏心悦目。
3.金属饰件
明清家具常用金属饰件,如柜、箱、橱、椅及屏风等家具尤为多见,名目繁多,如合页、面页、吊牌、包角、锁插等,造型各异。饰件上采用錾花、鎏金、锤合等技法,制作出各种花纹,灿烂华美。金属饰件的设计与家具的整体造型及雕饰密切相关,充分反映出明清家具在结构、装饰与实用三者关系上相当成熟的艺术处理手法。这些具有艺术创意的金属饰件,有的具有不可或缺的功用,有的对家具起到保护加固的作用,同时为家具添光加彩。光彩夺目的金属饰件与天然的木质纹理形成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鲜明对比,相得益彰,使明清家具更臻与完美。
三、 明清家具的主要产地极其风格
明清时期各地都有家具生产,精制的则主要产于苏州、广州、北京、徽州、宁波、福州、扬州、山西等地区。各地区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具风格。其中以苏州、广州、北京制作家具最为著名,“苏作”、“广作”和“京作”被称为明清家具三大名作。
1.苏作家具
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产的家具。苏作家具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是明式家具的发源地,名扬中外的明式家具即以苏作家具为主。明代苏作家具格调大方、简练,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适度,精于用材。与京、广相比,硬木来源不及他们从与充裕,表现为用材精打细算,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硬木薄板;小件更是精心琢磨,小件碎料拼接的构件常见。这种技术要求较高,费工费时,但都能作到天衣无缝,保持美观。进入清代以后,苏式家具也相富丽豪华方面转变,但逐渐被广式家具超越。
总的来看,苏式家具的最大特点是造型上的轻与小和装饰上的简与秀,不如广式家具浑厚凝重,满身雕饰。苏作家具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木、嵌石等手法,题材多取自名人画稿,以山水、花鸟、松、竹、梅多见,并喜用草龙、方花纹、灵芝纹、鱼草纹及缠枝莲等图案。
2.广作家具
广州地区制作的家具被称之为广作家具。广州地处我国门户开放的最前沿,是东南亚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同时两广有时中国贵重木材的重要产地。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广式家具的发展,清中期以后,异军突起,超过了苏式家具,成为清式家具最著名的产地。
广作家具的特点是,用料粗壮,造型厚重,用料清一色,互不掺用,气度豪华气派。结构、造型和装饰上,受西方建筑装饰风格影响较大,多为中西合璧之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式家具中的镶嵌技艺独步一时,堪称一绝。
3.京作家具
京作家具不是指一般的民间用品,而是指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
由于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制作家具不惜工本和用料,装饰力求华丽,镶嵌金、银、玉、象牙、珐琅、百宝镶嵌等珍贵材料,非其他家具制造可比,使京作家具形成了气派豪华以及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过分追求奢华和装饰,淡化了实用性,甚至成为一种摆设,这是京作家具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