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桩一般设计多长一根
碎石桩一般设计500mm一根。根据查询相关讯息得知,市面上所有的碎石桩大部分都是500mm,小部分设计是600mm和800mm。碎石桩是以碎石(卵石)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复合地基加固桩。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砂桩加固地基承载力应符合以下要求: 8 砂石桩法 8.1 一般规定 8.1.1 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砂石桩法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8.1.2 采用砂石桩处理地基应补充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技术资料。对粘性土地基,应有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对砂土和粉土地基应有地基土的天然孔隙比、相对密实度或标准贯入击数、砂石料特性、施工机具及性能等资料。 8.1.3 用砂石桩挤密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的设计及质量检验,尚应符合本规范第14章中的有关规定。 8.2 设计 8.2.1 砂石桩孔位宜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砂石桩直径可采用300~800mm,可根据地基土质情况和成桩设备等因素确定。对饱和粘性土地基宜选用较大的直径。 8.2.2 砂石桩的间距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对粉土和砂土地基,不宜大于砂石桩直径的4.5倍;对粘性土地基不宜大于砂石桩直径的3倍。初步设计时,砂石桩的间距也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8.2.3 砂石桩桩长可根据工程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通过计算确定: 1 当松软土层厚度不大时,砂石桩桩长宜穿过松软土层; 2 当松软土层厚度较大时,对按稳定性控制的工程,砂石桩桩长应不小于最危险滑动面以下2m的深度;对按变形控制的工程,砂石桩桩长应满足处理后地基变形量不超过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并满足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要求; 3 对可液化的地基,砂石桩桩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采用; 4 桩长不宜小于4m。 8.2.4 砂石桩处理范围应大于基底范围,处理宽度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3排桩。对可液化地基,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5m。 8.2.5 砂石桩桩孔内的填料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估算时可按设计桩孔体积乘以充盈系数β确定,β可取1.2~1.4。如施工中地面有下沉或隆起现象,则填料数量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予以增减。 8.2.6 桩体材料可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等硬质材料,含泥量不得大于5%,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8.2.7 砂石桩顶部宜铺设一层厚度为300~500mm的砂石垫层。 8.2.8 砂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通过下列方法估算: 1 对于采用砂石桩处理的复合地基,可按本规范公式(7.2.8-1)或公式(7.2.8-3)估算; 2 对于采用砂桩处理的砂土地基,可根据挤密后砂土的密实状态,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确定。 8.2.9 砂石桩处理地基的变形计算,应按本规范第7.2.9条的规定计算;对于砂桩处理的砂土地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计算。 8.2.10 当砂石桩用于处理堆载地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有关规定进行抗滑稳定性验算。
(1)振冲碎石桩施工主要参数及步骤
振冲施工同样选用江苏省江阴振冲器厂生产的ZCQ45型振冲器,振冲器功率为45kW。振冲施工现场如图8.45所示,振冲碎石桩施工主要内容及步骤如下:
1)清理平整施工场地,布置桩位,开挖排水网系统;
2)施工机具就位,使振冲器对准桩位;
3)启动供水泵和振冲器,将振冲器徐徐沉入直至达到设计深度;
4)到达深度后将射水量减至最小,以0.786m3/m的填料量分段灌入3~7cm碎石填料并留振至规定密实电流时,上提并逐段填料振密直至孔口;
5)重复以上步骤制作各试验设计碎石桩,关闭振冲器和水泵。
(2)试验设计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原位载荷试验中按照1.8m的桩间距制桩,共制12根桩,设计桩长10m,桩径1m,按三角形形式布置(图8.46)。
1、振冲(湿法)碎石桩。
采用振动加水冲的制桩工艺制成的碎石桩称为振冲碎石桩或湿法碎石桩。
2、干法碎石桩。
采用各种无水冲工艺(如干振、振挤、锤击等)制成的碎石桩统称为干法碎石桩。
碎石桩和砂桩等在国外统称为散体桩或粗颗粒土桩。所谓散体桩是指无粘结强度的桩,由碎石柱或砂桩等散体桩和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地基亦可称为散体桩复合地基。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碎石桩、砂桩、渣土桩等复合地基都是散体桩复合地基。
碎石桩适用于挤密松散的砂土、粉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在复合地基的各类桩体中,碎石桩与砂桩同属散体材料桩,加固机理相似。随被加固土质不同机理有所差别:对砂土、粉土和碎石土具有置换和挤密作用。
扩展资料
质量控制注意:
1、在制桩过程中,各段桩体均应符合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制桩时宜将水量关小,填料方法或将振冲器提出孔口加料,或边振边填。加料不宜过猛,原则上“少吃多餐”。
2、施工现场应实现开设泥水排放系统,将制桩过程中产生的泥水集中引入沉淀池,沉淀池底部沉积的泥浆可定期挖出送至指定地点。
3、碎石桩的施工顺序从中间向外围进行,或由一边推向另一边的方式施工。
4、碎石桩施工结束后,路堤进行填筑前,注意设置沉降观测设备。
5、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应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实施全程的施工抽查。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并对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桩都要进行质量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碎石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