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觉度艺术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怎么样?
深圳市觉度艺术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是2011-05-04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中山园路1001号TCL国际E城D2栋一楼。
深圳市觉度艺术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300574760957W,企业法人梁炫科,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深圳市觉度艺术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装饰设计、园林设计、装饰工程施工、企业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会议展览策划、文化活动策划、办公家具及装饰材料的研发,文化用品的设计与购销;国内贸易(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广告业务。;在广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345098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1000万和1000-5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5525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深圳市觉度艺术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例如,做一个一条边水平,角度35,开口朝第四象限,
先做一条水平线,绕右侧端点旋转35度,再以此斜线右端点为起点,做一条水平直线,直线终点在起点左侧,就可以了,
输入正角度,是逆时针旋转,输入负角度,是顺时针旋转,
视觉设计是针对眼睛功能的主观形式的表现手段和结果。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异同,视觉传达设计属于视觉设计的一部分,主要针对被传达对象即观众而有所表现,缺少对设计者自身视觉需求因素的诉求。视觉传达既传达给视觉观众也传达给设计者本人,因此深入的视觉传达研究已经关注到视觉的方方面面感受,称其为视觉设计更加贴切。
主要课程: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CIS)、书籍装帧设计、网页设计、展示设计、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三维造型、视频编辑、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工艺美术史、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版面构成等。
针对前庭觉中,(重力不安全感),头部位置或双脚位置进行改变时,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我们可以通过1.向前翻
2.侧翻这样的形式来练习。
针对触觉,对于防御的小朋友或者是寻求的小朋友都可以采用一些触觉操。
本体觉,可以通过行走,跑步,单脚跳这样的活动进行练习。
这是一种关于觉醒度练习的方法。
2)比如把两个有盖的桶装上沙子,一个小桶装满了沙,另一个大桶装的沙和小桶的一样多.当人们不知道里面的沙子有多少时,大多数人拎起两个桶时都会说小桶重得多.他们之所以判断错误,是看见小桶较小,想来该轻一些,谁知一拎起来竟那么重,于是过高估计了它的重量.
3)比如我们在的士高厅跳舞时,在旋转耀眼的灯光中,你会觉得天旋地转,而其中的舞者跳得特别的活跃.事实上,如果没有灯光的情况同一样的动作,你只会只是普通的扭来扭去罢了.
4) 比如我们在高速公路用100公里的时速驾驭,会觉得车速很慢.而我们
在普通公路上用100公里的时速驾驭则会感到一种风驰电擎的感觉.这
就是因为我们的视觉受到了在同一条公路的其他车辆车速所影响.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得知,形成视错觉的原因有多种,它们可以是在快中见慢,在大中见小,在重中见轻,在虚中见实,在深中见浅,在矮中见高.但他们的最终结果,都是使人或者动物形成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所以,有效地利用视错觉,针对性地作出改善措施,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和识别能力.
有一些视错觉是可以纠正的,但有一些视错觉是不可避免的.在室内设计中,我们要利用的,就是不可避免的那一部分.
1、矮中见高.这是在室内设计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视错觉处理办法.方法就是把居室的共同空间中,其中一部分做上吊顶,而另一部分不做,那么没有吊顶的部分就会显得变“高”了.
2、虚中见实.通过条形或整幅的镜面玻璃,可以在一个实在空间里面制造出一个虚的空间,而虚的空间在视觉上,却是实的空间.这一种视错觉的利用,也是室内设计师常用的.
3、冷调降温.这一点,实质上是属于色彩心理学的章节,但也是利用视错觉原理的一种办法.例如当我们在厨房大面积使用一些天深色时,那么我们呆在里面,就会觉得温度下降2-3度(感觉,非科学数据).
4、粗中见细.在实木地板或者玻化砖等光洁度比较高的材质边上,放置一些粗糙的材质,例如复古砖和鹅卵石,那么光洁的材质会越显得光洁无比.这就是对比下形成的视错觉.
5、 曲中见直.在一些建筑的天花板处理上,往往并不是平的,当弯曲度不
是很多的情况下,那么可以通过处理四条边附近的平直角,从而造成视
觉上的整体平整度.
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很多时候可能为了产生特殊或更佳的效果,也可以是为了改善某种缺陷而利用视错觉,但需要注意的是,视错觉的利用,不能泛滥,大量地过分地使用视错觉,会引起视幻觉.视幻觉就是视觉出现毫无事实根据的想象,它是一种不健康的视觉状态.例如我们在居室中大量地使用镜子,这面墙有镜子,那面墙也有镜子,镜子又分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拼块,这样过分的视错觉,就会扭曲人的正确判断,以至认为真的也是假的,但又不能确定假的是不是真的,人的眼睛就会出现持续不健康的视错觉,长期呆在这种过分的视幻觉环境,会引起健康问题,这是值得注意的.
这也是因为这种原因,在室内设计中,使用视错觉,应对使用的处理作出正确的交待,要让人知道你是经过处理的,而他们知道后又能不影响感知的享受,这就是视错觉利用的一个关键问题了.例如我们在制造虚拟空间的镜子前面,做一个竖向或横向的木格加以切割,这就可以大大减轻对视觉的扭曲.
正确利用视错觉,对于视觉效果和实际的使用,都是有很大益处的.
、 矮中见高。这是在室内设计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视错觉处理办法。方法就是把居室的共同空间中,其中一部分做上吊顶,而另一部分不做,那么没有吊顶的部分就会显得变“高”了。
2、 虚中见实。通过条形或整幅的镜面玻璃,可以在一个实在空间里面制造出一个虚的空间,而虚的空间在视觉上,却是实的空间。这一种视错觉的利用,也是室内设计师常用的。
3、 冷调降温。这一点,实质上是属于色彩心理学的章节,但也是利用视错觉原理的一种办法。例如当我们在厨房大面积使用一些天深色时,那么我们呆在里面,就会觉得温度下降2-3度(感觉,非科学数据)。
4、 粗中见细。在实木地板或者玻化砖等光洁度比较高的材质边上,放置一些粗糙的材质,例如复古砖和鹅卵石,那么光洁的材质会越显得光洁无比。这就是对比下形成的视错觉。
5、 曲中见直。在一些建筑的天花板处理上,往往并不是平的,当弯曲度不是很多的情况下,那么可以通过处理四条边附近的平直角,从而造成视觉上的整体平整度。
摘 要:人们常说“眼见为实”,然而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受到自己眼睛的欺骗,所看到的影像与客观事物不同,这被称作视错觉。在设计时,可以利用视错觉进行视觉矫正,使之在视觉感官上更加合理,也可以利用视错觉营造复杂的视觉效果,以提高设计作品的趣味性,为设计效果添砖加瓦。本文从视错觉的应用出发,梳理适合景观设计所应用的视错觉设计手法,以供景观设计师参考。
1 视错觉的概念、起源及分类
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适当的参照所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视错觉产生的逻辑原因主要是判断上的错误,对距离或深度的错误估计会导致视错觉。生物学家冯特研究发现,视网膜成像方式是引发视错觉的主要原因。当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瞳孔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它实际是一个二维的影像。二维的物象经过一系列神经活动,在视觉中枢转换成大脑认识的景象。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的主观经验,如“角度感”、“形象感”、“立体感”使这些景象“三维化”。当不同的客观物体在视网膜上呈现的物象相似时,大脑主观经验对其进行相同的处理,导致视错觉的出现,例如一张二维的透视图会产生三维的感觉。人类很早就意识到视错觉的存在,并且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视错觉。例如,古希腊的神庙,其屋顶向两边坡,在这样从地面上看屋顶是平的;如果采用平屋顶,看起来中间会有下凹感。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卡姆斯和普罗泰戈拉(约公元前5世纪前后)是最早研究视错觉的学者。埃皮卡姆斯认为人的感官是造成视错觉的主要原因,而普罗泰戈拉则认为环境是造成视错觉的主要原因。亚里斯多德综合了埃皮卡姆斯和普罗泰戈拉的观点,他说:“我们的感觉是可信的,但他们容易上当受骗。”柏拉图认为感官需要头脑的帮助去了解所看到的事物,他说:“是眼睛要和头脑一起工作。”
中国古代对视错觉的观察也很早,《列子·汤问》中有《两小儿辨日》,就是对高度视错的阐述,但没有剖析其产生的原因。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收分也是对视错觉的应用。1826年,心理学家约翰内斯·穆勒写了关于视错觉的两本书,他是第一个提出“视错觉”一词的人。1854年,另一位心理学家J.J.欧佩尔在约翰内斯·穆勒的研究基础上写了一篇论文,提出视错觉的相关理论,并附有10页的线错觉图,其中一种最有名的一种被称为穆勒莱尔错觉(MuEllErlyErillusions)。同一时期,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写了《生理光学手册》,解释了认知错觉的产生机理:事物的影像与人对外界事物的固有观念产生差异,造成了视错觉。自此,视错觉开始为人们所认识。1915年漫画家W.E.希尔发表了一张漫画,图中时而出现一个年轻少女的形象,时而出现一个年老妇人的形象,这是首个有意识地利用视错觉进行创作的作品。到二十世纪中期,约瑟夫.博斯、马塞尔.杜桑、萨尔瓦多.达利和M.C.埃舍尔等艺术家尝试用视错觉进行艺术创作,形成了视错艺术(oParT)。视错觉可以分为几何错视、生理错视和认知错视。
几何错视:主要是对图形的大小、角度、长度、面积等方面的错误知觉。(图1)a.艾宾豪斯错视(EbbingHausillusion):中间两个圆形面积相等,但是感觉被小圆包围的圆形面积较大;b.赫林错视(HEringillusion):两条平行线在发射线的干扰下产生弯曲错觉;C.菲克错觉(fiCkillusion):水平线与垂直线等长,但是由于水平线被垂直线分割,使得在视觉感知上认为垂直线更长;d.波根多夫错视(PoggEndorffillusion):一条倾斜线被平行线打断后,产生位移错觉;E.缪勒.莱尔错觉(MuEllErlyErillusion):中间线条相等,但是由于受到箭头的影响,右面的直线看起来更长,显然向外的箭头具有视觉延展的功效。
生理错视:人的感觉器官在接受过久的刺激后会形成补色及视觉残像的生理错视,另外因为视觉疲劳而产生的视觉暂留现象也属于生理错视。赫曼方格(HErManngridillusion)是生理错视的代表作品,由于视错觉使人们感觉网格间的白色区域呈现出灰色的色点。
认知错视:可以分为大小错视、高度错视和图底反转。1)大小错视:近大远小是由于视错觉引起的,随着观察距离的增大人们感觉物体变小,这是由于视网膜上物象的缩小,而非所视物体本身缩小。由此可能引起该物体后退的视觉感受,但物体实际上是保持不变的。2)高度错视:舒尔曾有关于月亮错觉的调查,即物体大小的恒常性会受到高度的影响。月亮在地平线上看起来较大,而在天顶时看起来较小。如果用大小恒常性来解释这一现象,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对物体恒常性更为有利[1]。垂直方向所产生的错觉与仰角的大小和距离息息相关。在设计时如果观察者和物体之间仰角大、距离远,为了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以及正确的传递设计意图,可以适当加大物体上部尺寸,以减少由视错觉所带来对物体信息的误读。3)图底反转:图和底的正负关系可相互反转,即当视觉停留在图形时背景退后,当视觉停留在背景时图形退后成为背景。通常图和底的份量相当,轮廓线相互借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图底反转关系的经典之作是鲁宾之杯,这种边缘线公用的形式会使人产生视错觉,同时也使得物体具有多义性。
2 视错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艺术设计领域,很多设计作品充分地利用视错觉为设计服务,实现特殊的视觉效果。目前在平面设计、建筑设计、雕塑设计、绘画艺术等领域视错觉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景观设计领域,视错觉应用的案例却屈指可数。下面介绍视错觉在景观设计中可应用的方面,以供景观设计师参考。
2.1 运用透视视错觉进行视觉矫正
通常是运用透视原理对所设计的三维物体可能会发生视觉变形的部分进行相应的视觉矫正,使之符合视觉观察的基本规律。也可以利用透视视错觉原理更好的达到设计目的。假定物体为长方体,在垂直方向,如果希望消减透视所带来的物体变形,可以采用倒四棱锥,即适当加大上部尺寸。反之,如果希望加大透视感,可以采用正四棱锥,即减小物体上部尺寸。在水平方向,观察者在梯形短边方向会消减透视感,使其呈现的形状接近于长方形。而如果处于长边方向观看会增强透视感,加大景深。例如四川的乐山大佛,为了满足人们从下部观赏比例正常,扩大了头部的比例,使头与身体的比例为1∶3,而正常人呈坐姿时比例为1∶5。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作品《大卫》,作品加基座的高度为5.5米,远远超出均值为1米6左右的视高,为了满足人们从下部观看作品时比例正常,所以夸大了头部、上身以及两臂的尺寸,但是如果平视会感觉大卫的身体比例不符合欧洲人的审美标准。在广场设计时,米开朗基罗也运用了视错觉原理进行透视调整,罗马市政广场平面形状为梯形,从人们进入广场的方向看,由于透视的原理所以视觉感觉其形状为长方形。法国凡尔赛宫轴线为3公里,在轴线上设置有很多的水池,为使从宫殿方向看水池尺寸适合,采用了尺寸依次放大方法,这样就解决了由于透视引起的末端水池过小的问题。
2.2 运用视错觉原理形成迷幻空间
运用材质的反射或折射可以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使死气沉沉的空间注入新鲜的活力。尤其是物体进行多重反射时,会形成迷幻性空间。镜面不锈钢和镜面等具有反射功能的材质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材质,在设计时如果希望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可以考虑设置的数量、体量和角度,通过几者关系的配合来达到设计目的。同时镜面在视觉上也能起到扩大空间、延伸空间的效果。玛莎施瓦茨在2011年西安园艺世博会大师园中设计了一个35x35M的迷宫园,里面重复运用了代表古城西安的设计元素———拱门。通过拱门的横向排列构成了线性元素,这些线性元素采用不规则夹角的构成方式分布在场地中,人们可以穿行其中。在走廊的端部玛莎施瓦茨采用了镜面材质,形成了走廊无限延伸的视觉效果。在尽端所形成的三角形空间里全部运用了镜面材质,内部种植有常绿的地被植物和几颗柳树,由于镜面的反射作用,产生步入柳树林的视错觉。MoniCabonviCini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透明的洗手间,使用单面镜面材质进行四面包裹。从外面看完全溶于环境并反射环境,形成类似于“消隐”的建筑。HarlEquin广场是哈格里夫斯在美国的一个设计项目,广场位于两个低层玻璃幕的建筑中间,内部设计了多个镜面不规则体。地面铺装采用了黑白的菱形格图案,整体设计灵感来自于毕加索的绘画。黑白格铺装外加大面积镜面材质的反射使整个空间产生一种迷幻性的视觉效果。
水是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水景都被广泛使用。中国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水的动与静皆具魅力,动水如溪流、瀑布等会使空间生机勃勃,静水面具有与镜面相似的功能———形成水中倒影,能够很好的实现视觉的延伸,使建筑或景观与水中倒影融为一体。明代计成曾描述:“池塘倒影,拟入鲛宫”[2]。苏州拙政园的倒影楼和塔影楼与水中倒影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增加的空间的层次,丰富了园林空间。国家大剧院的建筑造型是半椭圆球体,通过与水面倒影的结合形成完整的“鸭蛋”造型。
2.3 运用视错觉形成虚空间
虚中见实也是视错觉的一种表现方式,而虚空间在视觉和心理感知上却是相对独立的空间。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来看,虚空间的设计满足了人们对安全感的需求。大而空旷的空间会使人无所适从,如果对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形成尺度适中的小空间,空间分而不隔,相互渗透,会增加空间的亲切度。玛莎施瓦茨在HudPlaZa的设计中,运用了多个圆形的檐棚设计,地面也运用了直径为30英尺的圆形草丘以及圆形的铺装与之相呼应,使广场空间在竖向和平面上形成多个尺度宜人的虚空间(图2)。劳·海尔普林事务所设计的伊拉.凯勒水景广场,通过地面的高差处理出部分下沉空间,这部分空间在瀑布、水台、水面等元素的组合中形成了生动、活泼又相对独立的空间。矶崎新的筑波科学城中心广场也是通过下沉空间的处理方法打破了原有空间的平淡无奇。由此可见,下沉空间、抬高空间、廊架、地面材质的变化等处理手法都会形成虚空间,从而增加空间的亲切度。
2.4 运用视错觉原理增加设计生动性
如何增加设计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其具有吸引力?这应该是在注重人性化设计的今天值得研究的课题。一个好的设计不仅仅要符合传统意义的设计标准,还应该具有独特性。不能说所有的设计都要运用视错觉来增加其吸引力和可视性,只能说是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在平面设计或广告设计等其他艺术设计领域,通过视错觉来增加设计趣味性的案例不胜枚举,这类作品通常运用视觉刺激和延长解读来达到宣传商品或传递信息的目的。例如福田繁雄的设计招贴作品,巧妙的利用黑白关系,形成正形男人的腿与负形女人的腿公用边缘线,两者之间虚实互补,相互依存。运用视错觉原理有时可以实现以假乱真的效果,从而增加艺术的趣味性。古典文化时期有关错觉的一个著名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宙克西斯画出的葡萄几乎乱真,骗得鸟儿纷纷前来啄食。巴尔拉修把对手邀至自己的画室,让他观看自己的作品。宙克西斯迫不及待的要把画板的帘子掀开,这时才发现帘子不是真的,而是画上去的”[3]。可见,人们的视觉是具有欺骗性的,眼见不一定“为实”。3d绘画大师kurTWEnnEr的街头作品也运用了视错觉原理,他由古典穹顶壁画变形所引起的高度错觉获得灵感,以透视原理在水平面上创造了独特的立体绘画形式,通常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艺术作品作为绘画题材,让过往的人们忽然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使人耳目一新。
詹克斯的宇宙思考花园运用了变形的棋盘格,两个曲线变形的棋盘格汇聚为一点,形成了视觉的流动性。在2008年中国奥运会的雕塑作品《无极》中,视错觉表达的更加充分。这个作品参考了中国传统的太极图案,同样运用了变形的网格来表现,在距离中心同心圆越近的位置网格越小,反之越大,这样增大了空间的透视感和流动性。big事务所的作品suPErkilEn公园设计,汇集了60个国家优秀的设计作品在公园中进行展示。在地面设计上使用了流动的曲线,在遇到展示作品时曲线采用了绕行的方式,曲线时而稀疏,时而密集,使得原本普通的展示空间显得活力而动感(图3)。
2.5 色彩视错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视错觉所影响的领域不仅仅在形象上,在色彩上也会产生视错觉,主要表现在色彩的生理错觉和色彩的心理错觉。色彩心理错觉主要表现在:色彩温度错觉、色彩重量错觉、色彩面积错觉、色彩感官错觉、色彩距离错觉。经测试置身于红色的房间内所感觉的温度比实际温度有所提高,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反之如果处于蓝色的房间内所感觉的温度会比实际温度有所降低,而且血液循环的速度也会变缓,由此可见色彩会使人对温度产生错觉。同时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设计时应该充分的利用色彩的心理感受为设计服务。在绘画、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色彩视错觉运用更加普遍。例如蒙克的绘画作品《呐喊》,为了更好的传递主题呐喊,除了人物形象的表达外,在色彩上也运用了红色表现天空、蓝色表现地面,使得压抑低沉的氛围传递得更加充分。
景观设计由于材料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在色彩视错觉方面应用案例不是很多。玛莎施瓦茨在日本岐阜kiTagaTa公寓的景观设计中,有四块小的方形空间,表达春、夏、秋、冬四个主题。除了空间中的其他元素表达主题外,色彩也起到很大作用,玛莎.施瓦茨使用绿色、红色、橙色、蓝色来分别对应春夏秋冬,运用色彩的视错觉使处于空间的人更好的体会到相应的主题。巴拉甘的饮马槽景观设计作品运用了蓝色、黄色等鲜亮明快的色彩,分别象征了天空和太阳。这些明快色彩的加入,无疑也增加了空间的吸引力。
3 结语
视错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通常会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景观设计师应了解视错觉及其应用方式,以突破常规设计手段,营造特殊的艺术效果。这样既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驻足停留,同时又可增加空间的魅力。
1、什么叫视错觉?
视错便是当人观察物体时,根据经验主义或不妥的参照构成的过错的判别和感知。
我们日常日子中,所遇到的视错觉的比方有许多。比方,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比例为35:33:37,而我们却感觉三种颜色面积持平。这是由于白色给人以扩张感觉,
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便是视错觉。
2、怎么运用视错觉有一些视错觉是能够纠正的,但有一些视错觉不可避免的。在室内规划中,我们要运用的,便是不可避免的那一部分。
3、矮中见高。便是在居室中,其中一部分做吊灯,而另一部分不做,那么没有吊灯的部分就会显得“高”了。
4、虚中见实。经过条形或整幅的镜面玻璃,能够在一个实在窨里制作出一个虚的空间,而虚的空间在视觉上却是实的空间。
5、冷调降温。例如厨房大面积运用深色时,我们呆在里边,就会觉得温度下降2-3度。
6、粗中见细。在实木地板或许玻化砖等光亮度比较高的质料会显得较高的质料边上,放置一些粗糙的质料,例如复古砖和鹅卵石,那么光亮的质料会显得更光亮,这便是对比构成的视错觉。
7、曲中见直。一些修建的天花板往往并不是平的,当弯曲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能够经过处理四条边邻近的平直角,形成视觉上的整体平整感。
在办公室规划中,我们或许为了发生特别或更佳的作用,也或许是为了改进某种缺陷而运用视错觉,这些都是常规空间规划的技巧,需要在长时间的规划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体会。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的是不能乱用视错觉参与到日常的空间装修规划项目中。
过火地运用视错觉会引起视错觉。例如我们在居室中大量地运用镜子,这面墙有镜子,那面墙也有镜子,镜子又分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拼块,这样过火的视错觉,就会扭曲人的正确判别人的眼睛就会出现继续不健康的视错觉,长时间呆在这种过火的视错觉环境会引起健康问题。这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在制作虚拟空间的镜子前面,做一个竖向或横向的木格加以分隔,就能够大大减轻对视觉的扭曲。
以上是“如何利用视错觉参与办公室空间装饰设计?”的部分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些帮助,
从需要的角度设计自我
根据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分为以下五种。
生理需要: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
安全需要: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
归宿和爱的需要: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人的需求图
可以看出,我们最基本的需要因为最容易实现而处于最底层,而处于塔尖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目标远最难达到而处于最高层。我们可以依据这些需要的划分,对自己的需求做具体的设计。
当然,需求有远有近,有长有短,同时不同年龄段、不同时间段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需要进行规划,做到有理有据,而不是“漫天叫价”,这样的话才能让“需要”变成现实,变得有因即果。
从价值观的角度设计自我
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价值观的形成往往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的事情,因此,要设计自己的价值观就更是显得漫长。我们常常从理想、信念这样的角度来描绘或诠释一个人的价值观,因为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往往折射出他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同样,我们要设计一个人的价值观,也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
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理想是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我们这里介绍“按照理想的内容”来划分的理想。理想可以分为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素质理想。
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社会理想包括对未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科学文化制度、社会面貌等等的预见和设想。
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既包括对于吃、穿、住等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包括对文化娱乐等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还包括对婚娴、家庭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性质以及在职业上达到的程度的追求和向往。
素质理想是人们做人的目标,是作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追求和向往。
在以上的几种理想之中,社会理想是其他理想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在设计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活和做人的时候,总是以未来的社会为前提和基础的。
从能力的角度设计自我
人的能力怎么样?大小如何?可不可以做个计划或者说设想呢?其实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人本身的能力除了与遗传有关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后天的培养和改造。
关于能力的分类,因为分类标准的不同而有差异。作为当代的青少年,我们更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对能力的划分应该更具有时代意义,紧跟时代发展需求。为此,我们在调查了解相关资料之后,做了这样的归纳:
1.了解自我与自我发展潜能的能力: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能力、情绪、需求与个性,爱护自我,养成自省、自律的习惯、乐观进取的态度以及良好的品德,并能表现个人特质,积极开发自己的潜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欣赏、表现与创新的能力:培养感受、想像、鉴赏、审美、表现与创造的能力,具有积极创新的精神,表现自我特质,提升日常生活品质。
3.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的能力:积极运用社会资源与个人潜能,使其适应发展,建立人生方向,并适应社会与环境变迁,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4.表达、沟通与分享的能力:有效利用各种符号(如语言、文字、声音、动作、图像、或艺术等)和工具(如各种媒体、科技等),表达个人的思想或观念、情感,善于倾听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和资讯。
5.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民主素养、包容不同的意见,平等对待他人与各族群。尊重生命,积极主动关怀社会、环境与自然,并遵守法制与团体规范,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
6.文化学习与国际了解能力:认识并尊重不同的族群文化,了解并欣赏本地和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并体会认识世界为整体的地球村,培养相互依赖,互信互助的世界观。
7.规划、组织与实践的能力:具备规划、组织的能力,且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增强手脑并用、群策群力的做事方法,积极服务集体与国家。
8.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正确、安全和有效地利用科技,收集、分析研究判断、整合和运用资讯,提升学习效率与生活品质。
9.主动探索与研究的能力:激发好奇心和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并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于生活之中。
10.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及反省的能力与习惯,有系统地研究判断问题,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冲突。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在赋予能力新的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对自己的能力做相应的规划或设计。
从气质的角度设计自我
气质是天生的,遗传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气质是否一成不变的呢?我们可不可以对自己的气质做一次崭新的规划呢?同答是肯定的。尽管气质与遗传相关,但后天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气质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先天的气质因素,成为一个既具有自身个性特点,又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特殊气质的人。从这一角度来看,气质是可以改变的,同样也就可以根据自身、社会等需求做相应的设计。
当然在设计自己的气质之前,应该对自己的气质做一个全方面的了解,那么首先要做一个科学的测量,以便使设计做到准确、客观。
气质测验量表
请认真阅读下列各题,对于每一题,你认为非常符合自己情况的,在后面括号里填“+2”,比较符合的填“+1”,拿不准的填“+0”,比较不符合的填“-1”,完全不符合的填“-2”。
1.做事力求稳妥,一般不做无把握的事。()
2.遇到可气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全说出来才痛快。()
3.宁可一个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4.到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
5.厌恶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叫、噪音、危险镜头。()
6.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衅。()
7.喜欢安静的环境。()
8.善于和人交往。()
9.羡慕那种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克制自我。()
14.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15.遇到问题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17.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又觉得什么都没意思。()
18.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物时,别的事很难使我分心。()
19.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0.碰到危险情境,常有一种极度恐怖感。()
21.对学习、工作、事业怀有很高的热情。()
22.能够长时间做枯燥,单调的工作。()
23.符合兴趣的事情,干起来劲头十足,否则就不想干。()
24.一点小事就能引起情绪波动。()
25.讨厌做那种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26.与人交往不卑不亢。()
27.喜欢参加热烈的活动。()
28.爱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文学作品。
()
29.工作学习时间长了,常感到厌倦。()
30.不喜欢长时间谈论一个问题,愿意实际动手干。()
31.宁愿侃侃而谈,不愿窃窃私语。()
32.别人总是说我闷闷不乐。()
33.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
34.疲倦时只要短暂的休息就能精神抖擞,重新投入工作。()
35.心里有话宁愿自己想,不愿说出来。()
36.认准一个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7.学习、工作一段时问后,常比别人更疲倦。()
38.做事有些莽撞、常常不考虑后果。()
39.老师讲授新知识时,总希望他讲得慢些,多重复几遍。()
40.能够很快地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41.做作业或完成一件工作总比别人花的时间多。()
42.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体育运动或参加各种文艺活动。()
43.不能很快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去。()
44.接受一个任务后,就希望能把它迅速解决。()
45.认为墨守成规比冒风险强些。()
46.能够同时注意几件事物。()
47.当我烦闷的时候,别人很难使我高兴起来。()
48.爱看情节起伏跌宕激动人心的小说。()
49.对待工作抱认真严谨、始终一贯的态度。()
50.和周围人的关系总相处不好。()
51.喜欢复习学过的知识,重复做能熟练做的工作。()
52.希望做变化大、花样多的工作。()
53.小时候会背的诗歌,我似乎比别人记得清楚。()
54.别人说我“出语伤人”,可我并不觉得这样。()
55.在体育活动中,常因反应慢而落后。()
56.反应敏捷、头脑机智。()
57.喜欢有条理而不甚麻烦的工作。()
58.兴奋的事情常使我失眠。()
59.老师讲新概念,常常听不懂,但是弄懂了以后很难忘记。()
60.假如工作枯燥无味,马上就会情绪低落。()
1.胆汁质与职业
胆汁质又称不可遏制型,属于战斗类型。这种气质的特点是情绪兴奋性高,发生很快,带有爆发的性质,如暴风骤雨。情绪体验强烈,外部表现明显,但爆发之后又很快平静下来。
胆汁质的人感情与动作迅速,直爽热情,精力充沛,脾气暴躁,但不灵活。
胆汁质类型的人适合的职业有:导游员、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新闻记者、外事接待员、监督员、演员、消防员、采购员等。
2.多血质与职业
多血质又称活泼型,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这种气质的特点是热情、开朗,无忧无虑、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感受迅速、强烈但不深入,不能持久;兴趣广泛但注意力易分散,感情易变化。
多血质类型的人适合的职业有:管理工作、服务工作、驾驶员、律师、运动员、记者、外交人员、警察、侦探、政治辅导员等。
3.黏液质与职业
黏液质又称安静型,属于缄默而沉静的类型。这种气质的特点是情绪不易激动,内向冷漠,动作稳妥,不善交往但善于忍耐,注意稳定,有较强的自制力。这种气质人的特点是感情不易外露,深沉含蓄,不大容易发脾气,对人平和,动作缓慢,但具有坚韧精神。
黏液质类型的人适合的职业有:医生、法官、管理人员、会计、出纳员、播音员、秘书、办公室职员、翻译员、档案管理员、统计员、打字员、纺织工、印刷工、机床工等。
4.抑郁质与职业
抑郁质又称抑制型属于呆板而羞涩型,这种气质的特点是情绪兴奋性高,敏感,体验深刻,各种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都是缓慢而柔弱。
抑郁质类型的人适合的职业有:化验员、实验工作者、自然科学研究者、保管员、机要秘书、刺绣工作者、校对等。
在做完测量之后,我们就能够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并做相应的规划。同学们可以根据此表做自我气质设计,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独立完成。
从性格的角度设计自我
性格与气质不同,气质无好坏、对错之分,而性格有。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常常听到“这个人性格古怪”“某某性格很好”,也还听到“某某现在性格完全变了”之类的说法。既然我们的性格有好有坏,还能改变,那么每个人就自然可以对自己现有的性格进行完善。
首先,我们将良好的性格具有的特征做了归类。
乐群性:外向、热情、乐群、易相处
稳定性:情绪稳定、面对现实
兴奋性:轻松快乐、热情、随遇而安
有恒性:有恒心、沉着、尽心尽职
敢为性:冒险敢干、激进、有探索精神
独立性:有主见、足智多谋、果断
其次,我们一起做一个小小的调查。
《我的性格》
下面的这些词中你认为哪些与你的性格相符,请打上“√”。
自信的□乐观的□大方的□勇敢的□
自卑的□悲观的□害羞的□胆小的□
认真的□文静的□软弱的□踏实的□
粗心的□活泼的□坚强的□浮躁的□
固执的□顺从的□爱笑的□偷懒的□
热心的□谦虚的□骄傲的□冷漠的□
温和的□坦率的□果断的□孤独的□
爱哭泣的□有毅力的□爱嫉妒的□
好争辩的□富创意的□有礼貌的□
独立性强的□依赖性强的□脾气急躁的□
热爱劳动的□爱动脑筋的□斤斤计较的□
兴趣广泛的□热爱学习的□广交朋友的□
善解人意的□犹豫不决的□半途而废的□
补充
再次,请你画出你的“性格树”。
1.把你自己具备的良好的性格特点画在“我的性格树”上,包括学习、生活、人际等各个方面。
2.在你的性格特征中,你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在大树旁边再画一棵小树。(小树代表自己性格的不足方面)
第四,性格大曝光——情景扫描。
某次,老师正在公布考试成绩,班上一位同学得到了班里唯一的一个100分。下课后,班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议论纷纷。A同学第一个冲到××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说:“嘿,你真棒!不过下次我一定要超过你!”B同学走过来说:“××,你是怎么学的,我是不如你啦!”这时,传来C、D、E同学的议论声:“这次考100分,是不是他蒙的?”“100分有啥了不起,瞧他高兴的,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有本事次次考100分呀。”“咱们离他远一点,他可不会和我们考七八十分的同学在一起玩。”同学们的态度为什么这样不同?
性格分析:
A同学可能是一个性格开朗、豁达、心胸开阔具有竞争意识的孩子。
B同学可能是个性格比较软弱的孩子,缺乏毅力和自信,这样的人往往对事情持怀疑的态度,她的想法常常会依附于别人而没有自己的主见。
C同学可能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对什么是他都以随心所欲的态度去对待,常常不考虑事情的结果。
D同学可能心胸狭窄,嫉妒心强,看到别人成功,他不是去努力超过别人,而是想方设法让别人失败。
E同学可能是自暴自弃,对自己没信心,也没有上进心,他把自己与别人有意的拉开距离,这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提问:
1.你遇到这种情况吗?如果有,请你回忆一下当时的心态。
2.假如你是这位得满分的同学,你希望其他同学怎么来评价你的100分?
最后,设计自己的性格。
在经过这几个环节之后对自己的性格的好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属于良好的性格就请你继续保持和发扬,如果是不好的性格,你就可以根据良好性格特征,对改变自己的性格做一个设计,并朝着良好性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