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时,瓷砖用什么泡比较好?
有装修经验的用户都知道瓷砖在铺贴前必须先泡水,才能避免瓷砖出现空鼓、脱落的现象。瓷砖怎么泡水呢?不妨多了解下这方面的内容吧! 1、贴墙面砖以前,都要把瓷砖浸泡于水中,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 2、铺地砖的时候,地面上是需要用水湿润的b、最好用界面剂涂刷一遍,或者用水泥浆扫一遍也行。但墙面上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用水湿润的。 3、瓷砖浸泡以后,先把它从水里拿出来,沥去多余的水分后即可铺贴。
用什么洗瓷砖好?我们使用清水和洁厕精混成溶液,大概按照2比1的比例. 然后浸泡10分钟(如果污浊顽固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对陶瓷无害) .注意使用洁厕精的时候需要戴上橡皮手套,不然你接触到, 不一会就会感觉手上火辣辣的.如果你的瓷器有冲线的话, 把就再把溶液调稀一点,泡4到5个小时,一点小小的经验, 我个人特别重视品相,每每藏品到手都要仔细刷洗清理. 我摸索过很多洗的办法,例如,用传统的84,用汽油,用米饭, 用各类品牌的洗洁精,用各类洗衣粉,香皂, 要怎么样才能清理好呢。使用传统的84消毒液溶液浸泡, 虽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陶瓷的釉面损害非常大, 甚至我见过不小心把釉面泡亚光了,感觉就象出水瓷, 这就得不偿失了.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经过我摸索, 总结了一点心得,我来慢慢告诉你. 1,我们先看第一张图片. 需要准备的东西有:洗洁精,大量清水,一把软毛刷(牙刷就可, 你要用钢丝球我就没语言了),一只橡胶手套,凡士林( 化妆品店有售,实在买不到可以用大宝美容霜代替), 还要一样重要的东西,洁厕精(最好是立白集团的超威系列, 超市有售,要买有明确标注的:不伤陶瓷表面) 不用担心把瓷器洗干净了2.我们现在开始清理步骤. 我们使用清水和洁厕精混成溶液,大概按照2比1的比例. 然后浸泡10分钟(如果污浊顽固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对陶瓷无害) .注意使用洁厕精的时候需要戴上橡皮手套,不然你接触到, 不一会就会感觉手上火辣辣的.如果你的瓷器有冲线的话, 把就再把溶液调稀一点,泡4到5个小时,泡完了以后, 配合使用洗洁精,使用大量清水清洗,清洗完成以后用毛巾搽干, 在陶瓷釉面涂上凡士林(这是瓷器常规保养办法),用手指轻抚均匀.
铺贴前,瓷砖往往需要在净水内浸泡20-30分钟,滤去水分后才可进行铺贴,否则铺贴好后水分蒸发瓷砖轻易起翘。
瓷砖内部有很多细微的空隙,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如果不泡水或泡水不充分就直接铺贴的话,瓷砖会将水泥中的水分吸走,让瓷砖与水泥连接部分出现空隙,粘接不牢,从而造成空鼓,瓷砖脱落等问题,所以,瓷砖在铺贴前一定要先泡水。
泡瓷砖时直接将瓷砖放进水里浸泡就行。
在泡水时,一定要将瓷砖全部浸入水中。不过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施工队,会将瓷砖叠起来用水管向上面淋水,这样只能将瓷砖浸湿,并不能让瓷砖充分“喝饱”,因此,在铺贴后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扩展资料:
铺贴注意事项
1、 铺贴前,请检查包装所示的产品型号、等级、尺码及色号是否统一,如发现产品质量有异议时,请速与厂方或经销商联系,一经铺贴就讲不清楚了;
2、 铺贴前,应先处理好待贴物体或地面平整,干铺法基础层达到一定硬度才能铺贴瓷砖,铺贴时接缝多在2-3MM之间调整;
3、在使用前应检查外包装标明的色号、尺寸是否是自己订购的型号,统一色号的砖是否有色差、断线等缺陷。只有使用统一色号,才可以使颜色均一。
4、 建议采用325号水泥,干铺法参与比例
基础层:(水泥:细沙=1:3),粘贴层:(水泥:细沙=1:2);
5、 图案拼花特征明显的,请认准其拼花特征,保持统一方向铺贴,图案特征不明显的或无图案请结合施工效果要求铺贴;
6、 铺贴完工后,应及时将残留在砖面的水泥污渍抹去。已铺贴完毕的地面需养护4-5天,防止受外力影响造成地面局部不平。
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瓷砖
不泡水的瓷砖好还是泡水的好?
一、不泡水的瓷砖好还是泡水的好?
瓷砖泡水的好。瓷砖泡水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吸收水泥砂浆的水分,如果不泡水就会造成瓷砖空鼓、脱落、甚至是裂纹的情况出现。
瓷砖本身是有一定孔隙的,提前泡水,是为了让它的孔隙充分吸水,这样在铺贴的时候,它的吸水率就降到最低了。
二、瓷砖泡水多久合适?
由于瓷砖的吸水率不同,因此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但是一定要让瓷砖把水“喝饱”,不再冒气泡为止。此外,还要根据天气来决定,雨季湿度大,可适当的减少时间。夏季天气干燥,要适当的增加时间。
三、哪些瓷砖需要泡水?
吸水率小于0.5%的瓷砖在铺贴时无须泡水,釉面砖与地砖吸水率一般大于10%,在铺贴时一定要泡水。
瓷砖按吸水率克可划分为: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具体吸水率如下:
1、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
2、炻质砖:吸水率大于6%小于等于10%。
3、细炻质:吸水率大于3%小于等于6%。
4、炻瓷质:吸水率大于0.5%小于等于3%。
5、瓷质砖:吸水率小于等于百0.5%。
四、瓷砖泡水要注意什么?
1、水深
首先要选择一个比较大有盆子来泡瓷砖才行,这样水才有足够多,水深不能低过盆中堆放瓷砖的高度。
2、瓷砖叠放
放进水盆的瓷砖,这边要提醒一下就是要注意釉面向上、陶面朝下。如果釉面朝下,这样就是容易出现那种瓷砖角因磕碰导致掉瓷现象发生。
泡水完毕以后记得从盆里捞出瓷砖时,一样的要把瓷砖的釉面朝上。因为如果釉面的尖角着地容易磕掉瓷。最好可以做到就是在在地面垫上包装纸箱,这样就可以将瓷砖背靠墙面放置。
3、泡水时间
不同瓷砖的吸水率不一样,所以说它的泡水时间也是有所区别的,比如说像吸水率越高,泡水时间就是会相应越长。检查瓷砖是否“喝饱水”,那么就可以看一下泡的瓷砖是否还会冒泡。
4、水温
泡瓷砖的水温只要跟室温接近就可以了,要注意不能使用过低的水温,否则就是会影响瓷砖吸收水分。
5、泡水后多久能贴
瓷砖“喝饱水”后,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这它取出晾干,待瓷砖表面无水印时就可以将它进行铺贴。
瓷砖泡水是为了让瓷砖吸收一定的水分,防止贴上瓷砖后,瓷砖把水泥砂浆的水分吸收掉,导致出现空鼓、脱落、开裂的现象。另外,墙面贴瓷砖以前也会提前洒水,道理是一样的。提前既然说“泡水”,那么瓷砖就一定要全部浸入水中,一般施工方会准备一个大盆。不过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施工队,将瓷砖摞起来用水管向上面淋水,这样只能将瓷砖浸湿,并不能让瓷砖。
玻化砖不用,瓷砖胶粘贴不用。泡不泡水要看瓷砖的吸水率,最好简单的方法是粘贴前试着拿片把砖试泡下,如泡的砖有小泡泡冒出及把泡的砖跟没泡的比较颜色变暗或不同则如用水泥砂其中的孔隙充分吸收水分,太干燥的话使用寿命会大大的减少,吸收充足的水分后,抹上水泥砂浆,才不至于吸干水泥砂浆内的水分容易使水泥变性,从而能够使铺贴质量能达到一定的。
铺瓷砖一定要泡水。铺瓷砖有二种方法,一种是干铺,就是水泥黄砂加少量水,绞搅成湿砂状即可铺瓷砖,第二种湿铺,就是水泥沙绞搅成糊状。这二种方法都要泡水。经过十多年体验实现在厨房和卫生间的墙砖,是要泡水的,因为这些砖都需要吸水,才不会空鼓造成脱落。有些商家卖的这种墙砖说他的质量好不吸。
如果是厨卫阳台的墙地砖,因为吸水率较高,必须泡水。否则瓷砖会吸收水泥砂浆的水分,导致瓷砖产生空鼓和脱落。和抛光砖就可以不泡,因为它们的吸收率极低。什么容易地知道这块砖的吸水率?教你一个容易的办法,比较直观的方法就是在瓷砖的背面滴水上去,看看水会不会被瓷砖浸泡,即是将瓷砖完全浸泡入水中,一般建议使用较大容量的盆进行浸泡;需要注意:不要使用水管简单的对瓷砖进行淋洒,因为这样的浸湿方式并不能让瓷砖充分浸泡,铺贴后很可。
瓷片必须要浸泡2小时以上,不见气泡为止。晾干后上墙:将泡好水的瓷片,用错位的方式晾干15分钟,晾干备用。
瓷砖的泡水需要分砖的吸水率而言,吸水率<0.5%在铺贴时就无须泡水,而厨卫用的釉面墙砖与地砖,吸水率一般大于10%,在铺贴时很有必要进行泡水(假如说为瓷质的墙面砖,吸水率低于0.5%,当然也就无须泡水了)。
“泡水”,那么瓷砖就一定要全部浸入水中,一般施工方会准备一个大盆。不过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施工队,将瓷砖摞起来用水管向上面淋水,这样只能将瓷砖浸湿,并不能让瓷砖充分“喝饱”,铺贴后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由于不同瓷砖的吸水率不同,因此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要瓷砖把水“喝饱”,不再冒气泡为止。吸水率高的,泡得就要久一些。雨季天因其空气湿润,时间也要相应缩短;酷暑天气干燥时,时间则要相应增长
磁砖相关内容说明:
具体的时间很难确定,主要是空气湿度和吸水率的变数太多。一般从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有经验的师傅,一般会通过查看水中的气泡状态来确定泡水时间。正在吸水的瓷砖放在水里会产生气泡,气泡消失,代表泡水完成。
地砖泡水时间可以多一些,比如有时候工人疏忽,把瓷砖放在水里一泡就是好几天——这种瓷砖拿出来直接铺在地面上,一点影响都没有。
给瓷砖泡水,就是为了让瓷砖接触水泥砂浆之前先吸饱水。这样就不会再吸水泥砂浆里的水分,铺贴后自然就会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