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切割机导轮系统设计有什么特性要求?
导轮系统是多线切割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承担着金属线的传输工作,它的旋转灵活性、端跳及径跳对整个设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从设计角度研究了整个导轮系统的结构,并对其关键件导轮轴进行设计,对整个导轮系统的寿命进行计算分析,最终达到该设备要求。
1、导轮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
导轮系统担负着多线切割机金属线的传输及方向变化,多线切割机的线速度最高达到680m/min,相应的导轮转速将近3000r/min,这就要求导轮系统高速转动且转动灵活,跳动小,可靠性高,寿命长,以保证金属线张力稳定及设备的整体可靠性。同时该导轮系统全部在收放线箱体一侧,处于比较脏的工作环境,砂浆流体不可避免地会沾附在导轮上,为保证导轮转动的灵活性,必须为导轮设计密封装置。
整个导轮系统主要由隔套、导轮轴、导轮、压盖、轴承等部件组成。导轮是整个系统中最终精度的体现,金属线在导轮槽里高速运动,带动导轮系统高速运动,导轮的旋转精度就体现了整个系统的精度,因此整个系统必须保证导轮安装后的旋转精度即旋转灵活性、端跳、径跳精度,而背靠背使用的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保证了导轮系统的旋转精度,使其具有高精度,长寿命,很小的端跳和径跳。
2、导轮系统寿命计算
分析导轮系统的结构,导轮属于易损件,工作一定的时间后必须重新更换,为便于拆卸,也设计了相应的结构。导轮的使用寿命不能作为整个导轮系统寿命的指标,因此其寿命主要取决于所选用高速旋转轴承的寿命,为满足导轮系统高速、高精度的要求,选择优质的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安装。
3、导轮系统效果检验
导轮系统通过在多线切割机中的实验应用,其具有旋转灵活、精度高、密封效果好及故障率低等特点。
导轮,是液力变矩器的反应元件,通过单向离合器单方向固定在导轮轴或导轮套管上。引导传动皮带通过障碍物或转换传动皮带方向时所用的一种滑轮,位于涡轮和泵轮之间。迷你四驱车、轨道车中置于龙头或凤尾的小轮子。亦称导向轮。一般采用塑料、铝合金、铜制成。内部一般用铜套,或滚珠轴承。亦有直接使用滚珠轴承作为导轮。
车速高时车友装导轮是采用前后双层且上大下小的装法,是为了让车在弯道有抬脚趋势后更容易抬起来。一般是上面比下面大1MM。
线切割导轮寿命:
1、导轮的寿命不是按时间来计算的,要看你加工什么样的材料,还有切割液的好坏来看的,好于不好可以通过检查的手段来判断。
2、紧好丝,高度升到300以上,开机,检查前后钼丝抖动度,如果抖动太大,则说明前后导轮或者轴承有问题,需要拆下检查,不能用则需要更换。平时要经常紧丝,丝松了对导轮寿命也有影响。
3、如果抖动不是太大,而且是间接性的,可以继续加工精度要求不是太高的工件。
4、检查割下来的工件,如果在正确的脉间脉宽下加工的工件表面有明显的搓丝痕或者精度误差大,也表示需要更换导轮和轴承了。
5、导轮更换切忌不能敲打轴承,受力不能太大,对导轮的轴承寿命有影响。
上海沁艾机械小编为您解答:
皮带输送机的扇形皮带加装专用的防跑偏滚轮(轴承外加聚甲醛POM)或者在输送带的外侧高频焊接导向筋使得输送带运行在专用的导轨中,辊筒采用专用的锥型包胶辊筒,非常广泛的用于食品、电子及饮料等行业,我们可以进行选择较小直径的滚筒,使得转角连接更加地方便的解决过渡问题。
曲线导轨的设计比较复杂,由于许多圆弧线零件加工困难,在设计中从考虑工艺和结构强度出发,采用机件用螺栓连接组合的方式来形成外曲线上、下导轨。如图4所示,外曲线上导轨由上弧板5、导向板6、下弧板10和导向板9组成,对输送带的承载面起导向作用,克服内侧偏移力,其中上、下弧板可采用等离子或线切割来完成,而导向板必须采用三辊机卷曲来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证精确导向。导向作用面要确保光滑,适当时候可加注少量液体石蜡。与输送锥辊中心线对称的还有下导轨,其组成与上导轨基本相同,对输送带的悬垂面起导向作用,阻碍内侧移动。在设计时须考虑输送承载面水平,输送锥辊的中心线要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
导轮副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耐磨、质量轻、定位可靠,如图5所示,2个压圈在螺栓上的2个圆螺母的旋转轴向作用下紧紧压在输送带上,以增大接触面积,防止输送带由于加工螺栓孔出现局部撕裂,采用轴承实现滚轮与导轨副的摩擦由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降低摩擦系数,且滚轮的材料选用尼龙66,具有刚性好、耐热性好、耐磨性好和摩擦系数低等特点,此种导轮副的设计可以满足方案及整机结构的要求。
图4 外曲线导轨设计简图
1-驱动端 2-外架组 3-张紧被动端 4-立柱5-上弧板 6、9-导向板 7-转弯输送带8-托板 10-下弧板 11-导轮副
图5 导轮副设计简图
1-导轮 2-轴承 3-螺栓 4-圆螺母5-挡圈 6-压圈 7-转弯输送带 8-托板
16系列是90年代开始设计生产的完全自主开发。此机结构相对复杂精密加工要求较高。总体来说属于受累不讨好的机芯!单日历的还可以但加完附加功能后基本只能用勉强能走来形容!击摆和跳秒以及摆幅不稳定,位差较大,误差不稳定是它的缺点所在。而且此系列机芯绝大部分已停产。T16镂空机芯是目前唯一还在沿用的机芯。
二、ST21和ST18系列机芯
ST21,ST18这两个系列大家也都不陌生。ST21仿制大名鼎鼎的ETA2824,ST18仿制ETA2892。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两款机芯稳定性,精度,质量都非常不错。从总体效果上此机芯精准稳定性高。但也有它得先天问题上弦效率偏低。
三、ST19系列机芯
ST19系列机芯是海鸥的计时码表机芯。海鸥生产的时间不短,非常成熟。机芯的出入是仿制维纳斯175机芯。柱导轮计时设计机芯,这种机芯稳定性很高。有人也许会说瑞士的7750很不错,功能强,价格也可以,重要的是还是自动的。为什么手动的柱导轮机芯会贵呢?其原因就是在计时结构上7750是很不错,方便耐用,但它得先天设计造成一个BUG,这个BUG就是在启动计时后表盘的摆幅衰减要比柱导轮的快!
四、ST3600系列机芯
ST3600此系列机芯型号分为两种ST3600和ST3601。此机芯是海鸥仿制ETA6497和E TA6498机芯。机芯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稳定性精度高是它得特点。缺点就是手动。因为是怀表机芯所以机芯尺寸较大,所以装成手表表盘尺寸都会相应增大。ST3600结构简单,尺寸较大易于装配。而且稳定性,精度,耐用度都高。
五、ST25系列机芯
ST25系列应该是2000年左右开始设计定型。此系列是仿制江诗丹顿的系列机芯设计。此系列的特点是大夹板误差相对稳定精度相对不错。缺点:机芯笨重,噪音较大,快慢针无固定也是它的问题之一而且个体差异较大。此系列机芯属于海鸥多功能系列机芯。比ST16机芯强,但就目前海鸥的形式来看此系列机芯也在逐步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