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垂直方口斜漏斗设计

明理的信封
谦让的黑猫
2023-03-05 18:22:35

垂直方口斜漏斗设计

最佳答案
闪闪的小鸭子
温婉的自行车
2025-10-03 19:38:16

天圆地方和更多钣金件的制作

你可用程序

钢构CAD

来轻松展开放样的

百度一下

钢构CAD

就找到下载网址了

程序还可展开更多的构件类型的

1、异径三通

2、任意弯头

3、天方地圆含单双偏心

4、螺旋片

5、正圆锥

6、正截圆锥

7、斜截圆锥

8、偏心锥台

9、Y形三通

10、Y形补料三通

11、空间弧板

12、等异径正偏心斜三通

13、单双补料三通

14、天圆地方双偏心

15、漏斗含单双偏心

16、大口倾斜双偏心漏斗

17、小口倾斜双偏心漏斗

18、大小口垂直双偏心漏斗

19、45度扭脖双偏心漏斗

20、方口倾斜天圆地方双偏心

21、圆口倾斜双偏心天圆地方

22、方圆口垂直双偏心天圆地方

23、最牛的牛角弯

24、补料过渡三通

25、锥台斜插圆管

26、圆管斜插锥管

27、圆管斜插偏心方管

28、倾斜偏心斜切圆锥

29、斜切圆管

30、圆方裤形管

31、方顶椭圆底连接管

32、圆顶菱形底连接管

33、顶正圆底长圆连接管

34、变径圆管裤叉形三通

35、45度扭脖方管弯头

36、矩管S弯

37、矩管曲面变径直角弯

38、直角换向三节矩管弯

39、矩管曲面换向直角弯

40、方管斜交三通

41、矩方管斜交三通

42、矩方双偏心V形三通

43、曲面天方地方

44、方管对角正五通

45、方管对边正五通

46、分中斜切圆管

47、大圆弧等分

48、矩管偏心斜三通

49、矩管对角斜三通

50、变形金刚

51、平口偏心单双切锥圆管

52、Z形管

53、等径圆管四通

54、斜口偏心单双切锥圆管

55、变形金刚2

56、矩圆管斜切

57、椭圆矩方锥16类构件

58、椭圆管斜切

59、椭或圆正偏心任意角三通

60、弯 7

61、Z 5

62、单片:三点成面

63、单片:点线成面

64、单片:线线成面

65、单片:螺旋蜗壳

66、单片:螺旋管片

67、单片:四点成面

辅助程序:

F1、曲线任意等分批量自动定位坐标

F2、放样点坐标标注

F3、生成格(用于画网格线)

F4、标注尺寸数据改等分显示

F5、批量直线标注

最新回答
聪明的大碗
害羞的冰棍
2025-10-03 19:38:16

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经常使用的漏斗有圆柱形,倒圆锥形等多种形状,而每种形状的漏斗其漏水时间并不相同.由水利学知道,水从孔口流出的速度(体积对时间的变化率)大小为 (m3/s,立方米/秒),其中0.62为流量系数, 为重力加速度, 为水面高度(水面与孔口中心间的距离).

现在就漏斗形状的设计,完成以下问题(计算结果请注明单位):

1.若漏斗的设计成倒圆锥形(如下图所示),建立漏斗中水面高度的数学模型.

\/

\- - - /

\/

\ /

||

2.在问题1的基础上,设漏斗上底面直径为1米,高为0.5米,小孔直径为2.5厘米,水从小孔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3.请你设计几种形状的漏斗(不少于两种),并建立漏斗中水面高度的数学模型.在相同条件下(例如,漏斗的体积为定值 ,且漏斗上底面直径与漏斗高之比为2:1)对设计出的漏斗进行比较,说明哪种漏斗的漏水时间最少.

4.若从经济角度考虑,该如何设计倒圆锥形漏斗?例如说,上底面直径和高之比等.

5.在问题4的基础上,即在最优设计条件下,设漏斗体积为1立方米,小孔直径为2.5厘米,水从小孔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寂寞的溪流
火星上的荷花
2025-10-03 19:38:16
1.数据处理准备

1

1.数据准备,,添加如图的占位数据。

由于加入购物车——400放到中间,所以占位数据(1000-400)/2=300。

由于生成订单——300放到中间,所以占位数据(1000-300)/2=350。

END

2.漏斗图制作

1

2.选中数据区域(前3列)——点击插入——推荐的图表——堆积条形图。

2

3.双击——设置坐标轴格式——逆序类别。

3

4.如图所示,点击图表工具——设计——选择数据。

点击如图的箭头——把占位数据调上来。

4

5.如图所示,双击——设置数据系列格式——无填充。

5

6.如图所示,双击——设置坐标轴格式——标签——无。

6

7.如图所示,右击——添加数据标签

END

3.漏斗图的美化

8.添加标题和数据来源

字体(衬线字体:线条粗细不同,适合小号字体使用,投影时清晰度不高,无衬线字体:粗细相同,更适合大号字体时使用,投影时美观)

中文字体:微软雅黑,黑体

英文字体:Arial

数字字体:impact,Arial

2

9.添加背景色:以淡色调为主。

犹豫的麦片
体贴的蜗牛
2025-10-03 19:38:16
许多时候,只有通过询问对方才能达到拜访目的。那么,如何探寻对方真实意图呢?这就要看你问问题的技巧了。所以,在提出问题之前,要学会设计问题。

第一种方式,可以采用由宽到窄的方式逐渐进行深度探寻,如可以先问:“老总,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贵公司今年总体的商品销售趋势和情况?”接下来可以问:“贵公司在哪些方面有重点需求?”然后可以问:“对我们公司产品的需求情况,您能介绍一下吗?”由浅人深,问题不但要具有层次性,并且也要体现出你的一些个人素养,相信这样一来,对方很乐意与你沟通。

第二种方式,可以采用扩大询问法和限定询问法。采用扩大询问法,可以让对方自由地发挥,让他多说,我们就可以知道更多的东西。而采用限定询问法,则让对方始终不远离会谈的主题,限定对方回答问题的方向。在询问对方时,有些人经常会犯的毛病就是“封闭话题”,如“李经理,贵公司的产品需求计划是如何报审的呢?”这就是一个扩大式的询问法;又如“王经理,像我们提交的一些供货计划,是需要通过您的审批后才能到下面的部门去落实吗?”这是一个典型的限定询问法。而在你拜访对方时,最好不要采用封闭话题式的询问法,来代替客户作答,以造成对话的中止,如:“王经理,你们每月的销售额大概是60万元,对吧?”

第三种方式,对对方谈到的要点进行总结并确认。根据会谈过程中,你所记下的重点,对对方所谈到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确保清楚、完整,并得到对方同意。

高高的乐曲
直率的发卡
2025-10-03 19:38:16
您好,这个可以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来做!可以在里面画或者直接擦入各种图形,然后根据原图进行调整,最后在图形上插入文本框就可以输入自己要输入的字,如:25%成功率潜在客户,最后选中各个板块进行填充颜色,至于上下方的椭圆和右方的向下的箭头可以在插入里面选择然后拉动调整方向和长度宽度,望采纳,不懂欢迎追贴!谢谢!

受伤的刺猬
香蕉石头
2025-10-03 19:38:16

小米换了新logo,新logo是由日本的设计师原研哉设计的。

今天是2021年3月31号,也是小米的新十年,在新的十年年纪念日,一定要有一个新的现象,所以以小米发布了一个新的logo。小米相关负责人表示新logo的发布代表的是品牌的升级以及性能的改变,他改变的不仅仅是外表,还有小米内部的性能以及质量的提升。据说此次改变融入了东方哲学的思想,是由日本知名的设计师与小米一起打造,主题就是科技与生命从此点出发提出的一个设计理念,我们看到以前的小米logo是正方形的,而现在看上去比较的圆润,确实比以前好看多了。但是还是有一些吃瓜的网友表示,就是把四个棱角变得润滑而已,并没有过多的改变。

小米更换了新的logo,新的logo新的面貌代表小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状态。

我们首先不来探讨小米logo是不是非常的好看,昨天小米在这十年当中确实给米粉带来了很多的福利,首先就是由于小米手机的性能,同等价位上面就能够买到很高配置的手机,而且这段时间在不断的升级,也只要花很少的钱就能购买到比较高配置的手机,这也是许多米粉一直支持小米的重要因素。今天是小米十年的第一年,一个新的logo同时也象征的小米要踏入一个新的旅途。

小米新的漏斗是由日本著名设计师设计的,很多网友表示看不懂,因为和旧的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

其实不管有没有过多的变化,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相信小米在以后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好的手机,能够让更多的人用啥质量好性能高的手机。

对于小米手机的这个新logo,你要是什么很好的想法,请写在评论下方。

跳跃的衬衫
背后的春天
2025-10-03 19:38:16
漏洞模型(AIDMA)最早由知名广告人St. Elmo Lewis在1898年提出,又叫消费者漏斗,营销漏洞。

转化率(Conversion Rate),就是从一个页面进入下一页面的人数的比率,比如访问首页的用户有100,而从首页点击进入某个二级页的用户有50,那么从首页到这篇文章的转化率就是50/100=50%。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访问路径计算每个页面到下个页面的转化率,但需要抓住重点——关键路径的转化率。

每个步骤的流失率分析过程可以从以下三步展开:确定需要分析的访问路径或操作流程,收集数据并分别统计出该路径中每一步的人数,最后用漏斗模型展示结果。

step1浏览内容→ step2选择付费内容→ step3会员开通页→ step4选择支付方式→ step5购买成功

以上面的购买流程为例,可以统计出这5步中每一步的人数,然后计算得到每一步的转化率: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可以初步判断该流程转化率的情况及每一步的流失率情况。为了让分析的结果更加具体形象,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图表工具,漏斗模型则最适合这种场景的使用。

单一的漏斗模型对于分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必须通过漏斗趋势竞品对比和不同的客户类型在转化率上的表现,通常分析网站的广告或推广的效果及ROI,对流程中各步骤的转化率进行分析。

漏斗模型适用于某些关键路径的转化率的分析,以确定整个流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各步骤的优劣,是否存在优化的空间。

web1.0时代-传统媒体)AIDMA「美国1898」

web2.0时代-信息与人)AISAS「日本2005」

web3.0时代-智能互联网)SIPS「日本2011」SICAS「中国2011」ISMAS「中国2013」ADMAS「中国2020」

首先要考虑用户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

Knoster模型由Tim P. Knoster教授创建,根据该模型,影响用户行为的有六个要素:愿景(vision)、激励(incentives)、共识(consensus)、行动计划(action plan)、技能(skills)和资源(resources)。

在设计中体现产品愿景和意义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引导页了,引导页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快速理解产品对产品产生兴趣。

例如用户的账户等级,会员权益成长等级高的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明确清晰的会员利益,活动鼓励等。

产品和用户达成共识,用户能明确其价值和用处,当产品表达给用户其价值时就要做到,否则将打破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共识,从而用户将终止使用行为。例如,用户开通会员所带来的权益,和产品宣传不一致,将破坏用户对产品的信任。

行动计划的关键在用户明白自己在哪将要做什么,在设计中友好引导促使用户完成某个行为,例如,任务体系,节日活动,集卡集福活动这类,当用户参与到某个活动时,活动计划必须清晰并具有引导性,否则用户将无法参与或顺利的完成任务。

用户能否完整的使用产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尽可能让产品功能简单化,简单明了。

例如,音乐类产品,播放导航栏始终悬浮在某个位置,用户永远能最快找到该产品的主要功能。

例如,抖音2021新年点亮灯笼活动,核心步骤,点亮灯笼-增加点亮次数-点亮灯笼,用户能完整的使用产品,并且愿意参与进去,因为活动满足了Knoster模型重的六条因素。

该产品是否有用户想要的内容,音乐软件是否有用户想听的音乐,视频软件是否有用户想看的视频,也是决定用户是否使用该产品的核心要素。

找不到想要的资源,挫败感会导致用户停止使用产品。

因此通过漏斗模型分析哪一步出现了数据下滑及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优化用户行为设计可有效提升转化率。

快乐的睫毛
会撒娇的大地
2025-10-03 19:38:16

漏斗分析是通过将用户行为起始的各个行为节点作为分析模型节点,来衡量每个节点的转化效果。APP运营可使用漏斗分析模型梳理业务的关键流程环节,定位用户转化提升的关键环节,及时对低转化率环节进⾏优化,提升用户转化效率。

例如,电商类APP用户付费流程通常为:用户登录--浏览商品页面--点击立即购买--完成付款。针对用户付费转化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该付费流程中的各个节点,定义为用户付费行为漏斗分析的节点,建立用户付费转化的漏斗分析,助力运营快速评估、发现有待提升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优化,高效提升用户转化率。同时也能为后续产品运营优化提供数据支撑,打造APP运营数据闭环。

个推·用户运营为APP提供事件分析、漏斗分析、自定义分析等十余种数据分析模型,帮助产品运营更好进行产品迭代效果分析、运营效果分析、路径转化分析等多场景分析。目前,个推·用户运营产品限时免费中,欢迎您免费体验

漏斗分析

整齐的火车
英勇的墨镜
2025-10-03 19:38:16

漏斗模型作为数据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作用于流程的分布分析,比如用户的登录注册流程、电商的下单支付流程。漏斗模型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定位问题,是一种很有效的基础分析手段。

具体的实操可以分为五个流程:

选择时间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数据的时间范围,漏斗模型是属于纵向分析,因此要根据产品形态定义好想要的时间范围,尽可能剔除特殊时间,比如分析日常的订单转化率,就要剔除掉促销活动期间的数据。

样本规模 。样本的规模会导致结论的偏差,反推大数定律,少量的数据是很容易造成误导的,因此要确定好样本的规模,社会心理学中说大约2000人就能有较为准确的结论,这一推论仅供参考。大部分C端产品的样本规模应该不是问题,B端的人数较少,就需要慎重考虑下样本规模的影响了。

建立模型需要确定几个字段:层数、指标、事件名称、事件ID、衡量方法。

层数 其实也就是流程有几步,这个是和业务息息相关的。

指标 主要是流程的命名。

事件名称 和 事件ID 。这个要结合具体的打点规则,我个人是需要通过事件名称和ID来进行检索回溯,确保这个事件的数据不会有歧义。

衡量方法 。有些数据是公司内部分析,有些可能是第三方分析工具,比如友盟,不同的数据来源统计方式是会有差别的,防止在进行回溯的时候会对数据的来源不清楚。

这个是所有数据分析必不可少的一步,因为在实际过程中,可能有各种数据问题,比如事件选错了、同一个事件没有区分来源、数据统计有误等等。一切的数据分析都是建立在数据准确之上,可以根据事件名称和ID来进行校验,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去和开发确认问题。

之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直接套用漏斗模型进行分析了,在形成图表之后,需要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确定基线 。设计尚未改动时统计数据就是基线,是改进的参照点。我们需要收集长期数据来确定基线,防止意外数据波动的影响。

分析用户流失 。数据展示相关性,具体的因果性还要深入到业务中去思考,比如文案提示是否合适,UI交互是否合理,跳转步骤是不是反人类等等,可以观察用户使用、做用户调研等方式来发掘问题。

分析变化点 。改进之后,与基线进行校准,对比下效果,尽量减少数据波动以及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果数据明显得到提升,那么恭喜你改动是正确的,相反就要重新考虑设计方案。

改进方案 。如果分析完后,发现还有提高的空间,可以记录进一步的方案,做二次分析优化。每次的改动尽量少,这样才能更加准确评估每个设计改进点的效果,小步快跑的持续改进会更有利于方案的优化。

在进行分析完毕后,同样要对模型进行优化,一方面不同的模型应该在不同的业务形态中不断变化达到最适合的状态,另一方面在之前的分析中可能粒度太粗,需要进一步细化。

比如说,我们在注册环节流失率很高,之前的模型只是记录了注册成功的点,但是注册本身还分为很多环节,比如忘记密码、第三方注册,输入账号密码等等,拆解出更加细节的环节,配合小步迭代,能够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就不会出现拍脑袋或者懵逼的状态了。

眯眯眼的蚂蚁
含蓄的自行车
2025-10-03 19:38:16
AARRR漏斗模型是运营中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拉新也包括其中。本文基于邀请

者端的ECS和被邀请者端的ECU两个漏斗模型视角,分享了几点关于成功设计邀

新分享类活动的经验。

做运营的同学都知道

� 

,自传播(Refer)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设计邀新分享类活动无疑又是自传播(Refer)的重中之重。

邀新分享类活动也有自己的漏斗模型,包括

:活动曝光

(Exposure)、活动点击(Click)、活动分享(Share);

:活动曝光(Exposure)、活动点击(Click)、产品使用/消费(Use)。

这两个漏斗相互独立,又有所关联,但最终看的指标是获得多少新用户。

本文就是基于这两个漏斗模型视角,探讨成功的邀新分享类活动该如何设计。

1.如何提升邀请者端的活动曝光(Exposure)

互联网产品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节省时间(Save Time)导向的产品:比如滴滴、高德、支付宝

另一类是消磨时间(Kill Time)导向的产品:比如优酷、抖音、知乎

当然,这两者之间的界限不是绝对的。比如微信,它本质上是节省时间(Save

Time)导向的产品,但是你会发现你一天的很多时间都消磨在了微信上,所以微

信也同时是消磨时间(Kill Time)的杀手级产品。

一般来说,节省时间(Save Time)导向的产品多是满足用户吃、穿、住、行、购

物、旅游等基本需求的工具型产品,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多会有清晰的任务/目标。

比如我要点一份外卖、买一件衣服、买一张火车票,因此用户的行为轨迹非常清

晰,只有一条主线操作任务流程,对产品的其他模块、功能使用较少或者少有关

注。

对于节省时间(Save Time)导向的产品,用户“用完即走”,注意力极其集中而

有限,决定我们的邀新分享类活动要

,才能取得最大量的曝光(Exposure),保证漏斗顶端的用户基数。

我们可以进一步把用户的一次完整操作任务流程切分为:“

”三个主环节,思考邀新分享活动

而消磨时间(Kill Time)导向的产品,多是满足用户的娱乐、社交需求的产品,

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任务/目标感相对不那么强烈。比如打开优酷,可能会有一个漫

无目的的浏览闲逛的过程,因此用户的行为轨迹相对比较复杂,更多样化,但是

也会有主线操作任务流程。

对于消磨时间(Kill Time)导向的产品,除了产品核心功能,用户因为“闲

逛”对周边非核心功能的使用概率相对大一些,这意味着了除主线任务流程场景

外有相对更多的可以挖掘的场景进行邀新分享活动的设计。

2.如何提升邀请者端的活动入口点击参与(Click)

当现有用户被活动曝光,决定其点击参与有这样几点因素:这个活动一眼看上去

容易理解(Understanding)、可信(Credible)、激励足够(Motivated)、独特

有趣(Distinctive)。

易懂(Understanding):要求现有用户在3秒内理解活动内容,涉及

设计交互视觉和文案两个方面的配合。

可信(Credible)与激励足够(Motivated):如今的互联网用户经过数

代产品的教育,已经非常聪明,能够在心里盘算参与活动的时间精力成本和

预期收益,从而轻易识别各种“陷阱”、“诱导”。比如一个“邀请好友获

取200元大礼包”的活动并不会比“邀请好友获得3元无门槛代金券”有

效,所以好的邀新分享活动要做到可信(Credible)与足够激励

(Motivated)之间的平衡。

独特有趣(Distinctive):如今的互联网用户对于各种活动已经司空见

惯,变得极其麻木。如果你的活动独特有趣,当然会脱颖而出,获得更多尝

鲜型用户的点击参与。

3.如何提升邀请者端的活动分享(Share)

当现有用户点击进来看到完整的活动页面内容,让其去分享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活动规则简单易懂;奖励可即时兑现;情感价值有增益。

邀新分享活动奖励规则主要分为三大类:基础奖励、累积奖

励、排位奖励,以及基于这三类的组合奖励。

不管采用哪一种奖励规则,需要确保通过交互设计视觉和文案让用户简单可以轻

松理解。

:用户分享出去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获得兑现使用奖

励,而不是空头支票。这个活动的奖励越是有助于用户从当下的或即将发生的操

作行为中受益,效果越好。

比如用户参加一个“我的-邀新得代金券”的活动,获得的代金券可以帮助用户在

下次消费时省钱,这个活动的效果就不会比用户参加“下单-邀新砍价得折扣”的

活动效果好。

:具体来说又包括三方面:

一是分享这个活动会给用户带来个人形象/标签的正面增益作用,如果

做不到那最起码不会给用户个人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二是分享这个活动最好要有利他性,被邀请者能够从活动中得到收益;

三是社交互动性,活动分享后能够有利于与好友的互动,促进情感交

流。

1.如何提升被邀请者活动曝光(Exposure)

被邀请者的活动曝光实质就是活动的站外曝光,需要从渠道、内容&形式两个角度

着眼。

渠道:提供尽可能多的分享渠道选择,除了主流的微信、微信朋友、微

博,还以提供QQ、QQ空间、抖音、快手、陌陌等渠道;

内容&形式:除了提供分享渠道外,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

渠道的内容和形式,比如适合微信朋友圈的图文分享内容形式、适合抖音的

短视频分享内容形式。

另外,可以同时设计多个分享内容形式(长图文、纯图片、短视频、小游戏),

允许用户自己任意选择一个内容形式进行渠道分享从而获得奖励。

2.如何提升被邀请者活动点击参与(Click)

当老用户把活动链接分享到了朋友圈或者数个好友,想要提升好友(被邀请者)

点击活动链接参与率有如下几个要素:一眼看上去容易理解(Understanding)、

可信(Credible)、有激励(Motivated)、相关(Relevant)。

:不用多说,是活动设计最基

本的东西,同上。

另外,最好确保被分享出去的活动带上自己公司的Logo,让活动一眼看上去是权

威可信的,而不像是一个诈骗陷阱,比如很多活动被包装成红包的形式,很多中

老年人尤其警惕这种,更别说点击了。

这个其实在邀请者视角就应该解决了,这里再次强调下

就是需要满足好友(被邀请者)的

,也就是从这次点击参与中得到价值。

这个价值可以是物质层面的,比如产品的代金券;也可以是情感层面的,比如满

足了其某种情绪。

类似“我的小孩评选XX奖,邀你帮助投票”这种活动,被邀请者既不能从中得到

物质奖励,也不能得到情感奖励。但是如果包装一下讲一个这个小孩的故事,然

后再让好友投票,因为满足了好友的偷窥、感动、共鸣、高兴等情绪,相信传播

效果会提升一个层次。

:邀请者发起的分享活动,如果正好也能满足被邀请者的即

时需求,那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则需要一些技巧,利用邀请者与被邀请者的关

系来进行关联,从而促进点击,比如在活动文案上体现邀请者的ID/昵称。

想要让被邀请者使用/消费产品,保证良好的产品体验是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需

要引入临门一脚的激励(比如代金券),并且引入限时机制(比如代金券三天内

有效)。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最好还要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