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耗电量怎么算,中央空调耗电量计算方
制冷功率一般称作"约为",是因为不同品牌的空调的制冷功率有差别,即使是同一品牌、制冷量相同的不同型号空调的制冷功率也不相同,定速空调的制冷功率(约为):
一、1匹800瓦
二、1.5匹1200瓦
三、2匹1800瓦
四、2.5匹2200瓦
五、3匹2800瓦
六、5匹4600瓦
也就是能效比纷歧样,举例:3匹定速空调的制冷功率约为2800瓦,累计工作一小时耗电量=2800÷1000=2.8度。
扩展资料空调省电技巧:
1、启动时最耗电,因此不要频繁开机。
2、空调房间的密闭性一定要好,窗户要关严,以保持冷气不流失。
3、设定室温时,不要和室外温度相差太大。
4、空调过滤网应该经常清洗,否则网罩堵塞也会影响制冷效果。
5、调节温度设定,打开空调的前5到10分钟可先调高温度设定,维持送风可较省电。
中央空调的型号不同、匹数不同、设定温度不同,耗电量都会不同的。拿一匹的中央空调来说,一匹就是740W,所以一匹中央空调一天完全启动的耗电量可以这样算,740除以1000再乘以24小时,大概在17.6度电左右,再乘以本地电费的价格就可以得到耗电量了。空调的1匹指的是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的制冷量应为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 1.5匹的应为2000大卡x1.5x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2600W都可称为1匹,3200W-3600W可称为1.5匹。而耗电量则是要主要看压缩机的功率,压缩机功率= 制冷量/ 能耗比,一般空调能耗比大于3,因此1匹的电功率一般数据为735W,1.5匹的耗电功率就是735 * 1.5约为1100瓦。也就是1小时1.1度电左右,除了压缩机,还有风扇或其他电机需要耗电,总共1小时也就1.2度左右。最简单的方法,看看说明书上的输入功率是多少千瓦,就是1小时的耗电量。空调使用妙招1、空调最好设定在26-27℃。室外暴晒后,许多人进入室内后,习惯将空调温度尽可能调低,或者大汗淋漓时对着空调直吹,但这样很容易造成感冒流涕等“空调病”。空调每调高1度,可降低7%至10%的用电负荷。2、室内外温差在5℃左右最佳。温差过大,不仅空调的反应会变慢,而且对人体也有危害,容易诱发空调病。3、坚持“夏上冬下”。合适的空调出风角度会使空气的温度降得更快,冷气流容易往下走,夏天时出风口应向上,热气往上走,冬天制热时出风口应该向下。4、适度通风更新室内空气。夏季长时间开空调,会使室内空气变干。建议隔一段时间使室内外空气形成对流,增加室内空气含氧量。
制冷的时候=制冷功率÷1000
制热的时候=(制热的功率+辅助电加热功率)÷1000
能耗比(COP)是制冷量跟输入功率的比值,制冷量就是空调匹数,1匹=2500瓦,输入功率就是空调的耗电量。
举个例子,一台一级能效比的1匹机,输入功率就是2500瓦除以3.4,差不多是735瓦,也就是运行一个小时,需要0.735度电,两匹的机器就是1.47度,所以相同匹数的空调,谁的能效比越高,费电量就越低。
相对传统空调而言,中央空调由于技术含量更高,制造水平更高,所以能效比往往比分体式空调更高也更省电。家用分体空调的能效比是2.3—2.8左右,而中央空调则能达到3.0以上,并且各个房间能独立控制温度,耗电量要远远低于普通的柜式、分体式空调,所以说中央空调的耗电量并不大。
能效标准
能效比是指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率(耗电量)的比值。
能效等级是表示空调产品能效高低差别的一种分级方法,中国能效分5个等级,能效标志的底色为蓝色,顶头有“生产者名称”、“规格型号”等信息;
最为醒目的就是标志的中间部分,有从1至5个等级标记,从绿色到红色,并在左边有信息提示从“能耗低”到“能耗高”,右上角则明示出本规格型号产品的能效等级。标志的下部提供有“能效比”、“输入功率”以及“制冷量”的具体数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能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