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和氏璧是扁平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传国玉玺

跳跃的饼干
体贴的心锁
2023-03-05 17:31:48

和氏璧是扁平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传国玉玺?

最佳答案
单身的路灯
专一的羊
2025-10-04 06:16:03

    电视剧的演绎将玉玺演绎成一个巨大的印章,需要两只手才能抱起来的一个庞然大物,这个应该是不完全正确的,玉玺本就是皇帝办公时的一个印章,而且根据实物来看,玉玺确实是比较小的,所以和氏璧是有很大可能可以用来制作玉玺的。

    “玉玺”,这两个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对我们来说,虽然这是一个相对遥远的东西,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它都是我们无法触摸的东西,但是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它,并且和氏璧被制作成玉玺的传说对我们来说也并不陌生,小时候看电视、学习课文或读历史书时都会提到和氏璧。因此对其有很深的印象,大致是个圆环的形状。

     但想想我们通常在博物馆和电视剧中看到的玉玺。它们都是正方形的,又厚又大。有网友猜测他又大又大,像个铜盆。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蔺相如宁为玉碎的故事也就很难成立了。很难相信圆环形状的和氏璧是如何制作成玉玺的。那么为什么传说古代玉玺是用和氏璧制成的?随着古墓葬的发掘和保护,这一答案逐渐浮出水面。

     在先秦的许多陵墓中,人们发现,古人为了能在当时用的竹筒上做印记,印章和玉玺的设计相对较小,不像明清时期所用的,也不像电视上使用的那么大,所以和氏璧制作成玉玺的说法更容易得到证实。同时,和氏璧很厚,有可能做成玉玺。

     《后汉书》中有记载说,玉玺是戴在身上的,刘邦就是将传国玉玺佩带在身上,即使他还是沛公,还不是汉王,就先把秦始皇的玉玺占为己有了。

       也就是说,古代玉玺并不像电视剧中的大玉玺那么大!

最新回答
烂漫的裙子
敏感的雨
2025-10-04 06:16:03

有幸喝过这款酒,口感不错。君酒玉玺瓶型来源于古时皇帝所用的玉印,瓶型整体呈玉印的方形而四角圆润,白色与金色的搭配凸显大气端庄,金色的瓶盖寓意着富贵吉祥。瓶身回字纹的设计简约婉转,极具美感。

勤恳的小熊猫
舒适的棒球
2025-10-04 06:16:03
玉雕链子活亦称玉器中的链条,工艺精巧,纤细透剔,堪称绝技,它与立雕、镂空雕玉器的结合,如锦上添花,相互辉映,绰约多姿,虽静犹动,使器物呈现出勃勃生机,其艺术感染力足可使诗人、艺术家们钦羡,令人望而生爱。

在制作链条时,首先要选择没有毛病和脏斑的地方,把链条排列好,琢成十字形,每节圈的大小厚薄要一致;然后琢出基本形,多肉要尽可能地拿尽;再用适中的圆钉仔细地凿出内圈的形状,与外形要吻合,不应有粗有细;用尖杠棒挑去圈与圈连接的多肉,在操作时要注意调节工具与产品之间的角度,防止链条被工具扛伤。

这一工艺十分复杂,很少有资料正面解析掏链的全过程。所以以上的制作过程更显得弥足珍贵。

订阅

玉雕链子被称为玉器中的链条

工艺十分精巧,堪称绝技

链雕工艺和立雕、镂空雕玉器结合起来

可谓是锦上添花,让作品显得更加的勃勃生机

在制作玉雕链条的时候

要选择没有瑕疵,没有脏的地方

链条要排列好,雕成十字的形状

每一节的圈,大小、薄厚都要一样

然后要雕出基本形状,多余的地方要除去

再小心翼翼的凿出圈内的形状

要和外形吻合,不能粗细不一

最后要挑去圈内和圈外多余的部分

而且在雕刻时要注意工具的角度

不然一不小心链条就会被工具弄坏

采用链雕技法雕刻的作品

往往更具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独具特色,巧夺天工

在链雕的整个过程中

最为关键的在于雕环

琢制链条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被雕刻师们认为是既难又险的活

难就难在链条取材于器物本身

取其材而不离其体,取出每根链条的用材

安排好每节圈环的位置

做到均匀、准确,不能有丝毫差

险就险在每根链条的形成

要保证每一节圈环完整无缺

做到环环相扣,圈圈相链

若损一圈一环,则全功尽弃

所以,要把链子做活的话,一定要心灵手巧

一环在手,全链在胸

这是要求细致,

而且难度非常高的雕刻技艺

那当然是十分珍贵的

所以,料子好,工艺好的玉链雕

作品价值都很高

玉雕中的链条,俗称玉雕链子活

它工艺精巧,剔透纤细,堪称绝技

在与立体雕、镂空雕等工艺结合运用时

更是相互辉映,显得整器格外绰约多姿,

玲珑透漏

活环是一门非常酷炫高深

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的雕刻艺术

它以品种多样、造型奇美、工艺精巧而闻名于世

标致的硬币
勤劳的钻石
2025-10-04 06:16:03

作为古代的传国玉玺并不像电视剧里面那么巨大。史书中记载方圆四寸,古代的尺寸比现在要小,所以现在电视剧里面看到的传国玉玺的个头非常的大,主要是因为都是根据现在的尺寸所设计的。这也使得我们对传国玉玺有了很大的误解。当然也因为传国玉玺的丢失,使得我们现在人并没有办法亲眼见到传国玉玺长什么样子。

传国玉玺传说是古代的和氏璧打造而成的。这主要是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了留下一件能够流传万事的物品,所以才会令李斯用和氏璧打造玉玺。因为这样才能配得上秦始皇的身份。并且李斯在上面配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几个字。所以这在最后也成为了各个王朝证明自己正统身份的象征。很多军阀都为了传国玉玺打的你死我活。

而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当时的汉朝皇帝非常的年幼,才会把传国玉玺交给太后保管,王莽在他的篡权计划基本完成之时,立刻派其弟王舜前往长乐宫,逼迫太后交出玉玺,太后大怒、将其“投于地”,传国玺被摔碎一角。王莽后来又命人用黄金将其补全。汉光武中兴后,传国玺便归了刘秀。

而现在传国玉玺并没有任何的踪迹。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块玉玺到底在何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朝代的更替使得传国玉玺流离失所。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传国玉玺已经没有了任何作用,大家只不过把它当做一件文物来看待罢了。

清秀的水杯
威武的百合
2025-10-04 06:16:03
玉玺的图案可以根据传统文化的规范,以及现代艺术的形式进行设计,比如象征着“受命于天,寿永昌”的蝙蝠图案,可以用金箔在玉玺上烙刻,或者用彩绘金箔在玉玺上绘制,也可以用玉雕技术在玉玺上雕刻,以表达“受命于天,寿永昌”的含义。

灵巧的火
腼腆的太阳
2025-10-04 06:16:03
北京工美出品玉玺有收藏价值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醒狮腾龙玉玺,底座采用和田预料阴刻阳刻结合,制作精美,价值连城,预售金额已经突破500万,具有收藏价值。醒狮腾龙玉玺由北京工美文化出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当代玉雕泰斗袁广如大师以及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袁霖大师精心策划、设计,数十次易稿,历经半年多的时间,终选定以上等和田玉为材质、以玺印的规制,打造了新时代大国玉雕醒狮腾龙玉玺,共发行有和田玉羊脂白玉版、和田玉白玉版、和田玉青白玉版、和田玉碧玉版、和田玉青玉版五个版本。

踏实的歌曲
暴躁的钢笔
2025-10-04 06:16:03
价格应该在12万至15万左右。

资料扩展:

为纪念2010上海世博会,向世界传递中华悠久文化与形象,由2010上海世博局官方授权荣誉出品的鼎级国礼——世博宝玺“龙冠东方中华印”将于世博倒计时100天1月21日在上海隆重问世!世博宝玺“龙冠东方中华印”以代表中华国粹的和田玉为载体,精选昆仑山脉上乘和田玉,由5位国家级国礼大师历时2年倾情联袂打造,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专家团共同鉴定评估,全球限量推出2010件。

此次推出的世博宝玺,集世博题材、国礼题材、和田玉珍品题材完美结合,是国家、官方、企业赠礼及玉器收藏的国礼级和田玉器珍品。业界泰斗联袂打造2010上海世博会“鼎级国礼”世博宝玺“龙冠东方中华印”设计团队由中国玉器界泰斗级大师马进贵、周长兴、顾国钧和奥运奖牌设计组组长王沂蓬、奥运福娃设计师之一陈楠组成,为打造2010上海世博会“鼎级国礼”,五位大师历时2年倾情联袂创作。

马进贵:中国玉雕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长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微雕大师;顾国钧: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王沂蓬: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北京2008奥运会奖牌设计组组长;陈楠:清华美院设计系副教授,奥运福娃设计者之一天工之作。

传世藏品“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和田玉是“万玉之王”自古也是国家最高礼器的象征,为了打造出代表中华形象的世博“鼎级国礼”,国礼大师七下昆仑山,寻找优质玉料,最后选定产于昆仑山5000米雪线以上的上等稀有和田玉为宝玺原材。在创作构思上,国礼大师团,参阅了中国历朝皇帝玉玺文化与设计。集众家之长,集毕生之学精心倾力设计,世博宝玺以龙为玺纽,以神龙护珠为整体设计概念。

龙,是皇家的象征,是中国几千年沿袭的至高无上的尊荣,代表中国形象;龙珠,视为东方明珠上海;龙爪稳稳握住龙珠,寓意着全国上下鼎立支持上海世博,也寓意着紧握住幸福美满和财富,和对福禄的守护;神龙护珠,寓意定邦平天下,护守天地之福。世博宝玺的云水纹代表施云布雨,风调雨顺,吉祥之象;水为财,带来富贵源源不断。印玺以通高5.6×5.6cm的特殊尺寸,代表56个民族鼎力支持上海世博会,契合代表承诺与信义的中华印文化。

国礼大师们将中华的玉礼文化与玺印文化巧妙构思,与世博题材相结合,世博宝玺“龙冠东方中华印”将印记2010世博盛世与当下中华时代精神,向世界传递中华灿烂文明。

可靠的彩虹
大方的雪碧
2025-10-04 06:16:03
【飞天宝玺•中国印

发行背景】

2012年,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为纪念中国载人航天20周年、中国首位女航天员飞天、首次搭载活体蝴蝶卵和蛹升空的历史时刻,北京工美集团特邀奥运徽宝制作者张铁成设计打造首款航天题材现代收藏品纪念玉玺——《飞天宝玺——中国印》。每一方宝玺《飞天宝玺——中国印》均配有中国航天博物馆监制证书、工美集团出品证书、国家质量检测中心鉴定证书,中藏联盟网络行销,各权威机构鉴定结论均证明:玉玺均为真正的和田玉。

【飞天宝玺•中国印

资料参数】

全称:飞天宝玺•中国印

别名:

神舟九号航天宝玺、神舟九号飞天宝玺

重量:4公斤

限量:2012樽

设计:张铁成

发行:北京工美

经销:中藏联盟

【飞天宝玺•中国印

详细描述】

玺基:直径10cm,高10cm,

十全十美之意,以上品和田青玉为材质,两侧雕有敦煌飞天图、祥龙、祥云图。后侧雕刻有“中华飞天”铭文,正面雕有“飞天宝玺”四个字。底部浮雕火箭发射、飞船、卫星、宇航员等图案,体现中国载人航天的光辉历程。

玺钮:高5.6cm,与圆形玺结合,寓意中国56个民族的飞天梦圆。以故宫博物院珍藏“奉天之宝”蟠龙钮为原型,龙首昂扬向上,鎏金打造,辉煌闪耀,寓意中国航天取得的巨大辉煌成就,扬我国威。

基座:汲取中国天坛祈福文化元素,以上等檀木制成“五层”台阶式方形基座,圆玺方座,表达出中国“天圆地方”的文化底蕴,四周雕刻敦煌飞天图及祥云纹饰又寓意“渊源共生,和谐共融”“天人合一”理念。

玺罩:高20cm。纪念中国载人航天事业20载,基座高95mm,寓意九五至尊。

【飞天宝玺•中国印

收藏价值】

张铁成先生是北京奥运徽宝的设计师。工美此前推出的奥运徽宝几年间价值涨幅在数倍以上,可以说是现代收藏品的典范之作。此次推出首款航天题材玉玺,个人预期也会有不俗的升值表现,推荐入手。

独特的指甲油
烂漫的乌龟
2025-10-04 06:16:03

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雕琢而成,被后人冠以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传国之物。这个传国玉玺的样子为方圆四寸,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以此来确定皇帝的君权受命于天,是神授予的。这一思想和西方所诞生的“君权神授”不谋而合。但就从单方面来说,传国玉玺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皇帝的正统与否,若是某个政权拿到了传国玉玺,他完全可利用这颗玉玺利用合理的理由去称帝。

传国玉玺还存在吗?

传国玉玺是利用和氏璧制作而成,而当年秦王为了得到这颗和氏璧动用了自己可以动用的一切力量,在秦王政十九年的时候一举攻破了赵国的都城,在此得到了让自己朝思暮想的和氏璧。在得到了和氏璧后,秦王对这块于是爱不释手,并决心想要在自己统一天下的时候用此壁来制作传国的玉玺。终于,在经过了嬴政不懈的努力下,秦国一举吞灭了战国的其他六雄,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在嬴政称自己为始皇帝的后,他命令李斯加快制作传国玉玺的进程,在李斯的细心设计下,被称为宝物的传国玉玺终于被制作了出来。

据说秦始皇曾经将这个传国玉玺弄丢过一次,这是在其去游玩洞庭湖的时候,在他到达水深的地方时,一阵怪风刮过,秦始皇因为受到了惊吓,在慌乱中将自己手中把玩的传国玉玺扔了出去。后来此玉玺又被其他人发现,重新将该物献给始皇帝嬴政。

传国玉玺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正统,在传到了宋、夏、金、元四国对立的时候,最终了无音信,曾经明太祖朱元璋率兵攻打北元政权的时候,为的就是向元朝政权索要代表汉人的传国玉玺,可后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虽然在明清时期擦混过玉玺时有时现,但大多是赝品和留言。

就例如在皇太极的时候,他将准格尔丹打的是落花流水,就在这时,准格尔丹的君主将被称为是秦始皇传下的“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但后来还是被清朝的高宗皇帝判定为赝品,但考虑到当时的国家需要一个有很重分量的玉玺作为清王朝的奠定之物,于是清朝的历代皇帝便将这颗“高仿”的“传国玉玺”作为真物,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清朝满人政权的统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作为象征来用。

传国玉玺至今还没有问世,存在肯定是存在的,毕竟中华大地上经历了这么多的浩劫,不论是英法联军,还是后来的八国联军,或是后来的日本侵华,说不定就被其中的那个人拿去了,只是至今还没有露面而已。

传国玉玺现在可能在何处?

传国玉玺是一定存在于世间的,因为其材质的特殊,不会因为其他情况而毁掉,就算是被其他人发现,也一定一眼就能认出这个物品的价值连城,毕竟传国玉玺是用玉石制作的,就算捡去的人是个不识字的大老粗,是一个不懂汉子的外国人,他们也一定知道这么一大块玉石也是很值钱的,自然也就不会随意的去丢弃。

因为在中华大地的近代史中,经历了很多的灾难,可能和氏璧存在于我们的国家内,也可能被之前的侵略者带到了他们的国家中,一直没有对外宣告。

除了这些,传国玉玺的去处还有一种可能,便是存在于最后一任拥有着后唐皇帝自焚的洛阳城中。但以上都属于我个人的猜测,毕竟真正的传国玉玺一直没有出现和存在的明确消息。

失眠的路人
超级的战斗机
2025-10-04 06:16:03
下面的这段文字有大量关于传国玉玺形态的描述,你可以看看。希望你能满意^^

秦以前,国玺是以方寸金银 制作的。“完璧归赵”中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后来为秦始皇所得,用以制皇印,成为秦至晋的 传国宝;晋代以后,此宝失落了,但历代帝王仍用其他玉玺代替

传国玉玺

不过,李斯在他的《谏逐客书》中写道: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其中,随,是随珠——同样也有一段荒诞而精彩的传说的一颗明珠;和,就是和氏璧,张守节《史记正义》云:“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玺也。”

《史记正义》引蔡邕注:“玺者,印章也,天子玺白玉螭虎钮。古者尊卑共之。”又引卫宏的《汉旧仪》注解说,秦朝以前,人们都用金银玉器制作印章,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设计外形,特别是手持部分甚至可以是“龙虎钮”,他们称这些印章为“玺”;但是自从秦朝建立以来,就只有天子使用“玺”这个名词,而且,也只有天子的玺可以用玉器来制作,臣下都不敢使用这些皇帝专用的词语和物件。张守节还引注崔浩的见解:“李斯磨和璧作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六·书一·李斯》亦云:

始皇以和氏之壁,琢而为玺,令斯书其文(并注明此文出《书评》,并出自《书断》)。

由此,和氏璧最后就成为了秦皇朝的“传国玺”了。相传李斯还在“传国玺”上刻了几个字——是秦朝的文字小篆。这几个到底是什么字呢?居然有好几种说法:一种是韦曜的《吴书》(《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说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另一种还是张守节引用某家汉书说是“昊天之命,皇帝寿昌”;第三种,裴松之在应劭的著作《汉官仪》中找出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且康”(亦见应劭《汉官仪·卷下》清·孙星衍校本,孙星衍注:亦见之《北堂书钞》仪饰部、《太平御览》仪式部);第四种,《隋书志第六·礼仪六》云:又有传国玺,白玉为之,方四寸,螭兽钮,上交五蟠螭,隐起鸟篆书。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凡八字(还有其他的说法,下文自会详细记载)。这些大都是引自已经亡佚著作的,如此混乱表明在他们(指应劭、韦曜和某汉书作者)写书时,并不一定都看到传国玺,至少有三个人是道听途说的,甚至四者都不正确。

因为:

1、《后汉书·光武帝纪》李贤注引蔡邕《独断》曰:“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又引《玉玺谱》曰:“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历代名叫《玉玺谱》的书籍不少,到底它出自何人之手呢?李贤生在唐代,看到的当然是在他以及他之前的《玉玺谱》了。《汉书·艺文志》不载此书,《隋书·经籍志》也不载;《新唐书》则录有纪僧真一卷《玉玺谱》;《旧唐书》也录有僧约贞一卷《玉玺谱》。翔锋私下认为这两本书的作者应该是相同的,只不过是传钞的过程中搞成这个样子,《玉玺谱》极有可能出自唐人之手,而李贤看到的可能就是这本书(两本唐书中另有姚察撰的《传国玺》一书)。到《宋史·艺文志》时,就变成了“崔逢《玉玺谱》一卷,严士元重修,宋魏损润色”这个记录了。也就是说,李贤看到的《玉玺谱》可能又亡佚了,“死胡同”的感觉到处都有。设若传国玺出自蓝田山(《汉书·地理志》记载,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以北)蓝田山”。其后,《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玉的记载。甚至在汉乐府《羽林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胡姬“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的句子),那么传国玺又怎会是用和氏璧制造的!和氏璧来自楚国啊!怎会是出自关中地区的蓝田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