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厨房苦瓜怎么做好吃
做法:1.先将苦瓜洗净,纵向一剖为二,形成两根半圆柱形。2.将剖为一半的苦瓜反扣在砧板上,注意:此时用刀将它切成一片一片时,一定要斜切,越斜越好,以致苦瓜的皮和肉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3.小葱切成段,放入油锅内爆香,下入苦瓜,迅速翻炒,同时加入盐、糖,约炒1分钟后,加入味精,翻炒半分钟熄火,淋上少量麻油,即可装盘。
要点:1.苦瓜斜着切,将其肉露出,糖味才能充分渗透进苦瓜肉中,中和苦味。2炒这道菜一是糖要多放,那苦瓜不苦、咸中带甜的滋味才叫好。3.火候一定要掌握好,一般从入锅到起锅的时间不要超过4-5分钟,苦瓜生一点才好吃,一般七分熟的碧绿色最好
大叔小的时候,我们那边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萝卜干,现在很多人都不种田,所以手工制作的萝卜干已经越来越少见了。萝卜这东西很容易栽种,不需要肥沃的土壤,反而是沙质的土地,萝卜更大更甜。产量又极高,当季是吃不完的,所以大家为了储藏,就会做成萝卜干。萝卜干最简单的做法,是晒干,然后用盐腌。这是很多食物储存的办法。晒干是为了脱水,盐腌同样是为了杀菌,利于保存。但是这种办法做出来的萝卜干,颜色惨白,一口咬下去,软但是又不容易咬断,所以不论卖相还是口味,都很差劲。
别看萝卜干不起眼,它是我们萧山十种著名特产之一,你们出国 旅游 时,是不是总是随身携带着几包萝卜干?国外的饭菜或咸或淡,每当你不由自主地怀念起家乡的味道时,萝卜干就可以出来拯救你的味蕾了。无论是就着饭一起吃,炒菜,还是放在汤里都可以,它的味道是那么鲜美!不管是超市,小卖铺还是宴席,萝卜干的身影都随处可见。萝卜干分为四盘:第一盘是酸味的,腌制萝卜干本来就是酸酸的,这一盘保持原来的口味不变。第二盘是甜的,奶奶在上面洒了许多糖。而第三盘则是辣的,爷爷在上面洒了些辣椒丁。第四盘是咸的,我在上面撒了一勺盐。夏日吃点苦可去心火,苦瓜是最佳选择,今天大叔下厨房教你做苦瓜炒萝卜干,希望你吃得开心~
苦瓜,萝卜干,毛豆,盐,糖,味精,麻油,食用油适量
1、首先把苦瓜去瓤洗净,将苦瓜切片,用盐抓一下,挤去苦水,在盐水中泡十分钟,挤去水分再用清水洗一下,挤干水分待用,这样处理可最大程度去除苦味即可;
2、然后把萝卜干取出,将萝卜干切丝,开水锅后水中放盐,水开入毛豆焯一下,可使毛豆色更艳,毛豆过油炸一下,断生盛出待用即可;
3、最后坐锅入油,油中放盐调味,油热入苦瓜快炒,放入萝卜干,毛豆同炒,少许糖提鲜,味精增味,翻匀淋麻油增香增亮就可以出锅上桌开吃啦~
香气扑鼻,香糯味美的苦瓜毛豆炒萝卜干就做好了,喜欢的话,自己可以动手试试吧~
大叔小提示
1、苦瓜营养很好,只要稍改变一下苦味,是一道很好的菜;
2、毛豆和苦瓜很搭,营养上有互补,萝卜干味带甜,与之配可去些苦味。
苦瓜的吃法有苦瓜炒蛋、凉拌苦瓜、苦瓜鸡蛋饼、苦瓜苹果饮、苦瓜排骨汤、猪肉苦瓜盅等。
蒜瓣去头,切碎备用。苦瓜去头去尾去籽,切块备用。苦瓜焯水,焯至颜色翠绿。捞出过凉水,备用。锅中放油,加入蒜末、苦瓜、盐,翻炒捞出。苦瓜(学名:MomordicacharantiaL),属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多分枝,茎、枝被柔毛。
生活也是如此,经历过的坎坷和苦难,回味起来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和无限的温暖。这就是所谓风雨过后见彩虹吧。
现在,每次吃起苦瓜,就想起我的婆婆。这份带着爱的味道的美味。苦瓜虽苦,却也有它甜的滋味。
我婆婆最爱做的就是麻辣翡翠小苦瓜。先把苦瓜洗净,用刀竖着从中间切开,把苦瓜的瓤和种子挖出来,用刀斜45度切两毫米厚的片儿。切好的苦瓜片,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斜躺在菜板上等着下锅。
锅里加一些盐或者食用碱,是为了让苦瓜显得翠绿些。看着水从锅底冒起小泡,慢慢地到水面上泛起涟漪,再到变成大的水泡咕嘟咕嘟开起来,就把切好的苦瓜迅速放入锅中。只见苦瓜渐渐沉入锅底,又慢慢地随着温度升高翻滚起来。
看苦瓜在锅中打三到五个滚儿,就迅速地将它捞起,放到事先备好的凉开水中待用。这样一热一凉地浸泡,就苦瓜既有清口爽脆又清凉翠绿。下一步就开始烹制油料了。
在锅中放适量油,随即加入干辣椒段和花椒。喜欢吃麻辣味的可以用麻椒代替花椒。随着油温慢慢升高,只见花椒和辣椒变得油亮光泽起来。不一会儿炸出的香味就直窜鼻孔,而嘴里也不柰泛起了口水。
最后,把苦瓜捞出控水装盘,将炸好的油料及少许盐拌入苦瓜,一盘麻辣翡翠小苦瓜就大功造成了。
无论大鱼大肉之后解腻,朋友小酌时凉拌,还是吃粥的小菜,它都是那样清新怡人,令人回味无穷。每当朋友到我们家,这都是婆婆必做的一道凉菜,也是朋友们记忆最深和最喜欢的一道菜。
我和婆婆一起下厨房的情形,已是我一生美好的回忆。婆婆的退休金自己不舍得用。都给我们用了。前几天降温了,她又及时地给儿子送来了羽绒服。
苦瓜虽苦,却有着浓情蜜意的记忆。苦瓜的味道,婆婆的味道。
【编者按】:一篇生活随笔,信手拈来,道出了一些生活的细节。文章隽永朴实,细细品来,充满烟火的气息,爱的味道。较之作者前几篇文字,编者觉得这篇不仅接地气,而且耐读,从中可见作者下了一番功夫。问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