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厨房 > 正文

幼儿小厨房包馄饨观察记录与分析怎么写

笨笨的犀牛
丰富的心锁
2023-03-05 12:58:28

幼儿小厨房包馄饨观察记录与分析怎么写

最佳答案
成就的小蚂蚁
漂亮的芹菜
2025-10-06 17:45:08

馄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小吃,更是孩子们生活中时常接触到的美食,老师说午觉起床后我们就开始包馄饨啦。看到已经准备好的肉和馄饨皮,我们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开心极了。

活动之前关于准备材料、怎么包、放多少馅的讨论,老师提醒孩子们拿馄饨皮不要两张混在一起,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

我们开工啦!快看:有的把馄饨皮摊在桌子上,然后用调羹勺了一点点肉放在皮上;有的非常熟练地把皮直接摊在手上,另一只手拿着调羹勺一肉放在皮上。

包完咯,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吧!

开始品尝啦!“我先闻一闻,好香哦!”“它看起来的样子好香很好吃哦。”

张开小嘴,一口一个,太美味啦!

“老师,我还要一碗。”“我也还要一碗,实在是太好吃了!”就连最后剩下的汤汁都不肯放过!

你们知道有多好吃吗?看看我们碗里都吃光光咯!

陈鹤琴爷爷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通过小厨房的实践活动,孩子们亲身感受制作美食、品尝成果的乐趣,在真生活、真情境和真实践中获得真体验!

拍摄:各班老师图文编辑:王蓉审核:易冬芳

真实践真体验 ——记育才幼儿园开心小厨房包馄饨活动

幼儿园

2021-03-25

阅读 660

关注

馄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小吃,更是孩子们生活中时常接触到的美食。今天是2021年3月25日,老师说午觉起床后我们就开始包馄饨啦。

看到已经准备好的肉和馄饨皮,我们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开心极了。

活动之前关于准备材料、怎么包、放多少馅的讨论,老师提醒孩子们拿馄饨皮不要两张混在一起,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

我们开工啦!快看:有的把馄饨皮摊在桌子上,然后用调羹勺了一点点肉放在皮上;

有的非常熟练地把皮直接摊在手上,另一只手拿着调羹勺一肉放在皮上。

00:50

包完咯,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吧!

开始品尝啦!

“我先闻一闻,好香哦!”“它看起来的样子好香很好吃哦。”

张开小嘴,一口一个,太美味啦!

“老师,我还要一碗。”“我也还要一碗,实在是太好吃了!”就连最后剩下的汤汁都不肯放过!

你们知道有多好吃吗?看看我们碗里都吃光光咯!

陈鹤琴爷爷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通过小厨房的实践活动,孩子们亲身感受制作美食、品尝成果的乐趣,在真生活、真情境和真实践中获得真体验!

最新回答
帅气的哈密瓜,数据线
笨笨的黑夜
2025-10-06 17:45:08

观察日期:2019年11月11日

观察地点:生活体验区

观察对象:部分幼儿

记录教师:中二班伏梦静

观察实录:

  上午的户外活动开始了,我们本周玩的是生活体验区,里面新添了很多的做饭工具,孩子们感到很新鲜,游戏开始了,丁旭阳小朋友负责出去采摘菜,准备做饭的材料,沈琪政从小木屋里拿出了烧水壶,准备做饭。

  他们把采摘来的“食材”倒入盆里,用勺子不停搅拌后递给同伴,“看,我做的蔬菜沙拉。”鲁俊宇将盆拿回自己面前,开始制制作水果沙拉。“俩人一起制作了水果沙拉,沈琪政端来一个盘子,他们拿给我看:“老师,给你吃水果沙拉。” “真好吃,我想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你们能做吗?” 她们把东西拿回去,开始制作面条,加入西红柿和辣椒,拿来给我看,我说:“谢谢”。她们很高兴,开心的继续制作。

教师思考:

  沈琪政平时比较活泼,活动比较积极,性格非常好,有自己的想法,且孩子在活动一开始的分配工作说明他已经具备初步的分配、整理的能力,学会思考并将生活经验运用于活动中,很有主见。孙运程平时很能干,俩个孩子都是平时比较有主见的,在面对困难时老师的“不参与”是为了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机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实则是幼儿成长的过程。老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表现与反应,察觉他们的需要,当孩子和你互动时、求助时,及时给予帮助。

落寞的羽毛
友好的火
2025-10-06 17:45:08
观察者随感:

从观察中可以出来,张子杰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想象力也不错,就是动手能力还不够,遇到困难总喜欢找老师帮忙,尽管狮子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但从她脸上开心的笑容中可以感受到她正沉浸成功的喜悦中!

分析幼儿对本区域的兴趣:

A、非常感兴趣

B、一般

C、不感兴趣

老师提供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孩子们从自己的家里带来的,所以活动的兴趣较高,尤涛已经掌握了狮子的基本特征,可是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这是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所致,另一方面,老师应该在制作前,示范一下各种材料的用法,再提供一些范例,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一个参考,不至于无从下手,由于时间原因,幼儿不能对各组材料进行一一尝试,因此我决定把这些材料提供在动手角,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装饰狮子。

俏皮的发箍
兴奋的舞蹈
2025-10-06 17:45:08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表

观察时间

xxxx年x月x日

观察目的

根据明明小朋友进餐习惯逐渐养成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进行观察,第二次。

观察实录

今天,我们吃的是面条。明明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筷子夹起面条汤,放在嘴边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无数口汤可是就是不吃面条。我这是走过去,对他轻轻地说:“我们要使劲吃饭,回家可没有以前那么多好吃的了,吃的多身体好,长的高的。”听完后,他说:“妈妈说了我好好吃饭会长很高很高的。”我说:“对!我们明明小朋友可棒了,现在都自己吃饭了!”听完,他开始用筷子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嘴中。这时,我拿起碗夹了一大口面条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一直盯着我的筷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几口他说:“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完了。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我都吃完了。”我表扬了他,发给他一朵小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里也这样。他点点头,非常高兴,不时拿着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分析记录

从今天观察的情况看来,明明小朋友在家里长久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懒得自己吃饭。他吃饭时对他人存在着依赖性,这与他长期由父母喂养要一定关系。但是在今天老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比较有目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自己吃饭,这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当老师表扬他时候,他非常高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采取措施

继续采取第一阶段的措施方法,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掌握明明小朋友在家的吃饭情况。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能干的爆米花
文艺的大叔
2025-10-06 17:45:08
幼儿园进餐活动观察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观察目的: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快快的把饭菜吃完。观察环境:活动室观察实录:午餐时间到了,多数小朋友都快速的搬好小椅子,小便洗手准备用餐了,可是天天还在那磨磨蹭蹭的一向没有把小椅子搬到位置上。我提醒了几次之后最终搬好小椅子了,结果又在厕所磨蹭了不出来。等她坐好位置上开始用餐,其他小朋友都已经几大口吃下去了。我兜了一圈之后发现天天的饭菜几乎没有动,询问情景:天天,为什么不吃饭呀天天回答:我不喜欢吃洋葱。分析:天天是个比较挑食的孩子,经常会剩很多饭菜,怎样劝说都没用,最终还是倒掉。今日又遇到了不喜欢吃的洋葱,所以一开始就磨磨蹭蹭的不愿意搬小椅子。很多幼儿在家也是如此,不喜欢吃的蔬菜就不吃,有的家长明白孩子不喜欢吃的家里就不做这个菜,这样时间久了,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不吃这个菜了。措施:首先,我们每一天开饭前组织幼儿猜猜今日吃什么用猜菜名的方法营造了良好的餐前气氛,增进了幼儿的食欲,愿意欢乐进餐。孩子是需要鼓励的。而对于小班幼儿,成人给予他们的鼓励应当是生动活泼并且是幼儿能直接感知的。其次,模仿是小班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经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饮食习惯。所以我们在进餐习惯培养中经常将鼓励与树立榜样相结合,如“宝宝的牙齿真有劲儿,一口饭一口菜,放在嘴里一齐嚼,饭菜的味道会更好”“xxx小朋友吃饭可专心了,安安静静吃饭肠胃最舒服”“xxx小朋友的小碗里真干净,一点食物都没剩,看看谁能比他还棒”如此等等。教师只要表扬了某个小朋友,立即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篇2:幼儿园进餐活动观察记录大班观察记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观察资料:楠楠搬着她的小椅子向她的座位上走去,安安静静的坐下后小眼睛开始左右观望,时不时的还和旁边的小伙伴窃窃私语几句,显得格外简便。当教师把饭盛在碗里时,我发现她有现金账,接下来进餐时她的速度异常慢,有时还把嘴里的饭塞得很满很满,叫着叫着就吐了出来,感觉她在特困难的进行着吃饭的事情。分析:楠楠是个很温柔,胆小的小女孩,瘦瘦的,不怎样爱表达自我的情绪,还比较挑食,做任何事都不紧不慢的,但自尊心还特强。措施:1、鼓励幼儿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以表扬、奖励的方式激发幼儿的进餐兴趣。2、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忙有改变饮食上的缺点,但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幼儿的态度与语言不要过硬、过严,以防伤及到幼儿的心理,那样会使幼儿对进餐或饮食产生排斥与不满。3、请班上幼儿充当“小教师”,来讨论饮食上的事情。比如:吃青菜有什么好处?什么饭好吃?等等,来帮忙幼儿减少挑食的情景。4、可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引导幼儿在保质保量的进餐后,能够去做自我想做的事情,从而提高幼儿进餐的速度。

长情的铃铛
怕黑的电灯胆
2025-10-06 17:45:08
幼儿观察记录《愉快轻松地进餐》

我班于子涵虽然现在升大班了,午餐时还经常挑食,每次吃饭时总是有问题,不是嫌太多,就是什么不爱吃。有时一顿饭他能吃半个多小时。有一次他吃得太慢,我就想喂他吃能快一点,当我把青菜喂进他嘴巴的时候他好象要呕吐一样。最后,大半菜全剩在碗里,理由是“我不喜欢吃”。又到午餐时间了,香香的米饭、配上西红柿炒蛋,小朋友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子涵他呢?用筷子拨弄着饭,眉头皱了起来。我关切地走到他的身边问他:“怎么了,子涵?”他低头不语。“是身体不舒服了吗?”我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没有呀!刚才还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心地户外活动呢?怎么一到吃饭时间,他就又犯愁了呢?“老师,我不想吃里面的西红柿!”噢,原来如此。我从他的父母亲那里得知他从小就偏食,家长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家长也知道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摄取丰富的营养是保证身体健康发育的前提。他们对自己孩子的营养与膳食越来越重视,每天都会问一问孩子在幼儿园的进餐情况,他们希望老师能在学校里改变这一不良习惯,但我知道,习惯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强加要求孩子,使他有心里负担。何不换一种方法试试呢?比如允许他少吃一点呢?于是,我对他说:“这样吧,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吧。”他听了我的话,马上点点头,拿起勺子吃起来,一会儿就吃下了半碗饭菜,还一边吃一边瞄我一眼,我只是高兴地对他拍拍肩。

从这件事中,我醒悟到:孩子不吃饭其实是有他的想法和原因的。满满一碗饭对他是来说是个心理负担,而我采取的是:给他一个选择的台阶,使他减轻心理负担,于是了他就能愉快而轻松地进餐了。现在我才对“站在孩子的角度和视角,看待一件事,换个位置或方式想一想,做一做。”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如果,在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能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采取一些他们能接受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和引导,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