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钢架的支撑设计有哪些要点?
门式钢架的支撑设计的要点:1、由于门式刚架结构构件的抗弯刚度、抗扭刚度较小,结构的整体刚度较弱,因此设计时应考虑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要采取的必要措施,防止构件发生弯曲和扭转变形。 2、要重视支撑体系和隅撑的布置,重视屋面板、墙面板与构件的连接构造,使其能参与结构的整体工作。 3、组成构件的杆件较薄,设计中应考虑对制作、安装、运输的要求。 4、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锈蚀对结构构件截面削弱的影响。 5、门式刚架的梁柱多采用变截面杆件,梁柱腹板在设计时考虑利用屈曲后的强度,所以塑性设计不再适用。 6、设计中对轻型化带来的后果必须注意和正确处理,比如风力可使轻型屋面的荷载反向等。
支撑系统的主要作用是:1)纵向刚性系杆传递纵向水平力。2)水平支撑形成局部刚域,抵抗在柱间和屋面梁间传递的水平力作用。3)隅撑的作用则为约束I型截面远端翼缘板,起到远端翼缘板平面内支座作用,避免形成局部屈曲;或出平面支点作用,减小翼缘板的出平面计算长度,从而控制出平面稳定性。4)全部支撑系统与檩条或墙梁以及刚架一道组成空间体系,参与空间协同工作。刚性系杆构件主要选用型钢和钢管,与刚架通过螺栓铰接,截面大小一般按压杆稳定性要求或通过受力计算来决定。设置主要考虑在刚架转角和屋脊联结处(其中屋脊处的刚性系杆,可由用于此处屋脊构造需要的,刚度较大的双檩条及联结所代替)。另外,刚性系杆的间距主要取决于刚架构件的出平面稳定性要求,一般应为:在刚架斜梁上12—18m之间,在刚架柱上约8m左右,否则应考虑在其间增设。强调一点的是,刚度较大的吊车梁等均可作为刚性系杆考虑。水平支撑主要分为拉杆支撑和压杆支撑两类(又称拉力系统和压力系统)。拉力系统主要用于抵抗较小的水平力作用,和用于水平位移和变形要求不严格的建筑,而后者则相反。两者的界限参考上海地方轻钢规程规定,为后者吊车吨位应大于5t。水平支撑设置的最佳位置应考虑在每个温度单元居中设置,并要求屋面梁间和柱间水平支撑须设在同一开间,同时支撑间距按规程规定不宜大于60m(有吊车时),无吊车时,支撑间距宜为30~45m。另外,建筑的端部第一或第二开间,以及温度缝两侧开间,考虑空间协同作用的需要,也要设置水平支撑。水平支撑的构件截面大小主要决定于纵向水平力作用,须经受力计算来确定。隅撑构造是连接于I型截面的远端翼缘和檩条或墙梁之间,起I型截面远端翼缘板的板件约束和平面外支点作用。隅撑设置主要在I型截面远端翼缘板的受压区,间距应符合避免翼缘板板件屈曲的条件和刚架平面外稳定性计算要求,目前主要按构造要求设置,取间距3m左右。隅撑杆件截面型式多选用小型钢,规格大小须经过受力计算来确定。
柱顶位移和柱高度比是有限值的,参考参考CECS。
《PKPM STS钢结构设计:从入门到精通》是为土木工程专业编写的一本钢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程,可供土木建筑结构(土木工程工民建方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业界教师、结构设计初学者及广大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参考学习。
《PKPM STS钢结构设计:从入门到精通》涵盖STS所有常见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工具箱)。全书共分6章,包括:钢结构的特点、选型、STS钢结构设计的一般思路和原理:门式刚架设计(含二维、三维设计方法);钢框架结构设计:钢桁架结构设计:钢排架结构设计;钢支架结构设计等。
《PKPM STS钢结构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的特点是把钢结构模型提取和采用STS设计钢结构一般过程统一起来.通过典型工程实例进行讲解.剖析各操作模块参数设置技巧。针对性强。思路清晰,并提供各钢结构设计实例在STS环境下的操作实战视频演示,使读者更易理解和掌握。
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3、《锅炉钢结构制造技术条件》(JB/T1620-93)
4、《栓焊锅炉钢结构制造通用技术条件》
钢结构设计要注意事项:
一、明确钢结构设计所涉及规范、规程
钢结构设计中所涉及规范、规程总体上可分为三种:1.国家规范(GB),如《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等等;2.行业规程(JGJ)或地方规程(DBJ)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1)等等;协会规程(CECS)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2012年版)》(CECS102:2002)、《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212:2006)等等。
二、理解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设计基准期和建筑寿命的概念
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设计基准期和建筑寿命的区别。所谓的设计的年限,通常是指在设计之初规定的时间之内,该项产品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进行大型的维修,只需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即可,就能达到设计之初的设计理念。对于设计基准期,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确定活荷载代表值选用的时间参数,根据某一特定的区域与关系,进行不同年段进行统计,确定其失效率,最后定下基准。在我们这里提到的建筑的寿命,指的是建筑最终的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是按建筑开始,一直到完全报废退出历史的舞台的整个的时间。在我们的如今的钢结构设计中这几方面的参数数据是不可缺少的。
三、区分钢结构设计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宜继续承载的变形。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指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钢结构设计中,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结构不发生安全破坏;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结合建筑物的安全等级,使用功能等要求进行有效地控制。既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又要兼顾建筑结构的经济性。
四、单层钢结构厂房设计注意事项
1.注意单层厂房的温度区段的分隔措施。随着我国工业建筑规模的扩大,近年来建成了一些特大面积的厂房,有的纵向长达数百米,有的横向十余跨相连。《钢结构设计规范》有关温度区段的分隔长度应按《钢结构设计规范》或《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纵向温度区段的分隔以双柱伸缩缝为宜,对有托架的厂房,也可采用铰接短钢柱或吊挂钢板支撑的构造来实现双柱伸缩缝。纵向温度区段的分隔如采用双柱伸缩缝会影响厂房的使用功能,以采用滑动支座的方法为宜。
2.注意单层厂房屋面支撑系统的布置。厂房屋面支撑系统保证了结构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控制了屋面杆件的平面外计算长度以较少杆件的截面尺寸。屋面支撑系统包括横向支撑、纵向支撑、竖向支撑(仅用于梯形屋架)和系杆。
3.注意单层厂房柱间支撑系统的布置。厂房的柱间支撑保证厂房纵向的稳定和空间刚度,承受厂房所受纵向的风荷载、吊车荷载及地震力并传至基础,控制了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以较少柱的截面尺寸。柱间支撑的设置除按规范要求满足其上述功能外,还要注意与屋面支撑系统相协调,与屋面支撑设在同一柱距内。对于屋面支撑形式,应首选十字形交叉支撑,这种支撑传力直接、构造简单、用料省、刚度大;对于柱间距与支撑高度比值大于2的上柱支撑,可采用人字型或八字型支撑以减少用料;当支撑位置处要考虑人员出入或放置设备,应考虑空腹式门形支撑,但这种支撑用料费、刚度差,所以柱间支撑,尤其是下柱支撑尽量设于无人员或设备的柱距处。
五、钢结构制图注意事项
钢结构的设计图纸和很多的设计图一样也是分为两部分,设计之初的设计图和施工图两部分,我们严格按照设计审核的相关的规定,图纸的设计者主要的方向是在设计图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探索,钢结构的相关的施工单位根据实际的工程方向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这两部分的设计人一定要进好工作的协调工作,互相渗透自己的思想理念,达成共同的目标,以保证工程的进度顺利地实施,最后达到工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