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都需要哪些规范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2006年版)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4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8)
6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02)
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9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2005年版)
1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3、《锅炉钢结构制造技术条件》(JB/T1620-93)
4、《栓焊锅炉钢结构制造通用技术条件》
钢结构设计要注意事项:
一、明确钢结构设计所涉及规范、规程
钢结构设计中所涉及规范、规程总体上可分为三种:1.国家规范(GB),如《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等等;2.行业规程(JGJ)或地方规程(DBJ)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1)等等;协会规程(CECS)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2012年版)》(CECS102:2002)、《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212:2006)等等。
二、理解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设计基准期和建筑寿命的概念
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设计基准期和建筑寿命的区别。所谓的设计的年限,通常是指在设计之初规定的时间之内,该项产品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进行大型的维修,只需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即可,就能达到设计之初的设计理念。对于设计基准期,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确定活荷载代表值选用的时间参数,根据某一特定的区域与关系,进行不同年段进行统计,确定其失效率,最后定下基准。在我们这里提到的建筑的寿命,指的是建筑最终的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是按建筑开始,一直到完全报废退出历史的舞台的整个的时间。在我们的如今的钢结构设计中这几方面的参数数据是不可缺少的。
三、区分钢结构设计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宜继续承载的变形。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指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钢结构设计中,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结构不发生安全破坏;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结合建筑物的安全等级,使用功能等要求进行有效地控制。既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又要兼顾建筑结构的经济性。
四、单层钢结构厂房设计注意事项
1.注意单层厂房的温度区段的分隔措施。随着我国工业建筑规模的扩大,近年来建成了一些特大面积的厂房,有的纵向长达数百米,有的横向十余跨相连。《钢结构设计规范》有关温度区段的分隔长度应按《钢结构设计规范》或《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纵向温度区段的分隔以双柱伸缩缝为宜,对有托架的厂房,也可采用铰接短钢柱或吊挂钢板支撑的构造来实现双柱伸缩缝。纵向温度区段的分隔如采用双柱伸缩缝会影响厂房的使用功能,以采用滑动支座的方法为宜。
2.注意单层厂房屋面支撑系统的布置。厂房屋面支撑系统保证了结构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控制了屋面杆件的平面外计算长度以较少杆件的截面尺寸。屋面支撑系统包括横向支撑、纵向支撑、竖向支撑(仅用于梯形屋架)和系杆。
3.注意单层厂房柱间支撑系统的布置。厂房的柱间支撑保证厂房纵向的稳定和空间刚度,承受厂房所受纵向的风荷载、吊车荷载及地震力并传至基础,控制了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以较少柱的截面尺寸。柱间支撑的设置除按规范要求满足其上述功能外,还要注意与屋面支撑系统相协调,与屋面支撑设在同一柱距内。对于屋面支撑形式,应首选十字形交叉支撑,这种支撑传力直接、构造简单、用料省、刚度大;对于柱间距与支撑高度比值大于2的上柱支撑,可采用人字型或八字型支撑以减少用料;当支撑位置处要考虑人员出入或放置设备,应考虑空腹式门形支撑,但这种支撑用料费、刚度差,所以柱间支撑,尤其是下柱支撑尽量设于无人员或设备的柱距处。
五、钢结构制图注意事项
钢结构的设计图纸和很多的设计图一样也是分为两部分,设计之初的设计图和施工图两部分,我们严格按照设计审核的相关的规定,图纸的设计者主要的方向是在设计图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探索,钢结构的相关的施工单位根据实际的工程方向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这两部分的设计人一定要进好工作的协调工作,互相渗透自己的思想理念,达成共同的目标,以保证工程的进度顺利地实施,最后达到工程的目的。
1、《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02-2002
2、《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2006版)
如果是初学,建议先以第一本为主,毕竟第一本规范是专门针对门式钢架的,有一定基础之后,再全面学习〈钢结构设计规范〉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采纳!
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是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的。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提出的四种钢材型号是“宜”使用的型号,是在条件许可时的首先选择,并不禁止其它型号的使用,只要使用的钢材满足规范的要求即可。
关于钢结构材料选择的更详细的说明,参看一下《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条文说明,那里解释的很具体。
钢结构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发展很快。作为控制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钢结构标准,也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材料标准
设计钢结构用的材质标准、型材标准、板材标准、涂料标准和各种性能的试验方法标准共有百余本,现将最常用的标准列举如下:
(一)材质标准
1、碳素结构钢GB700-88
2、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
3、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
(二)型才标准
4、热轧等边角钢GB/T9787-88
5、热轧不等边角钢GB/T9788-88
6、热轧工字钢GB/T706-88
7、热轧槽钢GB/T707-88
8、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GB/T11263-1998
9、焊接H型钢YB3301-92
10、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JG/T137-2001
11、冷弯型钢GB/T6725-92
(三)板材标准
12、一般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GB/T2517-81
13、碳素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T912-89
14、碳素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3274-88
15、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85
16、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2518-88
17、彩色涂层钢板和钢带GB/T12754-91
18、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91
(四)其他标准
19、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90
二、设计标准
(一)通用标准(2本)
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2(待报批)
2、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8-2002
(二)高耸钢结构标准(3本)
3、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技术规程JGJ99-98(待局部修订)
4、热轧H型钢构件设计规程CECS(在编)
5、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90
(三)空间钢结构标准(4本)
6、网架结构技术规程JGJ7-91(待修订)
7、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待报批)
8、悬索结构技术规程JGJ(待报批)
9、索膜结构技术规程CECS(在编)
(四)轻型钢结构标准(6本)
10、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待报批)
11、门式刚架结构构件JG/T(待批)
12、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待报批)
13、钢龙骨结构技术规程CECS(在编)
14、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在编)
15、冷弯型钢受力蒙皮结构设计规程CECS(在编)
(五)组合结构标准(5本)
16、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28:90(在修订)
17、矩型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在编)
18、混凝土钢管叠合柱技术规程CECS(在编)
19、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
20、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9082-97
(六)钢结构连接标准(2本)
2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2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技术规程JGJ82-91
(七)钢结果加固标准(1本)
23、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96
三、施工标准
(一)通用标准(1本)
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二)专用标准
上述标准中的“技术规程”,均包含施工及验收的内容在以上介绍的43本钢结构标准中,现行标准为32本,其他11本标准正在积极制订中。
注:
GB-国家标准(强制性)
GB/T-国家标准(推荐性)
GBJ-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CECS-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YB-冶金工业行业标准
JG/T-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推荐性)
JGJ-建筑工程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