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计规范大全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19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1995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CB 50060-2008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2-2008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CB 50227-2008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 /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 /T 621-1997 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SDJ 9-199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 -2008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 /T601-1996 常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 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6-1993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1992 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19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T 50063-2008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 163-2008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89-200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06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 50293-1999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 措施 —电气(2009)<建设部发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 50057-94 建筑照明设计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 7588-2003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429-200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92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 14050-2008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 19517-2004 阻燃和耐火电缆通则 GB/T 19666-2005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 GB50034-9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GB50156—200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200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力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97-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3-200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5—9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T50063-2008 石油化工企业照度设计标准 SH/T3027-2003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力设计技术规范 SH3038—2000 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 SH/T 3053-2002 石油化工企业工厂电力系统设计规范 SH3060—1994 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设备抗震鉴定标准 SH3071—1995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00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SH/T3081-2003 石油化工仪表供电设计规范 SH/T3082-2003 炼油厂用电负荷设计计算 方法 SH/T3116—2000 石油化工紧急停车及安全联锁系统设计导则 SHB-Z06-1999 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 SHSG-033-2008 石油化工装置详细工程设计内容规定 SHSG-053-2003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HG/T20509-2000 信号报警、安全连锁系统设计规定 HG/T20511-2000 化工企业电力设计图形和文字符号统一规定 HG/T20686-1990 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 CECS31: 2006 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区域一级、0区、1区和2区区域划分推荐作法 SY/T6671-2006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0-2005 油气田变配电设计规范 SY/T0033-2009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6451-2008 隐极同步发电机技术要求 GB/T7064-2008 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10228—2008 电力变压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1094.7-2008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GB/T15543—2008 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GB/T15544—1995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GB/T15576—2008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GB/T17468—2008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GB50045—95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 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 GB50096—199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0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2006
电气设计一般指建筑领域的电气工程,通过与工程投资方(即通常所说的甲方)和施工方的合作,在技术、经济、功能和造型上实现建筑物电气的设计。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
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此定义本十分宽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当今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
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等等。美国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又称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与信息科学系、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等,主要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研究方向和重点。
扩展资料:
电气自动化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例如一条设备怎样运行才能保证它能正常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现代工业不是全人工,靠人来操作,却是由机器来制作,启动机器,就会自己运行下去。
机器之所以能自动运行,就是电气自动化,所谓电气自动化,就是利用继电器、感应器等电气元件实现顺序控制、时间控制的过程。其他如一些仪表或伺服电机,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反馈到内部,从而改变输出量,达到稳定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和电弧;电气设备表面(指与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相接触的表面)发热。基本防爆设计原理:一是将在正常运行时能产生电弧和火花的设备或部件,放入隔爆外壳内,或采取浇封型、充砂型、充油型等防爆型式实现防爆目的。二是针对正常运行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高温的增安型电气设备,在其结构上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其在正常运行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过热和引燃源,避免引起爆炸和火灾。对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一般是按规定条件设计制造,其外壳能阻止或减少可燃粉尘的进入,并不会妨碍设备安全运行和点燃的粉尘,引起爆炸。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绝大多数属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因此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电力拖动方案。
2.设计生产机械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线路。
3.选择拖动电机及电气元件,制定电器明细表。
4.进行生产机械电力装备施工设计
5.编写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电气说明书与设计文件
二、电力拖动方案确定的原则
对各类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首要的是选择和确定合适的拖动方案。
主要根据设备的工艺要求及结构来选用电动机的数量,然后根据各生产机械的调速要求来确定调速方案,同时,应当考虑电动机的调速特性与负载特性相适应,以求得电动机充分合理的应用。
1.无电气调速要求的生产机械
在不需要电气调速和起动不频繁的场合,应首先考虑采用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在负载静转矩很大的拖动装置中,可考虑采用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对于负载很平稳、容量大、且起停次数很少时,则采用同步电动机更为合理,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同步电动机效率高、功率因数高的优点,还可以调节励磁使它工作在过励情况下,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
2.要求电气调速的生产机械
应根据生产机械的调速要求(如调速范围、调速平滑性、机械特性硬度、转速调节级数及工作可靠性等)来选择拖动方案,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进行经济比较。最后确定最佳拖动方案。
调速范围D=2~3,调速级数≤2~4。一般采用改变磁极对数的双速或多速笼式异步电动机拖动。
调速范围D<3,且不要求平滑调速时,采用绕线式转子感应电动机拖动。但只适用于短时负载和重复短时负载的场合。
调速范围D=3~10,且要求平滑调速时,在容量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带滑差离合器的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若需长期运转在低速时,也可考虑采用晶闸管直流拖动系统。
调速范围D=10~100时,可采用直流拖动系统或交流调速系统。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以前主要依靠改变定子绕组的极数和改变转子电路的电阻来实现。目前,变频调速和串级调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3.电动机调速性质的确定
电动机的调速性质应与生产机械的负载特性相适应。对于双速笼型异步电动机当定子绕组由Δ联接改为YY接法时,转速由低速转为高速,功率却变化不大,适用于恒功率传动;当定子绕组由Y联接改为YY接法时,电动机输出转矩不变,适用于恒转矩传动。对于直流他励电动机,改变电枢电压调速为恒转矩输出;而改变励磁调速为恒功率调速。
若采用不对应调速,即恒转矩负载采用恒功率调速或恒功率负载采用恒转矩调速,都讲使电动机额定功率增大D倍(D 为调速范围),且部分转矩未得到充分利用。所以电动机调速性质是指电动机在整个调速范围内转矩、功率与转速的关系。究竟是容许恒功率输出还是恒转矩输出,在选择条苏方法是,应尽可能使它与负载性质相同。
三、控制方案的确定原则
设备的电气控制方法很多,由继电器接触器的有触点控制,有无触点逻辑控制,有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计算机控制等。总之,合理地确定控制方案,设计实现、简便、可靠、经济、适用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重要前提。
控制方案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控制方式与拖动需要相适应。控制方式并非越先进越好,而应该以经济效益为标准。控制逻辑简单、加工程序基本固定的生产机械设备,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方式比较合理;对于经常改变加工程序或控制逻辑复杂的生产机械设备,则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较为合理。
2.控制方式与通用化程度相适应。通用化是指生产机械加工不同对象的通用化程度,它与自动化是两个概念。对于某些加工一种或几种零件的专用机床,它的通用化程度很低,但它可以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这种机床宜采用固定的控制电路;对于单件、小批量且可以加工形状复杂零件的通用机床,则采用数字程序控制,或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因为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对象而设定不同的加工程序,因而有较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3.控制方式应最大限度满足工艺要求。根据加工哦年工艺要求,控制线路应具有自动循环、半自动循环、手动调整、紧急快退、保护性连锁、信号指示和故障诊断等功能,以最大限度满足工艺要求。
4.控制电路的电源应当可靠。简单的控制电路可直接用电网电源,元件较多、电路较复杂的控制装置,可将电网电压隔离降压,以降低故障率。对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可采用直流电源,这有助于节省安装空间,便于同无触点元件连接,元件动作平稳,操作维修也比较安全。
影响方案确定的因素很多,最后选定方案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取决于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和设计方案的灵活运用。
厂房设计标准规范:
一、工业厂房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符合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扩建的工业厂房设计,但不适用于以细菌为控制对象的生物洁净室。本规范有关防火和疏散、消防设施章节的规定,不适用于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高层工业厂房和地下工业厂房的设计。
三、条在利用原有建筑进行洁净技术改造时,工业厂房设计必须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设施。
四、工业厂房设计应为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测试和安全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拓展资料:
建筑电气设计中,厂房电气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
配电间:门需乙级防火门(双向,弹簧锁),敷设尽量以电缆沟为主,变压器可考虑采用干变(或箱变)低压铜排侧出线,如盘柜较多需双排布置需考虑足够间隔(面对面:2手车+900)
室内电缆敷设:按固定设备的布置情况可考虑延厂房四周设一圈桥架或电缆沟,至设备处采用埋管敷设,重载设备(输送机,水泵,行车等)选用元件及电缆需大一号考虑
照明:厂房照明以80W防水防尘壁挂等为主(一柱一个),顶棚大灯可考虑400W汞灯,电线以BV-05 2.5/4为主,重要设备可立杆单独照明。
防雷接地:厂房四周室内需设地埋等电位带,单独设备需设单独设备接地,以25*4镀锌扁钢为主,屋顶可以钢筋或钢结构柱子为避雷引下线,厂房四周应设接地网,各配电箱应设浪涌保护器。
参考资料:
电气设计师_百度百科
因为建筑电气系统相比于其他建筑工程系统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进行日常检测与维修,因此必须在建筑电气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消防配电的设计,建立适合建筑电气系统的消防配电系统,用科学的设计方案从根源处减小电气风险,此外也有利于养护维修的进行。
做好建筑电气设计的意义 我国的建筑行业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居民建筑的建筑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居民也得到了更加舒适可靠的居住环境。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给建筑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如今我国大多数的居民建筑当中都普遍存在着建筑配电设备设计不合理的现象,这也是近年来火灾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现象是由于进行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质量不过关,电气设计存在巨大问题。
现如今我国对于建筑的电气设计主要可以分为3个部分:①对于建筑配电系统的设计②对于建筑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③对于建筑的消防配电设计工作。
而在对建筑进行实际的电气设计工作中,对于建筑的消防配电设计需要放在首位,首先要保证建筑的电气使用安全,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建筑内部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能够让建筑居民有足够的反应机制去面对,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建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建筑的电气设计过程中有效保证消防配电设计的设计质量,能够有效减少建筑火灾等灾害发生的几率,有效做到对建筑的防护工作。
安家(建筑与工程)上旬202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