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有哪些类型?
中央空调有两种类型,分别是:
1、蒸汽压缩式中央空调
这种空调主要由发生装置、节流装置、冷凝设备、蒸发设备和吸收设备组成,运行时,先将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压缩成气体,与水或者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制冷剂成为低温高压状态,然后再将液态制冷剂进行干燥处理,进入膨胀阀内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状态,接着在蒸发设备内完成汽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之后转变成蒸汽,再次进入压缩机中循环。
2、吸收制冷式中央空调
这种制冷方式和蒸汽压缩机是相同的,都是利用液态制冷器在低温低压的环境下达到制冷效果,不同的是,蒸汽制冷式是通过消耗电能的方式,将热量从低温送往高温,而吸收式是通过消耗热能来完成输送的,属于非自发的过程。
扩展:选用家用中央空调的步骤。
1、要确定主机型号:根据房屋的朝向、面积大小来选择,通常实际制冷量会低于全部制冷设备的总和,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只需要理论制冷量的70%左右就可以。
2、要确定内机与风口的位置:安装重要空调,正常每个空间至少有一台内机和风口,比较大的面积需要多加一台,尽量在中间位置,这样冷气或者热气散播会更加均匀。
家用中央空调常见类型有:
1、制冷剂系统。
2、水系统。
各系统特点:
1、制冷剂系统,即常说的VRV(变制冷剂系统);
制冷剂直接进入室内机,实现制冷制热。
2、水系统:
由于层高原因,常用的水系统末端为风机盘管系统,冷冻/热水进入风机盘管进行换热,实现制冷制热。
若房屋层高足够,也可使用全风系统,就是空气经过集中处理(如冷热处理、空气过滤)后再送入各个房间。
中央空调有哪些种类:
1、吸收制冷式中央空调。吸收制冷式中央空调主要由四个交换设备组成,即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它们组成两个循环环路:制冷剂循环与吸收剂循环。左半部是制冷剂循环,属逆循环,由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组成。高压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放热被凝结为液态后,经节流装置减压降温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该液体被汽化为低压气态,同时吸取被冷却介质的热量产生制冷效应。这些过程与蒸气压缩式制冷完全相同。
2、蒸汽压缩式中央空调。制冷压缩机是蒸气压缩式中央空调的一个重要设备。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图/文/摄: 李林伟)@2019
1)风冷管道系统
风冷管道系统是最常用的小型家庭中央空调,机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施工期短,价格便宜!室外机可由多台压缩机和一台风冷冷凝器组成,室内机由蒸发器和循环风机组成,其台数与压缩机台数相同,形式有多种如明装吊顶式,暗装吊顶式等。该系统的特点是室外机的冷凝器采用空气冷却,每台压缩机与室内机一对一配置形成独立系统,室外机的冷凝器与室内机蒸发器之间的连接统管为冷媒管,暗装吊顶式室内机可接风管并根据室内空间情况能将送风口均匀布置在室内,还可接入新风管引进新风。系统完全依靠冷媒循环完成空调要求,集中制取冷量,以空气作为输送介质,将室内回风(也可引入新风)冷却/加热后送回室内。该系统既有分体式空调的使用功能,又有中央空调的送风效果。
2)风冷冷/热水系统
风冷冷/热水系统应用广泛,从几十平米到上千平米,平面或多层,房间结构简单或复杂均可。机组的输送介质通常为水或者乙二醇溶液。它通过室外主机产生出空调冷/热水,由管路系统输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产生冷/热风,从而消除房间空调负荷。它是一种集中产生冷/热量,分散处理个房间空调系统形式。冷/热水机组的末端装置通常为风机盘管。
风冷冷/热水机组的主机安装于室外,由水箱和一台室外机组合在一起;室外机的制冷系统将水冷却后,通过水管将冷水送到名个房间;水管的每个末端都须连接风机盘管,有多种形式可供选择:明装吊顶式、天花嵌入式、暗装吊顶式等。另外,水箱和室外机可以分开放置,如将水箱放在室内(阳台、地下室、储藏室、车库),则冬季最冷时无须将水箱中的水放掉。
3)多联型系统。
多联机型系统适用于办公楼。机组以压缩制冷剂为输送介质,采用一台压缩机带动多台室内机,室外主机由外侧换热器、压缩机和其他附件组成。室内机由直接蒸发式换热器和风机组成。制冷剂的流量以及进入室内机散热器的制冷剂流量,来满足不同负荷对热湿的要求。与其他冷媒型空调系统最主要的区别为:该系统压缩机采用变频调速进行控制,当系统处于低负荷时,通过变频控制器控制压缩机转速,使系统内冷媒循环流量得以改变,从而对制冷量进行自动控制以符合使用要求,对一般住宅家用空调系统只需设一台变频压缩机。另外,还有新型的双压缩机系统,可以明显降低机组启动电流量。
优点:可以满足不同房间的需求,节能,热体舒适性好。
居想网是北京巨象高科机运营的建筑机电设备平台。空调、空净化器、加湿器、水泵、冷却塔、净水等设备,为机电设备行业的企业、工程安装、装修等中小企业提供“互联网+供应链+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2.家用中央空调(小型商用中央空调)。目前国内不少品牌已经进入这个领域,给外资品牌极大的压力,但目前没有垄断企业出现,处于国内空调领域另一块利润较高的蛋糕。家用中央空调的类型分为三种:
A.水系统:布置灵活,独立调节性好,能满足复杂房型分散使用、各个房间独立运行的需要,且管道系统便于装饰协调。但水系统易漏易蚀,家庭装潢多为石膏类固定天花板,不易拆卸,若滴水就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B.风系统:风系统中配有新风,在保证经济运行的同时,使室内空气品质健康、清新。但因为通过一台末端处理过的风通过风管输送出去,只能一开全开、一关全关,耗电大,噪音也难以控制。利用变频技术改造过后的风管机适合家庭使用。这种类型的家用中央空调流行于欧美。
C.多联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大金”空调开始研发以氟里昂为媒介的多联机,被称为家用VRV系统。1969年第一台多联机诞生。由于输送的是氟里昂,可以用细小的铜管代替粗大的风管,噪音也大大降低。多联机就是用一个超大功率的室外主机带动多至7个室内机,由于采取的是并联方式,所以可方便地进行分区控制。
1、冷媒系统:室外机通过冷媒管(一般是铜管)与多台室内机连接,每个房间的内机均为冷媒与空气直接换热。(室外机对冷媒进行压缩,然后冷媒通过铜管被输送到室内机,在室内机处冷媒与室内空气进行换。)
2、水系统:室外机一般称为冷热水机组,室内机一般称为风机盘管,通过水管连接。(室外机压缩冷媒,冷媒再去与水换热,产生冷/热水,用水泵将水送入每个室内机,室内空气与水换热达到温度调节的目的。)
3、风管系统:室外机通过冷媒管与一台风管式室内机连接,风管式内机统一处理室内空气,然后通过风管把处理过的空气送入每个房间。不同的中央空调款式有着不同的作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扩展资料
家用中央空调的特点:
(1) 高效节能:采用模块化主机,根据设置自动调节制冷量。合理的将白天生活和晚上生活区域分别安装空调,室内及分区控制,各个室内及独立运行,分别调节各个区域内的空气。
(2)家用中央空调舒适感好:采用集中空调的设计方法,送风量大,送风温差小,房间温度均匀。送风方式多样化,不同于分体式空调一样只有一种送风方式,家用中央空调可以实现多种送风方式,能够根据房型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增强人体的舒适性。
(3) 外型美观:可根据用户需求与喜好,实施从设计到安装的综合解决方案。系统采用暗装方式,能配合室内的高档装修。同时由于室外机组的合理安置也不会破坏建筑物的整体外型美观。
(4) 四季运行:夏季,制冷机组运行,实现冷调节;冬季,冷机配合热源共同使用,可以实现冬季采暖。在春秋两季可以用新风直接送风,达到节能,舒适的效果。
(5) 运行宁静:采用主机和室内机分离的安装方式,送风回风系统设计合理,保证了宁静的家居环境
(6) 卫生要求好:同中央空调一样,能够合理补充新风,配合厨房、卫生间的排风,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卫生,还可以四季换气,满足人体的卫生要求。这些都是分体式空调所不能实现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央空调
2、全水系统:各空调房间内均设置空气处理设备,这时就需要将由中央制冷机组制出的低温冷冻水(或采暖热水)送至各个房间。一般用于房间较多并且使用时间不尽相同的场合,如酒店客房、KTV、小会议室、饭店包间等等。显而易见的是,由于空气处理设备较多,增加维护及管理的难度,另外水管在室内走管也增加漏水和凝结水的隐患。全水与全空气相当于两个相反方式,一个化整为零,一个化零为整。
3、空气-水:介于1和2之间,即大空间用全空气系统,小房间用全水系统,灵活性高,是目前用得最多的中央空调系统。如冷水机组加风机盘管系统,非常常见的。
4、冷媒式:也就是一般的分体机、多联机(一拖多)之类,与一般中央空调的最大区别是其制冷介质是冷媒(即氟利昂)而不是水,一般用于家用、及小型商用的场合,缺点是室外机较多影响美观、效率低、影响室内天花造型.。
本条内容来源于:建筑工业出版社《家居装修知识问答》
中央空调类型
1、一拖一:这种一拖一的空调十分盛行,一是节约地方,二是绝对省电。国内比较有代表的就是松下传奇系列,格力风管C系列等等。
2、多管多联机:多管多联机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奇葩了“伪”多联中央空调了。首先这种机器绝对采用不了联动控制系统,如VRV或VRF系统;
因为多管机每根管都是独立从外机上单独拖出来独立运行,导致它绝对不会也不能采用可变冷媒的VRV或VRF系统,该系统无法精准的做到根据内机的实际情况来调节冷媒流量的大小,从而控制内机的冷量输出。
缺点:首先比较明显的就是耗材多;其二效果差。
3、单管多联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空调应该就是双风扇的外机;一根铜管出,靠分歧管连接多台内机;内机形式自由选择,既可以连接风管机又可以连接天花等各种形式的内机,绝不采取固定选配模式。
变频控制系统一定采用可变流量的VRV或VRF系统(如果不是用VRV或VRF系统的就算满足了之前的条件也是白搭,国产一些品牌就有在这种规格的机器里面采取模拟变频系统的,日系里面也有LMX这种奇葩的机型存在)。
中央空调系统分类
1、风管系统是以空气为输送介质,其原理与大型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的原理基本相同。它利用主机集中产生的冷热量,将从室内的回风(或回风与新风的混合)集中进行空气处理,如冷却、加热、加湿、去湿、净化等,再送入室内。
根据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的布置,家庭中央空调的风管系统可分为两类:分体式风管系统和整体式系统。
分体式风管系统。此系统也称风冷管道型空调机,其空调容量大致为12~80KW,采用三相电源。它是由室外机、室内机组成,安装时两者由制冷剂铜管连接,属于直接蒸发式系统。
整体式风管系统。其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热力膨胀阀、换向阀、除霜控制器等。室内机只有风管和风口,室内环境无机械噪声。安装时只须将室外机的出风口和回风口同室内风管连接即可。此类机组大多安装在屋顶,称为屋顶式空调机也可安装在墙边或窗外。
2、冷热水系统:输送介质通常为水,也有用乙二醇溶液的,空调容量范围在7~40KW。它通过室外主机产生出空调冷热火,由管路系统输送到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产生冷热风,从而消除房间空调负荷。
它是一种集中产生冷热量,但分散处理各房间负荷的空调系统形式
3、制冷剂系统:也称多联式空调系统,输送介质为制冷剂,采用制冷剂变流量(VRV)技术。它是由家庭分体空调发展而来,类似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末端装置是由直接蒸发式换热器和风机组成的室内机。
中央空调的功率非常的大,一般的用户是不会安装中央空调的,中央空调常见于饭店、宾馆等大型的商业建筑内。
扩展资料
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该系统不同于传统冷剂式空调,(如单体机,VRV) 集中处理空气以达到舒适要求。采用液体气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
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种类、运行方式、结构形式等直接影响了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的经济性、高效性、合理性。
制冷原理:液体汽化制冷是利用液体汽化时的吸热、冷凝时的放热效应来实现制冷的。
液体汽化形成蒸汽。当液体(制冷工质)处在密闭的容器中时,此容器中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所产生的蒸汽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气体,液体和蒸汽将在某一压力下达到平衡,此时的汽体称为饱和蒸汽,压力称为饱和压力,温度称为饱和温度。
平衡时液体不再汽化,这时如果将一部分蒸汽从容器中抽走,液体必然要继续汽化产生一部分蒸汽来维持这一平衡。
液体汽化时要吸收热量,此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汽化潜热来自被冷却对象,使被冷却对象变冷。为了使这一过程连续进行,就必须从容器中不断地抽走蒸汽,并使其凝结成液体后再回到容器中去。
从容器中抽出的蒸汽如直接冷凝成液体,则所需冷却介质的温度比液体的蒸发温度还要低,我们希望蒸汽的冷凝是在常温下进行,因此需要将蒸汽的压力提高到常温下的饱和压力。
制冷工质将在低温、低压下蒸发,产生冷效应;并在常温、高压下冷凝,向周围环境或冷却介质放出热量。蒸汽在常温、高压下冷凝后变为高压液体,还需要将其压力降低到蒸发压力后才能进入容器。
液体汽化制冷循环是由工质汽化、蒸汽升压、高压蒸汽冷凝、高压液体降压四个过程组成。
制热原理:压缩机吸入低压气体经过压缩机压缩变成高温高压气体,高温气体通过换热器把水温提高,同时高温气体会冷凝变成液体。液体再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液体经过蒸发器后变成低压低温气体,低温气体再次被压缩机吸入进行压缩。
就这样循环下去,空调侧循环水就变成45-55度左右的热水了。热水经过管道送到需要采暖的房间,房间安装有风机盘管把热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制热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央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