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规范有哪些 地下室防水规范国家标准
在进行地下室防水施工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一些要求与标准,也就是说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关于地下室防水规范有哪些,有多少人了解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地下室防水规范国家标准是什么吧。
【地下室防水规范有哪些】
一、地下室防水规范等级标准
一级标准:不允许渗水,地下室结构表面要做到连湿渍都不能有,可见以及标准是非常严格的要求。
二级标准:不允许漏水,但是结构表面是可以允许有少许的湿渍的,但是顶板、墙面与地面的湿渍是不允许超过总防水面积的十分之一,而且在每一段100平米的防水墙上,湿渍最大的面积不能超过0.1平米。
三级标准:防水可以允许有少量的漏水点,但是不能出现线流,也不能向下漏泥沙,在任意的100平米范围内部允许湿渍超出7处,单个漏水点面积不的大于0.3平米,漏水量不能大于2.5l。
二、地下室防水规范标准
1、地下室防水工程应以遵循以防为主,以排为辅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防水合理、设计先进;
2、外墙主要是抗水压或自防水作用,再做卷材外防水,卷材防水做法要按照国家规定施工;
3、在地下防水施工设计之时,要了解地下土质、水质以及地下水位元情况,设计是要采取有效设防、保证防水品质;
4、地下室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的时候,地下室谁及应该考虑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防水效果;
5、地下室设防标高的确定,根据勘测资料提供的最高水位标高,在加上500mm为设防标高,上部可做防潮处理,有地表水按安全防水地下室设计;
6、地下室防水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柔性防水或者是刚性防水,必要时采取刚柔结合的方式;
7、地下室外防水工作时,采用外防内贴法,也可以转为外防外贴法进行施工;
8、地下室外防水层的保护可以采取软保护层,比如说聚苯板等;
9、特殊部位,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要精心设计,按要求作细部处理。
【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
涂膜防水的施工分两部分施工,
即混凝土底板防水和侧墙防水。
一、清扫基层
把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认真清理干净。
二、涂刷基层处理剂
将聚氨酯甲、乙组分和二甲苯按1: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再用长把滚刷蘸满该混合料,均匀地涂刷在基层表面上。涂刷时不得或露白见底,涂刷量以0.3kg/m2左右为宜。涂后应干澡5h以上,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三、涂膜防水层的施工
1、涂膜材料的配制
聚氨脂涂膜防水材料应随用随配,配制好的混合料宜在2h内用完。配制方法是将聚氨脂甲、乙组分按1:1.5的比例配合,注入拌料桶中,用电动搅拌器强力搅拌均匀备用。
2、涂膜防水层的操作工艺
用刮板或滚刷刮涂配制好的混合料,顺序均匀地涂刷在基层处理剂已干燥的基层表面上,
涂刷时要求薄均匀一致,对平面基层以涂刷3~4遍为宜,每遍涂刷量为0.8~1.0kg/m2,对立面基层以涂刷3~4遍为宜,每遍涂刷量为0.5~0.6kg/m2。防水涂膜的总厚度以不小于2mm为合格。涂完第一遍涂膜后,一般需固化5h以上,至指触基本不粘时,再按上述方法进行下道涂刷。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凡是底板与立墙相连接的阴角部位,应铺设聚酯纤维无纺布进行增加处理。具体作法是在涂刷第二遍涂膜后,立即铺贴聚酯纤维无纺布,并使无纺布平坦地沾在涂膜上,在无纺布上再刮涂混合料,滚压密实,不允许有皱折或空鼓现象存在。经过5h以上的固化后,方可涂刷第三遍涂膜。
3、平面部位撒砂子隔离层
在平面部位涂刷最后一遍涂膜后,
即在其上均匀撒上一层细砂。使用的砂子应为细砂,使用之前应过筛,以防有石子或过大的砂粒破坏防水涂膜。
4、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在细砂保护隔离层上,直接浇筑40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作刚性保护层,施工时必须防止机具或材料损伤油和涂膜防水层。如有损伤现象,必须用聚氯酯混合料修复后,方可继续浇筑细石混凝土,以免留下渗漏水的隐患。完成刚性保护层施工后,即可根据设计或规范规定,绑扎钢筋并进行结构混凝土的施工。
5、立面粘贴聚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
在立面刮涂的涂膜完全固化,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再均匀刮涂一遍涂膜,在该遍涂膜固化前,应立即粘贴3mm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片材作软保护层。粘贴时要求泡沫塑料片材拼缝严密,以防回填灰土时损伤防水涂膜。
6、回填灰土
完成软保护层的施工后,即可按照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分步回填三七或二八灰土,并应分步夯实。
【地下室防水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的防水材料很多都是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所以施工的时候因该注意防火处理,特别是抽烟的工人更应该提醒注意。而且要有相应的防毒措施。
2、在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部分工程作业操作员必须要佩戴安全帽。
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法施工一般不适合在冬季,如果急需在冬季施工的话环境都应该大于0摄氏度,而且遇到雨天、雪天、五级风这样的天气也不能施工。
4、注意保护成品,保护防水层不遭破坏,应让工人小心,而且不能穿带钉的鞋子上防水层。
以上是我们为您介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我们相信这篇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一定是很多打算为地下室施工而又没有头绪的朋友需要的。
5、立面粘贴聚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
在立面刮涂的涂膜完全固化,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再均匀刮涂一遍涂膜,在该遍涂膜固化前,应立即粘贴3mm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片材作软保护层。粘贴时要求泡沫塑料片材拼缝严密,以防回填灰土时损伤防水涂膜。
6、回填灰土
完成软保护层的施工后,即可按照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分步回填三七或二八灰土,并应分步夯实。
【地下室防水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的防水材料很多都是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所以施工的时候因该注意防火处理,特别是抽烟的工人更应该提醒注意。而且要有相应的防毒措施。
2、在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部分工程作业操作员必须要佩戴安全帽。
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法施工一般不适合在冬季,如果急需在冬季施工的话环境都应该大于0摄氏度,而且遇到雨天、雪天、五级风这样的天气也不能施工。
4、注意保护成品,保护防水层不遭破坏,应让工人小心,而且不能穿带钉的鞋子上防水层。
以上是我们为您介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我们相信这篇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一定是很多打算为地下室施工而又没有头绪的朋友需要的。
地下室的排水系统本来就比较不好,而且地下室缺少采光和通风,所以很容易潮湿,所以地下室的防水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步,那么地下室防水规范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看一下地下室防水做法步骤吧!
一、地下室防水规范
现批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108—2008,自2009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4/3. 2.1/3. 2.2/4.1.22/4. 1.26(1、2)/5.1.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同时废止。
3.1.4 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应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3. 2.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分为四级,各等级防水标准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4.1.22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4.1.26 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桨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2 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5. 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二、地下室防水做法步骤
(1)外防外贴法施工
外防外贴防水法,即在底板垫层上铺设卷材防水层,并在围护结构墙体施工完成后,再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贴在围护结构的外墙面,然后采取保护措施的施工方法。其优点是随时间的推移,围护结构墙体的混凝土将会逐渐干燥,能有效防止室内潮湿,但当基坑采取大开挖和板桩支护时,则需采取措施,以解决水平支撑部位影响防水层施工的问题。
(2)外防内贴法施工
外防内贴法是在底板垫层上先将永久性保护墙全部砌完,再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永久性保护墙和底板垫层上,待防水层全部做完,最后浇筑围护结构混凝土。这是在施工环境条件受到限制,难以实施外防外贴法而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
(3)离壁式衬砌防水施工
该方案除在围护结构的混凝土墙体及其内表面采取防水措施外,为达到使用功能要求,再在主墙内侧增设1道离壁式内墙。
1、防水混凝土应密实,表面应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2、水泥砂浆防水层应密实、平整、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
3、卷材防水层接缝应粘结牢固、封闭严密,防水层不得有损伤、空鼓、皱折等缺陷;
4、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不得有脱皮、流淌、鼓泡、露胎、皱折等缺陷;
5、塑料防水板防水层应铺设牢固、平整,搭接焊缝严密,不得有下垂、绷紧破损现象;
6、金属板防水层焊缝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焊瘤、咬边、烧穿、弧坑、针状气孔等缺陷;
7、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孔口、坑、池等防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8、锚喷支护、地下连续墙、盾构隧道、沉井、逆筑结构等防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9、排水系统不淤积、不堵塞,确保排水畅通;
10、结构裂缝的注浆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与(GB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在标准编号、实施日期、编写单位、主要内容等方面不同:
1、标准编号和实施日期不同: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标准编号为GB 50108-2008,实施日期为2008年;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编号为GB50208-2011 ,实施日期为2011年。
2、编写单位不同: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是由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编写,《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由中国建筑工业报出版社编写。
3、主要内容不同: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主要内容为:主体结构防水工程和细部构造防水工程,《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除了主体结构防水工程和细部构造防水工程还包括:地下工程排水、注浆防水、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等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二)一般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外墙主要抗水压或自防水作用,再做卷材外防水(即迎水面处理),卷材防水做法,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施工。
(三)地下工程比较复杂,设计时必须了解地下土质、水质及地下水位情况,设计时采取有效设防,保证防水质量。
(四)地下室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设计应该考虑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防水效果。
(五)地下室设防标高的确定,根据勘测资料提供的最高水位标高,再加上500mm为设防标高,上部可以做防潮处理,有地表水按安全防水地下室设计。
(六)地下室防水,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柔性防水或刚性防水,必要时可以采用刚柔结合防水方案。在特殊要求下,可以采用架空、夹壁墙等多道设防方案。
(七)地下室外防水工作面时,可采用外防内贴法,有条件转为外防外贴法施工。
(八)地下室外防水层的保护,可以采取软保护层,如聚苯板等。(九)对于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埋件等薄弱环节要精心设计,按要求作细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