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楼时为什么卫生间防水圈梁要后浇筑
那是地枕.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水.只不过浇高了点,一般地枕高度为120cm,地枕带就像枕头一样,可架空人与墙之间.如安装的石膏板隔墙有防潮要求时,宽度与墙厚的混凝土地枕带,再在上面安装隔墙.又如要在地面上直接安装玻璃隔墙,也可先在地面做木质地枕带,再把玻璃插进去.
卫生间-300mm是沉箱.有沉箱的卫生间地面不需要太高,蹲便器的定位灵活性大.并且防水效果要好一些(可作两层防水)
两个卫生间有必要吗
1、主卧带卫生间使得其丧失二次改造的功能
主卧太大,空间富余或者觉得卫生间多余,再想改造就很不方便了。因为有上下楼管道,无论是改造成衣帽间还是书房都会变得不方便。
2、卫生间无法隔绝气味
卫生间必然会带来异味的问题,刚住进去不太明显,长久下来,潮湿的霉味会弥漫出来。
3、实用性并没有那么强
如果是三口之家,实用性会大大下降,显得浪费,多一个卫生间,给日常打扫增加负担。
4、明卫还是暗卫
如果是暗卫,不值得买了。现实上,大多数的户型主卧都是暗卫。
双卫值得买,因人而异。主要看性价比,购房者应该仔细考虑清楚。
卫生间有必要干湿分离吗
完全分离
可采用玻璃门等防腐、防锈材料等轻体墙或隔断等方式(轻体墙上需加地枕带,防潮),将卫生间完全分割为干湿两部分。一部分是化妆间或洗漱间,可摆放洗衣机;另一部分设置淋浴和座便用具。对大宅来说,淋浴和浴缸乃至座便器,又会进行分离,形成更为独立的区域,做到完全分离。
半分离式
在卫生间内选取一角,预留电源和水路,待墙地砖铺完后再安装。整体浴房是全封闭的,内置排风,可以保证干区的干燥,但对卫生间面积和层高有要求;而简易浴房,一般可按照卫生间具体尺寸定制,由铝合金边框、钢化玻璃拉门及底盆或石基地台组成。
如果卫生间太小,无法干湿分离怎么办?
可考虑使用浴帘,地面设置坡度,使水迅速流向地漏。在浴帘下放一个带有排水孔的底座,这样其他位置地面就可以避免潮湿。
干湿分离了,干区有必要装地漏吗?
有。干区内一般还有洗手池之类的设备,难免会有水落地,所以地漏还是可以备一个的。
干湿分离的隔断除了玻璃外,还有别的选择吗?
尽量选择玻璃。尤其是不能选择木质隔断或石膏板之类比较容易受潮的隔断,必须选择不容易受潮发霉、变形的隔断材质。
总结:关于一个卫生间好还是两个卫生间好,这个就要看自己的需求了,要是两个卫生间,那占地面积就有点大,要是想节约用钱,还是不要买。如果家里的人多,还有隔代的,两个卫生间就有必要了,要是家里的人比较少,还是一个卫生间比较好。
1、屋面;
2、地下室;
3、厨卫间;
4、外墙门窗;
5、给排水管道等部位。
针对以上建筑工程易出现渗漏的部位,应当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一、地下室防渗漏措施(一)地下防水工程应遵循: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细部防水应精心施工的原则。
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基本采用三道设防,即砼结构防水(自防)+外包柔性防水层+灰土辅助防水层。砼结构自防水,是以工程结构本身的密实度实现防水功能的一种防水做法。而结构自防水是抗渗漏的关键,须严格进行监控和验收。
(二)加强细部构造防水处理及过程控制
细部构造主要包括:施工缝、变形逢、后浇带、预埋螺栓、预理铁件、穿墙套管等的做法。这些部位如果处理不好,则易产生渗漏,工程界有所谓“十缝九漏”之说,工程(监理)人员须严格过程把关。
目前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常采用止水带的做法,止水带常用钢板止水带和BW橡胶止水带效果较好,操作也比较简单,但埋设部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板止水带施工时应注意搭接,焊缝面应焊好,转角处应严格处理;安好的止水钢板应与墙体(或板)的钢筋固定牢固。
钢板应顺直不扭曲;BW橡胶止水条浸入水中,膨胀率为100~500%,施工方便,将砼表面清洗干净,撕掉BW止水条隔离纸,利用材料本身的粘性,粘在砼表面上,冬天粘贴力较低或用于垂直缝上时,可隔1米钉一个钢钉,加以固定,然后即可浇灌砼。BW止水条的应用简化了施工缝的施工工艺,止水性能可靠。
二、外墙防渗漏措施1、对设计因素导致的渗漏主要采用事前预控的手段;
2、在设计图纸审核中,工程(监理)人员应审查图纸中是否有防范措施或防渗、防水要求;
3、外墙砌筑、抹灰砂浆标号是否恰当;泛水高度、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门窗框四周等易渗漏部位是否有细部大样图或防渗要求;
4、设计上如有防范措施或要求的,施工时必须监督实施;设计上未提出或有不当之处,工程(监理)人员应向设计单位提出增补和修改意见。
5、施工前,工程(监理)人员应检查施工单位制订的“外墙防渗漏施工措施及技术交底书”,过程中并重点检查施工工艺流程是否符合规范规定。施工中要加强过程控制,严格监督外墙砌筑按设计要求、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并对外墙易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控。
三、厨卫间防渗漏措施1、注重厨房、卫生地间的防水设计并要求施工单位制定施工方案,对厨卫间防水施工方法等作出专项说明;
2、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其四周墙体根部应采用实心砖砌筑或浇筑砼地枕带(其高度不小于120mm,宽度不小于100mm),以防止墙角渗水。地面施工之前,先按设计要求找好泛水坡度,拉线做标高控制点,然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厕浴间和厨房间楼板的所有立管、套管定位安装完毕验收合格,管周缝隙用1:3水泥砂浆堵严。缝大于20mm时可用细石混凝土堵塞,做闭水试验,确保楼地面结构层无渗漏后再做找平层或面层,使楼地面的抗渗漏有两条防线,第一条防线为砼结构层,第二条防线为基层或面层;
4、防水施工过程加强监控,所有防水材料必须是检验合格后的产品;防水施工前基层要处理干净并保持干燥;防水材料要按操作规程分层涂刷均匀,施工结束后应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无渗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应较居室楼面低20~30mm(设计有要求除外);地漏安装前应先找平、拉线,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泛水坡度,地漏位置应位于最低点,地漏留置正确,严格控制施工中途变更,做到排水通畅、不积水、提高地漏排水质量,地漏安装应较地面低5~8mm;
6、下水管离转角墙距离不应小于80mm,向外坡度不应小于5%;
7、严格控制防水涂料施工质量及过程检查,防水层施工前必须把基层清理干净,并待基层干燥后进行施工。
四、防治屋面防渗漏措施1、基层处理剂涂刷均匀,对屋面节点、周边、转角等用毛刷先行涂刷,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密封材料等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料相容。
2、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卷材表面清刷干净;热铺卷材时,应涂刷均匀、压实、挤密,确保卷材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能力。
3、不应在雨天、大雾、雪天、大风天气和环境平均温度低于5C时施工,并应防止基层受潮。
4、卷材大面积铺贴前,应先做好节点密封处理、附加层和屋面排水较集中部位细部构造的处理、分格缝的空铺条处理等,应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铺贴天沟、檐沟卷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铺贴,从水落口处向分水线方向铺贴,尽量减少搭接。
5、上下层卷材铺贴方向应正确,不应相互垂直铺贴。
6、相邻两幅卷材的接头应相互错开300mm以上。
7、叠层铺贴时,上下层卷材间的搭接缝应错开;叠层铺设和各层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连接处应采取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接缝宜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搭接无滑移、无挠边。
8、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各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管道泛水不应小于300mm,最后一道泛水应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9、天沟、檐沟应增设附加层,宜采用防水涂膜增强层。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不应小于200mm;收头处应密封固定。斜屋面的檐沟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屋面檐口处要空铺200mm,防水层的收头有水泥钉钉在混凝土斜板上,并用密封材料封口,檐沟下部做鹰嘴和宽度、深度10mm的滴水槽。
10、女儿墙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的混凝土压顶下。
11、水落口杯埋设标高应正确,应考虑水落口设防时增加的附加层和柔性密封层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加大的尺寸。水落口周围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先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其厚度为2-5mm,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的凹槽,以便嵌填密封材料。防治结果为屋面无渗漏。
工艺流程:弹线、分档做地枕带(设计有要求时)固定沿顶、沿地龙骨固定边框龙骨安装竖向龙骨安装门、窗框安装附加龙骨安装支撑龙骨,检查龙骨安装电气铺管,安附墙设备安装,一面罩面板填充隔声材料安装,另一面罩面板接缝及护角处理质量检验。
(1)弹线、分档:在隔墙与上、下及两边基体的相接处,应按龙骨的宽度弹线。弹线清楚,位置准确。按设计要求,结合罩面板的长、宽分档,以确定竖向龙骨;横撑及附加龙骨的位置。
(2)作地枕带:当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作豆石混凝土地枕带。作地枕带应支模,豆石混凝土应浇捣密实。
(3)固定沿项、沿地龙骨;沿弹线位置固定沿项、沿地龙骨,可用射钉或膨胀螺栓固定,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600mm,龙骨对接应保持平直。
(4)固定边框龙骨:沿弹线位置固定边框龙骨,龙骨的边线应与弹线重合。龙骨的端部应固定,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lm,固定应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