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墙”是什么样子的?
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
拓展资料:1、女儿墙作用
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或固定防水卷材用。
有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压顶底面为准无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女儿墙顶面为准。
2、女儿墙高度规范
女儿墙在建筑上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做好防水收头,也就是常说的女儿墙泛水。一般屋面,找坡、保温、隔热、防水等做完了,约250mm厚,再考虑防水层端部卷起250mm高,女儿墙总共做500mm高(二十一世纪做法一般600、700mm高)。
规范中,对这一高度在不同地方有不同要求,一般都是限制高度毕竟,这是属于非结构构件,在地震时也不是安全因素。
女儿墙的做法
1、在女儿墙砌体内设纵向拉结钢筋36,竖向间距500mm,通全长,其中两根通过构造柱。
2.设构造柱,截面为2401mm×240mm,间距为2400~3000mm,不能再大,其竖向配筋按抗震计算确定,箍筋6@ 250,下部锚固于顶层圈梁中,上部与压顶圈梁整连。
3.在女儿墙砌体外侧还要设置横向连接钢筋,呈形,6,每4层砖压1根,开口端锚固于构造柱中,其两直肢随坡度而加长。柱外侧砌体厚度≤120mm 时,可不设横向拉结筋。
4.女儿墙砌砖240MM,墙高一般600~800MM,墙顶有60~80mm厚的C15混凝土压顶,内配2X直径6mm通长钢筋,分布筋为直径6mm的间距1000mm,在长度6~8m应设墙中240x240mm混凝土柱,女儿墙双面水泥砂浆抹灰,高度大于250处里侧应做防水层固定凹槽。
女儿墙(又名:孙女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依国家建筑规范规定,上人屋面女儿墙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1m,最高不得大于1.5m。
一个古代的砌匠,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带在左右,一日在屋顶砌筑时,小女不慎坠屋身亡。匠人伤心欲绝,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之后就在屋顶砌筑一圈矮墙,后来人们就起名“女儿墙”。
女儿墙的高度取决于是不是上人。如不上人,高度应不大于800mm,如上人,高度应不小于1300mm。有混凝土压顶时,从楼板顶面算到压顶底面为准无混凝土压顶时,从楼板顶面算到女儿墙顶面为准。
扩展资料:
女儿墙是一个建筑专业术语,又名压檐墙是屋面与外墙衔接处理的一种方式 ,作为屋顶上的栏杆或房屋外形处理的一种措施 ,可防止人员掉落,也可起到屋面防水的作用。
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或固定防水卷材用。
有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压顶底面为准;无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女儿墙顶面为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女儿墙
女儿墙在皖南又称遮丑墙。过去盖房子,经常出现材料短缺和经济捉襟见肘的情况,只能将旧房子拆下来的材料用上,影响美观,又怕人笑话,采用女儿墙遮挡房顶四周,将旧材料遮挡住。附带有美化装饰作用。现在的古建筑或近代街道及农村瓦房相隔不远几乎都有,单独一户的主要在瓦房两头,起防雨防风消防灭火及装饰美观作用。
女儿墙的主要作用是将屋面的水挡住防止屋面水四处乱流,将水导入指定水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或固定防水卷材用。落管排出,就好比某家闺女须待字闺中,由父母媒妁之命而出嫁。因此此挡水墙即命名为女儿墙。女儿墙在建筑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保护墙,在古代抵抗敌人的入侵,在现代保护着我们的安全,还有防水的作用。
女儿墙是防止屋面的翻越而发生坠落的危险。具体就是防止人员翻越有屋面的墙体而导致坠落。因为人体高度,在向前倾的过程中,在大于1.1米的时候,是不容易脱落坠落的。在建筑上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做好防水收头,也就是常说的女儿墙防水。一般屋面,找坡、保温、隔热、防水等做完了,再考虑防水层端部卷起,这样楼顶的防水层其实就是一个凹槽了。
现代的女儿墙是一个防护墙,也起到围栏雨水,让雨水集中沿着房顶的排水沟渠排出雨水,以免雨水四处乱流。因现在建筑较高,所以女儿墙除了有保护人身安全的同时,女儿墙上还建了避雷网,起到避雷的作用。有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压顶底面为准;无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女儿墙顶面为准。
山墙指的是房屋纵轴(短轴)两侧的外墙;女儿墙是屋面外侧的矮墙。
女儿墙(又名:孙女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依国家建筑规范规定,上人屋面女儿墙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1m,最高不得大于1.5m。
山墙一般称为外横墙,是指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叫横墙,建筑物两端的横向外墙一般称为山墙。古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墙,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
拓展资料:
上人屋顶的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屋顶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
女儿墙是一个建筑专业术语,又名压檐墙是屋面与外墙衔接处理的一种方式 ,作为屋顶上的栏杆或房屋外形处理的一种措施 ,可防止人员掉落,也可起到屋面防水的作用。
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或固定防水卷材用。
有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压顶底面为准;无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女儿墙顶面为准。
如今女儿墙已成为建筑的专用术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儿墙的浪漫和诗情画意也不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了,只是国家建筑规范中的90厘米高的砖混结构式的一堵矮墙而已。它回归了建筑的本原,在建筑物上起着它应起的作用。一般在一些单元楼的屋顶上,成为建筑施工工序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并且具有封闭性的一部分。
谚语说“山墙扒门必定伤人”,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硬山式住宅的主梁搭在山墙上的,而山墙常是承重墙,如果在墙上开门会使墙的承重能力下降,主梁有跌落的危险。
散水、泛水、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施工缝、勒脚、踢脚线、
女儿墙
散水:
指房屋周围保护墙基,分散雨水远离墙脚的保护层,一般宽度在
800mm
左右。有砖铺散水、现浇细
石混凝土和混凝土散水等几种。这样容易使地基更容易沉降,简单来说不做散水那今后房子的墙壁更容易
有裂缝。
从墙根往外一般有半米的水泥地
.
房子周围或看看随便一栋楼周围自墙根向外一米左右是不是一个水泥结构的地面。那就是散水。很
多建筑物都有
顾名思义
“
散水
”
上边向下掉水它可以向外散水
建筑物四周
,
围绕着建筑物的那一圈室外地坪的
,
散水的做法很多
,
不一定是水泥做的
.
“
散水
”
是设在外墙四周的倾斜护坡,坡度一般为
3%-5%
,宽度一般为
0.6
米
-1
米,其目的是迅速将
地表水排离,避免勒脚和下部砌体受水。
散水的构造
:
1
.
60
厚
C15
混凝土撒
1
:
1
水泥砂子,压实赶光
2.150
厚
3
:
7
灰土垫层
,
超出散水外缘
500mm
。
3.
素土夯实向外坡
6%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
踢脚线
"
、
“
踢脚板
”
是墙面贴近地板的部分有一圈大约
5
~
10cm
高的裙板,目的是人走到墙边时防止
鞋子踢脏白墙,另外摆放家具是也可以防止家具贴墙过近毁坏墙面;
“
内墙裙
”
是指室内墙裙,墙裙的作用与护墙板、踢脚板类似,只不过是高度一般是
1
~
2
米左右至地
面的部分。
泛水
泛水
:
fàn
shuǐ
1.
古水名。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久湮。
2.
古水名。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从古济水分
出,东北流至定陶县北。注入古菏泽。久湮。
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
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
和散水不同
其构造要点及做法为:
(
1
)降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
250mm
。
(
2
)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
45
度斜面,上刷卷材胶
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
(
3
)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墙面上下滑。一般做法是:在垂直墙中凿
出通长的凹槽,降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防水压条钉压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外抹水泥砂浆保护。
凹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
通俗解释:泛水是指屋面女儿墙、挑檐或高低屋面墙体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女儿
墙、挑檐、高低屋面墙不受雨水冲刷,以及保护屋面其余地方的防水层(不至于进水)。
泛水一般是在屋顶
,
屋顶和女儿墙的交接处做的
!
防治雨水渗漏,散水是在一层室外
!
也就是室外标高
+
_0.000
的做的一个坡度在
2%
左右的大概一米宽的沿建筑物外围一圈的防治雨水从建筑物与地坪之间的缝
隙渗漏
!
一般散水与勒脚相连
!
伸缩缝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joint
为减轻材料胀缩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而在建筑物中预先设置的间隙
.
沉降缝
settlement
joint
为减轻地基不均匀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而在建筑物中预先设置的间隙
.
防震缝
aseismic
joint
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
.
施工缝
construction
joint
当混凝土施工时
,
由于技术上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
,
不能一次连续灌注时
,
而在结构的规定位置留置的
搭接面或后浇带
.
勒脚
抹灰勒脚
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
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
物的耐久性。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的高差。
石勒脚
踢脚线
装修时用的专用词语
在居室设计中,阴角线、腰线、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
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
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
踢脚线,顾名思义就是脚踢得着的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
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
脏水,擦洗非常方便。
踢脚线有瓷片的,有木制的,也有大理石的。
踢脚线高度
以前装修,踢脚线的高度一般都在
10
厘米左右,近几年,踢脚线的高度在一点点降低,一般家庭选
用
6.6
厘米或者
7
厘米的高度
,
因为这样能够使室内装修看上去更加秀气
、
美观
。
装饰绘图一般以
150mm
。
女儿墙
女儿墙是建筑墙体中的一种形式,最早叫做女墙,又叫女垣,实际名称为压檐墙,民间称城垛子,
是一种高出屋面和城墙的矮墙。
从建筑形式上讲,女儿墙是处理屋面与外墙形状的一种衔接方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防
护用墙。女儿墙的来历非常有趣,据民间传说,在古代时,大户人家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不让自
己的女儿随便出门,在屋顶和墙垣上特意建造了一堵墙,而女孩子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却又禁不住外
面世界的精彩和诱惑,于是便悄悄地攀上屋顶或高墙上,隔着那道矮矮的防护墙向外眺望,久而久之,便
被人称作女儿墙了。女儿墙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有实心墙和带了望孔的。
女儿墙的名称的由来
一个古代的砌匠,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带在左右,一日在屋顶砌筑时,小女不慎坠屋身
亡。匠人伤心欲绝,为了悲剧再次发生,之后就在屋顶砌筑一圈矮墙,后来人们就起名
“
女儿墙
”
上面是个笑话。
真正由来:
宋《营造法式》--
“
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
”
,就是城墙边上部升起的部分。
女儿墙是一个建筑用语,是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在明清建筑中我们常能看见。
这个是屋顶的有组织排水方案之一。
当由于建筑造型所需不希望出现挑檐时,通常将外墙升起封住屋面,高出屋面的这部分外墙称为女
儿墙。
简单点说就是把屋面的雨水包起来汇集到一处再排到屋外。
如果没有女儿墙,又没有天沟或者檐沟,那雨水就会向四周沿着墙体流下,外墙脚常被飞溅的雨水
浸蚀,降低了外墙的坚固耐久性;从檐口滴落的雨水可能影响人行道,等等。当建筑物较高,降雨量又较
大时,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
而你说的比如国家大剧院,卢浮宫金字塔之类,它的排水系统都是很有组织的,作用也同女儿墙差
不多,只是做法不同而已。
真石漆等外墙涂料的功能主要是:能够起到保护建筑物外墙壁的作用,延长使用时间,所以,要求涂料必须具有足够好的耐水性、耐候性、耐污性和耐冻融性,才能保证有较好的装饰性效果和耐久性。
内墙涂料的主要功能是:装饰及保护墙面,使其美观整洁,能够营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内墙涂料具有如下特点:
1、耐水性、耐擦洗性好。
2、色彩丰富,涂层细腻,遮盖力好。
3、具有更强的透气性,在较为潮湿的基材上可以施工,而不会发生涂层起鼓等弊病。
4、施工性好。由于室内空间相对较小,内墙涂料饰面的缺陷容易被暴露,这就要求涂料涂膜具有更好的外观,刷痕要小,无流挂现象产生。
5、符合环保要求。
性能比较抗紫外线
外墙乳胶漆用于涂刷于建筑外立面,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是抗紫外线照射,要达到长时间照射不变色。而内墙漆用于室内墙面粉刷,对抗紫外线要求比起外墙漆就低得多。 所以单就抗紫外线来说,外墙乳胶漆是可以用于涂刷内墙的。
耐水性
外墙的耐水性之外侧重的是其自洗性。漆膜要硬,平整,使脏污一冲就掉。而内墙乳胶漆的耐水性则对耐擦洗的性能要求更高,家居生活中较易弄脏墙面,可随时用水擦拭。由此可见,内外墙涂料虽然都有耐水性,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还是专项专用的好。
弹性
内外墙漆的弹性都很重要,弹性强可防止由于温度、气候变化引起的开裂,但是内外墙相比较而言,外墙承受的温度变化更大,所以弹性要求会更高一点。于弹性而言,外墙涂料可以用于内墙涂刷。
耐候性、耐酸碱性
真石漆等外墙涂料的耐候性、耐酸碱性要比内墙的好。但是外墙涂料的VOC通常要比内墙高很多。所以,如果房子一段时间内不住人的情况下,是可以刷外墙涂料的,但要注意通风。
施工性
内墙涂料要求更好的施工性。由于室内空间相对较小,内墙涂料饰面的缺陷容易被暴露,这就要求涂料涂膜具有更好的外观,刷痕要小,无流挂现象产生。
环保性
内墙涂料对环保要求更高。出于对人类讲的考虑,内墙涂料更注重环保和健康,外墙涂料则只是符合环保的考虑就行。
综上所述,外墙涂料还是不要用于内墙,内外墙涂料各有侧重,还是专项专用的好。
指的是建筑物屋顶外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依建筑技术规则规定,女儿墙被视作栏杆的作用,如建筑物在10层楼以上、高度不得小于1.2公尺,而为避免业者刻意加高女儿墙,方便以后搭盖违建,亦规定高度最高不得超过1.5公尺。
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
女儿墙的高度取决于是否上人,不上人高度应不小于800mm,上人高度应不小于1300mm。
有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压顶底面为准;无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女儿墙顶面为准。
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女儿墙是一个建筑专业术语,又名压檐墙是屋面与外墙衔接处理的一种方式 ,作为屋顶上的栏杆或房屋外形处理的一种措施 ,可防止人员掉落,也可起到屋面防水的作用。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或固定防水卷材用。有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压顶底面为准;无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女儿墙顶面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