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职业大学宿舍条件 有没有空调
大学宿舍一般4人或6人一间,也有8人间的,一般都带有独立卫生间。男女生宿舍一般分开,即使同一栋楼房也层层隔开,相对独立。宿舍大楼有一个统一的入口,配有专职的宿舍管理员,管理日常事务。
苏州职业大学宿舍条件
宿舍四人间,独卫,有空调,在宿舍一楼会有统一的洗衣机,学生可自助洗衣服。
宿舍分布:
南区宿舍为1-16幢,北区宿舍为17-22幢。
南区的宿舍分为两块,1-7幢宿舍全面朝阳坐落在南区食堂西侧,8-16幢则坐落在南区食堂东侧。其中男生宿舍为:1-3幢、8-10幢、15-16幢。女生宿舍为:4-7幢、11-14幢。
北区的宿舍都分布在北区操场的东侧,其中男生宿舍为:17-18幢。女生宿舍为:19-22幢。
注:以上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苏州职业大学奖学金设置目前我校有政府、学校、社会机构及个人为支持、表彰和鼓励贫困、优秀学生而设立的各种形式奖学金和助学金,包括政府设立的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国家助学金(2000-4000),学校设立的新生奖学金(2000和5000元)、优秀学生奖学金(500-2000元)、实践创新奖学金(最高4000元)、优秀毕业生奖学金(500元)、校设助学金(1000元),以及开元奖学金、江达奖学金、同策奖学金、三星奖学金、圣宝利助学奖学金、大唐移动奖学金、会议中心奖学金、美特奖助金、肇锳奖学金、诚善助学金、浩川助学金、关工委助学金、党员关爱助学金等,共计20多项。
山东宿舍条件比较好的大学有:山东财经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等。
山东财经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科建设
据2014年4月学校研究生部官网显示,该校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5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9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包括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公共管理硕士(MPA)等13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6个山东省重点学科,其中有6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山东财经大学
4人一间宿舍,上床下桌。每层有公共浴室、开水间、洗漱间、有小阳台晒衣服。洗澡是单间,一层楼8个。每楼有活动室。
沙河校区呢,条件是很好的,四人间,大阳台,上床下桌,每个人都有的大衣柜,书柜,网口什么的,每层楼有洗漱间洗澡间,不过没有空调。沙河校区目前是大一至大三的在,据说以后还会有部分研一的过去。
学院南路校区是六人间,上下铺,宿舍比较老旧,更没有空调了,宿舍楼里面不能洗澡只能去澡堂,这个在城里的学校都一样,有的楼有阳台有的楼没有。
中央财经大学师哥师姐说宿舍条件
1、每层楼左右两边各有2个洗衣机。早上起晚了的话公共盥洗室会很挤,洗澡高峰期浴室也要排队。
2、四人间,上床下桌。有小阳台晒衣服。洗澡是单间,一层楼8个,但常年有损坏,比如没有门啊,喷头漏水、挂不起来啊,好的只有一半左右。上厕所小号是一排,大号也是8个单间。但学生素质差每天都可以碰到上大号不冲水的。
3、宿舍限电,无风扇空调,工作日晚11点到次日6点寝室断电。周五到周日全天供电。今年夏天最近这一两个月因为学生的强烈抗议开始全天供电了,于是乎自己买的电扇晚上终于能用了。
二、中央财经大学最新简介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长期以来,学校秉持“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学校总占地面积1027165平方米,其中学院南路校区占地面积141962平方米,沙河校区占地面积789798平方米。
截至2017年12月,全校教职工1743人,其中专任教师1189人。教授3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16%,副教授4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86%具有博士学位者8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1.99%。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5235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0054人,硕士研究生4286人,博士研究生631人,留学生264人。
学校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设有51个本科专业,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拥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经济二级学科和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交叉学科等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和法律等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等3个专业学位于2010年获批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全国保险、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我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7门,6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先后获得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30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5个试点项目之一“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精算研究院、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保险风险分析与决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和首都互联网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高校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