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主题公园的建筑设计原则包括哪些

沉默的毛巾
动听的豌豆
2023-03-03 15:25:19

主题公园的建筑设计原则包括哪些?

最佳答案
耍酷的豌豆
激动的荔枝
2025-08-27 23:13:17

主题公园中的建筑通常是主题的重要表现手段,主题往往通过建筑的形式展开。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其建筑的风格也各有千秋,建筑的形式、材料和颜色都应符合主题公园的整体主题氛围。以下是绿维创景提出的主题公园建筑的相关原则:

一、主题公园中建筑布局的原则

1、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

2、满足造景需要;

3、讲究空间渗透与层次;4、讲究空间序列

二、主题公园中建筑设的原则

1、造型新颖。

2、具有强烈的主题气息。3、具有地域和民族风格。4、材料的独特色彩与质感。5、恰当的尺度与比例。建筑尺度在主题公园中是指建筑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与具有一定自然尺度的物体的比较。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建筑尺度的依据,正确的尺度应该和功能、审美的要求一致,并和环境一致。

绿维创景认为主题公园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应具有独特的色彩和质感。在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空间中,无论建筑物、山石、池水、花木,主要都以形、色动人。主题公园中的建筑也一样是以形、色动人。色彩与质感是建筑材料表现上的双重属性,两者相辅相成。在设计中发现各种材料在色彩和质感上的特点,并利用它们去组织节奏、韵律、对比、均衡等各种构图关系,就有可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最新回答
如意的水壶
细腻的奇迹
2025-08-27 23:13:17

公园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下面以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为例,向大家介绍公园设计重点是什么。

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1、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1.1生态优先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1.2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

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1.3生态可协调性原则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2、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

2.1 以生态发展为依据, 发挥“绿”的效益

“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绿”的效益包括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所以要合理配置植物造景的绿色效益。

2.2 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中的人们向往绿色,渴望回归大自然环境。因此,在景观设计时,植物造景应综合考虑立地条件中的土壤、气候、降雨量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融合统一在规划中, 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2.3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与合理引进相结合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 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树种地区差异较大, 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同时, 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适生、无害、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增加本地区园林植物种类。

以上就是关于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全部介绍,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具有着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公园一般可分为城市公园、森林公园、主题公园、专类园等。公园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

寒冷的金毛
拉长的河马
2025-08-27 23:13:17
城市公园设计是被称为“景观建筑设计”的原则的主要产物之一。城市公园设计,是设计将自然融入城市的核心要素。(一)城市公园设计景观异质性:城市公园设计景观异质性导致景观复杂性与多样性,从而使景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趋于稳定。(二)城市公园设计生物多样性:城市生物多样性即景观多样性,是城市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三)城市公园设计公众感知与认同:城市公园设计必须具备感知多样性、感官体验的复杂性以及对市民需求的适应性,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并赋予公园有益的重要体验。随着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设计的趋势和方向不断发展变化,以设计师和领导的决策为主导的设计过程已经在削弱,而趋向于注重使用者的需求。因为场所或景观不仅是让人参观的,而且是供人长期使用的。所以,设计者就应围绕这个基本需要进行设计,同时这也更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才会起到良好效果。城市公园设计部门可采用合理的建议对方案进行调整。也可以让公众选出来的代表直接参与到城市公园设计中来,把自己喜爱的城市公园设计作品资料提供给设计者,通过相互交流,使城市公园设计者真正了解公众所需。以上是天成园林景观小编对您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助您。

眼睛大的小丸子
欢喜的板栗
2025-08-27 23:13:17
森林公园专项规划\x0d\x0a1.森林公园景观系统规划\x0d\x0a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用地多为自然的山峰、山谷、林地、水面,是在一定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特殊的营林措施和园林艺术手法,突出优美的森林景观和自然景观。因此,在进行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林木植被资源,对现有林木进行合理地改造和艺术加工,使原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适应森林游憩的需求,突出其森林景观。如果忽视这点,在森林公园中大兴土木,加入过多的人工因素,则会使森林公园丧失其自然、野趣的特征与优势。\x0d\x0a在森林公园景观系统规划中,应注意林道及林缘、林中空地、林分季相和透景线、眺望点等几个方面的规划设计。\x0d\x0a2.森林公园游览系统规划\x0d\x0a在森林公园内组织开展的各种游憩活动项目应与城市公园有所不同,应结合森林公园的基本景观特点开展森林野营、野餐、森林浴等在城市公园中无法开展的项目,满足城镇居民向往自然的游憩需求。依据森林公园中游憩活动项目的不同可分为:典型性森林游憩项目,如森林野营、野餐、森林浴、林中骑马、徒步野游、自然采集、绿色夏令营、自然科普教育、钓鱼、野生动物观赏、森林风景欣赏等;一般性森林游憩项目,如划船、游泳、自行车越野、爬山、儿童游戏、安静休息等。\x0d\x0a开展各种森林游憩活动对森林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不适当的建设项目、不合理的游人密度会对森林游憩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游览系统规划中必须预测出各项游憩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从而在规划中采用相应的方法,在经营管理上制定不同的措施。\x0d\x0a3.森林公园道路交通系统规划\x0d\x0a森林公园除与主要客源地建立便捷的外部交通联系外,其内部道路交通必须满足森林旅游、护林防火、环境保护,以及森林公园职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在森林公园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中,应注意游览道路的选线、走向和引导作用,根据游客的游兴规律,组织游览程序,形成起、承、转、合的序列布局。应结合森林公园的具体环境特点,开发独具情调和特色的交通工具。\x0d\x0a森林公园内应尽量避免有地方交通公路通过。必须通过时,应在公路两侧设置30-50m宽的防护林带。面积大的森林公园应设有汽车道、自行车道、骑马道及游步道,按其使用性质可将森林公园内的道路分为主干道、次路、游步道三种。一般道路应占全园面积的20/0~3%,在游人活动密集区可占50%~lO%o.\x0d\x0a(1)主干道。是森林公园与国家或地方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园内的环行主道。其宽度为5~7m,纵坡不得大于9%,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m.\x0d\x0a(2)次路。是森林公园内通往各功能区、景区的道路。宽度为3~5m,纵坡不得大于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15m.\x0d\x0a(3)游步道。是森林公园内通往景点、景物供游人步行游览观光的道路,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宽度为1~3m,纵坡宜小于18%.\x0d\x0a4.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系统规划\x0d\x0a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系统主要包括餐饮、住宿、购物、医疗、导游标志等。休憩、服务性建筑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等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统一协调。建筑高度应服从景观需要,一般以不越过林木高度为宜,休憩服务性建筑用地不应超过森林公园陆地面积的2%.宾馆、饭店,休、疗养院,游乐场等大型永久性建筑,必须建立在游览观光区的外围地带,不得破坏、影响景观。\x0d\x0a(1)餐饮。餐饮建筑设计应符合JCJ64-1989《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x0d\x0a(2)住宿。应根据旅客规模及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合理确定旅游床位数。旅游床位建设标准宜符合下列要求:高档28~30平方米/床;低档8~12平方米/床。森林公园中的住宿设施,除建设永久性的宾馆、饭店外,应注重开发森林野营、帐篷等临时性住宿设施,做到永久性与季节性相结合,突出森林游憩的特色。\x0d\x0a(3)购物。购物建筑应以临时性、季节性为主,其建筑风格、体量、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应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x0d\x0a(4)医疗。森林公园中应按景区建立医疗保健设施,以便对游客中的伤病人员及时救护。医疗保健建筑应与环境协调统一。\x0d\x0a(5)导游标志。森林公园的境界、景区、景点、出人口等地应设置明显的导游标志。导游标志的色彩、形式应根据设置地点的环境、提示内容进行设计。\x0d\x0a5.森林公园保护工程规划\x0d\x0a(1)森林公园火灾的防护。开展森林游憩活动,对森林植被最大的潜在威胁是森林火灾,游人吸烟和野炊所引起的森林火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森林火灾会毁灭森林内的动、植物,火灾后的木灰有时会冲入河流使大批鱼群死亡,森林火灾还会使游憩设施受损、游客受到伤害。\x0d\x0a森林公园火灾的防护措施及方法有:\x0d\x0a1)在规划设计时,对于森林火灾发生可能性大的游憩项目,如野营、野炊等,应尽可能选择在林火危险度小的区域。林火危险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林木组成及特性、郁闭度、林龄、地形、海拔、气候条件等因素。\x0d\x0a2)对于野营、野餐等活动应有指定地点并相对集中,避免游人任意点火而对森林造成危害。同时,对野营、野餐活动的季节应进行控制,避免在最易引起火灾的千旱季节进行。\x0d\x0a3)在野营区、野餐区和游人密集的地区,应开设防火线或营建防火林带。防火线的宽度不应小于树高1.5倍。但从森林公园的景观要求来看,营建防火林带更为理想。防火带应设在山脊或在野营地、野餐地的道路周围。林分以多层紧密结构为好,防火林带应与当地防火季的主导风向垂直。\x0d\x0a4)森林公园中的防火林带应尽量与园路结合,可以保护主要游览区不受邻近区域火灾的影响。同时,方便的道路系统也为迅速扑灭林火提供保障。\x0d\x0a5)在森林公园规划和建设中,应建立相应的救火设施和系统。除建立防火林带、道路系统外,还应增设防火通信设施,加强防火、救火组织和消防器材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游人和职工的管理教育,加强防火宣传,严格措施,防患于未然。\x0d\x0a(2)森林公园病虫害防护。防止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给游人一个优美的森林环境是森林公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方法如下。\x0d\x0a1)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营造针阔混交林是保持生态平衡和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基本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实现抗病育种。\x0d\x0a2)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根据不同的森林类型、生态结构状况,适时地采用营林措施。及时修枝,抚育,间伐,林地施肥,招引益鸟、益兽等,可长期保持森林的最佳环境生态。\x0d\x0a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防治害虫,通过一系列生物控制手段,打破原来害虫与天敌之间形成的数量平衡关系,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相对平衡。\x0d\x0a4)物理、化学防治。物理方法主要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而化学防治只是急救手段。近几年来,高效、低毒、残效期长、内吸性和渗透性强的杀菌剂、烟剂、油剂及超低量喷雾防治技术有所进步。\x0d\x0a6.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系统规划\x0d\x0a森林公园内的水、电、通信、燃气等布置,不得破坏、影响景观,同时应符合安全、卫生、节约和便于维修的要求。电气、上下水工程的配套设施应设在隐蔽的地带。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工程应尽量与附近城镇联网,如经论证确有困难,可部分联网或自成体系,并为今后联网创造条件。\x0d\x0a(1)给、排水。森林公园给水工程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造景用水和消防用水。给水方式可采用集中管网给水,也可利用管线自流引水,或采用机井给水。给水水源可采用地下水或地表水,水源水质要求良好,应符合GB5749-200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源地应位于居住区和污染源的上游。排水工程必须满足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雨水排放的需要。排水方式一般可采用明渠排放,有条件的应采用暗管渠排放。生产、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水体或洼地。给、排水工程设计包括确定水源,确定给、排水方式,布设给、排水管网等。\x0d\x0a(2)供电。森林公园的供电工程,应根据电源条件、用电负荷、供电方式,本着节约能源、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设计,做到安全适用,维护方便。供电电源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现有电源,在无法利用现有电源时,可考虑利用水利或风力自备电源。供电线路铺设一般不用架空线路,必须采用时尽量沿路布设,避开中心景区和主要景点。供电工程设计内容包括用电负荷计算、供电等级、电源、供电方式确定、变(配)电所设置、供电线路布设等。\x0d\x0a(3)供热。森林公园的供热工程,应贯彻节约保护环境、节省投资、经济合理的原则。热源选择应首先考虑利用余热,供热方式以区域集中供热为主。集中供热产生的废渣、废水、烟尘应按“三废”排放标准进行处理和排放。供热工程设计为热负荷计算、供热方案确定、锅炉房主要参数确定等。\x0d\x0a(4)通信。通信包括电信和邮政两部分。森林公园的通信工程应根据其经营布局、用户量、开发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统筹规划,组成完整的通信网络。电信工程应以有线为主,有线与无线相结合。邮政网点的规划应方便职工生活,满足游客要求,便于邮递传送。通信工程设计内容包括方案选定、通信方式确定、线路选定、设施设备选型等。

勤恳的大侠
昏睡的秋天
2025-08-27 23:13:17
《 公园设计规范 》

第七章 建筑物及其他设施设计

第一节 建筑物

第7.1.1条 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空间组合、造型、材料、色彩及其使用功能,应符合公园总体设计的要求。

第7.1.2条 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他造园要素统一协调;

二、层数以一层为宜,起主题和点景作用的建筑高度和层数服从景观需要;

三、游人通行量较多的建筑室外台阶宽度不宜小于1.5m;踏步宽度不宜小于30c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16cm;台阶踏步数不少于2级侧方高差大于1.0m的台阶,设护拦设施;

四、建筑内部和外缘,凡游人正常活动范围边缘临空高差大于1.0m处,均设护拦设施,其高度应大于1.05m;高差较大处可适当提高,但不宜大于1.2m;护拦设施必须坚固耐久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其竖向力和水平荷载应符合本规范第5.3.5条的规定;

五、有吊顶的亭、廊、敞厅,吊顶采用防潮材料;

六、亭、廊、花架、敞厅等供游人坐憩之处,不采用粗糙饰面材料,也不采用易刮伤肌肤和衣物的构造。

第7.1.3条 游览、休憩建筑的室内净高不应小于2.0m;亭、廊、花架、敞厅等的楣子高度应考虑游人通过或赏景的要求。

第7.1.4条 管理设施和服务建筑的附属设施,其体量和烟囱高度应按不破坏景观和环境的原则严格控制;管理建筑不宜超过2层。

第7.1.5条 “三废”处理必须与建筑同时设计,不得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

第7.1.6条 残疾人使用的建筑设施,应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的规定。

第二节 驳岸与山石

第7.2.1条 河湖水池必须建造驳岸并根据公园总体设计中规定的平面线形、竖向控制点、水位和流速进行设计。岸边的安全防护应符合本规范第7.1.2条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

第7.2.2条 素土驳岸

一、岸顶至水底坡度小于100%者应采用植被覆盖;坡度大于100%者应有固土和防冲刷的技术措施;

二、地表迳流的排放及驳岸水下部分处理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7.2.3条 人工砌筑或混凝土浇注的驳岸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寒冷地区的驳岸基础应设置在冰冻线以下,并考虑水体及驳岸外侧土体结冻后产生的冻胀对驳岸的影响,需要采取的管理措施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二、驳岸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的规定。

第7.2.4条 采取工程措施加固驳岸,其外形和所用材料的质地、色彩均应与环境协调。

第7.2.5条 堆叠假山和置石,体量、形式和高度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假山的石料应提出色彩、质地、纹理等要求,置石的石料还应提出大小和形状。

第7.2.6条 叠山、置石和利用山石的各种造景,必须统一考虑安全、护坡、登高、隔离等各种功能要求。

第7.2.7条 叠山、置石以及山石梯道的基础设计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定》(GBJ7)的规定。

第7.2.8条 游人进出的山洞,其结构必须稳固,应有采光、通风、排水的措施,并应保证通行安全。

第7.2.9条 叠石必须保持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山石衔接以及悬挑、山洞部分的山石之间、叠石与其它建筑设施相接部分的结构必须牢固,确保安全。山石勾缝作法可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第三节 电气与防雷

第7.3.1条 园内照明宜采用分线路、分区域控制。

第7.3.2条 电力线路及主园路的照明线路宜埋地敷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线,线路敷设应符合本规范第3.2.13条的规定。

第7.3.3条 动物园和晚间开展大型游园活动、装置电动游乐设施、有开放性地下岩洞或架空索道的公园,应按两路电源供电设计,并应设自投装置;有特殊需要的应设自备发电装置。

第7.3.4条 公共场所的配电箱应加锁,并宜设在非游览地段。园灯接线盒外罩应考虑防护措施。

第7.3.5条 园林建筑、配电设施的防雷装置应按有关标准执行。园内游乐设备、制高点的护栏等应装置防雷设备或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四节 给水排水

第7.4.1条 根据植物灌溉、喷泉水景、人畜饮用、卫生和消防等需要进行供水管网布置和配套工程设计。

第7.4.2条 使用城市供水系统以外的水源作为人畜饮用水和天然游泳场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相应的卫生标准。

第7.3.4条 人工水体应防止渗漏,瀑布、喷泉的水应重复利用;喷泉设计可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的规定。

第7.4.4条 养护园林植物用的灌溉系统应与种植设计配合,喷灌或滴灌设施应分段控制。喷灌设计应符合《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的规定。

第7.4.5条 公园排放的污水应接入城市污水系统,不得在地表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河湖水体或渗入地下。

第五节 护栏

第7.5.1条 公园内的示意性护栏高度不宜超过0.4m。

第7.5.2条 各种游人集中场所容易发生跌落、淹溺等人身事故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性护栏;设计要求可参照本规范第7.1.2条的规定。

第7.5.3条 各种装饰性、示意性和安全防护性护栏的构造作法,严禁采用锐角、利刺等形式。

第7.5.4条 电力设施、猛兽类动物展区以及其他专用防范性护栏,应根据实际需要另行设计和制作。

第六节 儿童游戏场

第7.6.1条 公园内的儿童游戏场与安静休憩区、游人密集区及城市干道之间,应用园林植物或自然地形等构成隔离地带。

第7.6.2条 幼儿和学龄儿童使用的器械,应分别设置。

第7.6.3条 游戏内容应保证安全、卫生和适合儿童特点,有利于开发智力,增强体质。不宜选用强刺激性、高能耗的器械。

第7.6.4条 游戏设施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儿童游戏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的要求:

1�室内外的各种使用设施、游戏器械和设备应结构坚固、耐用,并避免构造上的硬棱角;

2�尺度应与儿童的人体尺度相适应;

3�造型、色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4�根据条件和需要设置游戏的管理监护设施。

二、机动游乐设施及游艺机,应符合《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标准》(GB8408)的规定;

三、戏水池最深处的水深不得超过0.35m,池壁装饰材料应平整、光滑且不易脱落,池底应有防滑措施;

四、儿童游戏场内应设置坐凳及避雨、庇荫等休憩设施;

五、宜设置饮水器、洗手池。

第7.6.5条 游戏场地面

一、场内园路应平整,路缘不得采用锐利的边石;

二、地表高差应采用缓坡过渡,不宜采用山石和挡土墙;

三、游戏器械下的场地地面宜采用耐磨、有柔性、不扬尘的材料铺装。

我个人觉的安全设施最重要,一定要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贪玩的母鸡
大方的柠檬
2025-08-27 23:13:17
北海白塔,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 ,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喇嘛塔,也是北海的标志性景点。北海白塔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塔高35.9 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塔身全部为砖木石混合结构,由塔基、塔身、相轮、华盖、塔刹五部分组成。塔身为覆钵式,因此从塔的表面只能看到砖和石料而见不到木构架。基座是十字折角形的石砌须弥座。塔座边长18.2米,基座部分安有角柱石、压面石和挑檐石。座上为三层圆台,中部塔肚为圆形,最大直径14米。上部由十三重相轮组成的细长“十三天”塔刹。

顶部为两层铜铸镏金华盖,下层为地盘,上层为天盘。地盘重约2000多公斤,下面铸有4个预埋的铁环,悬挂着4根粗大的牵杆,牢固地将整个华盖与塔身连在一起。地盘下面挂有16个铜制风铃,每个铜铃重约8公斤,铜铃成六角形,外面铸有六字箴言,风铃内挂着十字悬垂,下面坠有十字交叉的风叶。

放有一个9两重的纯金舍利盒,盒内有朱砂,奉释迦牟尼佛牙1颗,舍利子18粒。天盘直径约3米,重约1500公斤,铸有浮雕的轮、螺、伞、盖、花、瓶、鱼、结,这8种图案均有吉祥如意寓意。天盘中间成半球形圆顶,圆顶的上端有矩形底座,在矩形底座之上托有鎏金火焰宝珠塔刹,包括铸铜镏金半月和太阳,月下日上。日上为倒卷莲花须弥座,托有巨大的桃心,心的四周为熊熊燃烧的火焰,象征佛法如日月一般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塔身正南面是“时轮金刚门”,也叫壶门式眼光门,中间为木质红底金字的“时轮咒”,即所谓“十相自在图”,系“杭、恰、嘛、拉、哇、日、呀”(音译)组成的七字藏文图案,有“吉祥如意”之意。周围用钳子土烧制的西番莲花饰。这组字图为清代藏传佛教著名领袖章嘉国师亲手所写。

整个塔身有306个方形青砖透雕通风孔,这是为塔木构架通风之用,以防塔内木料潮湿糟朽。塔四周有汉白玉石栏环绕。通风孔的纹饰雕刻繁复华丽,包括蝴蝶、芭蕉扇叶、喇叭花、菊花、荷花、宝相花、西番莲花等画像。

塔内部有立木一根,为白塔主心木,柏木制,高约30米,从塔基处直通刹顶。

塔前有一座小殿,名“善因殿”。为仿木琉璃建筑,双重檐,面宽4.4米,上为圆亭式铜质筒瓦镏金宝顶;

下层方形,覆盖绿琉璃筒瓦,黄剪边,前山墙有5株三交云蜿格扇铜门四扇,铜质抱框,内有四扇琉璃门。

殿中原供铜质镏金“大威德金刚”佛像(传说为文殊菩萨化身,有三十六只手,三十六只眼睛),俗名“镇海佛”,传说白塔下有一口海眼,用此佛身才能镇住,以绝水患。佛像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殿内墙面用455块塑有佛像的琉璃砖镶砌而成。

价值:

警戒

白塔塔顶标高112.4米,建成时是北京城内的最高点。白塔下的善因殿后面设置了五杆刹竿,也就是寺庙中五杆悬挂经旗的旗杆,俗称五虎号杆,下面设置5个炮台,称为白塔炮台或五虎炮台。五虎号杆分别悬挂青、黄、红、白、黑五色龙旗或灯笼,蓝、白、红、黑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方。

北京城内九门也分别设置5所炮台、5杆旗杆,旗杆上白天悬挂着龙旗,夜里悬挂着灯笼。遇到紧急情况,以放炮为号,白天以旗号,夜间为灯笼指示方位。一处放炮,别处也纷纷放炮响应。官兵可据实以动,保卫京城安全。乾隆皇帝在《塔山四面记》中就有“畏民岩“、”防急变“之词。

宗教

藏传佛教认为,北京皇城是一座大威德金刚的坛城,而坛城的中央则是位于皇宫附近西苑最高处的琼华岛。此处建塔可寿国佑民。清代曾多次在这里举行过声势浩大的佛教活动。

相传“清时每岁十二月十五日,自山下燃灯至塔顶,诸喇嘛执经梵 呗,吹大法螺,击圆鼓,以为祈福。

健忘的镜子
畅快的冥王星
2025-08-27 23:13:17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城市公园的基本功能包括:生态功能、审美功能、休闲娱乐功能、保护教育功能、防灾避险功能等,城市公园建设应在囊括基本功能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 构成公园的主要素材如植物、地形、地貌是受气候、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演变的。公园规划和设计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地、因时制宜,创造不同的地方特点和风格。 2、 公园要铺透水性的地砖 3、 康体设施:应以中小型专案为主,不应设定占地面积大的体育专案儿童活动区应合理设定机动游乐专案、参与性游戏专案和科普专案。 4、 游憩功能区(包括游览观赏区、安静休憩区、文化娱乐区等)应占公园陆地的70%以上康体活动区 5、 控制在公园陆地的15%以下儿童活动区宜控制在公园陆地的10%以下。 6、 监控系统:公园内宜设定广播系统。设有管理处(室)的公园应设定安全管理视讯监控系统。 7、 防雷设施:公园主要出入口的集散广场和游人集中活动的场地以及经常举办展览活动的区域应设定独立性的防雷设施覆盖。 8、 有毒植物:集散、赏景、休憩、活动铺装场地内及周边绿地种植设计,严禁选用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

城市公园对于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进行户外活动而言非常重要。人们在享受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远离大自然,污染严重,环境喧闹,住房拥挤所带来的一系列困扰。城市居民在公园中或散步、或游戏、或躺或坐陶冶性情,在公园文化中充分展示了城市生活的闲适美好。城市公园已成为提升城市文明、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远景设计研究院多年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经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类:

1、地形

地形是一切室外活动的基础。地形在户外空间的主要功能有生态学功能、美学功能和使用功能。

2、园路

公园中的道路对于公园景观的联络及营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引导交通,联络各个景区和景点,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

3、水景

水景是自然界最壮观、最活泼的因素。在公园中,水体是不可缺少的景观要素。水可以构成多姿多型的园林景观,艺术地再现自然。

4、植物

植物是公园中有生命力的个体。它不仅能为人们庇廕纳凉,同时还能提供优美的景观视线,形成动态的季相变化。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绿维创景有哪些研究?大神们帮帮忙

随着不同城市公园的差异化经营,公园经济效益进入了两极化阶段,绿维创景因此提出:休闲化是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即城市公园在不失去公益性的同时,又要在规范条件下进行适当的经营开发,实现公园的造血功能。 城市公园的基本功能包括:生态功能、审美功能、休闲娱乐功能、保护教育功能、防灾避险功能等,城市公园建设应在囊括基本功能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构成公园的主要素材如植物、地形、地貌是受气候、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演变的。公园规划和设计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地、因时制宜,创造不同的地方特点和风格。 公园要铺透水性的地砖 康体设施:应以中小型专案为主,不应设定占地面积大的体育专案儿童活动区应合理设定机动游乐专案、参与性游戏专案和科普专案。 游憩功能区(包括游览观赏区、安静休憩区、文化娱乐区等)应占公园陆地的70%以上康体活动区 控制在公园陆地的15%以下儿童活动区宜控制在公园陆地的10%以下。 监控系统:公园内宜设定广播系统。设有管理处(室)的公园应设定安全管理视讯监控系统。 防雷设施:公园主要出入口的集散广场和游人集中活动的场地以及经常举办展览活动的区域应设定独立性的防雷设施覆盖。 有毒植物:集散、赏景、休憩、活动铺装场地内及周边绿地种植设计,严禁选用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在儿童游戏活动区范围内,不得选用枝叶有硬刺或枝叶呈硬剑、刺状的植物,不应选用挥发物或花粉能引起明显过敏反应的植物。

内容都包括什么,什么是景观设计,城市公园景观

园林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方向分为:景观设计师方向和园林设计与工程管理方向、园艺技术。(一)景观设计师方向景观设计师是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以景观的规划设计为职业的专业人员,他的终身目标是将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本专业培养具有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商业及居住区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与改造、室内绿色空间设计的人才,重点强化其景观设计、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使学生获得景观设计师的基本训练,成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适合在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景观设计公司、园林设计和工程公司、装饰公司、园艺公司、效果图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从事风景区规划设计、社群规划设计和管理、公园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及制图工作。本专业在招生同等情况下对具有美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的考生优先录取。(二)园林设计与工程管理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园林工程组织管理、施工图设计、园林设计、园林植物生产销售能力,并拥有工程实践精神、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熟练掌握手工及计算机制图技能、工程设施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能够从事风景区、公园、居住区、城市主干道、街边小游园、老城区遗址公园等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组...

公园景观设计的设计要点是什么?公园景观设计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据一树山国际统计中国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现状1:1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追求一种“世外桃园”的生活,富有诗情画意。古典园林不拘泥于庭园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联络、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中国园林景观不仅重视近区的环境美,而且注意与更广阔的大自然的亲和关系,造成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在自然环境中搞建筑要借助于引景、建景、借景,甚至运用对景等手法,把自然景色烘托的更美。这就是中国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的环境因素。 对于哪些设计公司对中国园林景观设计有所研究的话,好友和一树山国际规划设计院合作过一次,各项服务都很满意,他们主要从事建筑、结构、给排水、、、市政工程、小区规划、地下雨污水、工程地质勘察、地质钻探、工程测量、岩土工程咨询、;风景区、、森林公园、旅游公园、植物园、生态园林、纪念性园林、寺庙园林、古建筑及仿古建筑、园林建筑、园林雕塑、园林小品、机关、学校、居民住宅、综合楼以及室内外装饰设计、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设计及研究等专案。

组织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哪四项

组织设计的基本要素四项包括:

1、组织的专业化、劳动分工和部门化。

2、职权和责任。

3、组织规模、管理层次和管理跨度。

4、直线和参谋。

组织设计是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是把任务、责任、权力和利益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活动。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重点是什么

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回圈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3、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3.1生态优先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3.2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

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型别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型别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型别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线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3.3生态可协调性原则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4、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

4.1 以生态发展为依据, 发挥“绿”的效益

“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绿”的效益包括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所以要合理配置植物造景的绿色效益。

4.2 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中的人们向往绿色,渴望回归大自然环境。因此,在景观设计时,植物造景应综合考虑立地条件中的土壤、气候、降雨量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融合统一在规划中, 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4.3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与合理引进相结合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 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树种地区差异较大, 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同时, 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适生、无害、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增加本地区园林植物种类。

以上内容来自远 景 设 计 研 究 院

广场景观设计和公园景观设计的区别

广场一般是硬质铺装较多,绿化较少,视野开阔。

公园绿化很多,铺装较少。

所以,公园景观设计中,可以包括很多个广场,但是广场不能包括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