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厨房 > 正文

下厨房里如何上传自己的作品

自信的鞋子
笨笨的金针菇
2023-03-03 13:46:59

下厨房里如何上传自己的作品

最佳答案
典雅的飞机
美丽的摩托
2025-08-26 16:04:58

1.首先在手机桌面打开下厨房app。

2.点击主界面左上角的加号。

3.选择上传作品勾选图片。

4.点击添加编辑自己想说的文字。

5.点击发布即可。

最新回答
魁梧的月饼
英俊的心情
2025-08-26 16:04:58

下厨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厨艺 学习 平台,小伙伴们在这里可以进行厨艺之间的学习交流,还能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上面与大家分享哦,那么下厨房该怎么进行作品上传哦,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下厨房作品上传方法说明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下厨房APP上传作品教程:

1、首先打开下厨房APP,在主界面点击“早餐”或者“午餐”横栏广告

2、然后点击“上传我的早餐”或者“上传我的午餐”

3、在上传作品的编辑页面进行编辑,上传图片,最后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就可以了。

健壮的蓝天
独特的眼神
2025-08-26 16:04:58
步骤如下:

步骤一:打开下厨房,

步骤二:点击主界面左上角的【加号】,

步骤三:选择【上传作品】勾选图片,

步骤四:点击【添加】编辑自己想说的文字,

步骤五:点击【发布】即可。赶紧来秀一手自己的美食作品吧!

阔达的发卡
能干的蜗牛
2025-08-26 16:04:58
十几个赞我觉得很正常吧,是少的了,多的好几百。有的人给别人多点赞也是为了别人能回赞他。我刚进不久,每次也就十几个赞的样子,算少的,偶尔图好看些能得20几个赞。我看别人的菜有食欲就会给赞,有时会发现给别人点过赞后,会有人来我这把我的全部菜都点一遍赞,呵呵

单薄的朋友
听话的铅笔
2025-08-26 16:04:58
用下厨房已经快一年了,这个网站吸引我的算是它简洁的页面,做菜过程一看就都明白,不像心食谱一类广告什么的乱七八糟,虽然现在下厨房也有广告了=。。=

最先开始我玩烘焙纯粹是爱好,拍照片也随意,只是为了记录,后来一次和前男友做了苹果派,被下厨房评为了本日最佳作品,后来就很激发我做甜点后拍照的兴趣。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曾带过一些烘焙的活动,在发布活动前是需要为甜点拍照的,多拍多做也就习惯了,当然你也需要本身做出来的甜点好看啊。

同时,你关注的一些厨友拍出来照片本身特别好看,也对自己是个激励吧~

野性的衬衫
执着的太阳
2025-08-26 16:04:58
下厨房是怎样激励用户上传菜谱和照片的?与“吃”有关的一切,互联网都在寻找改造的机会。如今,人与食物的距离已经在外卖、生鲜电商和半成品食材电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之下不断缩短;“吃饭的方式”也有了不少创新,比如餐桌的共享、食物的共享、厨师上门等。然而,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在“懒人经济”盛行的今天仍然坚持着自己制作美食、研究美食。下厨房美食菜谱网倡导在家烹饪、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有版权的实用菜谱做法与饮食知识,提供厨师和美食爱好者一个记录、分享的平台。对于一个想学习做菜,但却不知道该怎么烧的人来说,去网上看菜谱算是一个比较刚性的需求。下厨房并不仅仅只教人们如何烹调美食,而是期望找回迷失在童年那股熟悉的味道。在这里,你能找到躲在宿舍用电饭煲做蛋糕的学生;也能看到卸去西装烹制男子汉料理的型男在风卷残云过后的深夜,全世界的厨房怪咖猫在被窝一边寻找明天早餐的灵感,一边问候彼端的厨友“嘿,今儿吃得不错呀”。每张美食图片背后都记录着一段生活故事。下厨房,是一种生活方式。好的文案,始终会非常接地气。有的文章内容介绍以过去的回忆开始,介绍了自己做菜的好处,同时宣扬做菜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下厨房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案呢?简单来说,是他的目标用户群体决定的。同时,也可能和它的创始人是豆瓣的首位设计师有关,导致整个应用处处带着豆瓣式的烙印。下厨房,可能是一个围绕着菜谱的厨艺交流社区。对于用户来说,工具永远有被替代的可能,这个工具不好用,换个就是,迁移成本太低了。但社区不同,因为社区有着吸引他们的人以及自己产生的数据。这些人不走的话,他们也就不会走,因此,他们愿意忍受社区中一些不好的体验

孝顺的纸鹤
老实的小兔子
2025-08-26 16:04:58
本次体验了美食中排名靠前的APP:美食杰、下厨房、豆果美食

三个都是给爱好美食的同学提供的,之前只听说过下厨房,在PC版看过,本次体验的是3个产品的APP。这里只谈交互上的感受,下面分别按下方流程来说说:

通常用户找美食的路径是浏览美食——》找到感兴趣的美食——》加入购物清单——》到市场中采购——》跟着菜谱上学做——》晒图写感受

浏览美食又分有目的和无目的二种,有目的通常从搜索开始,无目的通常从首页开始,下面开始啦~

一、美食杰的使用感受是信息结构不清晰,栏目划分了10个,需要左右滑动才可以看完,但后面5个就是“我的”的二级栏目,前面的“分类”、“排行”、“菜单”,差不多都是分类选择,几个栏目在做同一件事实在有些可惜。

二、有目的浏览美食——搜索

1、在搜索界面既有搜索历史又有热门搜索,分标签展示,搜索的目的是让用户更快的搜索到想要的结果,这里不分标签更好,比如第一次搜索时展示热门搜索,有搜索历史可以一起展示

2、搜索结果列表页,第一个标签上写的是食材,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要加上这个,点击后的界面仍是与关键词相关的菜谱,这样与列表页有何不同,难道为了告诉用户这个菜的营养价值就要在这里再多一个界面

3、搜索结果列表页上,如果能加上有多少人学做、多少人点赞之类的数据就更好了

二、无目的浏览——从首页开始

首页第一屏有5个轮播,分早餐、中餐、下午茶、晚餐、夜宵5个时间点的餐饮,很用心,但用户是否能理解其中的用心?不一定。一次看到3张图,焦点不唯一,餐饮讲究色、香、味,第一眼的色很重要,一次看三张不同的图并不能体会其中的美,建议图片可以再大点,一次只有一张,可以轮播,也就是只轮播5张

三、购物清单界面

我觉得好的地方是这些食材按大类综合了,选购时一目了然,选购过的,轻点即会划掉,另外还有食材的选购技巧,非常贴心;觉得不太好的地方是购物清单最上面有一个“添加食材”,我相信产品经理很用心,考虑到用户可能顺便要加点自己想买的东西,也就是这个功能是一个辅助性的小功能,现在占据最上面一大条,第一眼以为是搜索,正是因为这个大条阻断了上面的TAB,在想找这些食材对应的菜谱时,还得找找,的确这个是红色的,但对于标题的位置,一般用户都会忽略,所以建议把添加食材做得更弱一些,购物清单和相关菜谱不要放在标题的位置,放在下一行用图标来表示

四、开始学做菜啦

详情页查看制作步骤,可查看大图模式,同时还可以使用播音功能

点击大图模式不太明显;播音功能挺新颖,对于我这样的菜鸟,还不习惯使用这个功能,主要是觉得读得没有我看得快~

五、上传作品

上传作品的标题就叫分享,有点歧义,我上传一张随便拍的图片,应该是没审核通过,在图片展示时没有图片但有我的描述,算不算BUG呢?到我的作品看到果然是图片审核中。。

六、上传菜谱(暂不支持)

一、信息结构上简洁,分为:下厨房(首页)、市集、社区、我

二、有目的找美食——搜索

搜索界面中的推荐搜索前面的搜索图标太多,过度强调,以至于会有些忽略关键词

搜索结果面中展示了多少人做过,挺好,便于后来的用户参考,但我选择一个最多人做过的菜谱进去看时,很多人评论这个菜谱不靠谱,在展示多少人做过的同时,建议加上多少人评价好,结果页对于用户来说,做菜原料不是关注的重点,更关注这个菜的步骤及时间

三、无目的找美食——从首页开始

本周受欢迎菜谱图片较小,与添加厨友的比重一样大,下方是一张图,仔细看会发现分别是早、中、晚三餐的推荐;添加厨友在首页展现出来,进入后的确能发现推荐的厨友,问题是看到名字就会关注么,喜欢一个人做的菜再加为好友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呢

四、购物清单

以菜为单位罗列原料,这样不便于用户在菜场购买原料,合并清单的图标较隐晦,找到合并后的原料清单,但分类较乱,应该与上传菜谱时不规范有关

五、学做美食

美食详情页很重视上传人的宣传,做菜步骤可以横屏看,但横屏效果并不好,仅仅字体大了点,图片没有变大,排版也不好;

六、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时有滤镜,很赞;评价入口很弱,也没有展示其他用户的评价;另外下面的“加入菜单”不太明白

七、创建食谱

我觉得下厨房最赞的交互部分要属这个了~

整个步骤清晰明了,操作简单,值得学习,稍有不一致的地方是添加用料和添加步骤的“增加”、“调整”表现形式有些不一致;

一、信息结构上简洁,分为:食谱(首页)、圈圈、优食汇、我的

二、有目的浏览——搜索

热门与历史搜索相结合,搜索结果展示的也很清晰

三、无目的浏览——从首页开始

图片大且聚焦

四、购物清单

提供二种方式的的展示,很明确

五、学做菜

1、这里有二个细节交互,收藏、清单、分享在往下滑到准备材料时,会浮在最上面;“说几句”在一进入这个页面时,一直浮在最下面,用户在刚看到这个菜谱,会有话说么,是看完制作过程,或真的做完菜后才会有话说,建议说几句不需要一直存在下面;

2、步骤写完了,再写多说几句,应该是小贴士的意思,在这里没问题,但点开步骤后的大图模式,下面会有红色的“多说几句”,一开始还不知道什么意思,谁多说几句,标红是要强调么?

建议改为小贴士更好理解,而且不要标红,这几个APP的大图模式,只有这个真正做到了,但肿么就感觉没有小图好看呢,肉肉图片太大渗得慌?

六、创建菜谱

1、赞的地方是写用料、用量时,都会有提示,点击用量时,键盘也会切换到数字键盘,很贴心。

2、个人觉得不太好的是写步骤,和写用料的风格相差太远,以至于第一次操作时不太适应

小结:三个都是做美食的但使用感觉却很不同,为什么?我到APP介绍里看了看,与三个产品的定位不一样有关~摘一点介绍:

美食杰做出来的感觉果然很工具,用户交流少;下厨房的定位太泛,广告太多,在互动上有些急;豆果美食从产品的生态来说与下厨房相似,但界面的表现上我更看好豆果美食~

干净的月饼
自觉的网络
2025-08-26 16:04:58

下厨房金银花露的代表作有如下:

1、《国色生香》作者:下厨房金银花露

文案:宋嘉宁长得娇艳妩媚,随母改嫁国公府,她力求端庄,却还是被霸道继兄盯上了。心肝乱颤,宋嘉宁偷偷塞了赵恒一块儿糖:我对你好,将来你得替我撑腰啊。赵恒遂撑她腰,一路荣华共享、国色生香。

2、《宠后之路》作者:下厨房金银花露

文案:上辈子傅容是肃王小妾,专房独宠,可惜肃王短命,她也在另觅新欢时重生了。傅容乐坏了,重生好啊,这回定要挑最好的男人嫁掉。谁料肃王突然缠了上来,动手动脚就算了,还想娶她当王妃?傅容真心不想嫁,她不怕他白日高冷晚上她不想当寡妇啊。

3、《欢喜债》作者:下厨房金银花露

文案:唐欢想吃肉,脖子被抹将死未死,宋陌被下药,昏迷不醒,可这个时候爱情来了,男主和女主的日常让人心疼又觉得搞笑。

4、《宠妻之路》作者:下厨房金银花露

文案:阿桔生于小农之家,温柔貌美,赵沉原为侯府世子,心狠手辣。在阿桔眼里,成亲前赵沉太混蛋,成亲后他才慢慢变好了。赵沉却觉得,最初他只是有点喜欢她,宠着宠着才放不下了。

5、《锦衣香闺》作者:下厨房金银花露

文案:好兄弟临终前托他照顾娇妻,萧大人应允,后来,他娶了那位娇妻。

淡淡的草莓
碧蓝的钢笔
2025-08-26 16:04:58
下厨房和豆果美食app竞品分析报告

时间: 2020.4.23

由于2020年初的疫情,宅家做饭的需求暴增,菜谱类app也迎来意料之外的爆红。近期体验了几款美食菜谱类app,做了一个分析报告,希望能帮助各位做饭小白选择适合自己的美食app。

竞品选择:在华为应用市场选择“美食——菜谱”分类中,根据累计安装量和评论数,下厨房(6亿次安装,17483评论)、豆果美食(1亿次安装,392评论)占据同类app中前二,并遥遥领先,所以本次分析选该2个app作为分析对象。

除了专注菜谱的app,大众点评(26亿次安装)、抖音短视频(93亿次安装)、小红书(17亿次安装)都有大量用户上传菜谱并且有更加巨大的流量渠道,这是菜谱类app更需要注意的竞争对手。限于篇幅,以后再做分析。

一,做饭小白的3种使用场景:

(1)在app上了解某道菜的做法,学习方法后采购食材,然后做饭。

(2)家中有部分食材,但不知道适合做什么菜,于是用查阅做法,并补充部分食材和器具,然后做饭。

(3)不知道该做什么菜,于是在app上看菜谱推荐,然后采购食材并做饭。

二,功能对比:

这一章节根据使用场景,分别对比两款产品的使用体验:

太长不看版:

1,场景(1)和(2)比较类似,都是在app上输入关键词,选择菜谱,学习方法后采购食材,然后做饭:

以锅包肉为例:

下厨房:

图1:搜索“锅包肉”,可根据搜索栏下的标签进一步筛选菜谱或调整排序方式,另外还有视频菜谱,进一步方便学习。

图2:由于上传菜谱强制要求提供详细的用料和步骤,所以菜谱的条理非常清晰,并且用料表上方有“丢进菜篮子”,自动生成采购清单。菜谱也可收藏。

图3:菜谱下方的互动区域,可上传评论和用户根据此菜谱制作的作品。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更多参考信息。部分菜谱下,用户上传作品很多,可以看出下厨房用户的活跃程度很高。

图4:收藏栏。可查看以前收藏的菜谱,右上方的篮子图标是“菜篮子”。

图5:菜篮子。可根据菜谱依次选购原料,对于用户已有的原料,点击之后生成删除线,方便用户选购材料。

豆果美食:

图1:搜索“锅包肉”,搜索栏下有三行选项或标签,可选择信息类型(菜谱、商品或课程等)、排序方式和进一步筛选菜谱的标签。另外特意将视频菜谱放在右侧,比较醒目。

图2:由于上传菜谱强制要求提供详细的用料和步骤,所以菜谱的条理非常清晰,并且用料表上方有“加入采购清单”,自动生成采购清单。菜谱可收藏。并且菜谱有营养分析,对于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用户,很有参考价值。

图3:菜谱下方的互动区域,可上传评论和用户根据此菜谱制作的作品。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更多参考信息。但豆果美食的互动频次明显不如下厨房。

图4:我的。可查看采购清单,相对于下厨房,不容易被看到。

图5:采购清单。可根据菜谱依次选购原料,对于用户已有的原料,点击之后生成删除线,方便用户选购材料。

2,不知道想做什么菜,于是在app上看推荐:

下厨房:

下厨房可以从四种路径看推荐菜谱,并且融入了社区功能:1,关注,即关注的用户做的菜;2,推荐,根据算法智能推荐;3,发现,可以根据标签选择;4,菜谱分类。

豆果美食:

豆果美食app里有多个查看推荐的方式:1,首页推荐;2,最新菜谱;3,首页往下拖动,查看近日推荐;4,视频菜谱;5,点击菜谱分类,每个分类也有推荐菜谱。

3,采购食材和器具

两款app的电商功能非常接近。都是从合作商家进货,然后利用电商功能销售给用户。商品门类数量比较接近,都是15类上下。并且都提供限时特惠推荐和近期新品推荐。

最大的区别,下厨房的界面比较简洁清新,和豆瓣的风格比较接近(下厨房的设计师早年在豆瓣工作)。豆果美食界面相对“热闹”,类似淘宝。

下厨房:

豆果美食:

三,总结

总的来说,对于厨艺生疏的小白用户,下厨房app使用体验更加友好。

下厨房的界面更加简洁并且交互流程更加简单。而且由于下厨房的用户量大且用户互动频繁,社区氛围很浓,很多菜谱下都有可供参考的补充信息,包括评论和其他用户上传的作品。相比而言,豆果美食功能设计有些冗余、而且用户明显活跃度较低。豆果美食的菜谱里有显示营养成分,方便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用户,这是一大亮点。

还有一些功能,希望能添加到新版本的app中:

1,用户选定菜谱之后,能直接根据菜篮子或采购清单去商城下单并且当日到货,不需要在商城打字搜索,也不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购买;

2,能根据菜谱的口味轻重、就餐人数、食材总量等条件,自动搭配多道菜品的烹饪方案;

3,对于需要提前解冻、泡发、发酵或长时间炖煮的流程,设置时间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