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男孩用酸甜苦辣传承国粹川剧,川剧戏服的设计都有哪些特色呢

光亮的大雁
专一的书包
2023-03-03 09:05:14

男孩用酸甜苦辣传承国粹川剧,川剧戏服的设计都有哪些特色呢?

最佳答案
高挑的月光
淡然的御姐
2025-08-21 12:01:0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中华文化都独具特色,其中川剧戏服就有非常多种,不仅有官衣、莽袍等具有固定对应角色的衣服,还有一些特定的颜色,川剧中所运用到的服饰都非常讲究,不仅在色调上有规定,而且对于服饰所运用的朝代以及季节和人物的个性年龄等等都要进行区分,在颜色方面比如黄色都大多用于皇室子弟,而绿色用在红生,白色则给武生进行使用,黑色和蓝色是要用在一些正生身上。在前不久有一名男孩用酸甜苦辣传承了经典的国粹川剧,到底这些川剧戏服的设计有哪些特色?小编给大家讲一讲。

这名男孩是在网络上走红的,他从小就学习川剧,自己的父亲就是川剧演员,一开始只是好奇川剧为什么会有变脸的招式,到后来父亲就让他专职学习,并且从小就成为了一名土生土长的川剧演员。虽然年龄小,但是他在学习的时候就明白自己学川剧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这些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国粹的魅力。

很多人都说这名孩子真是一个小大人,他是真的很喜欢川剧,在网络上所流传的视频内容中这个小孩子学习川剧时从来不会叫苦连天,每次被师傅掰着下腰的时候都会哭出来,但是再累再苦他也从来不叫停,因为喜欢川剧所以他非常的努力对师傅说自己想要成为川剧里的英雄人物,他不想当坏人。

可是这些说法对师傅来说还是有一点幼稚,毕竟每个人适合的角色不同,但是想让传统文化得到继承的他还是决心让自己的孩子能为川剧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同时这名老师傅也开始创新戏曲的新模式,能够让这些川剧更加轻松的表达出来,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很多川剧演员都非常辛苦要用面部绘制出各种图案才能表现出人物的身份,而这一训练还要训练几十年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唱腔演员。

最新回答
犹豫的铅笔
会撒娇的背包
2025-08-21 12:01:06

传统花鼓戏的戏服图案遵循历史设计,刻意讲究。从字面上讲,它们有深刻的含义,或者可以代表某种身份。现代人对图案的审美欣赏向来以直观为主,对图案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多。在早期的越剧中,越剧中的大部分角色的戏服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借来的衣服、长袍和外套。作为官员,他们也在庙里穿偶像袍。后来,他把戏服租给绍兴大班的主人,放在装村运镇的板条箱里,这是越剧最早的形式。

花鼓戏的服装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根据人物特点固化的风格和装饰,单调简单的色彩,简单粗糙的图案。正因如此,过去传统戏服的特点成为当今花鼓戏发展的弱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加快,款式新颖,色彩鲜艳,设计新颖,服装已成为主流社会所追求的,歌剧服装如果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步伐,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无论花鼓戏的内容多么好,最终都会因为视觉效果不佳而失去吸引力。

传统花鼓戏的服装大多是白色、黑色、灰色等颜色,审美相对简单,难以满足现代人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追求时尚的“新奇”意识。因此,在处理服装颜色的时候,设计师应该尽量考虑各种颜色的搭配,尽量保证服装在颜色上能够吸引每个人的“眼球”。

在这方面,著名的花鼓戏《刘海砍樵 》新旧版本的服饰差异所造成的不同影响是很明显的。在男主角刘海的服装设计上,新版使用了更明亮的颜色女主角的衣着也趋于更加现代,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粉色比红色更可爱。对于修订版,观众普遍认为新版比旧版好。

醉熏的台灯
烂漫的金毛
2025-08-21 12:01:06
....楼上的真多。。。。

我简单说一下。中央戏剧学院是亚洲最高的戏剧学府,其中舞台美术系在世界上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

你所谓的戏剧服饰设计就是舞台美术系的戏剧影视服装设计。你可以报考这个专业。

考试结构:

说一,创造力是考核的第一。

第二,画面构图、绘画技能是考核的第二。(可以色彩也可以素描)

第三、面试基本询问你的相关问题,学校啊、家庭啊、还会问你创作考试的内涵。

就业比较乐观,从事戏剧影视制作中的服装设计。市场上有这样的专职。基本上不需要固定工作一般是跟组。

我说的我们学院毕业的。这个不是夸张,戏剧演出服装国内还没有比我们好的。出国的可以考虑英国的戏剧服装。

你有美术功底应该可以试一试。

俊秀的豌豆
腼腆的导师
2025-08-21 12:01:06

说起古装剧,你们首先能想到的是什么?是明星扮演的人物还是周围古装造型还是流畅的剧情?其实这些都不对,小编告诉你们一部真正好的古装国产剧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服装啊!一部好的服装代表着这剧组对这部剧用心的程度和他们对剧本所展现出来的环境,国度的了解。所以古装剧不单单只是环境好剧情流畅,请大牌明星来,如果只做到这几点,那这部古装剧就是一个败评,我们要从细节来看出大东西。这个古装剧服装造型是万万马虎不得的。

说起来最近杨紫和赵露思新剧的戏服真的太相似了,都是一样的服装一样的发型,不管是男主还是女主,几乎就是让人以为在同一个剧本拍摄冷不防地打开一看,好家伙,我是看的同一部剧吗?这明明是两部完全不同的剧,不管是背景还是朝代,他们都不是在同一个维度,但是就是因为剧组不太用心导致这两部剧的服装极其相似,差点以为是姐妹剧,真的是直呼一句,好家伙。

剧里的服装不仅仅是包含主演,到底美不美,其中还包含他们的定位,这个角色背后所涉及的人物性格环境及其以后的遭遇都是环环相扣的,不仅仅是一件车衣的衣服而已,所以我衷心的劝所有剧组要认真对待服装这件东西。只有这一点做好了,我国的古装剧才会有所提升啊。

只是文字来说不太形象,我们这就来上图,你看上面这张图是不是对比特别明显,女演员们清一色的蓝白衣服看着是像仙气飘飘,但无花纹无而是无装配,真的是让人有点感慨万千啊。服装单调不说,就这三部剧,明明是不一样的剧情,但穿在他们身上总是有一种异工同曲之妙。让人差点以为看的是同一部剧,只是请的演员不一样而已。可能有人会说了,他们明明不一样啊,比如赵露思右肩披了一条蓝色的布条儿,袁冰妍左肩披了一条蓝布条,杨紫更不一样,嘿,双肩都披了布条。小编真想扶额摇头,难道我们的国产剧这就够了?我们需要文化输出啊,我们拍古装剧就是为了把我们历史的各种文化表现在上面,我们这是给全球的人看呀。

服装是文化的另一种表达,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数不清的文化一溜串的在那排着,我们为什么不把它表现在影视剧里呢?

看完了女主角,我们再来看看男主角这边的服装。

初看感觉这衣服还行挺像那么一回事,但仔细一看,我的天,搞什么鬼呀,竟然做成了假三套的样子,还能不能认真点啊?这是何等的粗糙滥造。

从这三部剧的男主角衣服,我们可以看出根本就没有服装变化,都是清一色的泼墨渐变式大袖广衣。简直看不出他们对服装上面的用心。

小编在这里想说的是,既然已经决定好要认认真真的拍一部古装剧,我们就更应该在细节上面下功夫。最后希望所有的服装道具组能认认真真的对待服装吧。

舒适的洋葱
大气的冰棍
2025-08-21 12:01:06

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的一种民间歌舞,因为在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所以秦腔的名字就由此而得来,是中国历史上相当古老的一种剧种。秦腔的服装制作其实是非常讲究的,一般采用上等的绸缎,用各色的丝线手工绣制而成,像常见的有长袍类,短衣类,铠甲类,鞋靴以及一些辅助类服饰。比如大家常见的就有蟒袍,就是帝王将相所穿的官服,看起来是非常的大气,像皇帝一般会穿正黄色,而太子王爵等身份都会穿杏黄色,除此之外还有白色,红色,紫色,蓝色,黑色等各式样子,而且服装的基础颜色除去身份地位以及人物性格之外,和人的脸色也有所差距。当然秦腔的戏服和豫剧相比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其中涉及到女性的服装就会有所不同,当然还有一些细节的部分同时都是不一样的。

秦腔

秦腔是在明朝的时候出现的,主要流传的地方在甘肃,宁夏,陕西,新疆等地区,在早期秦腔的曲调其实是比较庞杂的,有各式各样的唱腔,等到了乾隆年间发展了以板腔体为主导的唱腔体系。后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形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西北地区的主要剧种,也有了非常多的传统剧目,是深受百姓喜欢的,而且在秦腔得到快速发展之后,也有了很多的剧作家,创作出了非常新鲜的作品。

中国戏曲戏服

戏曲是中华文化当中的重要一部分,其中戏曲的戏服也是非常多样的,不同剧种之间的戏服也有所不同,比如京剧当中会把舞台上衣服穿的叫做行头,戏曲服饰的使用其实是非常讲究,而且复杂的。每一个人物的形象不同,所穿的衣服也都完全不同,而且戏曲舞台服饰也不属于任何一个朝代,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该穿什么都有着戏曲本身的一套规则可以遵循。

最后我们国家的戏曲服装其实是特别漂亮的,而且衣服上的每一个图案和装饰都是有处可循的,这样的精致和讲究是我们国家特有的魅力。

难过的御姐
单身的冬瓜
2025-08-21 12:01:06
人物服饰

京剧的服装制作极为讲究,采用上等绸缎,用金、银及各色丝线手工绣制。大致可以分成六大类:

长袍类:也可叫袍服类,包括蟒,帔,褶子,开氅,箭衣,以至斗篷,长背心,旗袍等。

短衣类:包括短衣裳,短褂子,裤子,裙子等。

铠甲类:古代作战时,战士穿的铠甲,在京剧舞台上叫做靠,可分为硬靠、软靠和改良靠。

盔帽类:盔帽就是戴的帽子,可分为盔、冠、帽、巾,总称为盔头。

靴鞋类:只有靴鞋两种。

辅助服装类:包括水袖、翎子、靠旗以及穿在里面的胖袄和系在身上的腰带等。

蟒袍:在戏中是帝王将相的官服。样子是圆领,大襟带水袖,质料用缎子,手工绣花,图案是团龙或虎,下摆绣海水、江涯。皇帝穿正黄色,王爵、太子穿杏黄色,元老穿香色或白色,侯爵穿红色,此外还有蓝色、紫色、绿色、黑色的。服装的基色,除身份、地位,和人物的性格,脸色也有关系:如正直的人常穿红色或绿色。粗鲁的人或奸猾的人,则穿黑色:像《霸王别姬》的项羽,《宇宙峰》中的赵高都穿黑蟒。前者表现他的性情粗豪,后者表现他的阴险奸猾。女子穿蟒的,有皇后、公主、将相的夫人等。样式与男蟒相同,图案用飞凤、团凤。但尺寸稍短,只过膝盖,上身加“云肩”,下面系裙。梅兰芳在《醉酒》中扮杨贵妃第一场里就穿红蟒,第二场改穿宫衣。宫衣一般也用缎地绣飞凤,色彩都较复杂,周身缀有五色绣花飘带,用金银线及五色丝线绣成。这种服装特别容易发挥舞蹈的性能。

铠靠:军中最庄严的战斗服装,作战时用,惟当朝贺、及阅兵、凯旋等典礼时,外边须穿蟒,即成为武将的大礼服。有功老将穿黄铠,青年将官穿白铠或粉红铠,粗鲁人穿黑铠。铠靠的样式是仿照中国古代铠甲制成,缎地绣图案,腹部和两肩多绣虎头。女铠式样与男铠相同,惟下身全缀飘带,图案花样亦较为绚丽。

靠旗:将官身背之令旗。古代军事长官在阵上传令,即用一面令旗,作为凭证,因此在作战时都腰插几面令旗,以备应用。现在剧中将官背上所扎之靠旗,亦有此意,惟每背四面,即已夸张加大成为装饰品了。靠旗系三尖式,缎地绣花,颜色与铠靠相同。《挑滑车》的高宠,《雁荡山》的孟海公均扎男靠。《穆柯寨》中的穆桂英,《抗金兵》中的梁红玉均扎女靠。

官衣:中级官员的礼服,式样与蟒相同,但用素色缎制成,胸前缀方形补子,从颜色上区别官级的高低,红最高,蓝次之,黑最低。

玉带:穿蟒或官衣时,腰间围玉带,男女都一样,这是明代以前就流行的服制。制作方法用硬带镶玉若干块,与真的玉带差不多。

帔:常礼服性质的服装,男女都用,式样是大领、对襟带水袖,缎地绣各种图案,如团龙、团鹤、团凤、花鸟等等,也有素帔,老年人穿香色,或蓝色,中年人穿红色、蓝色,少年人穿红色、粉色。女子的帔,大致相同,惟尺寸稍短小,只过膝而已,《奇双会》的赵宠、桂枝均穿帔。

开氅:武官的常礼服,有时大臣也穿,其颜色的区别与铠靠大致相同。式样是大领、大襟带水袖,缎地绣图案,《将相和》廉颇,《宇宙峰》赵高均穿开氅。

箭衣:轻便的战斗服装,有时皇帝或武将在行军中也穿。样式是小领、大襟、纽绊、窄袖带马蹄袖,有缎地绣花,也有素色。常外加马褂,这和古代所谓"胡服骑射"的服装有渊源关系。

褶子:一般男女的便服,有绣花或素色的区别,大领、大襟带水袖。《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穿素褶,《游园惊梦》的杜丽娘穿花褶,《拾玉镯》的傅朋穿花褶,《金山寺》的许仙则穿素褶子。

斗篷:在军中或行路时御寒用的服装,小领,绕身一围,无袖,男子多用大红素缎,女子则可用各种颜色,上绣图案,如《别姬》中虞姬,《游园惊梦》的杜丽娘所穿。

八卦衣:是道教中的服装,和古代文人所穿的鹤氅也相近。黑缎底上面绣太极图、八卦,周围镶宽边,腰间围有绣带,且有两根绣带下垂。这种衣服是象征着穿的人具有法术,又为诸葛亮专用的服装。诸葛亮是三国时代辅佐蜀主刘备的丞相,他是有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分析事理,有远见,又懂得天文,地理和各种学问,在作战时善于用心理战术,因此小说中把他描写成为有道术的人,戏里也把他打扮成为有道术的人,他无论在任何场合都穿八卦衣。以后凡戏里属军师(即高级参谋人物)出场,都穿八卦衣。

茶衣和老斗衣:古代劳动人民所穿的衣服,前者是短衣,后者是长衣。样子是大领、大襟带水袖。质料用布质或绸质,不绣花,茶衣一般颜色是蓝色、褐色、米色,腰里系腰包。老斗衣是米黄色,别有一种淳朴、简洁之美。

袄裤:原是清代中叶流行的服装,这种服装很适合花旦这门角色的表演,就被采用做戏装。立领、大襟、纽绊、秃袖(无水袖露手),颜色图案各种都有区别也不甚严格。式样常常因时代变化,吸收当时社会妇女服装,予以加工,《拾玉镯》中孙玉姣穿袄裤。

古装:是梅兰芳编演《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别姬》、《太真外传》等新戏时,参考古代绘画、雕塑中适合上述各剧中人的身份和特点来创制的,当时称它做古装,以别于一般通用的戏装。这种古装与其他戏装的区别是,头上的发髻在头顶,不在脑后。上衣较短,略如褶子,有时亦加云肩,有有水袖及无水袖两种,水袖也比普通戏衣较长。裙子系在上衣的外面,有时加飘带。这种古装是为了在舞台上发挥古代歌舞特点设计的。

京剧旦角脸部化妆

京剧的旦角,包括青衣、花旦、马刀旦、武旦,在演出前都要根据剧中所扮演的人物特点进行面部和头部的化妆与装饰。旦角的化妆分为拍底色、拍腮红、定妆、涂胭脂、画眼圈、画眉毛、画嘴唇、勒头、贴片子、梳扎、插戴头面等程序。

1、拍底色:底色由红、白色的化妆油彩调配成嫩肉色。底色的深浅要根据舞台灯光的强弱、人物的年龄、身份而加以区别。拍底色的顺序是先脑门、鼻子、下巴后拍两颊、两腮和脖子。要注意是拍底色,不是抹,而且一定要拍均匀。还要注意眉眼、鼻窝、嘴角、眼角等细小部位要面面俱到,既不要色彩太薄,露出皮肤本色,也不要太厚,如戴面具。

2、涂腮红:以大红色化妆油彩为主,略加玫瑰红色。方法是从眼窝、鼻梁两侧开始,压住眉毛,再由上而下、由中间向两侧,由深渐浅地均匀地拍打,直到与底色融为一色。以上眼皮部位为最红,要注意鼻梁、嘴角与底色衔接的部位要自然过渡,不要有明显的红白界线。涂腮红时在技巧上要注意根据脸型的特点加以变化,起到弥补缺陷、美化脸型的作用。如圆型脸可把腮红上下拉长;长型脸可把腮红向横向拉宽,再通过贴片子的技巧来帮助演员改变脸型的长短胖瘦。

3、定妆:即敷粉,在拍打的油彩上敷上一层薄薄的脂粉,可使油彩的造型固定在脸上。敷粉应先从脑门、鼻梁和底色部分开始,然后敷腮红部分,敷好后再用刷子轻轻掸去浮粉。

4、涂胭脂:用大红、荷花、赫红等颜色的胭脂涂在腮红的部位。方法是从眼窝和鼻梁两侧,眉毛以下开始,自上而下、由浅至深。重点要突出的是上眼皮,下眼皮和两颊要逐渐过渡到与底色一样的深浅。胭脂的作用是使面部色彩更加鲜艳。

5、画眼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演员揭示人物心情的关键部位。所以画眼圈要画出生动的神韵来,才能起到烘托演员的表演的作用。同时,画眼圈也要根据演员的眼睛大小、脸型胖瘦,进行比例的夸张。画眼圈用的是眉笔或锅烟,从下眼皮画起,加宽上下眼圈的轮廓线。旦角演员基本是以风眼的形式,外眼角略往上挑,给人妩媚之感。眼小者,眼圈线可画得大一些;眼大者,眼圈线可画得小一些;眼圆者,眼圈可画得长一些;眼长者,眼圈可画得圆一些;两眼近的可以拉开距离;两眼距离远的可以画得近一些。

6、画眉毛:即用锅烟和眉黑笔在原有的眉毛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如青衣、花旦要画柳叶眉;武旦、刀马旦要画剑眉;彩旦要画八字眉。画眉毛的长短粗细曲直也要结合演员的脸型、五官的特点,从整体上进行协调和弥补,用锅烟打好的眉毛要有毛茸茸的立体感。

7、画嘴唇:即用大红油彩勾画上下嘴唇的轮廓。其画法即采取以演员的嘴唇进行相反相成的原理进行勾画:如嘴大的,可画小画薄;嘴小的可画大画厚;嘴鼓的,可画瘪;嘴瘪的,可画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画嘴唇的美化作用.

在化妆时还要注意人物与行当的差别,如:青衣要显得庄重、典雅,因此底色要浅一些,腮红的部位要小一些,颜色也要浅一些,柳叶眉、丹风眼,眼圈不要太重、太宽;花旦大多年轻、活泼、天真,因此底色略深,腮红部位略大一些,要显示出青春的活力,眉毛要两头尖细,中间略、粗而弯,呈弦月型;口型要小,呈圆型,嘴角略往上挑。有的花旦的印堂还要画一红点,显得天真,可爱;武旦和刀马旦的底色要深一些,腮红的部位也要大一些,以表示人物妁健壮和勇敢。

京剧旦角头部化妆

《木兰辞》中云:“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早已经吟出了中国古代妇女的审美理想。京剧旦角化妆的粉面、红唇、娥眉、凤眼、云鬓也把这种传统梳妆方法发展到极点。旦角俗称贴片子的技巧完善了京剧化妆的第二个步骤。

京剧旦角贴片子可分为三个类型:

1、二柳:是过去贴片子的重要方法。再加上齐眉穗把二柳贴成月亮门型,一般使用范围是古代仙女一类。两个大柳贴的前后位置,决定于演员的胖瘦,大柳的长短要根据脸型把不需要的部分盖住,齐眉穗留得不能太短,选中两眉的中间部位,脑门狭窄的要往上贴,露出脑门;脑门大的要往下贴,以便遮盖,主要帮演员弥补缺陷。

2、小弯、大柳:是一般青衣、花旦角色最常用的贴法。旧时用纸胎涂生漆制成,十分粗糙,后改为人发。用刨花水梳理后贴在演员脸上,青衣要贴水折,挡住耳朵,左右手各刮一个比较吃功夫。小弯又分七个、五个两种,现多为七个小弯的一种,它的贴法是中间一个,其它六个分别以拱型贴在两边。这七个小弯的作用特别大,它排列的高低、疏密甚至可以决定演员的美丑,虽然有脸长可贴短,脸短可贴长的一般规律,更有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特殊效果。它应该是经验和规律,程式与感觉的天成。一般传统戏旦角的小弯和大柳的贴法以鸭蛋形为标准,这里更需要结合演员、人物、行当的标准,综合把握。

3、歪桃:所谓歪桃片子是由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技术手段外化出来。而戏曲化妆的贴片子也服务于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歪桃片子适用于泼辣旦角,如《巴落河》的九奶奶就是贴歪桃,以表示人物的豪爽、放浪的性格。歪桃片子由三个小弯和两个大柳组成,在脑门左边贴三个,右边用一个小片子弯成歪桃型,然后播花或戴齐眉穗。还有一种是禁婆,也大都贴歪桃片子,梳搭拉苏头。

总之,戏曲的片子是和粉面构成强烈反差,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效果,加上它流云一样弯弯的形式,构成了与脸部工整对比美的效果,产生了中国的、民族的、戏曲的内在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