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导墙和卫生间反坎有什么区别?
卫生间导墙:就是在浇筑卫生间混凝土板面是,同时浇筑混凝土导墙,一般与墙同宽,高200,起到防水作用,卫生间和厨房的砌体在此混凝土上开始砌筑。其名称应为“厨卫生间防水砼翻边”。
所谓卫生间导墙,就是在浇筑卫生间(或厨房)混凝土板面是,同时(吊模)浇筑混凝土导墙,一般与墙同宽,高200,起到防水作用,卫生间和厨房的砌体在此混凝土上开始砌筑。其名称应为“厨卫生间防水砼翻边”。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卫生间反坎:反坎指防止水流进室内的做法,与结构混凝土同时浇筑,也叫泛水或翻水。
所谓卫生间导墙,就是在浇筑卫生间(或厨房)混凝土板面是,同时(吊模)浇筑混凝土导墙,一般与墙同宽,高200,起到防水作用,卫生间和厨房的砌体在此混凝土上开始砌筑。其名称应为“厨卫生间防水砼翻边”。
卫生间导墙,就是在浇筑卫生间(或厨房)混凝土板面时,同时浇筑混凝土导墙,一般与墙同宽,高200,起到防水作用。卫生间(或厨房)的砌体在此混凝土上开始砌筑,用途是防止卫浴间砖墙往上吸水和卫浴间地面漏水、渗水,这是常规的做法。
导墙规范:GB 506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8.6.1 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 施工缝和后浇带宜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或有防水抗渗要求的结构构件,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8.6.2 水平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墙施工缝可留设在基础、楼层结构顶面,柱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100mm,墙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300mm;
2 柱、墙施工缝也可留设在楼层结构底面,施工缝与结构下表面的距离宜为0mm~50mm;当板下有梁托时,可留设在梁托下0mm~20mm。
不一定要加钢筋,根据实际情况,规范里没有规定。
为避免上述传统导墙施工所造成的弊端,我司在建业花园里2号院和郑州未来华庭等项目中创新性的应用研制的卫生间预制导墙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方法,通过到期与楼板结构一次浇筑,避免二次浇筑形成结构施工缝,解决了传统导墙吊模及防水施工效果差的问题,很好的规避了卫生间的根部渗漏风险。
特点及适用范围
一、工法特点
1、预制混凝土导墙预先制成,导墙与楼板结构一次浇筑, 减少二次支模,且避免二次浇筑形成结构施工缝,施工简单,速度快,能为工程节省工期与造价 。
2、质量提升,预制混凝土导墙位于钢筋混凝土楼板上方,两块预制混凝土导墙分别设置在卫生间的四周,两块相接的预制混凝土预埋至楼板内, 与现浇混凝土楼板合为一体,预制混凝土导墙之间防水性更好,解决了吊模及防水效果差的问题,提升了施工质量。
3、绿色施工,卫生间预制导墙工厂加工, 现场吊装,现场无湿作业,可有效控制因二次施工造成的污染。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工程中规定做混凝土翻边导墙的厨房和卫生
防水导墙,是在构筑卫生间或厨房时的混凝土板面,一般与墙同宽,高200,起到防水作用,卫生间和厨房的砌体在此混凝土上开始砌筑。
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先要构筑导墙,导墙是建造地下连续墙必不可少的临时构造物,在施工期间,导墙经常承受钢筋笼、浇注砼用的导管、钻机等静、动荷载的作用,因而必须认真设计和施工,才能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正式施工。
扩展资料:
导墙连接注意事项:
1、导墙采用形式:对表层地基良好地段采用简易形式钢筋砼导墙在表层土软弱的地带采用场浇L形钢筋砼导墙。
2、为了保持地表土体稳定,在导墙之间每隔1-3米加添临时木支撑和横撑;导墙的施工精度直接关系着地下连续墙的精度,所以在构筑导墙时,必须注意导墙内侧的静空尺寸、垂直与水平精度和平面位置等。
3、导墙的水平钢筋必须连接起来,使导墙成为一个整体,防止因强度不足或施工不善而发生事故。
1、拉接筋采用植筋方式与剪力墙和结构柱连接,植入长度为12d。
2、卫生间导墙: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250mm高导墙,宽度同墙体宽度。
导墙是施工单位的一种施工措施方式,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先要构筑导墙,导墙是保证地下连续墙位置准确和成槽质量的关键,在施工期间,导墙经常承受钢筋笼、浇注砼用的导管、钻机等静、动荷载的作用,因而必须认真设计和施工,才能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正式施工。
一个卫生间一般是砌体墙,三面的隔板墙,意味着卫生间淋浴位置就是设置在砌体墙这边。只要求做砌体墙底部;其它三面隔板墙不要求,然卫生间是生活用水最多的地方,平时生活用水滴、溅到墙体是很难免的。且淋浴时水射、溅的到砌体墙高度超过淋浴者的身高。因此防水高度施工一般的做法是:砌体墙(即淋浴位置墙体)做到180厘米或置顶高、其它三面墙(隔板墙)做到30厘米高以上。
导墙是施工单位的一种施工措施方式,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先要构筑导墙,导墙是保证地下连续墙位置准确和成槽质量的关键。
在挖掘地下连续墙沟槽时,接近地表的土极不稳定,容易坍陷,而泥浆也不能起到护壁的作用,因此在单元槽段挖完之前,导墙就起挡土墙作用。
主要作用
1、给成槽机成槽提供导向,并承受挖槽机械的荷载。
2、储存泥浆和防止槽口土壁坍塌。
3、作为施工时水平与垂直测量的基准。
4、为钢筋笼安放、混凝土导管安置、成槽机提供标定。
5、保证地下连续墙设计的几何尺寸和形状。
是。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相关规定:现浇混凝土板应设置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底部,但高度不小于200mm,但应该是150毫米。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6.5.1(4)规定:厕所,洗手间和浴室应符合下列要求:地板,地板沟,管道,楼板和楼板应紧密防水防渗。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潮湿,干燥和潮湿的替代地方不易使用。有规定规定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用于浴室内1.5米以下的墙壁。否则,应采取防水措施。因此,必须设置普通混凝土混凝土,高度不小于200mm。
扩展资料
浴室采用1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角落有一定高度的混凝土导墙或实心墙。 @ 500的高度应设置2φ6个拉杆。
当高度超过4米时,墙壁应为半高。用水平钢筋混凝土设置梁(带)。参见GB50011-2010“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13.3.4-4条。大型酒店有中央空调,所有房间的卫生隔断墙应建在顶部,以确保空调的质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这种构造柱是在结构平面图中直接表示出来的,它的施工工艺和框架柱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截面小一点而已,它也是和主体结构同步进行的,之所以称之为构造柱是因为它的配筋不是通过受力计算来配筋的,而是按照规范要求的节点措施来配筋的,它也是先四边支模浇捣混凝土的,如果有局部与后期的砌体连接的,同样需要在浇捣混凝土时预留预埋钢筋或后期采用植筋的。
除了名称以外,所有属性和施工工艺都是和框架柱一模一样的。此构造柱在计算工程量时,不能按构造柱分类,计价时也不能按构造柱列项,工程量要并入框架柱里计价,或者根据断面周长单独列项套框架柱子目进行计价。
审计时,对一些没有现场施工经验的年轻人要进行施工工艺的解释和说服,一般从事审计的人,虽然不懂施工工艺,没有在施工现场呆过,但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或有过名师指导过的,通过解释说服,大多数审计人员都是能接受施工单位的理由的。有必要时可以提供监理签字的证明资料。确认现场施工工艺。此类型的构造柱多数出现在悬挑阳台的端头,还有分户墙出外墙的悬挑墙端部,也就是孤墙的端头。
这种构造柱在结构图中是不用图例表示的,一般都是在结构施工说明里用文字描述的方式表现的,它的施工工艺是先砌墙后立模板浇筑混凝土的,这种构造柱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直接计算其工程量,套构造柱子目进行计价就可以了。
但我们多年的对账经验,很多审计要求提供二次结构的平面布置图且需要原对应的设计院人员签字认可,否则,有些砌体位置是否存在构造柱是容易发生争议的,由于对账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观点当然就不一样了,所以,提醒广大造价人员,一定要催促施工技术负责人,办理二次结构的施工平面图让设计人员签字认可,避免最后结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构件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厨房卫生间墙下的防水反梁,也有人称之为防水堰,还有有习惯称之为翻边,各地的口语叫法不同,但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阻止室内水源通过砌体流向室外的。这个构件如何正确的进行列项和计价,也要分两种情况。
常规的施工工艺是在楼层现浇板完成以后,在砌体进行施工之前,在已经完成的现浇板上砌体位置进行清洗后立模板,浇筑素混凝土,这种施工工艺就是圈梁的施工方法,无可争议,工程量按圈梁计算列项,套圈梁子目进行计价。
很多图纸设计时考虑构件的整体性,在图纸中明确规定,厨房卫生间的防水导墙要和现浇板同时浇捣混凝土,这个要求就需要在现浇板施工时,采用吊模板的施工工艺,也就是日常说的反梁施工工艺,此时的混凝土是和现浇板相同的,也是和现浇板同步完成的,所以工程量计算要归入有梁板子目进行计价。
有人认为,这个防水导墙是在墙下面,只是截面矮了一点,认为应该按混凝土墙列项计价,砌体砌筑在混凝土反梁或者防水导墙上,他们组成了混合墙,也就是下面按混凝土墙计算,上面按砌体墙计算。个人认为,这个是绝对不合理,但至今也没有合法的解释,我总结的两种情况是根据现场施工工艺来列项和计价的,也是能够让审计接受的两种情况。
目前各项目可以说100%的都是采用植筋技术进行砌体施工的,但作为预算员如果对现场的植筋进行计价呢,根据现场情况也要分两种情况进行结算计价:
图纸完全按图施工时,施工单位为了施工方便,提高模板拆除利用率,在浇捣混凝土时不进行事前预埋,在模板拆除后,进行砌体砌筑之前,在混凝土柱梁内进行植筋的,此种施工工艺是不能计算工程量和计价结算的,这部分费用包含在砌体加固的费用里了,砌体加固是要单独列项计价的。
现实施工中,如果采用规范规定的预留预埋钢筋,在模板拆除时,要增加不少人工,且模板容易损坏,采用植筋就可以很轻松的拆除模板,而且模板不容易损坏,大大提高了模板的使用率了。
柱梁板等主体构件已经完成,因为甲方要求或设计变更,需要在已经完成的柱梁板上增加混凝土构件,此时,只能在原来的柱梁板上进行植筋,才能保证增加的构件和原有构件保持整体性,这种情况不是施工单位改变或优化施工工艺造成的工作量,而是由甲方或者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量,所有增加构件引起的植筋可以单独列项进行计价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变更仅仅说明在什么位置增加什么构件,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施工工艺,遇到这种情况,作为项目预算员要提醒现场施工人员办理现场签证单。
确认现场发生的植筋规格,植筋数量,这才是结算的合法依据,否则审计只会认可变更增加的混凝土和钢筋模板等工程量,至于植筋审计会不认可的,因为审计无法判断此变更送达时,相关位置的主体构件是否已经完成,是否需要进行植筋的。
这个是很多现场施工人员不注意的地方。因为他们不是专业的造价人员,不知道结算的流程和方法,所以,项目预算员适时提醒非常重要。
在工程建筑首层平面图上,在入户门位置,特别是厂房的入室大门口,图纸上一般会有一个矩形或者等腰梯形的线框,上面写着台阶两个字。于是,我们计算工程量时很习惯的把这个线框的面积计算出来,作为台阶的工程量,套台阶子目进行计价结算。图纸中的台阶是由踏步和平台两部分组成的。也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计价的。
当台阶面积很小,高度只有两到三个踏步的时候,现场可能就是使用砖直接砌筑而成,也就是说此台阶完全由砖实心砌筑起来的,此时可以按照定额计算规则直接计算投影面积套台阶子目进行计价的。
台阶很宽,一般出墙一米以上,高度超过三个踏步的,现场绝对不会全部用砖实心砌筑的,都是沿线框三边砌筑,里面用土方回填,回填土上在做垫层,然后再做面层,此情况需要分两块计算工程量,砌体的水平投影面积按台阶计算,这也符合台阶的计算规则,平台外边缘另加一个踏步宽度的规定的,那中间回填土的部分要按填土的投影面积计算工程量,分结构做法层次分别套地面子目进行计价结算。如果工程量不是很大,一并汇总在第一种情况里直接按台阶套价,审计一般也不会太计较的,此工程量必定对总价影响不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