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物理压榨
一、清理 先用振动筛过筛原料菜籽,除去大小杂物。如有必要除去菜籽料中的泥土,再用淌筛除去被碾碎的泥灰。要求最后料中含杂量不超过0.5%,并需严防料中夹带铁类杂质进入榨机。
二、破皮 利用小轧辊机进行碾轧,使菜籽破皮。要求破皮既不脱落,又不致粉碎,呈“开口笑”状,破皮率不低于85%,粉末度不超过5%。操作中喂料要均匀,流量要适当,碾轧辊的间距调节也要适当。
三、加水 把菜籽料倒入平底锅内,边搅动边加入一些热水,水量加到料中含水量达13%~15%为止。
四、炒料 榨油坊设备多用平底锅(亦可用圆筒炒籽锅,效果良好),炒料的最终料温为120~132℃,炒出的熟料用手握料不露油,有弹性,松手即散,熟度均匀不夹生。炒后熟料残余水分为2.0%左右。同时要保证入榨机的料温为120~125℃。
五、压榨 榨膛预热正常后,即可开始正式投熟料,并调节出饼厚度为1.25~2.5毫米。压榨效果好坏,可以随机判定炒料是否合格。所以,压榨操作要勤观察、勤检 查、勤调整。为了尽量提高压榨的出油率,榨饼宜调得偏薄一些,但要求出饼中不得冒青烟和焦糊,干饼残油控制在5%~6%之间。
六、毛油处理 榨出的毛油进入油池,先经沉淀除去固体杂质,如要求进一步除杂,可再配置一台过滤机,这样就可得到清油。
1、菜籽油包装上有压榨和浸出两种,选压榨的。前者使用物理方法提取,而浸出使用化学方法提取。
2、菜籽油包装上常见的质量等级有一级和三级。选一级的,属精炼油。
3、菜籽油包装上菜籽油原料分非转基因的和转基因的两种。建议选非转基因的。
4、买油的时候,首选一级压榨非转基因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等),其次是三级压榨非转基因菜籽油。
5、菜籽油分为四级,一级最好普通超市一般买的是二级和四级的而只有在农村里家庭作坊自己加工的菜籽油才是真正的一级油。
压榨菜籽油和纯正菜籽油没有区别。压榨菜籽油只是生产工艺为压榨,压榨出来的油是纯正的菜籽油。
压榨菜籽油是由于生产工艺不同而分类出来的,因生产工艺不同的其他菜籽油分类为浸出菜籽油。
菜籽油按照原料分类:可分为转基因菜籽油和非转基因菜籽油。
菜籽油按照脂肪酸组成的芥酸含量来分:可分为一般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
扩展资料:
纯正菜籽油颜色: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
菜籽油含有的主要成分:亚油酸12-24%,油酸14-19%,芥酸31-55%,亚麻酸1-10%,花生酸0.4-1.0%。
营养价值方面: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酮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少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菜籽油
百度百科-榨压
第一工艺流程
1、热榨菜籽一清理软化一轧胚蒸炒一压榨 操作说明菜籽选用规格30目英寸的筛网进行筛选使菜籽含杂质小于05然后于进行软化软化后菜籽含水份9左右再进行轧胚、蒸炒蒸炒使油料温度达110—120度其水份含量l—15左右便可以进入榨油机进行压榨。如利用圆筒炒锅菜籽经清选去杂后可以直接进入圆筒炒锅或轧胚后进入平底炒锅都可以。 但在炒籽时加入2—3的水炒到110一120度时即可以出锅压榨。热榨时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判断菜籽是否炒好。用两块木板擦菜籽若壳仁分离仁成深黄色为合适若仁成粉则太干若壳与仁不分离则太湿。
2、冷榨菜籽也可以冷榨冷榨时将菜籽清理去杂可以加l一2的水使菜籽软化软化后轧胚不轧胚也可以进入榨油机进行压榨但轧胚后再压榨能提高榨油机的性能冷榨时菜籽含水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出油效率所以判断油料的干湿是非常关键的一般入榨前菜籽含水份控制在5—8用土法判断菜籽含水份高低可以用指甲挤一下菜籽若有响声并分成两片有油挤出为含水份合适若成粉装则含水份少太干若成扁状则含水分高太湿。 在压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菜籽中含油量高达33—40左右一般热榨时按说明操作书操作不会出现异常现象若冷榨时由于操作不当或油料含水份不适菜籽榨油机机体温度不佳也会出现跑渣、回油或进料不顺等现象这时可以参考花生仁的冷榨进行处理。
第二工艺流程
1、清洗清洗前先将菜籽放在竹制箩筐内用脚踩碎其中的并肩泥泥块然后进行筛选。通过风车除去轻于菜籽的灰杂物。再用粗细筛分别除去大于或小于菜籽的夹杂物。
2、炒籽采用夹层锅也可用两个锅套起来用夹层中可以填入草灰或细砂。开始炒时火力可稍大约0.5小时后锅内菜籽有炸裂声即应控制火力。菜籽出锅前10分钟要压住火苗当锅内菜籽温度达到115120℃手捻菜籽碎后呈金黄色时即可出锅。炒时要勤翻动。
3、磨碾磨要放平调好磨心高低下料均匀大小籽分开磨磨时不出整籽。碾籽要勤翻勤扫头道坯将起槽时加入3左右的筛净粗糠或2左右的3厘米长的草心混合压出的厚度不超过0.2厘米掺入规定的粗糠或草心后就可直接蒸坯。
4、蒸坯头坯蒸2分钟左右冒青汽二坯蒸25分钟。蒸时要不断往锅内加水以补充损失。蒸腰不得漏气烧火加煤要均匀。甑底上要加一层棕既能保护甑底又不粘坯。此时要勤换蒸锅水。
5、包饼、上榨头道打双圈二道打单圈分散包饼集中装榨包饼要快饼要踩紧踩平。包饼以散草为好。
6、压榨轻打、勤打。使饼迅速压紧出油后轻压、勤压1小时后油大部分榨出重打、慢打加大压力。撞杆要打平打正上下尖均匀。头道打3小时出油90二道打4小时第二天早晨出榨。为防止冷风吹用保温板或麻袋盖榨。
菜籽油一级压榨的好。
菜籽油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共四个等级。
1、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具有无味、色浅、烟点高、炒菜油烟少、低温下不易凝固等特点。精炼后,一、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
2、三级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只经过了简单脱胶、脱酸等程序。其色泽较深,烟点较低,在烹调过程中油烟大,由于精炼程度低,三、四级食用油中杂质的含量较高,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E等;
3、一、二级油的纯度较高,杂质含量少,可用于较高温度的烹调,如炒菜等;三、四级油不适合用来高温加热,可用于做汤和炖菜。
食用指南
1、油脂有一定的保质期,放置时间太久的油不要食用。
2、因为有一些“青气味”,所以不适合直接用于凉拌菜。
3、高温加热后的油应避免反复使用。
4、优质菜籽油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仅次于橄榄油,平均含量在61%左右。此外,菜籽油所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及亚油酸含量居各种植物油之冠。专家认为,由于国外粮商强力推荐,城乡居民食用油消费存在不少误区。因此,应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菜籽油的营养特点,并积极倡导菜籽油消费。
菜籽油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引叫作“青气味”。这种气味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
1.浸出法制油的基本过程 浸出法制油是应用萃取的原理,选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经过对油料的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的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制油方法。其基本过程是:把油料胚(或预榨饼)浸于选定的溶剂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剂内(组成混合油),然后将混合油与固体残渣(粕)分离,混合油再按不同的沸点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气与油分离,从而获得油脂(浸出毛油)。溶剂蒸气则经过冷凝、冷却回收后继续使用。粕中亦含有一定数量的溶剂,经脱溶烘干处理后即得干粕,脱溶烘干过程中挥发出的溶剂蒸气仍经冷凝、冷却回收使用。
2.浸出法制油的优点 浸出法制油具有粕中残油率低(出油率高),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佳,粕的质量好的优点。
由此可见,较之压榨法、浸出法制油的确是一种先进的制油方法,目前已普遍使用。
3.油脂浸出的基本原理 油脂浸出亦称“萃取”,是用有机溶剂提取油料中油脂的工艺过程。油料的浸出,可视为固一液萃取,它是利用溶剂对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将固体物料中有关成分加以分离的过程。在浸出时,油料用溶剂处理,其中易溶解的成分(主要是油脂)就溶解于溶剂。当油料浸出在静止的情况下进行时,油脂以分子的形式进行转移,属“分子扩散”。但浸出过程中大多是在溶剂与料粒之间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它除了有分子扩散外,还有取决于溶剂流动情况的“对流扩散”过程。
4.浸出法制油工艺
(1)浸出法制油工艺的分类按操作方式,浸出法制油工艺可分成间歇式浸出和连续式浸出:
①间歇式浸出 料胚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都是分批、间断、周期性进行的浸出过程属于这种工艺类型。
②连续式浸出 料胚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都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浸出过程属于这种工艺类型。
按接触方式,浸出法制油工艺可分成浸泡式浸出、喷淋式浸出和混合式浸出:
③浸泡式浸出 料胚浸泡在溶剂中完成浸出过程的叫浸泡式浸出。属浸泡式的浸出设备有罐组式,另外还有弓型、U型和Y型浸出器等。
④喷淋式浸出 溶剂呈喷淋状态与料胚接触而完成浸出过程者被称为喷淋式浸出,属喷淋式的浸出设备有履带式浸出器等。
⑤混合式浸出 这是一种喷淋与浸泡相结合的浸出方式,属于混合式的浸出设备有平转式浸出器和环形浸出器等。
(2)浸出法制油工艺 按生产方法可分为直接浸出和预榨浸出:
①直接浸出 直接浸出也称“一次浸出”。它是将油料经预处理后直接进行浸出制油工艺过程。此工艺适合于加工含油量较低的油料。
②预榨浸出 预榨浸出油料经预榨取出部分油脂,再将含油较高的饼进行浸出的工艺过程。此工艺适用于含油量较高的油料。
(3)浸出工艺的选择依据及基本的工艺流程 浸出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与所选择的工艺流程关系密切,它直接影响到油厂投产后的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能力和操作条件等诸多方面。因此,应该采用既先进又合理的工艺流程。选择工艺流程的依据是:
①根据原料的品种和性质进行选择 根据原料品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如加工棉籽,其工艺流程为:棉籽→清洗→脱绒→剥壳→仁壳分离→软化→轧胚→蒸炒→预榨→浸出; 若加工油菜籽,工艺流程则是:油菜籽→清选→轧胚→蒸炒→预榨→浸出;
根据原料含油率的不同,确定是否采用一次浸出或预榨浸出。如上所述,油菜籽、棉籽仁都属于高含油原料,故应采用预榨浸出工艺。而大豆的含油量较低,则应采用一次浸出工艺。 大豆→清选→破碎→软化→轧胚→干燥→浸出;
②根据对产品和副产品的要求进行选择 对产品和副产品的要求不同,工艺条件也应随之改变,如同样是加工大豆,大豆粕要用来提取蛋白粉,就要求大豆脱皮,以减少粗纤维的含量,相对提高蛋白质含量,工艺流程为: 大豆→清选→干燥→调温→破碎→脱皮→软化→轧胚→浸出→浸出粕→烘烤→冷却→粉碎→高蛋白大豆粉
安全,但具体情况也要因人而异,油菜籽油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引叫作“青气味”。这种气味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
菜籽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菜籽油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
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实,一般会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