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头的设计和材料
铆头设计及制作时需掌握的几大要素:
1、铆头的材质:铆头的材料选择常选用模具钢。如CR12MoV,W18Cr4V。按铆头设计尺
寸加工,进行淬火处理(HRC58~62)。最后上磨床磨到设计尺寸,使表面粗糙度达到
以
上。
2、铆头的尺寸设计:铆头在铆接过程中总是围绕着球心进行运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球半径长度都不能改变,故在加工铆头时要确保图表中D
的尺寸精度。
旋铆机分为优诚径向旋铆机和优诚摆碾旋铆机。不论哪种旋铆机都是通过主轴偏心角度与旋转中心在铆头一定长度时形成交点,铆接才能达到稳定,铆接质量高,铆头及设备寿命长。
根据旋铆机型号的不同,产品需求不同可设计定制各种长度的铆头,铆头设计完成后,铆头长度一定不能修改,长度要保证在指定公差范围内。还可以学习旋铆机铆头设计注意事项。所以铆头的长度时最关键的尺寸。
其次旋铆头的材料选择,一般采用Cr12MOV,或者是SKD11等模具钢。并采用真空热处理,淬火需达到HRC58-62
铆接机铆头有吸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铆接机在生产装配过程中,各零件经常通过磁铁吸附调往各个加工区域或装配区域,导致零部件产生了磁性;
2、铆头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了磨床加工,磨床上一般都需采用磁铁吸附后,再加工,所以铆头上也带有磁性;
3、长期铆接产品,通过摩擦后,会产生磁性。
购买铆接机旋铆机的误区
解决办法:
1、如果磁性较小,可以通过消磁设备对铆头及铆接机进行消磁;
2、在订购设备时,注明铆接铆钉及垫片较小,需要铆接机及铆头没有磁性。这样生产铆接机时,采用绳索吊装,避免磁铁吊装
3、尽量减少使用磨床磁性吸附加工。
优点:铆接力小,时间长。
缺点:
1 铆接高度偏差。
2 铆接后零件或铆钉上出现裂纹。
3 铆接后零件或铆钉变形,转动部件铆接后零件转动不灵活或不能转动。
4 铆接过程中铆头(设计不合理)与零件干涉,零件上有划痕。
5 铆接后的零件(要求铆紧)松动有间隙。
常规的旋铆铆接技术缺陷控制及预防:
1、检查零件在在夹具上的定位与支撑、铆头设计、铆钉尺寸材料和硬度以及铆钉结构对铆接工艺的适用性;铆钉结构和铆接夹具的结构上必需要保证支撑面的面积至少要大于1.2倍的铆接面的面积,铆钉与铆座之间的最大间隙要控制在0.3mm以内。
2、铆接工序开始时,调整铆床工作台位置后将其锁紧;测量首件末件零件的铆接高度,规范铆工操作,铆头落到下极限位置后停留几秒钟后再松开踏板。
3、检查操作人员的操作,铆接夹具的定位,铆接高度和铆钉结构工艺性。
4、检查并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和夹具上零件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尽量在夹具上增加预压机构。
5、检查操作人员的操作,铆接夹具的定位,铆接高度和铆钉结构工艺性及铆钉和零件材料成分和硬度。
6、检查铆头结构设计,通知工装设计员更改。
铆头根据设备型号不同其尺寸也不一样
铆头材质一般选用CR12MOV、SKD11等材料制造,热处理到HRC58-62
可根据铆钉尺寸设计不同铆头型腔,翻边、圆弧形、碗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