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两梯两户电梯口怎么利用

整齐的网络
痴情的路灯
2023-03-03 03:54:03

两梯两户电梯口怎么利用?

最佳答案
外向的小刺猬
怡然的星月
2025-08-13 09:13:01

两户两梯的电梯口属于楼层公摊面积的范围之内,任何业主都是不可以擅自使用的。即便这两个业主都默许对方使用,但一旦被小区物业公司发现的话,电梯口的摆放物品很有可能被工作人员清走。

但如果小区物业公司比较人性化的话,也可以将这个电梯口设计成鞋柜或者小型储物柜。但这个楼层有两个户主,所以不管将这个电梯口设计成哪种方案,都建议大家与邻居的户主提前协商一下,这样就避免了邻里之间的矛盾。

扩展资料:

两梯两户门口属于公共区,不阻碍消防通道的情况下,经过物业同意后,就可以进行合理利用改造的。可以在门口可以定制嵌入式柜子,可以做衣帽间,也可以做鞋柜。或是将原本浪费了的楼梯口变成储物室,还能藏下不少东西。

另外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和协调,注意设计布局。如果是半开放走廊,可以在靠墙的一面放置储位柜,墙面也可以做壁画等,放置桌椅盆栽等,也不占用太多空间,流露出纯净的小清新气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梯口

最新回答
健康的灯泡
俭朴的蜜粉
2025-08-13 09:13:01

银台设在出入口处时,一般是由收银台在出入口处分隔成出入通道,呈“一”字形布置。结账通道即出口通道数量可根据卖场规模的大小设置,结账通道的宽度一般设计为1—1.2米,这是两位顾客可正常通过的最佳尺寸。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应设置一条“无购物通道”供那些没有购物的顾客出入,以免造成出入口拥挤,同时对商品流出卖场也可以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万维超市设计案例-每时美季

导视系统

这里的导视分为两点,一点是卖场内部对于顾客的收银区的导视,这里要求在整体卖场的布局下,要有位置显眼的数量合理并且设置科学的导视系统,这样能够快速的引导消费者前往收银区;另外一点是收银区自身的导视,主要体现在收银灯箱上,如果卖场的层高低矮,吊顶的装饰可简约处理,收银灯箱可以做成扁平的圆饼形状,减缓空间压力,如果层高有较大空间,可以做区域吊顶的造型,收银灯箱可做成垂直流线型,视觉上更加悦目。

装饰设置

如果收银台设在两层上下电梯间附近,收银员背对区域一般应设置背景板或形象板,或是陈列摆放少量重点商品,新商品和促销品的货架,也可以展示顾客文明公约,各楼层经营项目背板或畅销商品排行榜等。如果卖场只有一层,收银区即在卖场的出入口,那可以把装饰重点放在立柱上面,风格偏柔和,避免花哨,可写上“欢迎下次光临”等宣传字样。

灯光调整

如果收银区周围还有商品陈列,那么灯光就要比卖场的整体照明度高,以形成明暗对比,突出商品以促进销售,这样也能够兼顾到收银员工作时所需要的照明;如果收银区在卖场出入口处,就要选择柔和的灯光,一方面室外的自然光源能够补充到,另外收银工作不能使用太过强烈的光源,以避免收银员的视觉疲劳。

秀丽的棉花糖
矮小的大船
2025-08-13 09:13:01
安全通道的楼梯应该设计在电梯口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得知要看电梯口处的通道是否通向疏散楼梯了。目前,建筑的电梯设计普遍采取两种方式进行设计。一种方式是直接设计了电梯前室或者没有前室只有电梯间,从电梯出来后并不通向疏散楼梯,这种情况下,电梯口处的通道就不能作为疏散通道。另一种方式是电梯口处是电梯和楼梯合用前室,除了通向房间外,还通向疏散楼梯,这种情况电梯口的通道就是疏散通道。

阔达的宝马
傲娇的背包
2025-08-13 09:13:01
看自己

估计很多一梯一户的业主都是这么想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梯一户这种户型,简单来说就是一层楼只有一户人家,也就是所谓的大平层,这种户型私密性好深受有钱人的欢迎。有些开发商在卖房子时也会利用私人空间来宣传,导致业主认为整层楼都是自家的,想怎么处理都可以。

那么问题来了,一梯一户的业主花钱买了房子,公摊钱也交了,整层楼也没有邻居,电梯前室到底能不能设计玄关?其实很多精装房,开发商就提前在这装上了玄关柜,默认了这里是业主家的玄关。毕竟一梯一户,楼层各个业主家乘坐电梯都是刷卡只能到达自家的。

首先,不管是一梯几户,电梯前室都属于小区公共空间,不是业主私有,即使这层楼没有其他业主会使用,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这层楼所有的空间都属于这一层业主私有。从原则上来讲,朋友家属于侵占了公共空间。

其次,将电梯前室设计成玄关,不光会影响小区的日常清洁打扫,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消防隐患,各种各样的鞋子也会影响走廊的美观性,夏天天气热,气味也不太好闻。

最后,对于业主自身来讲,将玄关柜放在外面,除了可以收纳鞋子之外,一些零散的小物件,比如手机、钥匙、包包不能随意丢在外面,所以即使再在电梯前室设计玄关,家里同样也还需要一个室内玄关。

大胆的汽车
想人陪的便当
2025-08-13 09:13:01
1、国家标准的电梯门尺寸

1150kg电梯的开门净尺寸为1000*2100

1000kg电梯的开门净尺寸为900*2100

800kg电梯的开门净尺寸为800*2100

630kg电梯的开门净尺寸为800*2100

2、层门的基本要求

层门应是无孔的门,净高度不得小于2m。层门关闭后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间隙应尽可能的小,乘客电梯应为1-6mm,载货电梯应为

1-8mm。为了避免运行期间发生剪切的危险,自动层门的外表面不应有大于3mm的凹进或凸出部分。(三角形开锁处除外)。这些凹进或凸出的部分边缘应在

两个方向上倒角。装有门锁的层门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在水平滑动门的开启方向,以150N的人力(不用工具)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点上时,门扇之间及门扇与

立柱、门楣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30mm。层门净进口宽度比轿厢净入口宽度在任何一侧的超出部分均不应大于0.05m。

简单的发卡
风中的刺猬
2025-08-13 09:13:01
没有准确数据。常见的有15*13cm,有18*20cm你好!这个没有准确的数据,一般是根据电梯的宽度或设计师的设计方案来做。如果没有图纸,就按200MM来做大气点.

电梯一般不用普通的地砖,都用拼花,一般用800的拼花搞上去,很漂亮!电梯安装要求井道必须有圈梁用以固定电梯导轨,圈梁间隔不大于2.5米。空心砖无法达到电梯导轨的运行安全受力的要求,如果没有圈梁,就只能采用钢结构来代替。

电梯一般不用普通的地砖,都用拼花,一般用800的拼花就很漂亮,装饰材料有釉面砖、玻化砖、马赛克。现在家庭最常用的是釉面砖,通行的规格有300×400mm、300×300mm、250×330mm。墙砖一般规格有200*300、250*330、300*450、300*600。

迷路的河马
冷艳的电灯胆
2025-08-13 09:13:01
文/诸葛找房

很多人买房乐意图个清静,普遍认为一梯一户或者一梯两户的梯户比最好,虽然公摊面积大点,但有独门独户的感觉,私密性好。现在也有开发商在销售一种一梯两户房,电梯为双开门设计,打开门即看到自家门厅,成为一些中高端小区设计的一大卖点。原本是挺方便的,但亲自入住后才发现隐藏的缺陷。

近几年这种双开门电梯的户型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简单来说就是电梯井在两户中间,当业主乘电梯到达自家楼层后,打开其中一侧的门就能看到自家门。开发商在销售此类房屋时,会把电梯前室作为业主家的私人区域作为卖点,但实际上,除非是电梯入户,否则此区域是公共区域,业主是不可私自占有的。

电梯入户,也就是电梯设计在室内,业主一打开电梯门就到了自家客厅,这种电梯是业主家专门设计的,电梯也不再算作公摊面积,想把鞋架摆门口无可厚非。

有网友认为,出了电梯口就看到自家的鞋架,不仅有碍美观,到了夏天还会影响空气质量。其实我觉得这种双开门的电梯,两户业主互不打扰,放置鞋架倒也没有太大问题,毕竟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尽可能多的利用空间。

只是如果电梯厅和电梯前室有合二为一的情况,电梯前室放置了防火墙、防火门,方便疏散逃生通道等,那么这部电梯可能还兼备了消防电梯的功能,如果在电梯前室放置了鞋架或是 其他 杂物,必然会影响人的正常安全通行,因为着火时烟雾很大,看不清路,正确的逃跑方式就是沿着墙根,放置了东西,会导致难以顺利逃脱。除此之外,一梯两户、一梯一户还存在以下三个缺陷:

1.电梯只有一部,发生问题无替换电梯。

一部电梯服务质量不会差,但不能避免发生隐患,特别是电梯随着使用年限增长,一旦发生故障或维修,住户上下楼便只能走 楼梯 。之前有网友反映自己住过一个12楼的一梯两户,一个月内遇到4次电梯维修,实在受不了只想搬家。

2.性价比不高。

一梯两户,尤其是一梯一户房,楼间距、楼密度受到限制,住户数量少,就意味着开发商要排布楼栋非常多,浪费的土地资源就多,势必导致房价远高于其他布局的房子。另外,一梯一户比其他常见梯户比的公摊面积都要大,比如100平米的房子公摊面积有30平米,一梯一户的使用面积就只有70平米,一梯两户却可以做到85平米。假设房价一万一平米,那么一梯一户的房子15万元公摊面积就只有一户消化,两户还可以平摊。

只是为一种私密性去支付高昂的房价,而户型方正、通透、舒适度等优势如今在两梯两户等布局上也能实现,价格和物业费却高出不少,性价比的确不高。

3.楼层矮影响视野。

由于这种户型住户少,大多是小高层或洋房,虽然户型面积大,居住环境舒适,但一个缺点就是楼层较矮。相比现在其他小区大多是高层林立,这种相对低矮的楼层视野受到极大影响。

一梯两户和一梯一户,由于同一楼层住的人少,享受个人空间的同时也基本看不到邻居的身影,喜欢热闹的人就会觉得比较冷清。当然,选择什么样的梯户比类型,最终还是根据个人资金能力和喜好,各有利弊,上述只是部分过来人的经历,不作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