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古典家具的特点介绍
家具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大,而且都是摆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所以家具不仅有很强的实用功能,还对家庭的整体装修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不同风格的家具带来的视觉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中式古典风格的家具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虽然没有欧式风格的家具那么精美,但是简单中流露着高雅,总体感觉非常的简洁大气,下面就是中式古典家具的特点。
工艺精良
中式古典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设计的极好结合。中式古典家具最典型的连接方式是榫卯结构极具科学性。很多家具几乎不用一枚铁钉,其结构受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小。在跨度较大部件之间的连接处,常常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纹理雅致
中式古典家具在选材上极有讲究,且常常充分利用原有的纹理特点,挖掘木材本身的自然美。工匠们在用这些材料制作家具时,常常不再进行覆盖式的表面涂饰,而是用打蜡、上清油等方法,让木材本身的纹理、色调充分显现。
装饰合理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中国家具艺人积累了大量的装饰经验,装饰技法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就装饰技法而言,镶、嵌、雕、镂、描,无所不能。然而,在具体的某件家具上,决不因为材料技法多样而随意堆砌或进行炫耀式的装饰,而是局部装饰服从整体,以衬托整体的简洁之美,做到锦上添花。
结构严谨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中式古典家具造型的基础。典型的中式家具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图案与结构的形态关系都极为匀称而协调。
中式古典家具要点
中式风格的构成主要体现在传统家具(多为明清家具为主上,格调高雅,造型简朴优美,色彩浓重而成熟。中国传统室内陈设包括挂屏、屏风、博古架等,追求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境界。端正稳健,而在装饰细节上崇尚自然情趣,花鸟、鱼虫等精雕细琢,富于变化,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传统的中式家具工艺非常的精良,使用寿命也很长,不会轻易的出现破损或者是接口断开等现象,非常的牢固。中式家具讲究材料的自然色彩,所以在外观上不会太花哨,但是表面的纹理非常的流畅自然。中式家具的整体感觉比较质朴,没有太多的装饰,但是细节处理的比较精细,而且在家具的样式上精心的设计,特别是面积不大的房屋,使用中式家具非常的舒适。
新中式家俱 设计在形式上简化了许多,通过运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现物体,但它也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在古人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是取其精华部分、去其外在的形式并运用现代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是古代家俱的现代化演变的成果。那么,新中式风格家具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新中式风格特点:古典、优雅
由于中式装饰风格使用传统的中国风格占主导地位,民族风格很浓,特别是在色调上,以朱红、绛红、咖啡等为主要色,所以中式装饰风格尤为庄重。庄重色调占主导地位,设计自然显得幽静、雅观,所以中式装修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和卖点,就是特别耐看,百看不厌。
新中式风格的适用对像:崇尚民族思想、民族风格的中老年装修业主;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装修业主;个性化要求偏向于重色调的装修业主;喜欢优雅环境的装修业主。
在历史渊源方面
新中式风格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期,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巧妙兼柔,明清家俱、窗棂、布艺床品相互辉映,再现了移步变景的精妙小品。
中国风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复古明清,而是通过中式风格的特征,表达对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有关 新中式风格家俱 有什么特点的知识了。如果您还需要更多有关新中式风格家俱的信息的话,请继续关注。
现代中式家具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家具必须是现代的,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风格和文化内涵的,能满足现代的生活方式需要,符合现代审美要求。而历史遗留的古典家具,或者是修复的传统家具,或是古木重构的艺术装饰家具等均不属于现代中式家具的范畴;其二,家具必须是中式的,是由传统家具式样经探索创新设计的。所谓“中式”,不只局限于家具的传统造型式样,它可以是传统家具造型的某一要素的重视,可以是几种家具造型的有机组合,还可以从其他的传统造型物,如中国传统建筑、陶瓷器皿等中寻求造型要素,甚至还可以糅合西方传统或现代的造型要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的主题是中国的,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
但需要明确的是,与家具史中的其他家具风格不同,现代中式家具尚未形成固定的形貌和风格特征,而且其意义也在随着社会和审美意识的变化而发展变化。首先,中国的时代背景决定了“现代”还是一个进行中的,动态的,而且是富于多样性变化的概念,即使在设计领域中,与西方经历的“现代”“后现代”也存在很大差异,从而难以确定其评价和衡量的标准。其次,“中式”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及其广泛和丰富,从传统、现代、将来等不同的时间角度来理解,都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应该说,现代中式家具是适应中国当前特定的社会需求,由家具业和学术界等展开的对延承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其“述说的是一种家具风格,但不是对一种家具风格的总结,而是对一种家具风格的倡导和探索。
明代家具的特点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细细分析有以下四点:
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明代家具的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刚柔 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2.结构严谨、作工精细
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 条、券口、圈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
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
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但是,决不贪多 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虽然已经施以装 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明式家具纹饰题材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母题,如方胜、盘长、万字、如 意、云头、龟背、曲尺、连环等纹,与清式家具相比,明式家具纹饰题材的寓意大都比较雅逸,更增强了明式家具的高雅气质。
4.木材坚硬、纹理优美
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 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 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
清式家具具有以下特点:
1.品种及造型上追求创新。清式家具的品种可谓繁多,许多家具都具有前代所没有的风格和特点。比如,清代的李渔就主张几案多设抽屉,橱柜多加搁板,从而开清式书案、多宝格之先河。据史载,生炭火避寒的暖椅,贮冷水祛暑的凉炕,都是李渔的创造。清式宫廷家具更喜标新立异。比如有一种木床,床上不仅有帽架、衣架、瓶托、灯台、悬余架,甚至还有可以升降的痰桶架。此外,清式家具的造型也变化多端。多年来,海内外的博物馆及收藏家虽搜集了难以计数的清式家具,但至今仍不时发现前所未见的清式家具的奇特品种,有些家具竟难猜测其为何物。
2.用材上视野广阔。在用料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尤以紫檀为首选。
清中期以前的宫中家具,选料最为讲究。如用料讲究清一色,或紫檀或红木,各种木料互不掺用,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制成;选材时要求无疖无疤,无标皮,色泽均匀,稍不中意,就弃之不用,绝不将就。在制作上,为了保证外观的色泽和纹理的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如有的床榻为鼓腿澎牙结构,尽管腿足曲率极大,也多采用一木挖成而不是拼接。不少宫廷紫檀家具透雕的花牙,往往与腿足和牙条一木连做。这样一来,用料很大,浪费极多。
3.工艺上装饰丰富。注意装饰性,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为了达到瑰丽多姿、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清式家具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几乎使用了当时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了一切可以采用的装饰手法。在家具制作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上更是殚精竭智,力求新奇。其中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当属雕饰和镶嵌。
4.艺术风格上融会中西。从传世的清式家具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的浓浓气息。清式家具不仅继承了明式的优点,而且,对西方文明也进行了大胆借用。从现存的清式家具来看,采用西洋装饰图案或装饰手法者占有相当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