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室设计规范要求有哪些?
1 电缆敷设应依次由用电设备端由远到近向配电室敷设。
2 一个警卫在尼娜离开配电室时发现了她,尼娜射杀了他。
3 低压配电室,控制室分别设设风冷柜式空调器LF34N,共2台。
4 办公室;会议室;部门办公室;配电室。
5 按照计划,定期清扫配电室及楼层配电柜。
6 检查配电室及发电机房消防设备情况并保持完好状态。
7 在配电室,尼娜看到反恐组紧急锁定将她的电脑访问权限关闭了。
8 以及大、中型企业的变电所或配电室有谐波源的电力系统。
9 低压配电室以放射供电方式向建筑物内各配电柜、配电箱供电。
10 论述了在16配电室实现微机综合保护和配电室微机自动监控系统中的设计,硬件设备的选择。
11 去年5月8日晚,石柏魁潜入故宫斋宫,断开斋宫配电室安防系统电源后,破窗进入诚肃殿,窃得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展出的金嵌钻石手袋等9件展品。
12 对易发火灾、存放危险品的氧气站、锅炉房、配电室等进行重点检查,锅炉、压力容器、电梯、消防器材等设施设备做到按时年检,及时更换。
13 新站信号楼已经完工,配电室、锅炉房、职工宿舍等正在建设中。
14 机尾及筛分除尘与烧结矿筛分,皮带转运系统,配置GGD系列皮带电源柜2面;同样置于低压配电室。
15 由业主现场提供的1000KVA,2000KVA变压器配电室低压柜已设电度表,故在我方各个总配电柜不再设置。
1 电缆敷设应依次由用电设备端由远到近向配电室敷设。
2 一个警卫在尼娜离开配电室时发现了她,尼娜射杀了他。
3 低压配电室,控制室分别设设风冷柜式空调器LF34N,共2台。
4 办公室;会议室;部门办公室;配电室。
5 按照计划,定期清扫配电室及楼层配电柜。
设计规范和建筑要求:
1、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2、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
3、配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4、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5、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当变电所采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6、控制墙体的裂缝,配电室外墙本身存在大量的窗洞、门洞、脚手架洞、预留管线洞、窗楞洞等薄弱部位,外墙防渗特别注意这些薄弱点。
7、加强墙面排水,常见的做法是对外墙面采取憎水处理措施。例如采用有机硅乳液对外墙面进行处理,使外墙不能被水湿润,以防止由于毛细作用引起的渗漏。
扩展资料:安全规程:
1、值班电工必须具备必要的电工知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熟悉供电系统和配电室各种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具备在异常情况下采取措施的能力。
2、值班电工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值班巡视制度,倒闸操作制度工作票制度、安全用具及消防设备管理制度和出入制度等各项制度规定。
3、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及担任监护人的人员,应经动力部门领导批准。
4、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人移开或越过遮栏直行工作。若有必移制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5.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鞋,并不得靠近避雷器与避雷针。
6.巡视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锁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配电室
配电房安装空调主要是出于安全和可靠考虑。一些器件如断路器的各项参数指标是有温度限制的。
一般的配电房都要求保持温度在某一个范围,最好是有空调,而且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温度对于配电柜内各个器件的影响。
2、配电屏(盘)后面的维护通道宽度不小于0.8m;(个别地点有建筑物结构凸出的部分,则此点通道宽度可不小于0.6m);
3、配电屏(盘)侧面的维护通道宽度不小于1m;
4、配电室的天棚距地面不低于3m;
5、在配电室内设值班或检修时,该室距配电屏(盘)的水平距离大于1m,并采取屏障隔离;
6、配电室内的裸母线与地面垂直距离小于2.5m时,采用遮栏隔离,遮栏下面通行道的高度不小于1.9m;
7、配电室的围栏上端与垂直上方带电部分的净距,不小于
0.075m
保持良好的室内照明和通风,室内温度控制在35度以下。高压配电室一般指6kV-10kV高压开关室;低压配电室一般指10kV或35kV站用变出线的400V配电室。
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扩展资料
配电室的组成
1、开闭所
开闭所从字面上理解为只含纯粹开关设备的电气场所,它对电能只起分流作用,不改变进出线的电压等级。是设有配电进出线、对功率进行再分配的配电装置,必要时可附设配电变压器。
2、配电房
简单来说就是分配电能的房间。 起到保护、计量、分配电能的作用。
3、进线柜
进线柜:就是从外部引进电源的开关柜,一般是从供电网络引入10KV电源,10KV电源经过开关柜将电能送到10KV母线,这个开关柜就是进线柜。
4、计量柜
主要组成:电流互感器、熔断器、VV接线的电压互感器、带电显示器。
5、PT柜
主要组成:电压互感器、隔离刀、熔断器、避雷器。
6、出线柜
出线柜:就是母线分配电能的开关柜送至电力变压器,这个开关柜就是10KV的出线柜之一。
7、联络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配电室
传统建筑电气设计只包括供电和照明,而今天一般将其设计的内容形容为强电和弱电。(1)强电。强点系统的技术发展,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有目共睹的,如此巨大的发展,为我国的建筑电气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建筑的安全用电创造了条件。随着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深化应用,有些设备或系统的控制,逐渐走向由专业的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并向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开放其通信协议,达到系统间的互联和互通。(2)弱电。建筑的实施,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注重生态、注重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通过多年的实践,以理性和务实的态度,从工程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实用和适用为标准,又做到投资合理的设计理念,针对不同工程的使用功能、投资标准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找出先进性、可靠性、合理性与经济性的最忧交点。
二、建筑电气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l、设计违背或偏离设计规范的规定,安全性、可信性方面不执行设计规范的现象相当普遍。目前施工图设计达不到建设部《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是设计文件可实施性方面的缺陷,直接导致施工安装困难或错误,也可能导致可用性的欠缺。
2、设计深度不够。由于不按规定的深度进行必要的计算与标注,往往造成设计文件本身出现原则错误而难于及时发现,将影响项目建成的使用功能。
3、相关专业设计文件衔接不清,不按规定协调配合的问题普遍存在,极易导致施工错误。设计文件是工程施工与监理的最主要根据,设计能否认真执行国家规定、设计文件的深度及相关专业的密切配合问题等等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三、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原则
1、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
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2、考虑实际经济效益。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3、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
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进技术使其能耗降低。
四、建筑电气设计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低压配电系统中导线{电缆)载流量与断路器整定电流不匹配问题。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需与低压短路器的整定电流配合选择,供线路受到短路器的保护,是每个工程都要遇到的问题,是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的施工图中问题很多,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导线允许持续载流量小于保护该导线的断路器脱扣器的整定电流。正确的做法应是先按负荷的计算电流确定保护短路器的整定电流,再按其选择导线,使导线受到短路器的有效保护。总之,应严格按照《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供电安全可靠。
2、减少低压柜的出线回路。当我们做一个工程的电气设计时,首先将负荷的种类和位置确定,将同一区域内相同性质的负荷,由低压母线馈出的一个回路供电,这里的同一区域可以是同一层内,也可以是不同楼层但轴线位置相同的区域,这样做可以减少低压柜的出线回路,减少低压柜的台数,降低设备成本,缺点是当出线端故障或馈电回路检修时会造成大范围的断电,然而此种情况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在非重要负荷采用大容量回路出线是可行的,也是降低电气设备成本的有效方法。
3、电缆线路的合理设计。在一个工程中,线路左右上下纵横交错,小工程线路全长不下万米,大工程更是不计其数,所以线路上的总有功损耗是相当可观的,减少线路上的能耗必须引起设计重视。在建筑中,低压配电室应靠近竖井,而且由低压配电室提供给每个竖井的干线,不至于产生支线沿着于线倒送的现象,亦即低压配电室与竖井位置的布局上应使线路都分向前送,尽可能减少回头输送电能的支线。另外,还可利用某些季节性负荷的线路,这些用户不用时,可提供给常期用户作供电线路使用,以减少线路和电阻。
4、电气减灾系统的设计。(1)安全用电。人的生命安全是我们在运行电力系统中所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电是双刃剑,安全使用才能带来方便和效益,我们应该牢记:安全第一。(2)防雷。雷击是一个概率事件,设置接闪器等防雷装置增大了落雷的概率,但可以有效地控制雷击灾害。传统的防雷方法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等,近年来用过的有消雷器和放射式避雷针。(3)防火。随着建筑物的日趋复杂化,功能的多样化,防火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也在不断上升之中。建筑防火设计包括所有的设备专业,水要有喷淋、消防泵,暖通要有防排烟,电气的火灾探测器、通信和联动控制系统更是必不可少的。
5、降低线路电器的功率损耗。对于供电线路,应采取选用电阻率较小的导线;、设计线路走直线,在低压配电中尽可能不走回头路;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小供电半径;增大导线截面积,虽然增加了线路费用,但由于节约能耗而减少了运行费用;在输送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电能损耗与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在额定电压允许波动的幅度内,适当提高运行电压等等。对于用电设备,在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如同步电动机等;电感性用电设备可选用有补偿电容器的用电设备;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具体可采用分散就地补偿和高低压柜集中补偿等方式。
6、做好电气设计的技术管理工作。做好工程方案评审工作,制定合理的供配电方案,通过优化设计、精心设计,使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使设计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并经过综合性的评估,取得综合性最优的电气设计方案,切实解决电气设计的经济性问题。并制定各专业设计经济性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将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纳入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同时要注重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将技术与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经济的保守做法。电气设计人员应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了解国际电气发展科技动态和科技成就,及时掌握新产品的性能、价格,以免造成设备选项错误影响电气设计的经济性。
总之,作为专业的电气设计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建筑电气设计问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精心考虑,从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及节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不断的研究探讨、总结经验,为建筑电气设计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系统设计问题
1、水泵在系统的设计位置:
一般而言,冷冻水泵应设在冷水机组前端,从末端回来的冷冻水经过冷冻水泵打回冷水机组;冷却水泵设在冷却水进机组的水路上,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却水经冷却水泵打回机组;热水循环泵设在回水干管上,从末端回来的热水经过热水循环泵打回板式换热器。
2、冷却塔上的阀门设计:
2、1冷却塔进水管上加电磁阀(不提倡使用手动阀)
2、2管泄水阀应该设置于室内,(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内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冻)
3、电子水处理仪的安装位置 放置于水泵后面,主机前面。
4、过滤器前后的阀门 过滤器前后放压力表。
5、水泵前后的阀门
5、1水泵进水管依次接:蝶阀-压力表-软接
5、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软接-压力表-止回阀-蝶阀
6、分集水器
6、1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
6、2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
7、各种仪表的位置: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阀门高度一般离地1.2-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置工作平台。
8、机组的位置: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小于0.8m, 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收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0m。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设备。
(二)、水路设计问题点汇总
问题点一:水管的坡度要合理
1、 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的坡度;
2、 机组水盘的泄水支管坡度不宜小于0.01。
3、 因条件限制时,可无坡度敷设,但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
问题点二:冷凝水干管的设计
1、 冷凝水应就近排放,一般排于卫生间地漏
2、 凝水干管的长度设计要考虑因坡降引起的高度,管两端高低落差距离不能大于吊顶高度
问题点三:选择合适的管路阀件
1、立管与水平管连接处装调节阀
3、 水管路的每个最高点设排气装置(当无坡度敷设时,在水平管 水流的终点)
3、立管最低处连接关断阀,便于维修立管4、 水管的热力补偿可以利用弯头自然补偿,不足时也可加设膨胀补偿器。
问题点四:水管布置
1、 立管在管道井内不宜乱放,宜靠墙靠角安放
2、 管道在水平面内禁止穿越楼梯、剪力墙、配电室等
问题点五:水管保温
1 保温结构一般由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
2 保温层厚度要根据热力计算确定,经验值可参考《民用建筑空调设计》P279
3 保温材料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应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问题点六:水力计算
1 空调水系统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差额,不应大于15%
2 水管路比摩阻宜控制在100-300Pa/m,
问题点七:水系统补水
1 空调水系统补水应经软化水处理,仅夏天供冷的系统可采用电子水处理仪
2 系统补水量取系统水容量的2%
3 补水点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段
(三)、末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点:
1.接风管的风盘的风口设计。
1)第一个送风口与风盘的出风口的距离要适当;
2)带有两个出风口的风盘送风管要变径;
3)风盘的送风口与回风口距离要适当。(≤5米)
2.风机盘管的进出水管路设计。
1)进出水管路为"上进下出";
2)风盘与供回水干管的相对标高不小于200mm;
3)进水管上依次接过滤器、闸阀、和软接;
4)出水管上接软接、闸阀。
3.同型号风盘的出风口数量的确定
同型号风盘的出风口数量可视空调区域的不同而定。
4.两个小包间共用一个风盘的气流组织
两个小包间共用一个风盘,每个包间可设一个出风口,两个包间的回风口可以通过串联接到风盘的回风口上。
5.靠近窗口的风盘布置:
为抵挡室外冷负荷渗透,风机盘管应该尽量靠近外墙、外窗布置。
6.大空间的风机盘管的布置:
在大空间布置风机盘管时,宜以“中间回风,两边送风”的气流组织 方式布置风盘,见附图1-6。
7.嵌入机的布置
嵌入机布置时离边墙的距离不得大于3米;
诸如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布置嵌入机时应该选用小冷量的多台机器,均匀布置。
8.内机选型:
大空间可选用嵌入机,长方形办公室最好选用卡式机
9.风口选型
高空间不宜选用散流器送风(风不宜送达工作区),最好使用可调双层百叶送风口.
10.回风箱的做法:
空气处理机的回风设计:在回风处做比较大的回风箱,在回风箱一侧开回风口,该做法可调节气流,降低噪音),见附图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