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面的构成设计作业是什么

高高的长颈鹿
怡然的纸鹤
2023-03-02 21:00:58

面的构成设计作业是什么?

最佳答案
粗暴的月饼
简单的绿草
2025-07-29 23:24:05

研究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的形态(具象或抽象形态)按照一定原理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理想的视觉形式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所谓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语法,主要是研究在二维平面中如何创造和美化形象,其终极目标在于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具体来说是运用点、线、面(包括形),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形式规律和形式法则进行组构、打散再合成。

从中获得有意味、有创意的美的平面图形。平面构成是系统训练各种构成技巧和形式手法,以培养设计者的创新意识为目的,为提高设计综合能力打下基础。

当代平面构成课程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现代派构成的以形式分析和数理逻辑为基础的“抽象构成”训练;还应辅助以传统的以自然形写生变化为基础的图案“意象构成”,使其成为从传统素描过渡到现代构成的跳板。

面的构成是比点,线都要好表现的,去看看网上的一些好的平面构成作业,找找你的灵感吧!最好找一些设计网站,一些成品的商业用图,也都是集合的构成的原素。

最新回答
开心的睫毛
活泼的盼望
2025-07-29 23:24:05

面的构成形式特点:

1、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

2、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结构分析

1、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

2、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仁爱的冬日
悦耳的万宝路
2025-07-29 23:24:05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研究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的形态(具象或抽象形态)按照一定原理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理想的视觉形式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基本格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重复形式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知性的老鼠
冷傲的人生
2025-07-29 23:24:05

自由形态面的构成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例如:下雨后路面的积水形状、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山脉形状等,这些由自然现象构成的偶然形面,不仅在结构上拥有不可复制的特殊性,同时在视觉上还能带给受众以浓厚的审美情趣。

在平面设计中,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得到面的自由形态:一种是通过徒手描绘来获得,另一种则是利用物象间的排列来得到。尽管它们在获取途径上存在着差别,但在实际的情感表达上,都能给人带来一种随性、自由的心理感受。

自由形态面的方式:

1、利用手绘或计算机软件制作出的自由形体面,不仅拥有独特的外观造型,并且在结构形式上还带有浓郁的插画效果,将此种面体摆放在作品中,还能起到装饰画面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自由形态的面并没有固定的设计模式与思路。

当进行该类创作时,一定要围绕着画面的中心主题来展开相关活动。

2、利用手绘或计算机软件制作出的自由形体面,不仅拥有独特的外观造型,并且在结构形式上还带有浓郁的插画效果,将此种面体摆放在作品中,还能起到装饰画面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自由形态的面并没有固定的设计模式与思路。

当进行该类创作时,一定要围绕着画面的中心主题来展开相关活动。

忧郁的猫咪
繁荣的乌龟
2025-07-29 23:24:05
点连成线,线组成面,《点线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点线面的构成形式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点线面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点、线、面在日常生活以及美术中的广泛运用和重大的作用。

2、发现点、线、面的独特美,能运用点、线、面的独特美组合成画。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点线面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 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

3. 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

4. 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5. 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 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 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 方法 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 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 儿童 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

三. 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 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

四. 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说说 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点线面构成原理

一、形态的种类 1、几何形:直线形、弧线形(可以用工具完成的形态,例: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特点:明快、单纯、规整、秩序(例:书、电视机、冰箱、球等)。 2、有机形: 特点:微型机、膨胀、优美、弹性(水滴、鹅卵石、扁豆、马铃薯等)。 3、不规则形:手撕形、偶然形、有一定的情态、情趣。

二、形态的派生与发展(逻辑推理思维方法的演习) 例:几何形--正方形,如何派生变化成各式各样瓣形态呢?

思考原则: 1、体量、比例关系的变化: 正方形变成2:3 、2:4 、2:5 、等类推变化其长与宽的的体量比例关系,可不同的长方形。 2、方向关系的变化: 变化体量比例关系后,改变其方向角度,30 ,50 ,70 等类推,也是派生发展形态的一种手法。 3、位置关系的变化:改变各形态在限定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也可获得不同的单位形态。 4、肌理关系的变化: 5、色彩关系的变化:均会出现不同性格、不同情态的单位形态(简称单形)

三、单形造型法

1、加法:形+形 = 另一单形 几何形+几何形 例:正方形+三角形 、正方形的派生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派生(类推) 几何形+有机形 例:正方形+鸡蛋形 几何形+不规则形 有机形+不规则形 例:杯子------长方形+圆环 锁头------正方形+圆环 雨伞------三角形+细长方形 台灯------三角形+球形 组合方法:(图1,2) 连接法:形与形外形接触,互不遮挡,保持原型特点。 联合法:形与形局部联合,组成另一个形象。(CorelDRAW电脑软件中用“焊接”命令)。分离法:形与形并列保持一点距离,蹭出现负形。

2、减法:形-形=另一单形几何形-几何形几何形-有机形几何形-不规则形 组合方法:(图1、2)减缺法:一个形被另一个形剪去,出现新的形态。(CoreDRAW 电脑软件用“修剪”命令)。

3、加减法综合减-加一法用一个形减去一处补在另一处,联合成另一个新形态。减二加二法(以上方法类推)减二加一法 图2是按照逻辑推理的思考方法,把形态的种类、形态派生与发展的方法、单形造型的加减法等,用条理规则的座标形式,一目了然地展示在一张纸上。平面构成的第一张作业,就是在训练学生善于把多样的构成方法,用逻辑推理方式进行归纳整理,使发展造型的脉络更为清晰明确,让学生有创造形态的方法与思考的空间。

愤怒的信封
追寻的中心
2025-07-29 23:24:05
设计中的“形”可以按照形成方法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和偶发形。

几何形是可以用数学方法定义的形;

有机形是可以重复和再现的自由形;

偶发形不管用何种方法,每次产生的结果都不一样,比如泼溅、吹颜料的方式产生的形态。

线是这么成为面的呢?

(一)面的概念

面是线的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面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

(二)面的概念

面是线的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面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

面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形态的面,在视觉上有不同的作用和特征。

图1:直线形的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有安定、秩序感,男性的性格

图2:曲线形的面具有柔软、轻松、饱满、女性的象征

图3:偶然形的面如:水和油墨,混合墨洒产生的偶然形等,比较自然生动,有人情味。

正负形

回顾:

1-面的概念是线的移动轨迹

2-几何面给人感觉安定有序

3-曲线面给人感觉柔软富有美感

4-有机形是通过设计师精心设计的巧妙图形

5-偶然形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6-画面是由正形和负形共同组成的

我:若水

兴奋的奇迹
闪闪的鸭子
2025-07-29 23:24:05
平面设计的构成分为一下几点:(一)点、线、面的构成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设计中,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其每一组成单位成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构成效果。1.组形:在构成中,由于基本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有:2.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3.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4.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5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6.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7.减却: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8.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9.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二)渐变渐变是我常常听说的一种效果,在自然界中能亲身体验到,在行驶的道路上我们会感到树木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渐变的类型: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5.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三)重复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所谓相同,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复中的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重复的类型: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3.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4.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5.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7.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四)近似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近似的分类:1.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一样。2.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定变化,是近似的。注意:近似与渐变的区别,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的变化规律性不强,基本和其它视觉要素的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五)骨格骨格网决定了基本形在构图中彼此的关系。有时,骨格也成为形象的一部分,骨格的不同变化会使整体构图发生变化。骨格分为:1.规律性骨格:规律性骨格有精确严谨的骨格线,有规律的数字关系,基本形按照骨格排列,有强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复、渐变、发射等骨格。2.非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一般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构成方式比较自由。3.作用性骨格:作用性骨格是使基本形彼此分成各自单位的界线,骨格给形象准确的空间,基本形在骨格单位内可自由改变位置、方向、正负,甚至越出骨格线。4.非作用性骨格:非作用性骨格是概念性的,非作用性骨格线有助于基本形的排列组织,但不会影响它们的形状,也不会将空间分割为相对独立的骨格单位。5.重复性骨格:是指骨格线分割的空间单位在形状、大小上完全相同,它是最有规律性的骨格,基本形按骨格连续性的排列。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六)发射发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太阳四射的光芒就是发射的。发射具有方向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有时可造成光学动感,会产生爆炸的感觉,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发射的分类:1.中心点的发射:由此中心向外或由外向内集中的发射。2.螺旋式的发射:螺旋的基本形式已旋绕的排列方式进行的,旋绕的基本形逐渐扩大形成螺旋式的发射。3.同心式发射:同心发射是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如箭靶的图形。(七)特异特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次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次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特异的分类:1.形状的特异:在许多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出现一小部分特异的形状,以形成差异对比,成为画面上的视觉焦点。2.大小的特异:在相同的基本形的构成中,只在大小上做些特异的对比,但应注意基本形在大小上的特异要适中,不要对比太悬殊或太相似。3.色彩的特异:在同类色彩构成中,加进某些对比成分,以打破单调。4.方向的特异:大多数基本形式有次序的排列的,在方向上一致,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有所变化以形成特意效果。5.肌理的特异:在相同的肌理质感中,造成不同的肌理变化。(八)对比对比有时候是形态上的对比,有时是色彩和质感的对比。对比可产生明朗、肯定、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深刻的印象。在自然界充满了对比,天地、陆海、红花绿叶都是对比的现象。构成对比的关系,包括:大小、明暗、锐钝、轻重等。对比的分类:1.形状的对比:完全不同的形状,固然产生一定的对比,但应该注意统一感。2.大小的对比:形状在画面的面积大小不同,线的长短不同所形成的对比。3.色彩的对比:色彩由于色相、明暗、浓淡、冷暖不同所产生的对比。4.肌理的对比:不同的肌理感觉,如粗细、光滑、纹理的凹凸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5.位置的对比:画面中形状的位置不同,如上下、左右、高低等不同位置所产生的对比。6.重心的对比:重心的稳定、不稳定、轻重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7.空间的对比:平面中的正负、图底、远近及前后感所产生的对比。8.虚实的对比:画面中有实感的图形称之为实,空间是虚,虚的地方大多是底。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比的使用中,要求统一的整体感,视觉要素的各方面要有一定总的趋势,有一个重点,相互烘托。如果处处对比,反而强调不出对比的因素。(九)密集密集在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图面的手法,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可自由散布,有疏有密。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设计的视觉焦点。在图面中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向磁场一样,具有节奏感。密集也是一种对比的情况,利用基本形数量排列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密集的分类:1.点的密集:在设计中将一个概念性的点放于构图上的某一点,基本形在组织排列上都趋向于这个点密集,愈接近此点愈密,远离此点愈疏。2.线的密集:在构图中有一概念性的线,基本形向此线密集,在线的位置上密集最大、离线愈远则基本形愈疏。3.自由密集:在构图中,基本形的组织没有点或线的密集约束,完全是自由散布,没有规律,基本形的疏密变化比较微妙。4.拥挤与疏离:拥挤是过度密集,所有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是一种拥挤状态,占满了全部空间,没有疏的地方。疏离与密集相反,整个构图中基本形彼此疏远,散布在各个角落,散布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密集效果处理中,基本形的面积要细小,数量要多,以便有密集的效果。基本形的形状可以是相同或近似的,在大小和方向上可有一些变化。在密集的构成中,重要的是基本形的密集组织,一定要有张力和动感的趋势,不能组织涣散。(十)肌理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排列、组织、构造个不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软硬感。肌理的创造方法:1.笔触的变化:利用笔触的粗、细、硬、软、重以及笔触的不同排列,而描绘出不同的肌理效果。2.印拓:用油墨或涂料雕刻及自然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上,然后印在图面上,便会形成古朴的拓印肌理。3.喷绘:用喷笔或用金属网与牙刷,把溶解的颜料刷下去后,色料如雾状的喷在纸上。4.染:具有吸水力强的表面,可用液体颜料进行渲染、侵染、颜料会在表面自然散开,产生自然优美的肌理效果。5.纸张:各种不同的纸张,由于加工的材料不同,本身在粗细、纹理、结构上不同,或人为的折皱,揉产生特殊的肌理效果

称心的航空
美好的毛衣
2025-07-29 23:24:05
(1)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bai形式。(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扩展资料:要注意的是:点、线、面三者的综合运用,不能等同,要以其中一种元素为主其他为辅,否则元素太越多就越容易凌乱,统一感就越难把握。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 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型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基本型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开放的奇异果
妩媚的冰淇淋
2025-07-29 23:24:05
、组织教学,并检查学生所要求带的工具。 2、拿出学生做的平面构成作业挂在黑板的一头,启发和回忆学过的平面构成。 提问: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的造成活动,它的构成元素是点、线、面、按一定的法则,用规则或不规则的方法造成新的美的形态,使人产生有规则的起伏,有节奏的韵律、有条理的动感和新奇、奇异的视觉感受。 3、出示半立体构成的制成品和一张根据平面构成做成的半立体构成的三角点构成。 提问:这个制作演示的过程叫什么?(在黑板上的中上部板书“构成”二字。) 1、构成-是一种造型或造物的活动和形式。构成是三项构成的总称,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 而立体构成即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在黑板上部“构成”两字前加“立体”二字。) 4、前面我们回忆了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里的造型活动,它所产生的效果只是平面的图案,而立体构成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法则创造出实际占据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的造物活动。 5、立体构成有半立体构成,线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块立体构 成和混合构成。请同学们看课本P21,左上图是线立体构成,左2是面立体构成,左3是面立体构成,右上为块立体构成,右下为混合构成。 6、立体构成应用于建筑设计、商品、产品、工业设计等。 7、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卡纸将其裁成四个正方形小方块。(图四) ①拿出其中一小块,在它中间画两条虚线(图五),要使用权面能凸起一块,必须画两条虚线。 ②用剪刀背尖或刀背尖用力在虚线上画印痕。 ③在实线的位置上用刀切口,把中间的小方块切割下来。(图五) ④用手指进行折叠、边讲解边示范、边检查学生制作的情况。 8、待大部分学生作业完成了,问同学们是否可得出结论。 小结:用一张平面的纸(材料)通过加工,使部分立体化,而形成平面与立体之间的造型,这就是半立体构成。 第二课时:半立体构成 教学步骤: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点、线的构图。 2、上节课,大家做半立体构成面的单位形,现在请同学们能否讲一下,什么是半立体构成?(学生回答) 3、半立体构成-就是用平面的材料,通过加工使部分立体化而形成平面与立体之间的造型,它是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同样都是可以用点、线、面构成,所使用的材料有纸、玻璃、塑料、金属、石膏、陶土、木材等。我们现在用纸来做。 面的半立体构成较为轻易,同学们都已做了二个。(要求同学们将画好的点和线构图拿出来) 4、点的半立体构成(出示点、线制成品) 构成点的凸起与下凹的基本单位形有圆点、椭圆点、半圆点、方点、三角点以及同学们已画好的方点、圆点和三角点的构图。 ①先作方点的半立体构成,分四步: a.在纸上画好方点位置、在平面方形中画“米”字虚线; b.在虚线上用刀背用力画印痕; c.在实线的位置上用刀切口;(注重“米”字四面实线的四角处不要切割,以免全掉下来) d.进行折叠:用手把交叉的虚线向上捏凸起,把十字虚线按下去。 ②三角点半立体构成和方点差不多。(图六) ③下凹圆点的半立体构成方法和上面相同,只是把两半圆部分按下去。 5、线的半立体构成。 和线平面构成一样,有直线、弧线、折线等半立体构成。(在平面的纸张上制作凸起和下凹线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曲线就很难折叠成。) 同学们画好的构成是凸起的线半立体基本单位形。步骤: a.在平面纸上作凸起的线必需画三条虚线或四条虚线; b.在画好的虚线位置上用刀背尖画印痕; c.在实线位置上切口; d.折叠。(先把中间一条虚线捏凸起来,另二虚线朝反方向捏) 小结: 上节课做而半立体构成和今天做的点、线半立体都是基本单位形,如把点、线的单位形有规则的上下左右排列就会形成大片的构成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