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UI设计的团队合作经验总结

孝顺的芹菜
单薄的火
2023-03-02 20:58:30

UI设计的团队合作经验总结

最佳答案
甜蜜的花瓣
酷炫的摩托
2025-07-30 01:51:45

做什么 :设计团队的协同

为什么 :无规矩不成方圆;确保设计团队的同步,方便团队内部工作的交接

什么时候 :在设计开始之前

谁做 :设计同学

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同步是最重要的也是基础的知识。第一次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完成工作,总结了几项同步的知识点和方法。

命名的规范包括了画板、图标和组建。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技术人员查看文档和设计稿,我们在画板命名时,以需求文档里的模块名称为准。当需求文档的划分不够细致,在需求文档的标题后面+横线+名称,(如图:命名-01)

将命名好的画板上传至蓝湖,然后排序排好,并按照模块分好类别,方便其他的设计小伙伴查看和修改,也方便技术人员查找。

1.实心和描线图标保持同名,用【-o】来区分,比如【question-circle】(实心) 和【question-circle-o】(描线);

2.有无-circle/-square区别于边框和非边框,有无-o区别于实心和空心(如图:命名-02)

 

3.命名顺序:【模块】-【图标名】-【形状?】-【描线?】-【方向?】。

1)模块,例如左侧导航栏模块的图标比较特殊,图标名前可加【sidebar】,常用模块英文:顶部导航栏【navbar】,底部导航栏【tabbar】,自定义模块命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添加

2)图标名,常用的图标命名用习惯的英文单词命名,非常用和自定义的图标命名可用拼音,多参考其他网站的命名方式 图标命名参考网站

3)描线,只在区分同一个功能的图标描线和非描线状态下使用,如果图标风格就是描线,不用每个图标后面都加此后缀

4.字体库的命名与运用

图标的托管网站是 iconfont ,在建立自己的项目时,电脑端的输入前缀【pc】,手机端输入前缀【mb】,fontfamily以公司名命名(如图:命名-03)

关于iconfont网站的字体库制作,可参考我的第一篇文章 字体库制作 ,里面详细介绍了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

基于sketch软件的命名规范

关于symbol 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制作,可以参考 夜雨y 的这篇文章,这里主要介绍命名规范

组件的命名是要用英文输入法的 / 作为分割,如果一级为最小级,一般命名是三级/二级/一级。这里可以参考微信小程序的UI组件命名

小单位的组件,比如按钮的命名顺序:【模块】-【形状?】-【颜色?】-【状态?】。(如图:命名-04)

1)图层样式的命名也是用英文输入法的 / 用来分割父子级,命名规范:【模块】-【颜色?】(如图:命名-05)list/line则是父子级

2)文本的样式命名规范:【字号】-【备注?】(如图:命名-06)

1、先把做好组件库保存

2.打开sketch-preferences-libraries-add library 添加保存的组件库即可 (如图:共享-01)

3.修改组件直接双击,点击弹窗最右边按钮>>修改完组件库保存>>在设计稿点击紫色按钮同步组件库即可(如图:共享-02,共享-03)

当然想要团队合作更方便,可以借助 蓝湖 这类的软件,nans也是团队合作,文件同步的有效工具。

最新回答
闪闪的老鼠
笨笨的星星
2025-07-30 01:51:45

一、视觉UI设计与交互设计之间应衔接无缝,即时刷新视觉页面

一般产品设计流程包括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其涉及的范畴内容不一样,作为设计师面对所有步骤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按部就班,计划行事。

当然作为视觉设计师设计过程中主动出ABC…方案而不是只拿出一个唯一的方案,只有将想法用画面来表达,才是够合格的设计师,特别是视觉设计师,好处可以锻炼自己的设计表达力,方便评审定稿,避免反复修改被人牵着走。

二、适当时,为开发开启更多的话语权,避免更多的无用功

视觉规范、视觉标注、视觉控件库的整理与输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开发,让设计100%还原落地回到项目中,对于设计团队与开发团队通常会体现以下两种情况出现:

开发团队对项目有丰富经验,设计团队对此项目经验少-开发话语权大于视觉设计团队拥有多次项目经验,并有一定的设计沉淀累积-设计话语权大于开发从视觉设计而言,如果是设计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这是最好的,用经验累积设计沉淀与创造性指导项目,话语权大,反之亦然。

三、用80%场景的视觉设计+视觉控件规范+切图+标注+宣讲来指导开发

1.视觉设计的场景

由交互提供具体场景的典型页面,视觉稿进行输出,多次迭代评审敲定后,再由开发提出缺失场景的视觉设计,视觉进行场景补充

2.视觉UI控件规范的输出

必须是经过多次评审与迭代的最终视觉稿但通常情况下,为了赶进度视觉设计与规范是同步进行,这导致规范反复修改的问题。

3.切图与整理

切出所有视觉页面中涉及到的图标与辅助图形图标大小如:24px/ 32px/48px/72px/128px等,根据图标具体场景中的大小、颜色、状态来切。换句话说,每一个图标都有它对应的具体场景,特定的尺寸、颜色和状态记得曾与开发gg对规范与切图的时候,他说:页面的图标切图,需要的是一个具体的拿来就用的,我们不会去画一个图标或去特定写一个图标的颜色。

4.标注

视觉页面的标注基于UI控件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抛弃以往每个页面细无巨细的具体尺寸/色值/大小的标注。其实每一个视觉页面皆由不同的UI控件组成,在页面中将对应控件用UI控件规范中的编号来标注,开发gg拿着视觉页面标注去敲写代码时,再在UI控件规范文档中寻找相对应的控件规范细节这样,视觉设计师避免在视觉页面中做那密密麻麻的尺寸标注,而开发gg拿到标注清爽的视觉页面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

5.规范宣讲

以上4步完成后项目开发启动前,用视觉规范对开发做统一的宣讲,避免遗漏造成规则传达不一致这样,还设计原度还是问题么?

四、与开发近距离接触,面对面解决问题

最后一个方法是与开发来个亲密接触,即如果有条件允许的话,请与开发坐一起遇到问题及时面对面澄清、拉通指导、达成共识、修改、敲定、解决。

试想一下,如果不和开发坐在一起,即使开发面对再完善的设计规范,基于开发本身对设计美感的欠缺,开发过程多多少少都会产生理解偏差。开发过程每遇到一个细节问题,开发gg都得拉着视觉问:这个按钮上的左右箭头是无限循环吗?图标缺少了一个状态,那个状态是什么等发个信息问拉会或者电话讨论,有时候还解释不清楚,效率低且事倍功半。

2.视觉UI设计师直接进组到开发团队中

结合当前项目的做法是视觉设计师直接进驻到开发团队中,与开发团队坐在一起,举个例子此项目视觉在深圳,开发在异省南京或是异国,视觉也出差飞过去长期进驻,遇到问题面对面商议解决大大提高了开发的进度与也节约了时间,视觉还原度还是问题么?当然,如果设计与开发本来就附近办公,则不需无休止的出差,项目成本节省不少。

顺利的大白
专一的月饼
2025-07-30 01:51:45
技术上需要美术,3D,PS,CAD人员,最好有专业的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和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建议你们分几个独立小组,个小组实行专攻各自的课题,比如广告制作一组,室内设计一组.或者、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的一组,脑设计、广告制作的一组,这样能确保集中打击一点,效果应该会好很多.当然,如果想成功首先有把好的人才集中起来统一思想,只有统一思想和观念就应该是个不错的团队了.其次建议每个小组有专门的市场调查人员,不断的把市场需要的信息收集到,市场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学校有学市场方面的专业的人员进来会更好.想带动这个设计团队成长看管理员的心胸和处理矛盾的能力,培养好的价值观,团队向心力.

过时的电灯胆
生动的枕头
2025-07-30 01:51:45
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并且会自动地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同时会给予那些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自愿时,它必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 没有完美的个人,在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团队强调的是成员互帮互助,协同工作,所以,团队的每个成员应了解其他成员的优点和积极品质,学习它,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和消极品质,让它在团队合作中被弱化甚至被消灭。

如果团队的每位成员,都主动去寻找其他成员的积极品质,那么团队的协作就会变得很顺畅,工作效率就会提高。 对待团队的其他成员要有一个包容的心态,团队工作需要成员在一起不断地讨论,如果一个人固执己见,无法听取他人的意见,或无法和他人达成一致,团队的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

让大家喜欢你

要让别人喜欢人,就要经常检查自己的缺点,承认自己的缺点,让大家共同帮助你改进,这样才能够得到让大家喜欢你,得到他们的支持和认可。

在工作中要互相支援、互相鼓励,关心大家的生活,要使大家觉得,你不仅是他们的好同事,还是他们的好朋友,那还会有谁不喜欢与自己的朋友合作吗? 没有一个人喜欢骄傲自大的人,这种人在团队协作中也不会被大家认可。即使你在某个方面比其他人强,但也不能因此而盛气凌人;或者一味的关注他人的弱项,进而讽刺。

团队中的任何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专长,所以必须保持足够的谦虚,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强项上,只有这样在这样的压力下,才能看到自己的肤浅和无知,才能促使你在团队中不断地进步。

淡然的狗
和谐的小蘑菇
2025-07-30 01:51:45
如何与设计师一起合作

与专业的设计师在一起工作,发现与客户、程序员等角色相比,与设计师合作需要特别考虑才能产

生惊人创作。这里留下一些想法,供参考。

设计不仅仅是界面

产品经理要清楚的知道,设计绝不仅仅是界面。许多人把设计师当美工来用,这仅仅只调用到了设

计师极少部分的智力资源;或者仅仅把他们当做

Photoshop

熟练的使用者。真正热爱设计、热爱美术的

设计师,大多数很小就开始学习绘画。同样生活二三十年,理论上说,他(她)们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要

超过普通人。不过,要么迫于生活,要么迫于老板,他们的设计会有妥协,妥协一旦成为习惯,他们就会

展现出“工作上的设计”与“喜欢的设计”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感觉。

产品经理具有把未来视觉化的能力(如果你不是在抄袭的话),但把这种视觉进行具象化设计的,

是设计师本人。因此,产品经理只有将设计师看做自己大脑的延伸,才能够确保设计感觉的一致。界面设

计说来简单,但颜色、文字、比例、强调、感觉等,这些莫可名状但又至关重要的细节,只有产生惺惺相

惜的设计共鸣之后才能确保设计传递的一致。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对话:

我:

“我希望能够传递出温暖、自由、简洁的感觉。不要太复杂,但也不要太空洞。”

设计师:

“那么就要用一些黄色、橙色的色调了,可以吗?”

我:

“不要拘泥于某一种颜色,好的设计应当是组合吧”

设计师:

“嗯,我做做看吧”

第一版设计出来,一直大鸟飞过深蓝色的背景,金色的阳光穿越蓝色,光线将鸟的翅膀染亮。

“看着不错,但有点压抑。”我说。

“那就白色?”设计师试探的问。

“……你说的白,是什么白?”我有点晕。

下一版本出来了。白色的背景。

“界面好像太松散了。感觉不到激情”。我皱了皱眉头

“那么,我调紧凑一点?”

…………

以上的对话在合作初期往往必不可少。但我觉得完全不对路。设计应当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觉。好

像是颜色不对——改了颜色之后又发现排版不对——改了排版之后发现插画的笔触似乎太粗糙了——改

了之后发现整体感觉距离自己期待的方向似乎又有许多偏离。

如果看看国内设计师的作品,会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个人作品在灵性上要超过他们在商业作

品。

我猜测这多半是为了照顾品味一般的客户,

或者客户没有耐心也不愿意与设计师分享他们的商业远景,

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

其实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对于小团队而言这几乎不是一个问题——帮助设计师理解客户的问题,从

产品层面去理解用户的痛点,从而产生同理心,在产品远景层面达成一致。产品经理需要有这样的心理预

期,那就是需要花足够的时间与设计师交流。

超越兴趣,以怜悯之心去设计

优秀的程序员对代码有感觉,希望把代码写得简洁、美观、独一无二。优秀的设计师似乎也一样。

他们尝试在自己的设计中加入自己偏好的设计元素,体现自己的个性与审美倾向。如小圆角、亮暗边、几

乎细不可察的阴影等等。他们似乎还会对界面上某些元素进行充分重绘,或者把某些设计元素表现得与众

不同。

作为一个页面整体,

在静态审视的时候看起来还不错,

但作为需要与用户交互的产品,

有时候颜色、

字号、放置的位置、对用户注意力的引导是

UX

刻意为之的行为。从静态观点看来或许并非完美,但用户

在使用的时候,注意力的保护和引导才是比较重要的。

设计师通常注重细节,一些细节会耗掉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产品使用的角度来说这些细节并非

那么重要。但劝说设计师放弃这些细节有些时候显得艰难。他们会觉得挫败,就像鼓足了劲拉开了弓瞄向

自己认为的靶心,结果别人说你瞄错了。

然而设计绝对不是为了追求与众不同。伟大的设计通常是设计师经过了艰难的自我怀疑、否定、折

磨最终升华的艺术结果。

如果你看至今仍然经久不衰的经典画作,

想想作者当时的时代与他们的生活处境,

你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始终理解大众,停留在小众,以尊重大众为出发点,这样才能产生出充满人文情怀

而不是标新立异的设计。追求自己的兴趣没有错,但自我怀疑否定折磨之后产生出的充满悲悯情怀的温暖

设计,更能够鼓舞人们。

与设计师进行这些对话很艰难。但体现设计师个性从来都无法产生群体行为。一些稀奇古怪的手机

(比如按键在手机左右两侧的

Siemens SX1

转圈圈的

Moto

手机)

连公司都没了。

想要提升大众的审美,

迎合是非常恶俗的,理解他们,忽视自己偏好的设计符号,以怜悯之心去设计,更能产生伟大的设计。

设计是设计师情绪的产物

如果你经常在一个饭馆吃饭,吃的是同一个厨子的饭菜,你大概可以根据饭菜的口味判断出厨子今

天的心情如何。设计是一种更为主观、私人化、情绪化的过程产物。职业化的培训能够解决日常任务:比

如按钮改大小,换个颜色等等。但要解决灵感、设计创意之类的问题,设计师只有在特定的状态下才能产

生出来。如果设计师被压抑、限制,那么产生的设计估计也难开怀;如果设计师平静、安逸,那么设计产

出也会大致如此。

行易上线之前的一周,我始终对主站点的设计不满意。跟设计师沟通之后,放假一天。回来之后第

二天

Logo

设计出来,

是一个充满现代感、充满光影效果的五彩热气球;

热气球上有城市剪影。整个

Logo

看起来气派又充满愉悦感,百看不厌。一天之后主站所有的设计全部出来了。我不确定不休息会如何,但

显然继续憋在办公室不太可能产生更好的想法。

其他的一些

●如果设计师说没准备好,那就不要去打扰他们。设计师的做事方式往往是这样的:先产生创意,在

纸上或者绘图板上涂一阵子;然后构图,放置元素;然后进行初步设计;最后才是细节设计。直到最后的

细节设计出来,中间过程基本上不太具备可看性。正如画龙点睛的最后一点一样,最后的细节对设计感觉

的影响往往天壤之别。在设计师说没准备好的时候,就不要打扰他们,让他们安静的把设计做完。

●如果设计不对头,不要把对话放在要红色、蓝色这种层次。与他们分享你要解决的问题,唤起设计

师的同理心,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设计;

●为了与设计师进行沟通,

自身的审美也要提高。

审美是一个不可量化的指标。

除了比较学术的

Grid

理论、色彩理论、排版、字体学之外,多看好的设计(

Dribbble

上有许多),平时多留意你喜欢的设计,

分析喜欢的原因。

我确定设计师与不具审美的人交流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不要让这种痛苦发生在你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