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转角和交接处如何砌筑
一、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1、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上地区,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普通砖砌体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度不应小于1/2。斜槎高度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2、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且应假设拉结筋,拉结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120mm厚的墙放置一根直径为6mm的拉结钢筋,(120mm厚的墙应放置两根直径为6mm的拉结钢筋);
(2)、间距沿墙高度不应超过500mm,且竖向间距偏差不应超过100mm
(3)、埋入长度从留槎出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
(4)、末端应有90度弯钩。
扩展资料:
一、施工要点
1、砖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规格一致,无翘曲、断裂、边角整齐、色泽均匀,并经抽样检验后才能使用。
2、砂浆的品种、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适当的稠度和良好的保水性,随拌随用,并应取样做试件进行抗压试验。
3、砌筑时,将梁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将梁表面松动的砼敲去并抄平,在梁上弹出门窗洞的位置。
4、砌筑时应立皮数杆,拉水平线(每皮砖),双边挂垂直线。
5、砖墙的砌法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错缝长度一般不少于60MM。错缝搭接能保证墙体不出现连续的垂直通缝,以提高墙体的强度和整体性。
6、砌筑时应满铺砂浆,灰缝要饱满、平直、厚薄均匀,厚度为10MM。
7、砖块要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8、墙面应平整、垂直,平整度、垂直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9、砌砖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10、凡转角处和丁字交接处,必须在水平缝放置2Φ6弯成90o的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1000MM,间距为沿墙高500MM,末端应有90o弯钩。
11、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的安装:包括防雷预埋件的安装和排水管预留洞口的留设。
三、砌砖
砌砖的操作方法很多,常用的是"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砌砖时,先挂上通线,按所排的干砖位置把第一皮砖砌好,然后盘角。盘角又称立头角,指在砌墙时先砌墙角,然后从墙角处拉准线,再按准线砌中间的墙。砌筑过程中应三皮一吊,五皮一靠,保证墙面垂直平整。
四、技术要求
1、砌块排列墙体砌块在砌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排列砌块的方法和要求如下:
(1)砌块砌体在砌筑前,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的排列图,经审核无误,按图排列砌块。
(2)砌块上、下皮应对孔,搭砌长度不小于砌块长的1/2,也不应小于120mm,如果搭错缝长度满足不了规定的搭接要求,应根据砌体构造设计规定采取在水平灰逢中设置2根直径6mm的钢筋或直径4mm钢筋网片,加筋长度不应小于700mm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砌筑工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砖砌体
【算一算你家装修要花多少钱】
一、砖墙砌筑的施工工艺
1、砖墙砌筑前,先用水泥砂浆将地面抹平,按施工要求做好标记,弹网格线、铺设线路,预留门窗、管道、插座等区域位置。
2、清扫砌筑基面砂石和粉尘,用清水将地面清扫一遍后再施工。
3、卫生间及厨房墙面砌筑时,可以采用强度M5以上砌筑砂浆,砌筑砖块需提前润湿,不可浸透。
4、门洞砌筑要预留木砖并刷防腐漆,每侧上、中、下各一块木砖。
5、需严格控制砌筑砂浆用量,满浆铺贴砌筑砖块,四周需用砂浆填补、粘结。
6、砌筑面、墙面、柱子连接处,可以先清理抹灰层,每砌筑50cm高墙面时,需铺设相应拉墙筋。
二、砖墙砌筑的施工要点
1、砖墙砌筑边角要整齐,色泽均匀。
2、砖要提前1-2天浇水湿润,含水率在10%-15%比较合适。
3、240mm厚承重墙每层墙上一皮砖,应整砖丁砌。梁或梁垫下面及挑檐、腰线等区域,应整砖丁砌。
4、竖向灰缝不能出现透明缝、瞎缝、假缝。
5、砖墙施工临时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输入面积,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输入面积,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1、先植入钢筋绑扎,且有加密区,再在砌体两侧按先退后进,每槎高度不大于30公分预留马牙槎,待砌筑完毕立模浇筑。构造柱大小易与砌体同宽。
2、再在砌体两侧按先退后进,每槎高度不大于30公分预留马牙槎待砌筑完毕立模浇筑,构造柱大小易与砌体同宽。
扩展资料:
抗震设计时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1、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40mm×180mm, 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3、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 的基础圈梁相连。
5、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表7.1.2的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构造柱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书面交底
操作人员参加
钢筋.混凝土工序交接检查
钢筋.混凝土工序交接检查
浇灌混凝土.留人看钢筋
执行验评标准
钢筋合格证
钢筋代用单
自检记录
隐蔽验收记录
质量评定记录
施工记录
事故处理记录
施工准备
技术交底
钢筋下料成型
现场绑扎钢筋
检查脚手架、脚手板
制订与审核钢筋配料表
按不同型号挂牌
中间抽查
自检
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梁、柱、板独立基础抽查10%,但不少于3件,带形基础、圈梁30-50MM2抽查1处,但不少于3处。
不合格的处理(返工)
清理现场文明施工
质量评定
资料整理
(2)作业条件主体结构要经验收合格。楼面弹好墙身轴线、墙壁边线、门窗洞口。回填完基础两侧。在墙转角处、楼梯间及内外墙交接处,已按标高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不大于6mm,并为好预检手续。砌筑部位的灰渣、杂物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随砌随搭好脚手架;垂直运输机具准备就绪。(3)施工工艺1)砂浆采用机械搅拌。砌砖前,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2)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弹出轴线及边线,开始砌筑时先要进行摆砖,排出灰缝宽度,摆砖时应注意门窗位置对灰缝、整砖的影响,务使各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各层公共卫生间周边,应在墙下先浇300高同梁宽的素砼反边,再砌砖墙。3)墙预埋管道,箱盒和其他预埋件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4)砌筑砂浆要随搅拌随使用,常温下,水泥砂浆要在3h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要在4h内用完,气温高于300C时要比常温提前一小时用完。砌墙时随砌随刮缝,刮缝要深浅一致,清扫干净。水平和坚向灰缝厚度不小于8mm,不大于12mm,以10mm为宜。5)墙体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雨天砌筑时,砂浆稠度要适当减少,收工时要将砌体顶部覆盖好。6)外墙转角处要同时砌筑,内外墙砌筑必须留斜槎,槎长与高度的比不得小于2/3。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后砌隔墙、横墙和临时间断处留斜槎有困难时,可留直槎,并沿墙高按设计要求埋设钢筋,或按构造要求,每隔500mm,每隔120mm墙厚预埋一根φ6钢筋,其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小于500mm,末端弯钩900。7)预留孔洞和穿墙管等均要按设计要求砌筑,不得事后凿墙。墙体抗震拉结筋的位置,钢筋规格、数量、间距,均要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得错放、漏放。8)砌筑门窗洞口时,采用后塞门窗框,则要按弹好的位置砌筑(一般洞口宽比门窗实际尺寸大10~20mm)。9)在砌筑砖墙前,要先将钢筋砼构造柱的位置弹出,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联结处,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砖墙与构造柱之间要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放置拉结筋。(4)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品种和强度等级要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他临时间断处留槎的做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2)基本项目砌体上下错缝;垛无包心砌法;每间无4皮砖的通缝。砖砌体接槎处,灰浆要密实缝,砖缝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预埋拉结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构造柱留置位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砼工程质量程序控制图(见下页)
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砌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至于砌筑多孔砖砌体,应当根据砖的规格尺寸,同样留置长高比为1:2的斜槎。
现行规范没有“外墙转角砌体不设构造柱加强做法”可以代替构造柱的条文规定。假如楼主自建一层民房在非设防地区,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