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厨房 > 正文

厨师刀工的标准

危机的小白菜
甜美的网络
2023-03-02 15:32:20

厨师刀工的标准

最佳答案
粗犷的巨人
简单的可乐
2025-07-20 16:00:56

1.整齐划一

无论切配什么原料,无论是将原料切成丁、丝、条、块等何种形状,都必须大小相同、厚薄均匀、长短整齐、粗细相等,不可参差不齐。如果大小不等,厚薄不均,烹制时小而薄的原料已熟,大而厚的原料还生,调味也难均匀,这样就会影响菜肴的质量。

2.干净利落

在进行刀工操作中,不论是条与条之间、丝与丝之间、块与块之间,都不能有连接,不允许出现肉断筋不断,或似断非断的现象。否则同样影响菜肴的质量,也影响菜肴的美观。

3.适应烹调方法的需要

原料切配成形要适应不同的烹调方法。例如爆、炒等烹调方法,所用的火力较大,烹制时间较短,要求成品脆、嫩,为了入味和快速成熟起见,原料宜切制得薄小一些。炖、焖等烹调方法所用火力较弱,烹制时间较长,成品要求酥烂入味,为防止原料烹制时碎烂或成糊,则需将原料切得厚大一些。

4.适应原料的不同性质

各种原料由于质地不同,在加工时也应采用不同的刀工处理。例如同是块状,有骨的块要比无骨的块小些。同是切片,质地松软的就要比质地坚硬的厚一些。同是切丝,质地松软的就要比质地坚硬的粗一些。在运用刀法上也有区别,如生牛肉应横着纤维的纹路切,鸡脯肉可顺着纤维的纹路切,猪肉筋少,可顺着或斜着肌纤维的纹路切。

最新回答
俏皮的钢铁侠
眼睛大的小懒猪
2025-07-20 16:00:56

(一)原料的初步加工及要求

1、刀工的意义刀工就是根据烹调或食用的要求,使用各种不同的运刀方法,将烹饪原料或食物加工成一定形状的操作过程。刀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改切菜肴原料时要求做到:

(1)必须粗细厚薄均匀,长短相等,不论是丝、条、段都必须达到这个要求,才能烹制出味美适口的菜肴。如果厚薄不一、粗细不均,就必然影响入味,同时在烹调中细的、薄的先熟,粗的厚的不熟;如厚的熟了,薄的就老了或焦了;厚的不熟,不仅不能吃,而且还是一种浪费。

(2)必须清爽利落,不可互相粘连。在刀技操作时,不论在条与条之间,丝与丝之间,块与块之间,必须截然分开,不可藕断丝连,似断非断,相互粘连,这样就会影响菜肴质量。(3)必须符合烹调方法及火候。在原料改刀时,要首先注意菜肴所用的烹调方法。如炒、爆烹调法都采用急火,操作迅速、时间短,须切薄或切细。对于炖、焖、煨等烹调法所用的火候都小,时间长,有较多的汤汁,原料切的段或块要大些为宜,如过小在烹调中宜碎,影响质量。

(4)必须掌握原料性能。改刀时,要在了解原料质地老嫩,纹路横竖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质老的多采用顶纹路切,质嫩的多采用斜纹路切。

(5)注意菜肴主辅料形状。菜肴的组成多数都是主料辅料搭配,在改刀时,必须注意主辅料形状,要切得恰当调合,一般是辅料服从主料,而且辅料要小于主料,才能突出主料,衬托主料。

(6)合理利用原料防止浪费。在改切原料时,必须掌握大材大用,各得其所的原则。使用原料要精打细算,刀技方法得当,加工成品要美观,整齐。因此,合理使用原料是刀技中不可忽视的技术要领。

着急的流沙
自觉的灯泡
2025-07-20 16:00:56

刀工操作时,应保持既便于工作,又有减少疲劳的姿势:

1、两脚要自然站稳,与菜墩有适当的距离上身略向前倾,前胸稍挺,不要弯腰弓背两眼注视墩上两手操作的部位。

2、右手握刀时拇指与食指捏住刀箍,全手掌握好刀柄。左手控制原料,使原料平稳、不滑动,以便于落刀。

3、握刀时手腕要灵活有力。

4、菜墩的放置要适合自身的高低。

扩展资料:

刀工要运用各种不同的刀法,将烹饪原料或食物切成一定形状的操作过程。

菜肴的花色品种繁多,烹调方法也因品种不同而各异,这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刀法将原料加工成一定的规格、形状以符合烹调的要求或食用风格的需要。

随着烹饪技艺的发展,刀工已不局限于改变原料的形状和满足食用的要求,而是进一步美化原料或食物的形状,使制成的菜肴不仅滋味可口,而且形象美观,绚丽多彩,更具艺术性。

舒服的银耳汤
老实的毛豆
2025-07-20 16:00:56
刀工的操作要求:

1.大小相同,长短一样,厚薄均匀.

2.视料用刀,轻重适宜,干净利落.

3主次分明,配合得当.

4.要有健康的体力和能耐久的臂力和腕力.

5.在操作时要集中精神,注意安全.

6.操作姿势要正确

一般操作时,两脚自然分立站稳,上身略向前倾,前胸稍挺,腰背不要弯曲,目光注视于砧板两手操作的部分,身体与砧板应保持一定的距离.砧板放置的高低应以便利操作为准.一般均以右手握刀,握刀的部位要适合,大多以右手大拇指与食指捏住刀箍,以全手力量握住刀柄,握刀时手腕要灵活而有力.刀工操作主要依靠运用手腕力,左手控制原料要稳,右手落刀要准,两手才能紧密而有节奏地配合.

平淡的小蘑菇
正直的山水
2025-07-20 16:00:56

首先,刀功是一名厨师必备的基本功,同时也是衡量一名厨师是否合格、优秀的重要标准。对于厨师来说,刀功的使用熟练程度不仅影响着菜品的美观,同时也影响着菜品的口感。我们先说刀工,刀工是学厨师最基础的东西,这个不用着急,工作餐安排切丝的东西就行,熟能生巧,不久你就发现并不是那么难。只要回切了,后面的马蹄刀什么的自然而然的就顺理成章。

刀工在整个厨房生涯里面,有这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学习起来不能操之过急,尤其是在厨房里,心太急是什么都学不好的,刀工这个技术要性在于修炼你的稳重,平稳的心态,一道菜的成品如何,刀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个炉火纯青的刀工,可以让菜品增色,赏心悦目,入味均匀,所以刀工对于厨师来说,也是必须要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如果有大型的学校餐厅或企业餐厅内实习练刀功就再好不过了,练习刀功首先要请教师傅正确的持刀手法,先学会切片,刚开始绝对不能快,要把片切厚薄均匀了才能使后面切的丝均匀,无论切配什么原料,无论是将原料切成丁、丝、条、块等何种形状,都必须大小相同、厚薄均匀、长短整齐、粗细相等,不可参差不齐。如果大小不等,厚薄不均,烹制时小而薄的原料已熟。第一还是要自己勤加练习,毕竟是熟能生巧的事情,第二,特殊的刀功还是要有师傅点拨,自己再练习,会事半功倍,不管做什么都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完成。

炒菜的基本工就是翻锅,先得会翻锅你才能炒菜,在一个就是油温高低温度这些都要学,还有什么是煎,什么是爆炒,什么是清炒,什么是滑,什么是溜,你要懂这方面的而且也要实践,

迅速的银耳汤
动听的夏天
2025-07-20 16:00:56
刀工就是根据烹调与食用的需要,将各种原料加工成一定形状,使之成为组配菜肴所需要的基本形体的操作技术.

烹饪任何菜肴,都很难离开刀工这道重要的工序.

现在主要可以分为这十二种刀法:切、片、削、剁、剞、劈、剔、拍、剜、旋、刮、食雕

平时我们用上的最多是切、削、剁,今天介绍的就是切。

切菜、切肉、切饼、切糕、切面条、切蔬菜等,是烹饪用的最多的刀法,看似简单的刀工,其实里面大有学问,不同原料,需要采用不同的切法:

1 直切

操作方法是:左手按稳原料,右手持刀,一刀一刀笔直切下,着力点布满刀刃,前后力量一致。直切技术熟练后,迅速加快,形成“跳切”。

直切的要求:第一,左右手必须有节奏的配合。左尸按稳原料,根据每刀原料的厚薄、长短、形状等要求,不断后移。右手持刀,运用腕力,随着左手的移动,紧跟着一刀一刀直切下去,移动的距离要相等。第二,下刀垂直,刀口不偏斜。下刀不直,不仅影响原料的整齐美观,而且容易切落菜墩的木屑,使木屑混入原料,影响菜肴质量。

直切刀法的用途广泛,一般用于加工无骨脆嫩的原料,如嫩鲜笋、茭白、土豆等。

2 推切,是直刀法的一种行刀技法。

操作方法是:刃口由后向前推进,力点在刀的后端,一刀推不到底不再拉回来,切断原料。推切时在右手要有节奏的配合,在手按稳原料,右手持刀贴着在手中指向前推,应用手腕力量。

推切时刀法一般多用于加工形状较小的原料。有些原料质地松散,用直切容易碎裂或散开;有些原料韧性较强,直切不容易切断,而且不易切整齐,采用推切法就能够适应这些原料的特点。如熟肥肉、肉丝、豆干丝、百页等,就适用于推切。

3 拉切

拉切刀技适用于韧性较强的无骨动物性原料,因韧性强的原料筋腱较多,用直切或推切法均不易切断,所以用拉切刀技处理。这种刀技作功时,将刀对准被切的原料上由左前方向右后方拉刀,故称“拉切”。

4 锯切

锯切是推拉切的综合刀技,用于切厚大而有韧性的原料。一般都是切大片,运刀方法是,切料时用力较小,落刀慢,推拉结合的刀工技法,如拉锯一样,故称“锯切”。如切白肉片、涮羊肉片。面包片等都用锯切刀技。

5 铡切

铡切刀技是仿效铡刀作功的刀法,专用于改切带壳原料的刀技。方法有两种,一是右手握刀柄,左手握刀背前端,先把刀尖对准物体要切的部位按住,勿使刀滑动,再用右手向下按刀柄,将被切物铡断;另一种铡切是将刀跟按在原料要切的部位上,右手握住刀柄、左手按刀背前端,两手同时或交替往下按,铡断被切物,故称“铡切”。

6 滚切

在改刀小而脆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蔬菜原料块时,必须将原料边切边滚动,故称“滚料切”。

彪壮的灯泡
粗心的小蜜蜂
2025-07-20 16:00:56
刀工,是厨师必备的基本功,也是考验一名厨师是否合格优秀的重要标准。对一名厨师来说,刀工的熟练程度不仅影响着菜肴的视觉,同时也影响着菜肴的味觉。作为一名优秀的厨师,必须拥有熟练的刀工技能,能够粗细得宜,信手拈来。首先要学得就是刀工技能,每一天在老师的讲解中不断练习,摸索学厨的入门之道,而刀工这门技术,不仅是学厨师开始要先学的技能,就算成为了优秀的大厨,不断练习刀工也是必不可少的。

翻锅(颠锅),与刀工一样,也是厨师必备的基本功,同样也是考验一名厨师是否合格优秀的标准之一。翻锅的层次直接决定着菜肴的味型,不同菜肴用到不同的颠锅技巧,这样在成菜的时候才能达到厨师想要的水平。在练习刀工的同时还得练习翻锅,在不断练习中渐入佳境,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大厨。 学厨师,需要的是千锤百炼,不断总结,虽然不辛苦,但贵在坚持不懈的长久练习。学厨师,是一门学问,从零开始并不难,只要自己努力,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学会一门手艺,赢得人生较给力的敲门砖。

结实的长颈鹿
义气的灰狼
2025-07-20 16:00:56
厨师使用的菜刀,最大的区别在于:菜刀直接接触食物或食物原料,直接接触酸、碱、盐、油、热水、蒸汽、热空气等物质,甚至直接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频繁使用。所以,人们对菜刀的要求很高:

  首先,菜刀要符合安全卫生要求,这也是对菜刀最基本的要求。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卫生,国家制定了食品器具卫生标准,还对食物器具毒性试验作出规定。菜刀必须符合这些标准和规定,保证无臭、无味、无毒,不给食物带来污染和损害。菜刀应该易于清洁、防毒、杀菌。

  其次,菜刀应满足侵蚀性介质和恶劣条件下的稳定性要求。菜刀经常与食物中的酸性成分、碱性物质、油脂、食盐、酱油等调味品接触,必须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即使在热水、热油、蒸汽、高温热辐射的条件下,菜刀也不应生成或释放出有害人体健康的成分,不应损害食品风味和营养物质。菜刀不能生锈或损坏。

  第三,菜刀要有耐磨性。由于烹饪过程和环境的特殊性,菜刀的热磨损、腐蚀性磨损比较明显,尤其是频繁使用,更要有良好的抗磨性,防止过快磨损,防止磨擦产生的金属微粒进入食品。

  第四,菜刀要符合烹饪产品初加工和细加工的需要。根据烹饪和食用要求,把各种烹饪原料加工成片、丁、丝、粒等不同形状,必须通过菜刀来完成。所以,菜刀应具有标准化、通用化、多功能的特点,还应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易于维护保养。

  第五,菜刀要达到规定的强度、钢度、硬度要求。有一句谚语,便是来自制作菜刀的实践――“好钢用在刀刃上”。让菜刀发挥应有的作用,还离不开正确使用和精心保养。这也正如谚语所说,“刀儿越使越亮,知识越用越多”,“快刀不磨是块铁”,“磨刀不用看,全凭一身汗。”

  作为厨师,有了好的菜刀,再深明“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菜刀便可在烹饪活动中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尽显刀工的神奇!

  菜刀质量不好,或者厨师刀工不好,都会直接影响菜肴质量。例如,烹饪原料加工时出现的“连刀”,不仅影响菜肴的形状和美观,而且由于原料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厚有薄,势必在调味时受味不均,在加热时受热不匀。因为刀工不合格,不管其他烹饪技术如何高明,也会使菜肴大为逊色。

  《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在介绍名厨王义均时,特意提到他学习刀工技术,历经9年,掌握了一手娴熟的刀工技巧,“他还精于食品雕刻。如雄鹰展翅,运用国画中写意手法,对鹰的形象力求神似,在技法上刀口整齐,薄厚一致,拼摆细腻,既体现了艺术水平,又具有食用价值。”王义均如今已成为“国宝级”烹饪大师。他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学刀工技术,历经9年”!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很多人进入厨行,成为厨星,都是“必先利其器”,从苦练刀工开始的。 该怎样操刀?

  有人以为,菜刀在手,尽可切、砍、剁、片、刮。其实,并不那么简单,也不可那么随意。刀工操作,大有讲究!

  看似简单的刀起刀落,真正做到运刀灵活自如,落刀轻重得当,具有鲜明的节奏感,还真得下一番功夫!

  在烹饪技艺中,刀工操作是一项很细致的手工劳动。劳动强度大,操作时间长,消耗体力多,既要有良好的体力、臂力、腕力、耐力,又要有灵活应变的头脑。刀工的工具――刀,非常锋利,如不小心,就会割伤手指。所以,厨师必须根据刀工的特点,掌握刀工操作的基本要领:

  站案。据有经验的老厨师说,看厨师的刀工怎么样,只要看他的站相就知道了。说得不错,厨师站案,要先练“站功”。站案的姿态,应该是两脚自然分立,重心稳定;上身向前略倾,胸稍挺,不能弯腰曲背;双肩要平,不可一肩高一肩低;目光注视两手操作的部位,身体自然放松,和菜墩保持一定距离,菜墩的高度应便于操作。这样端正的姿态,无论自我感觉,还是在旁人眼里,都有一种和谐自然之美。

  操刀。操刀的基本手法,一般是右手握刀,拇指与食指捏紧刀箍处,其余三指、手掌和手的力量握住刀柄,握刀时手腕灵活而有力量。正确操刀,能给人一种“菜刀在手,成竹在胸”的感觉。

  运刀。刀工操作时,要凝神于运刀之中,思想随着刀刃走,做到“安全第一”。主要用臂力和腕力。左手控制原料,保证原料平稳不移动,便于落刀。“左手持料要稳,右手落刀要准。”两手紧密而有节奏地配合,动作准确、连贯、巧妙、一气呵成。高超的运刀技艺,能展示出刀工刀法的神韵,让人与劳动达到高度和谐,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手法。刀工操作,强调干净、快捷、利落的操作手法,也就是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刀、菜墩和菜墩周围的原料、物品,都要保持清洁整齐,有条不紊,不能杂乱无章,拖泥带水。

  保健。摆放菜墩的场地,多为水泥或水磨石地面,通常比较潮湿和阴凉。为了防止下肢浸染潮凉和患静脉曲张,刀工操作时,最好穿防护鞋,脚下有垫物。

  厨师在进行刀工操作时,掌握了操作要领,就能通过菜刀,随心所欲地改变原料形状,达到刀工的技术要求:薄片如纸,细丝如线,粗细均匀,长短一致。

  为了操刀技术的传承和提高,人们想出很多好主意,采取很多好办法:

  在湖北省旅游学校烹饪专业的教学中,发明了一种“切剁废报”的刀工训练法:将废旧报纸叠成50厘米长、5厘米宽的条,以此为“原料”,进行刀工训练。采用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站案、操刀、运刀能力,还避免了原料浪费,解决了切空刀训练没有真实性的问题,增强了臂力、腕力、耐力和左右手的协调能力。此法值得借鉴。

淡淡的柠檬
坚定的音响
2025-07-20 16:00:56

总得来说,一个厨师刀功如何是要看多方面的,而不是光切菜切肉。是不是爱干净,是不是勤快,是不是不浪费原材料,是不是很认真,体力如何,刀是不是磨的锋利,这些才是考验一个厨师刀功的主要方面。至于切菜,新来的厨师一般都是土豆丝,腰花,肉丝这些原材料现切,能做到成品粗细均匀,大小薄厚合理一致,花刀不断,成品美观,动作迅速,就基本通过了!但要真正了解一个厨师的刀功如何是需要一段时间来考察的。

对于平时喜欢自己做饭的朋友来说,切菜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对于很多刀工不好的朋友来说,简单的土豆丝有时候可能都会切成板凳腿。但其实对于咱们中餐来说,除了饭菜美味好吃以外,对于切菜的刀工也是非常讲究的,毕竟对于一道合格的菜肴,色香味俱全才是最为重要的,切出的食材好坏直接决定着这道菜的精致程度,所以相比其它国家国家的菜肴,咱们中餐是非常注重刀工的,今天咱们就来看一下咱们中餐中最考验刀工的5道菜,当然了对厨师来说只是基本功,看一下你能做出来几道呢?

1.土豆丝,这道土豆丝作为咱们中国上桌率最高的一道家常菜,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在很多人看来,土豆丝这道菜非常的简单,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亮点,但其实不然,别看土豆丝这道菜简单,没有什么过多的难度,对于每一位厨师来说,土豆丝是最能反应出厨艺的一道菜,因为切好土豆丝是非常有难度的,尤其是做到粗细长短一样,非常的考验刀工的水平。当然了也是考验一位厨师基本功是否扎实首先的一道菜。

2.文思豆腐,这道文思豆腐作为淮扬菜中的一道传统名菜,历史非常的悠久,也是最为体验淮扬菜精致的一道菜,对于很多淮扬菜厨师来说,这是最能反应淮扬菜厨师刀工的一道菜,这道文思豆腐,把简单而且切成块都有难度的豆腐,切成如同发丝一般,看着就让人佩服,文思豆腐不但考验刀工,而且做法和选材也是非常的讲究,是不可多得的一道美味,最简单的食材烹饪出最美味的口感,才是这道文思豆腐的精髓所在。

3.三套鸭,三套鸭是江苏扬州等地一道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菜,三套鸭考验刀工的地方和前面两道以切丝为主不同,三套鸭顾名思义就是把三种食材放在一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做到去其骨而留其形。因此这道三套鸭,需要剔、敲、削等多种功夫都用到极致。刀尖稍微偏一点,皮就破了,整道菜就宣告失败。而且还要做到剔出来的骨头上不沾一丝肉,还要做到并且在长时间慢炖后,还能保证菜式的外观完整美观,难度非常大。

4.菊花豆腐,属于豫菜中的一道传统名菜,历史同样也非常的悠久,这道菊花豆腐和文思豆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把豆腐切成发丝状,但是菊花豆腐要比文思豆腐更有难度一些,因为除了切成发丝状以外,还要保持豆腐具有像菊花一样的形态,这点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且制作菊花豆腐必须选用如凝脂般的嫩豆腐,嫩豆腐一碰就会破,更别说要切成丝了,所以这道菊花豆腐需要豫菜大厨苦练几十年的刀工才能做成。

5.宝塔肉,属于咸宁的一道餐厅大席菜,历史非常悠久,是咸宁人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肴。宝塔肉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因为形似宝塔而得名,在一般人看来,这道菜难度不到,而且和考验刀工也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宝塔肉的制作难度非常的大,因为取一大块上好的五花肉,从外到里一层一层切开,要求刀刀不断,厚薄均匀,最终片成一长条齐整的薄片。其实这道菜看似是很多块肉放在一起,其实是一块肉。以上就是最考验刀工的5道菜,对厨师来说只是基本功,你能做出来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