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混凝土配合比规程

悲凉的香水
时尚的蓝天
2023-03-02 13:53:17

混凝土配合比规程

最佳答案
洁净的羊
优美的小馒头
2025-07-18 08:41:59

混凝土是一种建筑材料,而混凝土的质量往往就决定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及质量,如何把握好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配合比就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混凝土配合比就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水泥,砂和石)的比例关系,本篇贤集网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一方混凝土要几包水泥,一起来看看吧。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混凝土配合比并不是几种简单的数字比例,混凝土配合比不但要满足建筑必要的强度,还要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离析、不泌水等,以及配合比的经济性。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应满足一下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配合比计算、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实验配合比确定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选择混凝土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强度要求

满足结构设计强度要求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任何建筑物都会对不同结构部位提出“强度设计”

要求。为了保证配合比设计符合这一要求,必须掌握配合比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结合使用材料的质量波动、生产水平、施工水平等因素,正确掌握高于设计强度等级的“配制强度”。配制强度毕竟是在试验室条件下确定的混凝土强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强度的因素较多,因此,还需要根据实际生产的留样检验数据,及时做好统计分析,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实际生产强度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这才是真正意义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结构设计强度的要求。

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

根据工程结构部位、钢筋的配筋量、施工方法及其他要求,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均质性,不发生离析和泌水,易于浇筑和抹面。

满足耐久性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设计提出的抗渗性、耐冻性等耐久性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结构设计未明确的其他耐久性要求,如严寒地区的路面、桥梁,处于水位升降范围的结构,以及暴露在氯污染环境的结构等。为了保证这些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不仅要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同样重要的工作就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对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优选,选用良好的原材料,是保证设计的混凝土具有良好耐久性的基本前提。

满足经济要求

企业的生产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满足上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成本,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为了实现这一要求,配合比设计不仅要合理设计配合比的本身,而且更应该对原材料的品质进行优选,选择优质价格合理的原材料,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不仅有利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且也是提高混凝土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

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5.00(N/mm2);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

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其中:

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46,取σb=0.07;

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

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

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3)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mwa=0.57×(1-500)=0.703

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0.57,所以用水量取表中值=195kg。

四、水泥用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mco=185.25/0.703=263.51kg。

五、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计算

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确定:

根据水灰比为0.703,粗骨料类型为:碎石,粗骨料粒径:20(mm),查上表,取合理砂率βs=34.5%;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采用体积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g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粗骨料用量(kg);

ms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细骨料用量(kg);

ρc——水泥密度(kg/m3),取3100.00(kg/m3);

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700.00(kg/m3);

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700.00(kg/m3);

ρw——水密度(kg/m3),取1000(kg/m3);

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取α=1.00;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mgo=1290.38(kg),mso=679.67(kg)。

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264:680:1290:185

或重量比为:水泥:砂:石子:水=1.00:2.58:4.9:0.7。

最新回答
冷傲的裙子
野性的曲奇
2025-07-18 08:41:59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配合比。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1:x:y,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1:x(1+m):y(1+n)。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配合比计算、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实验配合比确定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选择混凝土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例。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以下四项要求:

1)力学性能(强度)。

2)工作性能(和易性) 。

3)耐久性能。

4)经济性能。

2、满足这四项要求的原因如下:

1)满足和易性,是为了保证施工的可操作性,达到结构均匀,成型密实的功能或者能力。

2)控制力学性能,是为了保证结构的实体质量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同时还要符合进度的需求。

3)耐久性能,是为了在自然环境和正常的使用条件下,混凝土能达到设计的要求使用年限。

4)经济性能,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成本。

暴躁的鸡
高高的老鼠
2025-07-18 08:41:59
所谓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胶凝材料: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x-y*m-z*n):y*(1+m):z*(1+n)。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和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的相关标准。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3.混凝土应有良好的耐久性;

4. 在满足上述的要求时,尽量减少成本,增加效益。

200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于2001年4月1日起施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96)同时废止。

这次改标,主要是对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96)进行了修订。

风趣的太阳
小巧的橘子
2025-07-18 08:41:59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 200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和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的相关标准。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3.混凝土应有良好的耐久性;

4. 在满足上述的要求时,尽量减少成本,增加效益。

200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于2001年4月1日起施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96)同时废止。

这次改标,主要是对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96)进行了修订。

光亮的早晨
虚幻的小虾米
2025-07-18 08:41:59
一、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0.7,砂率35%,按重量法计算水泥、砂、石子用量及配合比。

解:

1、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0.7

2、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用水量/水灰比=180/0.7=257kg/m3

核验水泥用量是否符合耐久性

一、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0.7,砂率35%,按重量法计算水泥、砂、石子用量及配合比。

解:

1、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0.7

2、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用水量/水灰比=180/0.7=257kg/m3

核验水泥用量是否符合耐久性允许最小水泥用量260kg/m3,计算得水泥用量257kg/m3小于不符合规定

,水泥用应取260kg/m3

3、选用砂率=35

4、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砂、石用量,按重量法计算;

已知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180kg/m3,水泥用量=260kg/m3,砂率=35

%,假定混凝土拌合物2400kg/m3

260

G

S

180=2400

S/(G

S)=0.35

G

S=2400-260-180=1960kg/m3

S=(G

S)*0.35=1960*0.35=686kg/m3

G=(G

S)-S=1960-686=1274kg/m3

按重量法计算得到的理论配合比如下;

水泥260kg

砂686kg

碎石1274kg

水180kg

配合比;1:2.64:4.9:0.69

二、根据已知条件计算配合比:P.O42.5水泥(水泥富余系数Yc=1.1砂率SP为37%;用水量为190Kg/m3标准差σ取4.5MPa,细骨料含水率为3.1%;粗骨料含水率为0.6%)工地需要配置强度等级为C35的混凝土,求工地每方混凝土的水: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用量理论配合比及施工配合比。

解:

据题意已知条件计算C3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

1、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配制强度=35

1.645*标准差4.5=42.4

回归系数;a

b根据石子品种查表得碎石a

=0.46

,b=0.07

水泥实际强度=42.5*1.1=46.75

W/C=0.46*46.75/(42.4

0.46*0.07*46.75)=0.49

2、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用水量/水灰比=190/0.49=388kg/m3

核验水泥用量是否符合耐久性允许最小水泥用量260kg/m3,计算得水泥用量388kg/m3大于规定符合

3、选用砂率=37

4、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砂、石用量,按重量法计算;

已知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190kg/m3,水泥用量=388kg/m3,砂率=37

%,假定混凝土拌合物2400kg/m3

388

G

S

190=2400

S/(G

S)=0.37

G

S=2400-388-190=1822kg/m3

S=(G

S)*0.37=1822*0.37=674kg/m3

G=(G

S)-S=1822-674=1148kg/m3

按重量法计算得到的理论配合比如下;

水泥388kg

水190kg

砂674kg

碎石1148kg

理论配合比=1:1.74:2.96:0.49

5、根据细骨料含水率为3.1%;粗骨料含水率为0.6%

调整施工配合比;

水泥388kg

砂674

(674*3.1%)=695kg

碎石1148

(1148*0.6%)=1155kg

水190-(674*3.1%

1148*0.6%)=162kg

施工配合比=1:1.79:2.98:0.418(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