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铝型材挤压模具设计的八大要点

美满的红酒
缓慢的御姐
2023-03-02 13:29:06

铝型材挤压模具设计的八大要点

最佳答案
等待的白开水
动人的小蝴蝶
2025-07-16 16:01:11

一、铝型材的尺寸及偏差

铝型材的尺寸及偏差是由挤压模具、挤压设备和其他有关工艺因素决定的。

二、选择正确的铝挤压机吨位

选择挤压机吨位主要是根据挤压比来确定。如果挤压比低于10,铝型材产品机械性能低如果挤压比过高,铝型材产品很容易出现表面粗糙以及角度偏差等缺陷。实心铝型材常推荐挤压比在30左右,空心铝型材则在45左右。

三、挤压模具外形确定

挤压模具的外形尺寸是指挤压模具的外圆直径和厚度。挤压模具的外形尺寸由型材截面的大小、重量和强度来确定。

四、挤压模具模孔尺寸的确定

对于壁厚差很大的铝型材,难成形的薄壁部分及边缘尖角区应适当加大尺寸而对于宽厚比大的扁宽薄壁型材及壁板型材的模孔,桁条部分的尺寸可按一般型材设计,而腹板厚度的尺寸,除考虑公式所列的因素外,尚需考虑挤压模具的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及整体弯曲,距离挤压筒中心远近等因素。

此外,挤压速度、有无牵引装置等对模孔尺寸也有一定的影响。

五、合理调整铝金属的流动速度

合理调整铝金属流动速度,就是要尽量保证铝型材断面上每一个质点应以相同的速度流出模孔。挤压模具设计时,尽量采用多孔对称排列,根据铝型材的形状,各部分壁厚的差异和比周长的不同,及距离挤压筒中心的远近,来设计不等长的定径带。

一般来说,铝型材某处的壁厚越薄,周长越大,形状越复杂,离挤压筒中心越远,则此处的定径带应越短。如果当用定径带仍难于控制铝金属流速时,对于铝型材断面形状特别复杂、壁厚很薄、离中心很远的部分,可采用促流角或导料锥来加速铝金属流动。而对于那些壁厚大得多的部分或离挤压筒中心很近的地方,就应采用阻碍角进行补充阻碍,以减缓此处的`流速。

此外,还可以采用工艺平衡孔,工艺余量或者采用前室模、导流模、改变分流孔的数目、大小、形状和位置来调节铝金属的流速。

六、挤压模具强度校核

由于铝型材挤压时模具的工作条件很恶劣,所以模具强度是模具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除了合理布置模孔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和外形之外,精确地计算挤压力和校核各危险断面的许用强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计算挤压力的公式很多,但经过修正的别尔林公式仍有工程价值。挤压力的上限解法,也有较好的适用价值用经验系数法计算挤压力比较简便。至于模具强度的校核,应根据产品的类型、模具结构等分别进行。

一般平面模具只需要校核剪切强度和抗弯强度。舌型模和平面分流模则需要校核抗剪、抗弯和抗压强度,舌头和针尖部分还需要考虑抗拉强度等。

强度校核时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问题是,选择合适的强度理论公式和比较精确的许用应力。近年来,对于特别复杂的模具,可用有限元法来分析其受力情况与校核强度。

七、合理的工作带尺寸

确定分流组合模的工作带,要比确定半模工作带复杂得多,不仅要考虑到型材壁厚差,距中心的远近,面且必须考虑到模孔被分流桥遮蔽的情况。处于分流桥底下的模孔,由于金属流进困难,工作带必须考虑减薄些。

在确定工作带时,首先要找出在分流桥下型材壁厚最薄处即金属流动阻力最大的地方,此处的最小工作带定为壁厚的两倍壁厚较厚或金属容易达到的地方,工作带要适当考虑加厚,一般按一定的比例关系,再加上易流动的修正值。

八、模孔空刀结构及尺寸

模孔空刀,就是模孔工作带出口端悬臂支承的结构。当铝型材壁厚≥2mm时,可采用比较容易加工的直空刀结构当t<2mm时,可选择在有悬臂处加工斜空刀。

最新回答
害羞的招牌
独特的电脑
2025-07-16 16:01:11

西华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解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就读校区:校本部

专业方向1:模具设计与制造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所需的材料、机械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成型工艺等方面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满足各行各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的需求。主干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材料成型理论与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基础、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材料成型CAD/CAM、材料成型控制及自动化基础、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汽车覆盖件模具、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现代模具加工技术、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汽车、航空航天、制药、机械、电子、电气、计算机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修理与维护、模具应用研究工作,也可以进行生产管理和产品市场营销,或在高等学校、研究院所等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

专业方向2:铸造工艺及设备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铸造工艺设计、铸造合金熔炼工艺、铸造工装设计、铸造成型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主干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材料成型理论与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及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基础、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合金及其熔炼、铸造工艺、铸造机械化及自动化、材料成型控制及自动化基础、材料成型CAD/CAM、特种铸造技术、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就业范围:毕业生可从事铸铁、铸钢、铸造有色合金等铸造工艺设计,铸铁、铸钢、铸造有色合金熔炼工艺,压铸工艺与设计,熔模铸造等特种铸造,铸造企业的现场技术及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相关技术工作;材料成型大专业的其它技术工作。

专业方向3:焊接工艺及设备培养目标:该方向是集材料、机械、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宽口径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学生焊接工艺、焊接结构、焊接设备、无损探伤等方面相关的综合运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机械制造基础A(材料)、材料成型理论与技术基础、材料成型控制及自动化基础、电工及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焊接冶金及金属材料焊接性、弧焊电源、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与夹具、焊接检验等。

就业范围:本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电子、仪器仪表、材料、机械、模具、航天航空、计算机、轻工、环保等行业,以及商业、科研、教学、部队、技术管理和技术贸易等部门。从事焊接结构设计、焊接夹具设计、焊接产品质量的检验与分析、焊接工艺的编制及评定等工作,也可从事焊接车间的技术管理工作以及与焊接技术工作相关的管理工作。专业方向4: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金属塑性成形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与锻造、冲压、挤压等塑性成形工艺、模具及设备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及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基础、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冷加工、材料成型CAD/CAM、材料成型控制及自动化基础、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塑性成形设备、现代模具加工技术、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冶金、电子、电气、计算机等领域从事生产计划与实施、工艺设计与设备管理、产品质量保证、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产品市场营销等工作,包括:产品设计,锻造、冲压和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也可在高等学校、设计研究院所等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

满意的钢笔
淡淡的乐曲
2025-07-16 16:01:11

铝型材制造业的核心是挤压模具,而挤压模具的核心则是模具设计,由此可见铝型材挤压模具设计在铝材生产中的地位。在此,我列举下目前最常见的几种入行途径供大家参考。

一:铝材挤压模具公司直接从学校招人培养:一个模具设计师的成长是在不断的失误中吸取教训成长的,而培养他的公司则要为这些买单。可是很多工程师一旦翅膀硬了就飞了,导致愿意掏学费培养新人的公司越来越少。效果:理论结合实践,完全靠个人悟性和努力,因为此行业目前较保守,在身边几乎没人肯带你入行.

二、从修模、产发或编程转模具设计能够比较全面接触到模具技术的就是编程和修模了,因为只有这两个工种能够接触到全套的模具,如果有模具设计方面的基础的话,那有心的人就可以自学 成材了,如果再有合适的机会你正好在一个小公司,设计的正好跳槽了,老板对你又比较常识,这时你可能直接参与到模具设计,那理论结合实际,你出头之日就到了,但是这种机会现在几乎很渺茫,因为现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哪个老板会舍得拿模具和信誉让你试手呢?效果:成功转型的人不少,但是基础知识缺乏,或者对懂理论不懂加工,只会某一类型的模具设计,如果有新产品就会抓瞎,这种类型只能在一个公司终老,跳槽时会有很大的障碍.三、参加培训第一种是大型专科学校型及大型培训中心:这种学校的优势是设备齐全,有专业的老师,这样的学校作为技师培训还是不错的,培养模具设计类的岗位就要差一点了,缺点是时间长、学习员多培训针对性差、面太宽、理论大于实践。这种培训对于那些学习没有主动性,想花点钱弄个学历混个文凭的人比较适合。专业型的培训中心也有可能挖来大神坐镇,但是这种可能性少之又少,看个人运气了。如果参加这种在校学习,吃住行的用度可能要高于培训费用。效果:学习的知识可能相对全面,但是教学偏重理论,针对性差,学习完毕后一般能达以独立设计的很少.第二种就是小型专业铝挤压模具培训中心这种培训中心个人性质比较重,一般是以工作室性质的形式存在,有的以此为唯一业务,有的是兼职接单设计。因为是专业的有经验模具设计师授课,并且因为所带学生人数有限,因此培训的针对性较强,培训模式和时间也相对比较灵活;后续服务方面是这种模式是最好的,也是因为人数较少,所以可以保持长期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得到技术支持,这样也是这种培训模式最大的优势。费用:模具设计不等同于其他比如修模、操机类的培训,可以在线进行培训,这种模式可以根据每个学员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并且不用到现场学习,因此可以节省吃住行的用度,所以总体费用比其他模式要低很多。效果:因为人数更少一些,老师的精力不会分散,每个学员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工作后可以得到师傅的技术支持,所以这种模式较其他模式是有较大优越性的。

无语的煎饼
开朗的百合
2025-07-16 16:01:11
挤压工艺对氧化着色的影响主要是模具设计、挤压温度、挤压速度、冷却方式等对挤出型材表面状态和组织均匀性的影响。模具设计应能使进料充分的揉合,否则容易出现亮(暗)带缺陷,同一根型材上都可能出现分色;同时,模具状态及型材表面的挤压纹等也影响氧化着色。挤压温度、速度、冷却方式及冷却时间不同,使型材组织不均一,也会产生色差。

阳极氧化对电解着色的色差有很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立式氧化线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头色,立式氧化槽深7.5m,上下槽液容易产生温差,温度对阳极氧化有重要的影响,温度高,氧化槽液对氧化膜的溶解加剧,多孔型阳极氧化膜表面的孔径会加大,反之,多孔型阳极氧化膜表面的孔径较小。另外,温度高,阳极氧化膜的孔隙率较高,反之较低。电解着色主要是使着色液的金属离子在氧化膜的微孔内的阻挡层的表面上进行电化学还原反应,使得着色液中的金属离子沉积在阳极氧化膜孔的底部,对入射光发生散射而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微孔中沉积的物质越多,则颜色越深。在通过相同的电量的条件下,温度高与低的部位上沉积等量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对于孔隙率高和表面孔径大的部位,平均每个孔的沉积物要少,所以其颜色相对较浅,反之颜色较深,从而造成了着色料两头色。在阳极氧化过程中,导电性对氧化膜有影响,也会引起着色料产生色差,该问题主要是在卧式生产线容易出现,主要是由于氧化坯料在氧化前的上排过程中,钳料不紧,导致个别料导电不良,从而使得其氧化膜相对有所不同,再经着色后,就会产生色差。

电解着色工艺能将色差问题直接反应出来,电解着色液的电流分布能力对着色料的均匀上色有决定性的影响,一旦电流分布不均,就会引起明显的色差。槽液的电流分布能力主要与槽液的导电性、极化度有关。着色液中含有一定的导电盐,主要是为了提高着色液的导电性,当导电盐补加不及时,导电能力下降,电流分布能力下降,就会引起色差。另外着色液中的添加剂会产生特性吸附,从而增加极化度,该物质消耗过多,会使电解液的极化度减小,电流分布能力下降,也会引起色差。在实际生产中,不仅要提高槽液的导电性,还要保证导电杆,铜座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导电不良会引起电力线分布不均匀,产生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