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的净高是多少才不觉得压抑
目前国家建设的房屋,室内净高基本都在2.8米-3米,卧室净高去除吊顶等因素,一般都在2.4米-2.8米之间,太低的话从视觉角度来说容易带来压抑感觉;
从科学角度上来说,空气平流层一般在实际高度80%左右,室内标高3米的话,平流层高度在2.4米左右,平流层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平流层最大的危害就是漂浮在空中的颗粒物质,如果室内标高低于2.4米的话,平流层高度就是1.92米以下,因此卧室的标高净高最好不能低于2.4米;
从风水角度上来说,层高过高室内无法聚气,而从科学角度上解释的话就是室内层高过高,卧室内的热能过于分散,躺在床上视觉也容易心惊。
综合以上论点,我个人建议卧室实际标高最好在2.6米-3.3米之间。
普通商品房最小为8平米,最大为25平米左右。太大感觉空旷,太小拥挤,20平米的卧室最适合。
【卧室】又被称作卧房、睡房,分为主卧和次卧,是供人在其内睡觉、休息或进行性活动的房间。卧房不一定有床,不过至少有可供人躺卧之处。
门洞有台阶的。有台阶一面的脸套线要加上台阶高度,具体尺寸根据台阶的高度来定。
卫生间和厨房门洞墙体的厚度特别要注意的是墙体上贴墙砖的厚度。一般单面贴砖加厚25㎜,两面贴砖加厚50㎜,具体情况由设计师与客户及装修公司三方面签字确认。最终的尺寸要包括墙砖的厚度。最好在墙砖贴好后测量。
门洞尺寸的测量方法:
1、实际测量门洞的宽度和高度。要对门洞的上、中、下三处进行测量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以最窄处为准,但误差不得超过20㎜。
2、对于误差超过20mm的要对墙洞进行修正,修正可以用水泥砂浆或石灰进行修正。
3、门洞墙体的厚度测量也要量上、中、下三处,看墙体的厚度是否一样,同时也要看左右墙体和门洞顶上墙体的厚度是否一样,不一样的取它们最大值,但误差不得超过5㎜。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门洞尺寸
很多人在选择出来的时候会有些疑惑,我们的住宅高度一般是多少呢,我们的卧室究竟高度多少合适呢,所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的相关信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关于住宅和卧室的高度问题,希望大家看过以后可以选择到适合您的房屋。
住宅高度一般是多少?
1、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普通住宅宜为2.8米;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米,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米。
2、一般商品房都是2.9米,但是这个是包含了10-12cm的楼板厚度,所以毛坯房的净高度大约就是2.78-2.8米。
卧室高度多少合适?
1、人体感觉舒适的卧室不应低于2.4m。标准规定室内门高度一般能低于2m,入户门1000*2100。标准的卧室门一般为900*2100,卫生间800*2100,不宜超过2.4m。
2、面积:12平方米以上~30平方米卧室里的家具不外乎床、大衣柜、床头柜等,虽说家具不是很多,但“个头”都不小,有时候摆放得不合适,会使本来就不宽敞的卧室显得更加拥挤,但是如果合理设置,就可以尽情地选购一些舒适的大床了。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了解到的住宅高度一般是多少,卧室高度多少合适,这方面的具体情况与我们的舒适度是有关系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些,宁可高一点也不要选择低的,毕竟购买以后如果再换房的话是非常麻烦的事,希望大家都能够买到喜欢的房屋。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8-1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新房信息
了解净高的标准,需先了解商品房的层高:
1、层高通常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
2、净高是指层高减去楼板的厚度的差。
3、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楼板厚度应在10~12厘米,波动范围为-0.5~+0.8厘米。
4、出于降低成本、节约建材、节约土地等考虑,目前一般住宅层高都在2.8米左右,所以商品房净高应在2.7左右。
建筑高度指建筑物室外地平面至外墙顶部的总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烟囱、避雷针、旗杆、风向器、天线等在屋顶上的突出构筑物不计入建筑高度。楼梯间、电梯塔、装饰塔、眺望塔、屋顶窗、水箱间等建筑物之屋顶上突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合计不大于标准层面积25%的,不计入建筑高度、层数。平顶房屋按建筑室外设计地面处至屋面面层计算;坡顶房屋建筑按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坡顶不同坡度计算按照当地规定执行。
扩展资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4.3 建筑高度控制
4.3.1 建筑高度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下列地区应实行建筑高度控制:
1 对建筑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地区,应按城市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
2 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物,应根据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裙楼和主体塔楼的高度;
3 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
4 当建筑处在本通则第1章第1.0.3条第8款所指的保护规划区内。(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保护规划和有关条例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