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很脆,容易烂,是不是次品
瓷砖是经过高温烧制出来的,而且经过技术工艺处理,瓷砖的莫氏硬度是很高的,不容易破损。
脆是指整体性的裂还是一击导致整体碎裂。
对于很多瓷砖品牌来说属于残次品,对于其他一些瓷砖来说就是这样,本身质量很差。
这个也不一定。
装修的时候铺空了也容易破,所以你一定要每块瓷砖都要用手敲一遍,检查看看有没有空的。
还有瓷砖在用之前要用水泡一下。
声音越脆质量越好。
强度不合格的砖,敲击声就很哑。使用两年大片脱落,诺贝尔瓷砖太“脆弱”,其实是声音越脆质量越好。
可以将水滴在瓷砖背面,水散开后浸润得慢的瓷砖密度大,视为上品。
瓷砖切割机切瓷砖暴边的原因:
操作者的方法不当,说白了就是基本功不够,这也是大部分瓷砖爆边的原因。正确的方法是:在切割时从瓷砖的背面开始,并边加水边切割,注意切割进给量。
瓷砖的质量问题,因为不可能每块瓷砖的质量都过关。当然如果大量的爆边,那就要找厂家的原因了。
瓷砖的硬度适当就好,一般四五级硬度就好,硬度太低了瓷砖容易碎,瓷砖不耐磨。瓷砖硬度太高了,可能抗污性就不好了。瓷砖硬度还可以看瓷砖的吸水性,瓷砖的吸水率越低,瓷化度就高,硬度就越高。
瓷砖的硬度还是靠莫氏硬度来评测的,即用标准模块刻划瓷砖釉面,釉面是被哪一级模块划伤的,则它是低于该级的硬度。在现实中,我们买瓷砖时可以拿两片小样互相轻敲,声音越清脆利落,听着像金属敲击的瓷砖,硬度就越好。如果声音沙哑,则表明砖的硬度较低,或者砖内可能藏有裂纹。
我们知道,在装修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验收时没有问题,但后来发现是问题。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不是当时处理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或者是落后于建设的。在业主造成的第二次失败中,例如,业主的房子在瓷砖第一次被验收时是很好的。然而,当装修被清理时,发现浴室里有一块地砖,并且有损坏。因此,有人通知师傅更换一块地砖,但当业主看到主人的施工过程时,他越是后悔,他说他不应该改变它。
原因是业主最初发现了瓷砖的边缘有一点破损,虽然不大,但考虑到新房子还没有被用,如果不重新更换一块地砖,心里总觉得不舒服,所以让师傅过来,更换一块地砖,准备重新铺好,但没想到师傅在工作的时候,可能是粗心大意,导致旁边的地砖掉下来,也有掉瓷的情况,没有办法让师傅全部取下来。.
然而,出现以下情况,业主却几乎崩溃,因为每更换一块地砖,就会引起四周的地砖掉瓷。这时,房主有点不高兴,怪师傅太草率了,即使有一块两块,也没事,但连着起了四块,这是不是故意的。
师傅解释说,当自己在施工时,你也在看它。在施工中已经很小心了,但还是不能避免这个问题。这应该归咎于地砖太脆,轻微接触,边缘只是掉瓷,所以不能再这样做,砖边的问题用水泥浆修补。房主越想越生气,越后悔。真的不应该让师傅换砖。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好解决,没想到使问题更加严重。
事实上,有一点问题,如师傅所说,只要用水泥浆或漂亮的水泥浆就可以解决,不需要更换一块地砖。尤其是浴室的地砖,涉及到防水问题。当更换一块地砖过程破坏防水层时,后期的问题就更大了,所以装修时要注意这一点。
釉窑烧成曲线对釉面针孔的影响大概在以下几个方面:生烧、过烧、始熔温度点调节不当。干燥窑出来砖水份一般在0.5%以下。因此干燥窑在正常情况下的不影响釉面针孔;但注意阴雨天气抽湿烟囱抽力的影响。
4.1生烧、过烧
生烧针孔有刀口,针孔较小,并且不是很密集,过烧,针孔无刀口,针孔也很小,但很密集。一般在生产之初要用电炉试烧,并在最高烧成温度(一般为1080℃±)附近不同温度点各取一片,看釉面烧成情况,确定烧成温度。
4.2始熔温度点:
首先把熔块球细,制成棒状,烘干。先用电炉烧一下,并在最高烧成温度附近不同温度点各取出一条釉棒,看烧成情况,确定始熔温度。如果始熔温度点低,那么生产时会由于釉面过早熔融,封闭砖面无法排气,导致釉面针孔。
4.3烧成气氛(零压位)
一定要保证产品在微还原气氛-零压位-强氧化气氛这样的环境下烧成。
4.4 燃料的影响:
燃料的影响主要是它的纯度和雾化程度。现许多新投产的陶瓷厂为了降低成本,都采用发生炉煤气生产。要注意其成份的各项指标合格。
5 解决办法和预防措施
5.1严格控制坯用、釉用原料的烧失量。
5.2选择合适窑炉烧成制度的熔块。
5.3调好化妆土,保证低烧失量尽可能用优质原料。
5.4色料、印刷釉、印油,选用时应检测,保证其对釉面针孔无影响。
5.5严格控制釉浆细度和存放时间。
5.6提高淋釉质量,避免气泡的带入。
5.7加强素窑的氧化气氛。
5.8拉开素烧与釉烧温度,素烧温度应高于釉烧温度(80~120)℃。
5.9保证燃料的纯度和雾化度。
5.10合适的釉烧温度及充分的氧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