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蜜蜂蜂箱的制作
1.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的结构和规格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由巢箱、浅继箱、副盖、箱盖组成,各部位的尺寸规格如下:
1.1 巢箱
巢箱内围长440mm、宽370mm、高270mm、板厚20mm。两侧箱壁后下方各有3~5个圆孔巢门。前后壁内面中央留有宽12mm、深3mm的浅槽,供隔离板插入。前壁下沿有两个长120mm、宽20mm的缺口,前面插入一块长386mm、高50mm、厚15mm的巢门板,该板一边开10个圆孔巢门,另一边开两个长60mm、高10mm的舌形巢门,后壁上部开有两个80mm*110mm的铁纱 窗,并各有一块100mm*124可左右移动的木板供开闭。整个箱体外 围上沿加保护条,条宽20mm、高25mm。
浅继箱内围高135mm、宽370mm、长440mm、板厚20mm。 C1 |, i' d6 {
1.2 巢框
巢箱巢外围长420mm、高250mm。上梁宽25mm、厚20mm、长456mm、框耳长18mm,边条长240mm、宽25mm、厚10mm。下梁长400mm、宽15mm、厚10mm。上梁底面不留巢础沟,隔板的尺寸与巢框外围一致。
浅继箱巢框外围长420mm、高125mm。上梁厚15mm、长456mm、宽25mm(各地可根据群势状况灵活采用)。) h# x$ n0 u1 L3 T! A1 G1 r+ Y
1.3 副盖
分板盖和铁纱盖二种,大小与箱体外围尺寸一致。板盖由A、B两块组成。! P$ e5 ?! j& d
1.4 箱盖
内围长490mm、宽420mm、高85mm、板厚15mm。箱盖里面的四角附钉上一块长40mm、宽和厚均为20mm的木板。或在前后各钉一条长420mm、宽和厚均为20mm的木条。使箱盖浮搁在副盖上。箱盖上面加钉镀锌铁皮或油毡。两侧各有二个长100mm、高20mm的舌形通风口。
% `% j' D5 [( p! o" }! m
2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设计图
2.2 技术要求
a.所用之木材需经干燥处理以防变形。
b.标准蜂箱加工完后应涂以白色油漆。) i6 q. e8 y0 I! R7 Q
c.所用木材可用泡桐或类似木材代替。"
十六框卧式蜂箱是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广泛采用的为转地饲养而设计的蜂箱(图 6)。它的结构尺寸是:内围长 455 毫米、宽630 毫米、高 265 毫米,外围为内围尺寸加板厚(22 毫米)内设 16个巢框和两个闸板。箱盖高度为 1 10 毫米,纱盖高度为30毫米。巢框尺寸与标准蜂箱尺寸相同。
" role="figure
图6 十六框横卧式蜂箱
(1)全面图(2)侧剖图(3)正剖图
1.箱盖2.箱身3.巢门4.侧巢门5.纱盖6.木带7.巢框8.箱底板9.木条10.底纱窗11.闸板
根据转地需要,在前后箱壁上开两个通风纱窗,箱底中央增加箱底纱窗,左侧壁下方设置一个长30毫米、高10毫米的小巢门,作为副群或交尾群的巢门。前壁下方设有左右两个小巢门缺口,装有小木条,以开启巢门。由于箱体较大,大多在四周钉有护箱条,以保证有足够强度。
卧式蜂箱的优点:
(1)有利于弱小蜂群的保温。卧式蜂箱可以采用多群隔离饲养方法,蜜蜂相互取暖,繁殖速度可比单群快1倍。
(2)有利于发展群势。这种蜂箱可供蜜蜂产卵的面积大,新蜂出房不用向上叠加继箱,容易保持巢箱内温度,对育儿有利,群势增长快。又由于箱内体积大,从而减少分蜂热。卧式蜂箱还有利于双王繁殖,也有利于人工育王。
(3)没有重叠继箱,易于检查,不用隔王板,可提高蜜蜂出勤次数。流蜜期时,巢门全部打开,既有利于蜜蜂出入,又有利于通风、散热。
(4)由于它本身具有转地所需的条件,因此转地时无需另加设备。
卧式蜂箱的缺点:
(1)卧式蜂箱体积大,运输、搬运均不便,运输效率低。
(2)巢门都是向前开,多蜂王时,蜜蜂会有偏集现象。
(3)箱盖较大,暴露面积大,易发生盗蜂。
(4)不适于蜜蜂的贮蜜向上的特性,虽然育虫室与贮蜜室隔开,但仍有蜜压子脾现象。而且不易取得纯蜜,特别当有丰富的蜜源与粉源时,易发生混脾现象。
是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广泛采用的为转地饲养而设计的蜂箱。
其结构尺寸为:内围长465毫米,宽630毫米,高265毫米。外围尺寸为内围尺寸加板厚22毫米,内置16个巢框和两个闸板。箱盖高度为110毫米,纱盖高度为30毫米。巢框尺寸与标准蜂箱尺寸相同(图3)。
图3 十六框横卧式蜂箱
(1)全面图 (2)侧剖图 (3)正剖图1.箱盖 2.箱身 3.巢门 4.侧巢门 5.纱盖 6.木带 7.巢框 8.箱底板 9.木条 10.底纱窗 11.闸板
标准两侧箱壁后下方各有3~5个圆孔巢门,前壁下沿有两个长120mm、宽20mm的缺口,前面插入一块长386mm、高50mm、厚15mm的巢门板,该板一边开10个圆孔巢门,另一边开两个长60mm、高10mm的舌形巢门。
后壁上部开有两个80mm*110mm的铁纱窗,并各有一块100mm*124可左右移动的木板供开闭。巢框。巢箱巢外围长420mm、高250mm。上梁底面不留巢础沟,隔板的尺寸与巢框外围一致。
蜂箱尺寸是根据不同蜂种和当地气候来设计的,蜂种方面我国目前养殖最为普遍的有中蜂(中华蜜蜂)和意蜂(意大利蜜蜂)两种,其中中蜂的群势相对较小,而意蜂的群势相对较大。
因此一般而言意蜂蜂箱的尺寸要比中蜂稍大,另外各地气候对蜜蜂群势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在普遍能维持强群的地区蜂箱尺寸也要适当大一些。
扩展资料
制造巢础的工艺可简分为:熔蜡、沾片、轧印、裁切、包装五个过程。
1、熔蜡:将纯净的蜂蜡搞碎,放人熔蜡锅中,按锅的大小加1/4~1/3的水,加热熔成蜡液,将蜡液温度控制在100℃以内。然后静止蜡液,使杂质充分沉淀后,将澄清蜡液倒入沾片的双重锅内。
2、沾片:双重锅外锅的水温应保持在80℃左右,内锅的蜡液温度保持在68℃~75℃。将沾蜡板垂直插入蜡液中,取出后,待蜡稍凝。再插入蜡液中,反复3~4次之后。将沾蜡板放入水温为25~30℃的脱片槽中,蜡片自动离板,修整后即可轧印。
3、轧印:蜡片要趁热轧印或浸泡在温水中预热。待蜡片内外全部柔软后,送人轧光机。在轧制过程中,要不断往轧光机滚筒上刷中性肥皂水以润滑辊筒。
4、裁切:用清水洗掉附着在巢础片上的肥皂水,等它干燥后,放在玻璃板上,将巢础板对准巢房,把轮刀紧贴巢础板沿滚切四边。
5、包装:每两张巢础间用蜡纸隔衬,每30张一叠封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蜂箱